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的基本特性
String:字符串,使用一对 “” 引起来表示
String s1 = "abc" ; // 字面量的定义方式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 new 对象的方式
String被声明为final的,不可被继承
- String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表示字符串是支持序列化的。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表示String可以比较大小
String在jdk8及以前内部定义了
**final char value[]**
用于存储字符串数据。JDK9时改为**byte[]**
为什么 JDK9 改变了 String 的结构
String类的当前实现将字符存储在char数组中,每个字符使用两个字节(16位)。
- 从许多不同的应用程序收集的数据表明,字符串是堆使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多数字符串对象只包含拉丁字符(Latin-1)。这些字符只需要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因此这些字符串对象的内部char数组中有一半的空间将不会使用,产生了大量浪费。
- 之前 String 类使用 UTF-16 的 char[] 数组存储,现在改为 byte[] 数组 外加一个编码标识存储。该编码表示如果你的字符是ISO-8859-1或者Latin-1,那么只需要一个字节存。如果你是其它字符集,比如UTF-8,你仍然用两个字节存
- 结论:String再也不用char[] 来存储了,改成了byte [] 加上编码标记,节约了一些空间
- 同时基于String的数据结构,例如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也同样做了修改
String基本特性
String:代表不可变的字符序列。简称:不可变性。
当对字符串重新赋值时,需要重写指定内存区域赋值,不能使用原有的value进行赋值。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String s1 = "abc";//字面量定义的方式,"abc"存储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常量池是唯一的,所以s1和s2都指向了abc所在的位置
String s2 = "abc";
s1 = "hello"; //重新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一个hello字符串常量,s1指向这个字符串常量
System.out.println(s1 == s2);//判断地址:true --> false
System.out.println(s1);//
System.out.println(s2);//abc
}
当对现有的字符串进行连接操作时,也需要重新指定内存区域赋值,不能使用原有的value进行赋值。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2 += "def";//重新创建一个字符串常量acbdef,s2指向这个常量
System.out.println(s2);//abcdef
System.out.println(s1);//abc
}
当调用String的replace()方法修改指定字符或字符串时,也需要重新指定内存区域赋值,不能使用原有的value进行赋值。
@Test
public void test3() {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s1.replace('a', 'm');//重新创建mbc,s2指向mbc
System.out.println(s1);//abc
System.out.println(s2);//mbc
}
面试题考验字符串不可变性,类似于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的概念
public class StringExer {
String str = new String("good");
char[] ch = {'t', 'e', 's', 't'};
public void change(String str, char ch[]) {
str = "test ok";
ch[0] = '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Exer ex = new StringExer();
ex.change(ex.str, ex.ch);
System.out.println(ex.str);//good
System.out.println(ex.ch);//best
}
}
//str 的内容并没有变:“test ok” 位于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另一个区域(地址),进行赋值操作并没有修改原来 str 指向的引用的内容
通过字面量的方式(区别于new)给一个字符串赋值,此时的字符串值声明在字符串常量池中。
String底层结构
字符串常量池是不会存储相同内容的字符串的
- String的String Pool(字符串常量池)是一个固定大小的Hashtable(底层是数组加链表的结构),默认值大小长度是1009。如果放进String Pool的String非常多,就会造成Hash冲突严重,从而导致链表会很长,而链表长了后直接会造成的影响就是当调用String.intern()方法时性能会大幅下降。
- 使用
**-XX:StringTablesize**
可设置StringTable的长度 - 在JDK6中StringTable是固定的,就是1009的长度,所以如果常量池中的字符串过多就会导致效率下降很快,StringTablesize设置没有要求
- 在JDK7中,StringTable的长度默认值是60013,StringTablesize设置没有要求
在JDK8中,StringTable的长度默认值是60013,StringTable可以设置的最小值为1009
String内存分配
在Java语言中有8种基本数据类型和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String。这些类型为了使它们在运行过程中速度更快、更节省内存,都提供了一种常量池的概念。
- 常量池就类似一个Java系统级别提供的缓存。8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池都是系统协调的,String类型的常量池比较特殊。它的主要使用方法有两种。
- 直接使用双引号声明出来的String对象会直接存储在常量池中。比如:
String info="lyd.com";
- 如果不是用双引号声明的String对象,可以使用String提供的intern()方法。这个后面重点谈
- 直接使用双引号声明出来的String对象会直接存储在常量池中。比如:
- Java 6及以前,字符串常量池存放在永久代
- Java 7中 Oracle的工程师对字符串池的逻辑做了很大的改变,即将字符串常量池的位置调整到Java堆内
- 所有的字符串都保存在堆(Heap)中,和其他普通对象一样,这样可以让你在进行调优应用时仅需要调整堆大小就可以了。
- 字符串常量池概念原本使用得比较多,但是这个改动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重新考虑在Java 7中使用
String.intern()
。
- Java8元空间,字符串常量在堆
String基本操作
这种只会创建一个“1”到字符串常量池中,第二行就是引用的字符串常量池
System.out.println("1");
System.out.println("1");
调用对象的toString()方法也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字符串
private void foo(Object param) {
String str = param.toString();
}
字符串拼接操作
- 常量与常量的拼接结果在常量池,原理是编译期优化
- 常量池中不会存在相同内容的值
