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这就是OKR
作者 约翰 杜尔
类别 效率
读完日期 得到听书,未读原文
书摘总结 内容来自得到听书,未读原文

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结构化记录本书的核心观点。

d452641a4a175fbc744f4c42ce8881c.jpg

读后感

观点1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联想到的内容,随意拓展

OKR解决:想达成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方向),关键结果,如何达成目标(怎么做)

个人感受:想要做好什么,首先得设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再者,如果没有阶段性反馈,也容易让人半途而废,这点游戏的任务和激励做得最好。而人生往往对一个人来说,重要而长远的事情往往反馈时间太长,所以得想办法将这套模式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改善自己。

观点2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联想到的内容,随意拓展

目标不能只是某一句话、某个数字或某个奖项,作者心中的好目标,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这个目标必须是重要而具体的;其次,这个目标必须是行动导向的;第三,这个目标必须是鼓舞人心的。
关键结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含糊其辞。其次这个关键结果必须要有明确的完成时间。三是这个关键结果既要有挑战性,也要务实,应该是属于必须蹦一下才能实现的结果。四是这个关键结果必须是可以衡量的,也就是说,是完成了,还是没完成,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不能有中间的模糊地带。最后这个关键结果必须是可被事后验证的。

个人感受:设立目标和关键结果的标准决定了一个OKR是否有效。自己设立OKR时一定要对照着判断一下有没有做到。

观点3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联想到的内容,随意拓展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和OKR配套的机制,也就是CFR,指的是对话(Conversation)、反馈(Feedback)、识别(Recognition)。通过一起使用OKR和CFR,可以形成快速的反馈循环,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帮助组织实现关键结果,并最终实现目标。

个人感受:这个配套机制首次了解,主要是在企业运用时,用于上下级,同级工作伙伴碰OKR时使用的,个人设立OKR的时候可以参考的价值不大

精华书摘

该书的金句、有触动有共鸣的语句的摘录

  • OKR这三个字母,代表了“目标和关键结果”。

目标,就是你想要达成什么,也就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它是方向。
关键结果,则是你要如何达成目标,也就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它是衡量指标。

  • 目标不能只是某一句话、某个数字或某个奖项,作者心中的好目标,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这个目标必须是重要而具体的;其次,这个目标必须是行动导向的;第三,这个目标必须是鼓舞人心的。

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

这本书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知识体系等

学习如何使用OKR,希望能将OKR这款工具正确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本书总结

对整部书的逻辑线进行梳理,看作者如何串接和勾连的,并从中提炼主题和脉络 有触动和感慨的部分的总结

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而言,OKR帮助企业利用并专注于有限的资源;对于在扩张阶段的企业,OKR可以促进企业整合新的资源;对于一家大型公司,OKR则可以确保员工与企业的使命、价值观保持一致。
越来越多公司开始使用OKR,之前在超桌虽然也有使用,但是当时自己没有系统学习过,设立OKR过程比较随意,每个季度的总结也没有思考得很深入。总之,既然是已经印证过的好工具,就要试着学习,用起来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强。

原文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