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 Monthly Review 已经做了2019年终总结的播客有声版,加上2019半年总结也写了,总感觉下半年应该没什么值得记录。而且一直没有想清楚2020年的目标和展望,想通过整理成文字版的过程给自己一些灵感。
2019 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开始——从生活了近三十年的浙江杭州搬家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作与生活。但不管从语言、文化、思维,都和那些在国外辗转多年的华人或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有很大差距。除了母语我连英文都说不溜,他们却都掌握至少三门语言;荷兰女性独立自强到比我们普通的男性还强壮;餐馆的服务员也比所谓拥有一技之长(写代码)的我更融入社会工作。
按照惯例先总结吧,最后再讨论这个话题
- 从阿里巴巴转岗到蚂蚁金服
- 离职搬到荷兰工作、生活
- 读书37本左右,电影八十多部
- 旅行 10 趟去了大概 13 个国家
- Vlog 初体验
- 尝试自助出版电子书
- 播客初体验
旅行:那里有什么?
中国🇨🇳:台北、新疆
荷兰🇳🇱: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赞丹、莱顿
英国🇬🇧:伦敦
比利时🇧🇪:布鲁塞尔、布鲁日、根特、安特卫普
丹麦🇩🇰:哥本哈根
瑞典🇸🇪:马尔默
德国🇩🇪:杜塞尔多夫
捷克🇨🇿:布拉格
奥地利🇦🇹:维也纳
意大利🇮🇹:米兰
瑞士🇨🇭:苏黎世、因特拉肯、卢塞恩、伯恩、蒙特勒、安德玛特、Brig
法国🇫🇷:尼斯、戛纳
摩纳哥🇲🇨:摩纳哥
在欧洲旅行也太方便了,风景也大同小异,每个城市都有老旧的砖瓦,哒哒的马蹄。有一座xx塔,登顶了可以俯瞰整个老城五颜六色的屋顶。
2019下半年一共去了11个国家。也不再羡慕那些打着三五十个国家标签的人了,加上中国的省份我过去十年去过的地方加起来也有五十多了吧。反而走过的地方越多,越来越不清楚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但过去十年旅行的高光时刻,从来不是日本、欧洲、台北跨年,而是2015年穷游稻城亚丁从牛奶海到五色海的100米。
一百米,学校操场的弯道这头到那头,高速上保持车距的第二根参考线,刘翔破跨栏记录的项目,吉尼斯记录世界上最快的男人10秒内就可以完成。但在海拔近4800的山顶上,我和小野衣着单薄,补给严重不足(一人这一天只吃了一根士力架)没有葡糖糖,没有氧气,已经耗尽所有的生命体征爬到了牛奶海,伴随着高原反应、头晕、饥饿、寒冷,欣赏着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但前方100米还有一个五色海,我们还要不要咬咬牙爬上去呢?
才一百米而已啊,已经花了这么大力气到这里,放弃也太可惜了吧。最后我们颤颤巍巍到了山顶,看到了蓝出五种颜色的五色海,不一会儿天也刮起大风下起了小雨。我的牛仔裤打湿了,风带走我仅存的体温,我们搭在一起撑着伞蹲在地上,靠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我肆无忌惮地体会着当下的感受:寒冷、饥饿、缺氧,完全没有战胜自我的成就感,也没有想过未来遇到的困难都不如这一刻更难熬。但在下山的时候想:活着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
过去这么多年,好像困难的时候也没念起过这次经历。后来想想也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吧。不知道海拔4800是一种什么感觉,无知到没有准备食物、没有工具、没有保暖。熬下来也是运气。
有些路就是要自己走,有些错误要自己犯,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经验。
很惭愧,没留下太多照片,也没写多少游记。倒是总结了一篇我做旅游记录的 【Google Maps 高阶用法】
阅读/电影:多输出
关于 Vlog 初体验和转岗、离职,在上半年的总结已经谈过了不再赘述。
今年很大的一个变化是记不清自己读书电影的具体数字了。以前即使漏记了,在最后年终总结为了编一个数字还是会去认真统计,这次好像不那么在意这个数字。除了我,还有谁在意这个数字吗?