- 拼接前后,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变量,结果就在堆中。变量拼接的原理是StringBuilder
如果拼接的结果调用intern()方法,根据该字符串是否在常量池中存在,分为:
- 如果存在,则返回字符串在常量池中的地址
如果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该字符串,则在常量池中创建一份,并返回此对象的地址
常量与常量拼接例子
这种字面量写死的拼接,就是常量拼接,在编译的时候就优化成了一个字符串。所以放在字符串常量池中
@Test
public void test1(){
String s1 = "a" + "b" + "c";//编译期优化:等同于"abc"
String s2 = "abc"; //"abc"一定是放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将此地址赋给s2
/*
* 最终.java编译成.class,再执行.class
* String s1 = "abc";
* String s2 = "abc"
*/
System.out.println(s1 == s2); //true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true
}
下面这种也属于常量拼接,在编译的时候就确定了s1和s2的值,s3只是引用了s1和s2的地址,所以s3会创建一个”ab”在字符串常量池,s4直接指向这个”ab”,所以s3的地址和s4是一样的
@Test
public void test2(){
final String s1 = "a";
final String s2 = "b";
String s3 = s1 + s2;
String s4 = "ab";
System.out.println(s3 == s4); //true
System.out.println(s3.equals(s4)); //true
}
拼接中存在变量的拼接列子
@Test
public void test3(){
String s1 = "a";
String s2 = "b";
String s3 = "ab";
/*
如下的s1 + s2 的执行细节:(变量s是我临时定义的)
① StringBuilder s = new StringBuilder();
② s.append("a")
③ s.append("b")
④ s.toString() --> 约等于 new String("ab"),但不等价
补充:在jdk5.0之后使用的是StringBuilder,在jdk5.0之前使用的是StringBuffer
*/
String s4 = s1 + s2;//两个变量拼接,得到一个新的对象在堆空间中,指向的地址都不一样所以==必然为false
System.out.println(s3 == s4);//false
}
下面是字节码指令
0 ldc #14 <a>
2 astore_1
3 ldc #15 <b>
5 astore_2
6 ldc #16 <ab>
8 astore_3
9 new #9 <java/lang/StringBuilder>
12 dup
13 invokespecial #10 <java/lang/StringBuilder.<init>>
16 aload_1
17 invokevirtual #11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
20 aload_2
21 invokevirtual #11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
24 invokevirtual #12 <java/lang/StringBuilder.toString>
27 astore 4
29 getstatic #3 <java/lang/System.out>
32 aload_3
33 aload 4
35 if_acmpne 42 (+7)
38 iconst_1
39 goto 43 (+4)
42 iconst_0
43 invokevirtual #4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
46 return
拼接操作与 append 操作的效率对比
```java @Test public void test6(){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method1(100000);//4014 method2(100000);//7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花费的时间为:” + (end - start)); }
public void method1(int highLevel){ String src = “”; for(int i = 0;i < highLevel;i++){ src = src + “a”;//每次循环都会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String } }
public void method2(int highLevel){ //只需要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src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 = 0; i < highLevel; i++) { src.append(“a”); } }
1. **通过StringBuilder的append()的方式添加字符串的效率要远高于使用String的字符串拼接方式!**
2. 原因:
1. StringBuilder的append()的方式:
- 自始至终中只创建过一个StringBuilder的对象
2. 使用String的字符串拼接方式:
- 创建过多个StringBuilder和String(调的toString方法)的对象,内存占用更大;
- 内存占用多了,就会jinxingGC,如果进行GC,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在拼接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字符串可能永远也用不到,会产生大量垃圾字符串)。
3. 改进的空间:
- 在实际开发中,如果基本确定要前前后后添加的字符串长度不高于某个限定值highLevel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构造器实例化:
- `StringBuilder s = new StringBuilder(highLevel); //new char[highLevel]`
- 这样可以避免频繁扩容
<a name="QomvM"></a>
# intern() 的使用
<a name="W3Eji"></a>
## intern() 方法的说明
```java
public native String intern();
- intern是一个native方法,调用的是底层C的方法
- 字符串常量池最初是空的,由String类私有地维护。在调用intern方法时,如果池中已经包含了由equals(object)方法确定的与该字符串内容相等的字符串,则返回池中的字符串地址。否则,该字符串对象将被添加到池中,并返回对该字符串对象的地址。(这是源码里的大概翻译)
如果不是用双引号声明的String对象,可以使用String提供的intern方法:intern方法会从字符串常量池中查询当前字符串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就会将当前字符串放入常量池中。比如:
String myInfo = new string("I love u").intern();
也就是说,如果在任意字符串上调用String.intern方法,那么其返回结果所指向的那个类实例,必须和直接以常量形式出现的字符串实例完全相同。因此,下列表达式的值必定是true
("a"+"b"+"c").intern()=="abc"
通俗点讲,Interned String就是确保字符串在内存里只有一份拷贝,这样可以节约内存空间,加快字符串操作任务的执行速度。注意,这个值会被存放在字符串内部池(String Intern Pool)
new String() 的说明
new String(“ab”)会创建几个对象?
