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码:101

原因短语:Continue Switching Protocols
含义:说明服务器正在根据客户端的指定,将协议切换成 Update 首部 所列的协议

状态码200
原因短语:OK
含义:请求没问题,实体的主体部分包含了所请求的资源

状态码204

原因短语:No Content
含义:响应报文中包含若干首部和一个状态行,但没有实体的主体部分。主要用于在浏览器不转为显示新文档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更新(比如刷新一个表单页面)

状态码206

原因短语:Partial Content
含义:成功执行了一个部分或 Range(范围)请求。稍后我们会看到,客户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首部来获取部分或某个范围内的文档——这个状态码就说明范围请求成功了。

状态码301

原因短语:Moved Permanently
含义:在请求的 URL 已被移除时使用。响应的 Location 首部中应该包含资源现在所处的 URL

状态码302

原因短语:Found
含义:与 301 状态码类似;但是,客户端应该使用 Location 首部给出的URL 来临时定位资源。将来的请求仍应使用老的 URL

状态码303

原因短语:See Other
含义:告知客户端应该用另一个 URL 来获取资源。新的 URL 位于响应报文的 Location 首部。其主要目的是允许 POST 请求的响应将客户端定向到某个资源上去

状态码307

原因短语:Temporary Redirect
含义:与 301 状态码类似;但客户端应该使用 Location 首部给出的 URL 来临时定位资源。将来的请求应该使用老的 URL

状态码304

原因短语:Not Modified
含义:客户端可以通过所包含的请求首部,使其请求变成有条件的。如果客户端发起了一个条件 GET 请求,而最近资源未被修改的话,就可以用这个状态码来说明资源未被修改。带有这个状态码的响应不应该包含实体的主体部分

状态码302、303 和 307

PS:可能已经注意到 302、303 和 307 状态码之间存在一些交叉。这些状 态码的用法有着细微的差别,大部分差别都源于 HTTP/1.0 和 HTTP/1.1 应用程序对 这些状态码处理方式的不同。
对于 HTTP/1.1 客户端,用 307 状态码取 代 302 状态码来进行临时重定向。这样服务器就可以将 302 状态码保留起来,为 HTTP/1.0 客户端使用了。

状态码400

原因短语:Bad Request
含义: 用于告知客户端它发送了一个错误的请求

状态码401

原因短语: Unauthorized
含义:与适当的首部一同返回,在这些首部中请求客户端在获取对资源的访问权之前,对自己进行认证

状态码403

原因短语:Forbidden
含义:用于说明请求被服务器拒绝了。如果服务器想说明为什么拒绝请 求,可以包含实体的主体部分来对原因进行描述。但这个状态码通 常是在服务器不想说明拒绝原因的时候使用的

状态码404

原因短语:Method Not Allowed
含义:发起的请求中带有所请求的 URL 不支持的方法时,使用此状态码。 应该在响应中包含 Allow 首部,以告知客户端对所请求的资源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状态码500

原因短语:Internal Server Error
含义:服务器遇到一个妨碍它为请求提供服务的错误时,使用此状态码

状态码503

原因短语:Service Unavailable
含义:用来说明服务器现在无法为请求提供服务,但将来可以。如果服务器知道什么时候资源会变为可用的,可以在响应中包含一个 Retry- After 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