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KchoIVfK5TWCQEGIGnXJw
腾讯OEDesign 腾讯设计族 2022-03-29 11:30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
在2020年互联网教育品牌大年的背景下,腾讯企鹅辅导开启了品牌焕新的项目,希望给用户一个全新的、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并根据产品变革的方向,重新定义产品内核,树立统一的品牌人格,并以此展开一系列的品牌更新工作,并能更有效率地将品牌设计融入到产品各场景体验中。如何更精准有效赋予品牌个性是本次项目的主要课题。

一、 项目思考 Research

1、项目初始

一开始团队对品牌升级这个case认知不够清晰,把更多的设计工作放在LOGO重制上,导致初次尝试的结果与旧版品牌差异不大,也没有达到业务方的对升级的期待。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

2、明确目标

2.1 原品牌问题
**

初次尝试失败后,我们重新思考了业务方的反馈,明确项目遇到的困难。在进行品牌升级方案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原来的的品牌场景并明确原品牌系统的问题。

原有的LOGO基本形缺乏记忆点,难以在竞品中突出。辅助图形在延展上较难运用,没有较清晰的品牌指引供设计执行应用。主品牌色和辅色太相似,不能较好地兼顾各种题材的运营场景及科目场景。整体的LOGO表意也较为普通,难以在竞品中突出。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3

2.2 明确目标 & 制定标准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在这次品牌更新计划中,着重优化三个方面:提炼记忆点、规范颜色落地、强化表意。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4

同时为这一些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品牌识别标准:

【提炼记忆点】:能够在行业竞品LOGO中视觉突出,能够在LOGO中提取出能运用的延展图形;
【规范颜色落地】:定义品牌颜色,从颜色及搭配上强化品牌印象,并规范使用方法;
【强化表意】:表意匹配用户对行业的认知。

3.品牌定位

**

3.1 产品核心价值

在设计开始之前,我们跟产品侧、品牌流量侧进行了品牌核心内容的讨论,作为腾讯背书的K12教育业务,腾讯企鹅辅导有互联网科技的产品背景,以及家长对在线教育产品学习效率的愿景,我们定义我们的产品内核为「科学高效学习平台」,原有的的品牌slogan也由原来的「让学习变得简单」转变为「科学学习更有效」,意在向用户清晰传递我们的品牌价值。同时我们需要将品牌信念具像化落地到一些产品场景传达给用户。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5

3.2 竞品分析

在思考如何提升品牌记忆点和强化表意的问题时,我们搜集了相关教育行业的LOGO,按照图形及色彩的维度进行划分和整理,我们认为较简约的LOGO造型,能够提升品牌的专业度及识别性,通过具象的IP传达也使品牌具有亲和力。在配色上,偏暖色系的品牌给用户的感知更加舒适轻松。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6

3.3 用户关键词

我们同时通过对全国范围初高中生的定型反馈进行整理,了解K12用户在线上学习方面的态度和喜好,确定他们对腾讯K12教育产品的期望体验感受,从而提炼出的具体品牌关键词。

从收集的关键词中,占比较大的关键词对应到产品场景中的设计着力点。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7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8

3.4 设计机会点

**

我们对K12产品联想的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寻找可发力的设计机会点。基于我们的产品核心「科学高效学习平台」,很难凭空想象设计元素去承载「科学高效」,所以我们结合用户喜好关键词,我们设定了两个联想的问题:「K12教育你能联想到什么」、「腾讯的K12辅导产品你能联想到什么」。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9

同时我们将这些联想关键词汇具像化为一些图形,为之后的LOGO图形发散做准备。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0

二、 方案探索 Proposal



1、LOGO方向

**

1.1 LOGO草图

**

结合不同的关键词表意,用手绘草图进行探索。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1



1.2 LOGO草图细化

**

结合衡量标准筛选出可细化执行的方向,在「轻松」「学习」「科技」方向上各选择了一些样本。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2



1.3 LOGO初稿

**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3

2、方案调研

**

我们制定了问卷,通过辅导老师学生群push、朋友圈push等方式,针对企鹅辅导用户进行投放。由我们确立的品牌识别标准「记忆点」和「表意」,设立了以下问题。

2.1 方案认可程度 & 方案受欢迎程度

Q1:邀请您在下面的图标(LOGO)中,选出3个您觉得适合腾讯企鹅辅导的图标(LOGO);
Q2:请将刚刚您选出的3个图标,按照您喜欢的程度进行排序(最喜欢的排第一)。

通过前两个问题,我们得出了这三个方案的认可程度和受欢迎程度最高,排序如下: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4