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多输出,读了几本书,看了几部电影,好像也没那么重要,而是输出了几篇书评、几篇影评。我有个习惯:遇到喜欢的电影我喜欢去看电影改编的原著。我想知道导演是怎么把文字呈现成画面的,有些时候超出了我的想象,有时候又跟我想的不一样。导演的理解和我对作者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我又去翻各种历史资料想要证明我是对的。
比如在看《好莱坞往事》去翻了李小龙的《生活的艺术家》,沉迷于研究李小龙死因,联想到梵高的死(梵高大约是和富家子弟们起了争执,擦枪走火,但他得知弟弟生病和自己窘迫的人生,加上抑郁,也许自己死了也是一种解脱吧,那也不要救了。扯远了……),背后都是一个传说。这个过程又耗时,又好像得不到成形的东西。但顺着 wiki 一层一层的挖掘,好像比刷社交网络有趣得多。
下半年比较喜欢的几本书:
不管是自控、深度工作、心流、效率,其实讲述的都是专注力。读书时我们都有全神贯注考试、做题的体会,但进入社会之后被碎片化的时间消耗,好像变得很难进入专注状态。但其实刷抖音、刷知乎、刷微博、刷推特,本身并不会减损专注能力,而是让我们的大脑长期处于新奇刺激却没有价值的东西上,我们变得不能忍受一点点无聊(排队5分钟、走路、阅读)、或者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工作中遇到问题、看文档、学习新语言)。这些书都从心理学的角度教我们如何对抗肤浅用脑,但绝知此事要躬行。至少我的手机上只安装了推特和微信还觉得挺浪费时间的,想在2020年尝试抛弃手机被小刘一顿斥责。
此外,我从十月开始断断续续切换到看英文书,从微信读书到 iBooks ——阅读习惯总结和英文读书初探。我曾经非常讨厌看出处、来源、xx研究所、通过xx方式做的调研,我一心只想赶快看结论,赶紧把你的调查结果给我看!但众所周知这类英文书籍,都是各种「啰里八嗦」的引用,在我看来作者无非就是想告诉你我这些东西是有事实依据的。我不会怀疑书中的引用是不是胡诌、来源是不是靠谱。但在看了使用简单的逻辑方法进行独立思考之后,我应该去关注这些信息的来源、这些研究的方法,追根溯源而不是只停留在结论上。比如《异类》这本书在研究亚洲人稻田文化时提到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却没有中国大陆,是因为中国大陆没有选派选学生参加 TIMSS 考试。
写书:记录自我
下半年很有成就感的事,是做了小人物播客和写书。
今年7月我在亚马逊上自助出版了一本书叫《二十多岁的小女孩》,作为给临近三十岁的自己的生日礼物。
契机是看到村上春树的随笔说「普通人在二十多岁时究竟是什么样子。那是欢乐的青春的延续,还是让自己顺应社会的痛苦过程,抑或是原本就不存在所谓“普世性”的东西?」,就在想自己二十多岁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看到5年前的一句话「如果有机会真想出国。倒不是羡慕国外什么,只是觉得内心已经这么孤独的人,如果再只身生活在完全陌生的坏境到底会是怎样的心态」。而看到这句话的我正处在异国他乡,用这个开头在合适不过了。「我应该把它整理出来」,就这样我找了三五年内的生活、工作、旅行、日常的感悟,带点自传性的、总结性的,在亚马逊上自助出版出来了。
非常喜欢这个生日礼物。我甚至想每过一段以年为单位的时间段,都能够写一本电子书。不管是对写作,还是对生活本身,都是一种沉淀。
写书和写文章也不一样,图书耗时更长,在这个以年为计量单位的时间里,写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改变、周围来来往往的人际关系,而不断地冲击,从而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完善,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是把之前写的碎片化的文章整理成册的过程中,也会融入新的观点,补充、完善。传统的图书更像是一个漫长的孕育、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忍耐很长时间的一无所获、自我怀疑(其实并不知道怎么样的过程更好:是边连载边得到反馈,还是一鼓作气写到完美一鸣惊人?)。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图书的界限已经有些模糊了,书籍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系列专栏、电子书、YouTube 教程、邮件订阅、有声书,都可以称之为书。亚马逊也让个人出版电子书成为可能。就像未来之书这篇翻译文章中说的,书只是一个载体,但书中内容所包含的宇宙正积极、包容地瞬息万变。
