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极客时间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 专栏
我们手机里只有 SD 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这样类似硬盘功能的存储卡插槽,并没有内存插槽、CPU 插槽这些东西。没错,因为手机尺寸的原因,手机制造商们选择把 CPU、内存、网络通信,乃至摄像头芯片,都封装到一个芯片,然后再嵌入到手机主板上。这种方式叫SoC,也就是 System on a Chip(系统芯片)。
这样看起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硬件组成方式不太一样。可是,我们写智能手机上的 App,和写个人电脑的客户端应用似乎没有什么差别,都是通过“高级语言”这样的编程语言撰写、编译之后,一样是把代码和数据加载到内存里来执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还是 Raspberry Pi 这样的微型卡片机,都遵循着同一个“计算机”的抽象概念。这是怎么样一个“计算机”呢?这其实就是,计算机祖师爷之一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也叫存储程序计算机。
什么是存储程序计算机呢?这里面其实暗含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可编程”计算机,一个是“存储”计算机。
说到“可编程”,估计你会有点懵,你可以先想想,什么是“不可编程”。计算机是由各种门电路组合而成的,然后通过组装出一个固定的电路版,来完成一个特定的计算程序。一旦需要修改功能,就要重新组装电路。这样的话,计算机就是“不可编程”的,因为程序在计算机硬件层面是“写死”的。最常见的就是老式计算器,电路板设好了加减乘除,做不了任何计算逻辑固定之外的事情。
计算器的本质是一个不可编程的计算机
我们再来看“存储”计算机。这其实是说,程序本身是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里,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程序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有“存储程序计算机”,自然也有不能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典型的就是早年的“Plugboard”这样的插线板式的计算机。整个计算机就是一个巨大的插线板,通过在板子上不同的插头或者接口的位置插入线路,来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样的计算机自然是“可编程”的,但是编写好的程序不能存储下来供下一次加载使用,不得不每次要用到和当前不同的“程序”的时候,重新插板子,重新“编程”。
著名的Engima Machine就用到了 Plugboard 来进行“编程”
可以看到,无论是“不可编程”还是“不可存储”,都会让使用计算机的效率大大下降。而这个对于效率的追求,也就是“存储程序计算机”的由来。
于是我们的冯祖师爷,基于当时在秘密开发的 EDVAC 写了一篇报告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描述了他心目中的一台计算机应该长什么样。这篇报告在历史上有个很特殊的简称,叫First Draft,翻译成中文,其实就是《第一份草案》。这样,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就从祖师爷写的一份草案开始了。
First Draft里面说了一台计算机应该有哪些部分组成,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是一个包含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和处理器寄存器(Processor Register)的处理器单元(Processing Unit),用来完成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因为它能够完成各种数据的处理或者计算工作,因此也有人把这个叫作数据通路(Datapath)或者运算器。
然后是一个包含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igster)和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的控制器单元(Control Unit/CU),用来控制程序的流程,通常就是不同条件下的分支和跳转。在现在的计算机里,上面的算术逻辑单元和这里的控制器单元,共同组成了我们说的 CPU。
接着是用来存储数据(Data)和指令(Instruction)的内存。以及更大容量的外部存储,在过去,可能是磁带、磁鼓这样的设备,现在通常就是硬盘。
最后就是各种输入和输出设备,以及对应的输入和输出机制。我们现在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机,其实都是和输入输出设备在打交道。个人电脑的鼠标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我们用的智能手机,触摸屏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而跑在各种云上的服务器,则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输入和输出。这个时候,网卡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任何一台计算机的任何一个部件都可以归到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中,而所有的现代计算机也都是基于这个基础架构来设计开发的。
而所有的计算机程序,也都可以抽象为从输入设备读取输入信息,通过运算器和控制器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里的程序,最终把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中。而我们所有撰写的无论高级还是低级语言的程序,也都是基于这样一个抽象框架来进行运作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