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 React 代码的可维护性,究其根本是考虑如何提升 React 项目的可维护性。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可维护性包含了可分析性、可改变性、稳定性、易测试性与可维护性的依从性,接下来我从这五个方面对相关工作进行梳理。

    可分析性的目标在于快速定位线上问题,可以从预防与兜底两个维度展开工作,预防主要依靠 Lint 工具与团队内部的 Code Review。Lint 工具重在执行代码规划,力图减少不合规的代码;而 Code Review 的重心在于增强团队内部的透明度,做好业务逻辑层的潜在风险排查。兜底主要是在流水线中加入 sourcemap,能够通过线上报错快速定位源码。

    可改变性的目标在于使代码易于拓展,业务易于迭代。工作主要从设计模式与架构设计展开。设计模式主要指组件设计模式,通过容器组件与展示组件划分模块边界,隔绝业务逻辑。整体架构设计,采用了 rematch 方案,rematch 中可以设计的 model 概念可以很好地收敛 action、reducer 及副作用,同时支持动态引入 model,保障业务横向拓展的能力。Rematch 的插件机制非常利于做性能优化,这方面后续可以展开聊一下。

    接下来是稳定性,目标在于避免修改代码引起不必要的线上问题。在这方面,主要通过提升核心业务代码的测试覆盖率来完成。因为业务发展速度快、UI 变化大,所以基于 UI 的测试整体很不划算,但背后沉淀的业务逻辑,比如购物车计算价格等需要长期复用,不时修改,那么就得加测试。举个个人案例,在我自己的项目中,核心业务测试覆盖率核算是 91%,虽然没完全覆盖,但基本解决了团队内部恐惧线上出错的心理障碍。

    然后是易测试性,目标在于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在我个人负责的项目中,采用了 Rematch 的架构完成模块分离,整体业务逻辑挪到了 model 中,且 model 自身是一个 Pure Object,附加了多个纯函数。纯函数只要管理好输入与输出,在测试上就很容易。

    最后是可维护性的依从性,目标在于建立团队规范,遵循代码约定,提升代码可读性。这方面的工作就是引入工具,减少人为犯错的概率。其中主要有检查 JavaScript 的 ESLint,检查样式的 stylelint,检查提交内容的 commitlint,配置编辑器的 editorconfig,配置样式的 prettier。总体而言,工具的效果优于文档,团队内的项目整体可保持一致的风格,阅读代码时的切入成本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