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记(代自序)

长久以来,我的写作全都围绕个人生活展开。于是常有人替我担心: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万一把生活写完了怎么办?我不能理解“写完”是什么意思。好像写作就是开一瓶饮料,喝完拉倒。可我打开的明明是一条河,滔滔不绝,手忙脚乱也不能汲取其一二。总是这样——写着写着,记忆的某个点突然被刚成形的语言触动,另外的一扇门被打开。

基于自我经历的写作是一种燃烧吗?

信仰记

她说:“他?哼!一进教堂就打瞌睡。直到管事的(大约指的是牧师之类的角色)讲完一段经,大声问‘你们中间谁想上天堂?’他才猛地醒过来,大喊:‘我!’”
自从我妈也入了教,他们两口子一起去教堂,就结伴打瞌睡。我妈不但打瞌睡,还长长地流口水。

我想我爸和 L 的爸爸一起开家长会,偷偷吃 L 的饼干🍪

扫雪记

而牧民们只能被气候的绳索紧缚着,在深渊中甩来荡去。在电视新闻画面上,牧人们把羊一只一只从雪堆里刨出来,有的活着,有的死了。

过年记

孤独是强大的独立,令我从不曾畏惧过人生的变故。当然,这种话说起来又空又大。可是真的,在每一个普天同庆的特殊日子里,我远远站着,照常生活,像是没有行李的旅人,又穷,又轻松。我的幸福只有一种源头,它只滋生于内心,它和外部的现实秩序没有一点关系。

阅读记

帮同学做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全都是毫无选择的阅读,全然接受,鲸吞海纳,吃干抹净。然而渐渐地,阅读的海洋中渐渐浮起明月。能记得语句暗流涌动,认准一个方向推动小船,扯动风帆。而忘记的那些,则是大海本身,沉静地荡漾——同时也是世界本身。

暴力记

他以为时间能抹平一切,其实这时间已经被我设置成了倒计时。在这倒计时之外,他无忧无虑地活着——这对他是多么不公平啊!

疾病记

如果能够在这个城市上空制造一张巨大的造影图,显示疾病的分布以及密度,那么医院一定是这张图的最最深渊之处。如果把人类的悲欢分布情况也做成一张造影图,那么医院所在的位置仍然是这个城市的深渊

古老记

我曾在那种生活里以现代的视角和情感去观察周遭所有的人和事,毫无优越感地。哪怕事隔多年,那种生活早已被时代碾压粉碎,我也不觉得它脆弱,不觉得新的时代强大。

那时,大自然的气息除了香气,还有臭气。但香和臭是公平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不是对立的。只要能忍受的东西,人们都不会太排斥。后来人们对臭味的否定,我觉得不过是偏见。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一种气味而讨厌另一种气味。文明的暗示而已。于是,只要是让人不舒适的就都是不好的、不对的、不正常的。渐渐地,人越来越强势,可以按喜好操控一切。同时也越来越脆弱,不能忍受的东西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