/**
* 题目:
* new String("ab")会创建几个对象?看字节码,就知道是两个。
* 一个对象是:new关键字在堆空间创建的
* 另一个对象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对象"ab"。 字节码指令:ldc
*
*/
public class StringNew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b");
}
}
字节码
0 new #2 <java/lang/String>
3 dup
4 ldc #3 <ab>
6 invokespecial #4 <java/lang/String.<init>>
9 astore_1
10 return
new String(“a”) + new String(“b”) 会创建几个对象?
/**
* 对象1:new StringBuilder()
* 对象2: new String("a")
* 对象3: 常量池中的"a"
* 对象4: new String("b")
* 对象5: 常量池中的"b"
*
* 深入剖析: StringBuilder的toString():
* 对象6 :new String("ab")
* 强调一下,toString()的调用,在字符串常量池中,没有生成"ab"
*
*/
public class StringNew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 + new String("b");
}
}
字节码
0 new #2 <java/lang/StringBuilder>
3 dup
4 invokespecial #3 <java/lang/StringBuilder.<init>>
7 new #4 <java/lang/String>
10 dup
11 ldc #5 <a>
13 invokespecial #6 <java/lang/String.<init>>
16 invokevirtual #7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
19 new #4 <java/lang/String>
22 dup
23 ldc #8 <b>
25 invokespecial #6 <java/lang/String.<init>>
28 invokevirtual #7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
31 invokevirtual #9 <java/lang/StringBuilder.toString>
34 astore_1
35 return
关于字符串常量池指向堆中对象的问题
```java /**
- 如何保证变量s指向的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数据呢?
- 有两种方式:
- 方式一: String s = “shkstart”;//字面量定义的方式
- 方式二: 调用intern()
- String s = new String(“shkstart”).intern();
String s = new StringBuilder(“shkstart”).toString().intern(); / public class StringIn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new String(“1”); s.intern();//调用此方法之前,字符串常量池中已经存在了”1” String s2 = “1”; //s2是指向字符串常量池里面的”1”,s是指向堆中对象new String(“1”) System.out.println(s == s2);//jdk6:false jdk7/8:false
/**
1.根据上面的new String(“a”) + new String(“b”) 会创建几个对象?可以知道会在堆中创建一个new String("11")对象,s3指向这个对象,但是不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11"
2.s3.intern()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11"
3.1.在JDK6的版本中,字符串常量池还在永久代,所以直接在永久代生成"11",也就有了新的地址,s4指向这个永久代的里面的字符串常量池里面的"11"的地址
3.2.而在JDK7的后续版本中,字符串常量池被移动到了堆中,此时堆里已经有new String("11")了,出于节省空间的目的,直接将堆中的那个字符串的引用地址储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
没错,字符串常量池中存的是new String("11")在堆中的地址,s4指向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11"的地址,而字符串常量池中"11"右指向堆中的new String("11")
4.所以在JDK7后续版本中,s3和s4指向的完全是同一个地址。
*/
String s3 = new String("1") + new String("1");//pos_1
s3.intern();
String s4 = "11";//s4变量记录的地址:使用的是上一行代码代码执行时,在常量池中生成的"11"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s3 == s4);//jdk6:false jdk7/8:true
}
}
<a name="Z3Een"></a>
## 总结
- JDK1.6中:将这个字符串放入字符串常量池
- 如果串池中有,则不会放入。返回已有的池中的对象的地址
- 如果没有,则会把**此对象复制一份**,放入串池中,并返回串池中的对应地址
- JDK1.7起:将这个字符串放入字符串常量池
- 如果串池中有,则不会放入。返回已有的池中的对象的地址
- 如果没有,则会把**堆中对象的引用地址复制一份**,放入串池,并返回串池的引用地址
<a name="kREqz"></a>
## intern()效率优化测试
```java
/**
* 使用intern()测试执行效率:空间使用上
*
* 结论:对于程序中大量存在存在的字符串,尤其其中存在很多重复字符串时,使用intern()可以节省内存空间。
*
*/
public class StringIntern2 {
static final int MAX_COUNT = 1000 * 10000;
static final String[] arr = new String[MAX_COU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data = new Integer[]{1,2,3,4,5,6,7,8,9,10};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MAX_COUNT; i++) {
/**
*第一种:直接创建1000w个字符串对象在堆中,而且这些字符串被arr引用,无法回收,
*第二种:通过intern去看看字符串常量池里面有没有这个字符串,有就返回串池里面的地址,没有就创建在串池中。总共就1-10这10个数,翻来覆去引用串池中这10个数。
也就是说arr引用的全是串池中的地址,new String()创建的对象没有被引用就等着垃圾回收
两种方法第二种时间上更快,并且重要的是大大的节约了空间。
*/
//arr[i] = new String(String.valueOf(data[i % data.length]));
arr[i] = new String(String.valueOf(data[i % data.length])).intern();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花费的时间为:" + (end - start));
try {
Thread.sleep(100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g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