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About Face 4: 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
作者名:[美]艾伦 · 库伯,[美]罗伯特 · 莱曼,[美]戴维 · 克罗宁,[美]克里斯托弗 · 诺埃塞尔
译者名:倪卫国,刘松涛,杭敏,薛菲
交互设计的力量和目标
交互设计的发展已经陆续走过了 20 余年,时至今日,交互设计面临着两个机遇:
- 在商业层面发现或创造自己的拥护者;
- 开发社区开始与交互设计界惺惺相惜,因此要学会如何与开发社区合作。
交互设计的强大力量不容置疑:它能够让用户在工作、娱乐和交流之际,获得难忘、有效、简单,以及有益的体验。
交互设计的焦点在于传统设计学科往往不曾探讨的:如何设计行为。多数设计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芯片驱动的产品在目前无所不在(电脑、汽车、电话、家电……),我们也在经常创造出展现复杂行为的产品。
交互设计借鉴了传统设计、可用性以及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但交互设计的作用又远超各组成部分之和,有着自己的方法和实践。而且需要明确,交互设计师门 “货真价实” 的设计学科,与科学和工程学大为不同。交互设计在必要时会采用分析方法,但交互设计更多的是综合,需要想象事物可能如何,而不必局限于现有的状态。
交互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理解这些目标和需求的最佳方式是把它们当成故事——逻辑和情感随时间而演变。如此,数字产品必须要表达自身的行为故事,不仅要在逻辑、数据条目和展示层次做出恰当的回应,还要在更加人性化的层面有所响应。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在我们设计交互产品时,需要把设计目标的需求分解成最小单位。
把需求列在表上,针对每种需求拿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很难有效的设计出一件交互产品。即便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产品,也必须根据周边环境从总体上考虑。
交互设计简史
- 20 世纪 70S-80S,人们开始讨论为数字产品创造出可用、易用的 “人性化界面” 到底意味着什么;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两位工业设计师比尔 · 莫格里奇、比尔 · 韦普朗克设计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并未自己的工作创造了 “交互设计” 一词;
- 1995 年,《交互设计精髓》初版发布,一小撮设计师在软件工程的阴影下工作;
- 20 世纪 90S,网络用了 10 余年时间吸收交互设计术语,把用户永远带入企业商界的视野;
- 2003 年,《交互设计精髓》第 2 版出版,数字产品的用户体验登上《时代》、《新闻周刊》等期刊封面,哈佛和斯坦福等机构认识到将设计思维融入到商业开发计划中的重要性,这也宣告交互设计这一新兴设计学科成立;
- 2003 年 8 月,新生的社区创建了一个非营利专业组织:督导委员会和邮件列表;
- 2005 年 9 月,交互设计协会(IxDA)成立;
- 2008 年 2 月,IxDA 在佐治亚州萨瓦纳主办了第一届国际设计会议 Interaction08;
- 2012 年,IxDA 推出首次年度 “交互设计奖”,奖励全世界提交的接触设计;
- 目前,IxDA 成员超过 70000 人,分布于 20 多个国家,不管是作为一门设计学科还是一个职业,交互设计均已真正地确立起来。
IxD 与用户体验
在数字技术的世界中,形式、功能、内容和行为密不可分,设计一件交互产品的诸多挑战直接牵涉到数字产品的定位和功能。
关于体验是否真的可以设计这一问题,我们所想的点在于各界设计师都希望管理并影响人们的体验,但这要精心操控受众媒介内在的每个变量才能做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发现当我们把这种思维延伸到数字产品的世界时,有益的思考方式在于设计师设计出一件产品交互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体验,如此,选择莫格里奇的 “交互设计”(不少业内人士缩写为 IxD),一词来表示本书所描述的这种设计。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一个设计项目往往要求精心安排许多设计学科,才能实现恰当的用户体验,在图 1 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用户体验设计更加适用:
图 1:用户体验(UX)设计有三个重叠的关注点:形态、行为和内容。交互设计的重点是行为设计,但也关注行为与形态和内容之间的关联。同样,信息架构的重点是内容结构,但也关注用什么行为,以及内容如何呈现给用户。工业设计和图形设计关注的是产品和服务的形态,但也必须保证形态支撑使用,这又要求关注行为和内容。
本书涵盖范围
尝试为交互设计提供有效实用的工具
工具包含原则、模式和过程。
- 设计原则包含设计实践的广泛思考,及关于如何充分利用具体的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术语的规则和提示;
- 设计模式讲述了一套交互设计术语,这些术语常常用来处理具体的用户要求和设计关注点;
- 设计过程讲述了如何理解和定义用户需求,如何把需求翻译成设计框架,最后在具体环境中充分应用设计原则和模式。
本书在帮助我们设计更加高效实用的对话框和菜单的同时,也帮助我们理解:用户如何理解设计师的数字产品,如何与产品交互。此外还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实用这些知识来推动设计。
设计原则、过程和模式融合起来,就是设计高效的产品交互与界面的关键。
设计的质量取决于环境:
- 用户是什么人;
- 用户在做什么;
- 用户的动机是什么。
如果我们想要打造优秀的设计方案,那么就要下功夫去理解与产品实际互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原则和模式组成的工具箱应用到具体情况下。
关于样式指南的问题
作者更倾向于书中所介绍的过程和原则能够与我们选择的样式指南相匹配。
样式指南倾向于回答是什么,但通常很难回答为什么。书中在尝试解决这些尚无答案的问题。
设计互动系统的步骤
四个步骤:
- 研究目标领域;
- 理解用户及其需求;
- 定义解决方案框架;
- 丰满设计细节。
有不少从业者会加上第 5 步:验证——测试解决方案对用户的效率。这是可用性科学的一部分,这也是很重要并且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书籍结构
书籍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 (01-06)目标导向设计:介绍并讲解目标导向设计构成,以及如何建设设计团队,如何把设计团队融入到项目团队;
- (07-17)设计行为和形式:介绍了高级交互设计原则,这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平台的任何交互设计问题;
- (18-21)交互细节:涵盖了底层和针对移动、桌面、网页,以及其他具体平台的交互设计原则和术语。
读者群体
主要三类读者群体:
- 主要面向学生和交互设计从业人员;
- 任何关注用户与数字科技互动的人都可以有所领悟;
- 开发者、从事产品设计的各色设计师、可用性专家、项目经理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希望大家都可以用崭新的方式思考数字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实践一直在演变,崭新多变的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围绕这个主题提出更多意见,让行业变得更好。
PDF 下载: About Face 4 交互设计精髓 4 中文版(彩版).pdf (42 MB)
https://www.yuque.com/lyxpro/think/think-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