播客:去社交
作为程序员,我非常不擅长演讲、当众发表言论,交朋友也非常慢热。但跟每个人一样都有成吨的自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想法。我也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感悟,但线下聊天的魅力在于思维的碰撞。如果只听到自己和同类的声音,会让我以为世界就是这样。
播客是我强迫自己走出个人世界、跟不同人交流的途径,不管是用英文还是中文。我也考虑过有一天如果做不下去就停,但前提是我不需要再用播客作为借口去和不同人聊天交流,去挖掘他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欧洲人很能聊,夏天的时候深有体会。
我不是聪明的人,想得慢,反应也慢,所以我每次聊天时都需要提前写剧本。可能前半个小时我都无法进入状态,找不到可以插入的话题。经常事后发现某些地方我应该追问的问题,当时没有想到。就跟跟人吵架回头复盘发现自己哪里没有吵对,是一样的。还有,我不善长调动气氛,自嗨不来觉得自己特别尴尬,录音讲话的时候也很不自然(我一本正经讲话的时候,声音和语法都会比较奇怪)。
但同时我又很惊喜能够在剧本之外发现嘉宾的独特想法。比如#10 瑜伽老师小潘和前天猫设计师小丁特别的蜜月旅行:美洲流浪记这期就在闲扯的时候,发现他们并不是简单的间隔年旅行,而是想要通过旅行寻找一种全新的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梦想,但很少人有勇气去实现。
2020,我想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
2020 新年第一天我给小人物播客的嘉宾和听众们写了一封感谢信,也收到了左耳朵耗子陈皓前辈给我的建议(不要怀疑为何是英文)
我始终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清晰目标的人,所以我需要一年又一年地、有计划地、养成良好习惯地、往更好的自己前行的 plan。但你问我具体的「更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我能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却一直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在最新一期节目中也聊到这个话题,Thomas 说每个人总归会有个大致的方向,就好像甜的、咸的也会有个倾向。
吃多了甜食,我也想尝一尝咸的,也想尝一尝螺蛳粉,我喜欢吃蔬菜多过于肉类,但如果让我发誓下辈子素食主义,好像又没那么开心了。所以,也是不是因为我的信念不够坚定,我认为那是我无法企及的目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害怕失败,或者又期待着更好的选择、更别样的体验,从而导致这个目标一直在摇摆?
如果说前一个十年我的关键词是「体验」,这一个十年我给自己的关键词是「改变」(这个词够抽象,应该够用十年了)。
作为90后,进入第三个十年,意味着正式告别陆地,启航驶向海洋深处。可能我会遇上小岛靠岸停泊,但终究还是漂浮在海上。我也一直「人生在于体验」挂在嘴边,尝试过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去表达我对世界的看法,体验过后,我更擅长什么呢?继续不停地体验还是改变自己去加强某一种形式?我也一直「做自己」挂在嘴边,但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好像并不了解。所以新的十年,我想给自己定义一个新的角色,她依然乐于享受、忠于体验,但她有更明确的偏执,更鲜明的个性特征。
改变意味着失去:失去熟悉的领域,失去体验的新鲜感。但同时改变也能够抛弃懵懂和迷茫,也让我更期待推翻曾经的自己。
2020年关于阿乐的故事是这样的:阿乐通过勤学苦练,从英语四级水平到流利交流,终于在荷兰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交了很多同事朋友,也给小人物播客带来更多期来自不同地方的小人物的工作、思考和感悟。同时,她通过了荷兰语文化考试,也在荷兰找到了新家。2020年,她还在寻找自己的目标,但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她越来越得心应手,并训练出属于她的个人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