2.3 评价关键词收集

Q3:这个图标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您用3个词来描述。

回收各个方案的评价关键词,并做词频统计: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5

2.4 用户评价维度

邀请同学们从趣味性、可识别度、行业属性、腾讯属性几个维度对LOGO进行评价:

  1. -认为方案A可识别度、趣味性较高<br /> -认为方案B更具行业属性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6

3、延展尝试

**

我们分别对方案A/B/C提炼了图形,进行了延展探索,验证每个方案的可延展性: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7

最终在和业务管理者讨论中,决策了更具行业属性体现的方案B作为新的LOGO方案方向。

三、品牌设计系统 Branding



1、LOGO

为了体现「科学高效学习平台」产品内核,我们将圆润感的三角图形作为LOGO衬底,体现产品的互动媒介背景。

旧LOGO字体过于刚正,与新品牌气质不一致,也在这次一并更新。新的品牌字体字构方正,采用更加纤细的圆头笔画,与旧字体相比较更舒适且不失严谨。我们拉通业务上所有logo的使用场景,更多考虑了小场景的辨识度。

最终LOGO方案版本: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8

2、颜色

由于K12教育有不同的学科氛围需求,单一的品牌色难以承载大量的学科场景,从LOGO提取黄色&蓝色作为后续场景延展的主配色,并划分了配色规则:

  1. -与品牌运营相关的场景以黄色为主色、蓝色为点缀色<br />-与理科强相关的场景以蓝色为主色、黄色为点缀色

此外将品牌黄&品牌蓝延展出来的色板,运用在更多的场景,如互动题场景、多媒体MG教学动画场景等,使品牌感受更丰富。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19

3、字体

**

在运营页面、banner等运营感较强的场景中,我们选择使用「汉仪润圆」作为标题字体,字体软润的笔画细节及衬线的体现容易营造轻松的教育气质。

在其他常规的场景,使用「方正兰亭圆」作为标题字体,在延续轻松氛围的前提下注重信息辨识度及效率。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0

4、辅助图形

从LOGO的圆润三角衬形延展出多种衬形,这些图形分别由基础几何图形增加微膨胀感和圆角细节而来,作为版式切割、背景pattern、icon使用,从视觉上传递清晰、简洁、有温度的品牌感受。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1

除了礼盒物料,我们基于现有平面品牌系统,输出了一系列的物料标准模板,供运营侧、品牌流量侧使用。

四、品牌设计应用 Application



1、场景梳理

为了最快速度在产品铺开新的品牌设计,我们梳理了触达用户频次最高的场景,并梳理了执行优先级: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2

2、设计应用

**

2.1 UI

**

在UI场景上,首先对app icon进行更新,同时刷新整个app的品牌色,以最低成本构建新的品牌印象,后续将整体迭代升级app的品牌体验。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3

2.2 官网品牌视频

随着品牌slogan的升级,我们也需要重新梳理官网品牌视频的内容,原来以师资介绍、学习便利层面展开内容,现围绕「有效学习」的品牌主张,变更为以介绍学习体验、课后体验为主。

在视觉风格上,延展应用了新的品牌配色和新的图形元素风格,以IP JOJO为叙述角色,强化品牌LOGO印象。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4

2.3 PPT模板设计

**

课件设计分为不同学部,还有不同学科的差异。我们提取LOGO基本形作为PPT课件版式切割的元素,分别延展小学和初高中不同的封面框架设计,在小学课件中以完整LOGO基本形作为标题底板呈现;在初高中以局部LOGO基本形作为版式切割。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5

学科通过品牌黄蓝色系的延展区分,文科以富有想象力的黄色系为主,理科以理性的蓝色系为主。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6

通过元素切割、品牌色系区分不同学部、不同学科而不偏离品牌调性,课件结构形成体系且保持差异,小学的画面元素更丰富,初高的元素相对简约而克制。在进行画面元素设计时,也遵循品牌延展图形的设计要求,使不同学科PPT能达成一致的品牌调性。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7

2.4 运营物料标准

**

对教学运营物料进行模版标准化设计,提升教学内容输出的品牌统一性和效率性。基于品牌LOGO的圆润三角,延展出更多几何图形来设计运营物料标准化,让视觉上既统一又多样化,规范有序的排版让内容更有效的传达。

如何赋予品牌个性? - 图28

五、设计总结 In Conclusion

品牌升级项目挑战很多,在项目初期如果能尽快找到问题,确立升级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并借助用户研究验证方案,可快速找到品牌定位,有效避免设计方向偏离,更准确地赋予品牌个性。本次品牌升级初步构建了企鹅辅导各主要场景应用系统,后期会继续制定应用规范和应用迭代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