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人”,管理就是如何“带人”、“做事”、“看方向”。

开篇

我是一名3年产品经理,从测试做起,到负责一个个小需求,到开始做项目,再到产品负责人,又到现在的初出茅庐的团队管理者,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一把鼻涕一把泪,如今还是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深知自己是一只初出茅庐的小管理,自身的管理经验不足为谈,因此我将结合自己实践过的以及了解和学习到尚未实践的管理方法,在此“纸上谈兵”一番…

很多时候,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离不开“契机”,这个过程很可能是模糊的。个人经历就是如此,起初只是某个产品的小小负责人,产品负责人本身就对“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再者产品团队没有空缺中间领导层,赶鸭子上架的被委任“管理者”。这其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我在还是一个小小助理的时候,我的直属领导就指引我多关注领导者的做事方法,用“如果我是他(领导)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管理能力,如今我依旧很受用,也很感谢这位前辈。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管理者呢?一是对业务条线有全局感,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广”度,

二是对业务核心独当一面,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深”度,

二者有一的人就算是具备成为管理者的条件了。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广度”和“深度”呢?核心是“人”,要利用好你能找的人解决你的问题。比如你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多多请教团队内外部的行业专家,也可以关注团队成果汇报培养自己的全局感。
同时还要学会从评估的角度看待业务,

刚刚走上管理者的新手经理,应该学会角色上的转变。既然你选择了做更大的事情,就不得不适当放弃一些细节,把功能实现的细枝末节下放给团队去解决,站在评估的角度看待业务,提升自己的判断力,让团队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尝试把以往工作经验中的特质迁移到管理工作中来,例如你的学习能力、把控能力…或者自信、责任等隐性的品质。另外,可以通过团队内部的学习机制、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进一步把控全局业务。
审视自己的管理风格、特点,结合管理现状,不断摸索精进;审视上级的管理风格,知晓如何与上级有效博弈;审视下级的特质,找到团队成员的发光点。
摆正心态,对于团队内部工作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要给予支持引导,而非站在其对立面,管理者与非管理者对“称职”的要求标准和侧重点各不相同。

自己的管理风格,特点,管理现状,如何精进
上级的管理风格,特点,管理现状,如何应对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