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鱼鳞云☁️
上周在钉钉上收到一个新同学的提问「之前你手头有很多事情,我目前也遇到这个问题,忙不过来,不好聚焦,你是怎么解的」。想了一下,这个问题没法一下好好的回答。且最近自己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隧把这个问题列了一个代办,想尝试考虑下,如果是「理想的我」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心态上
接受自己的不能将每件事情都做好
随着手头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经历越丰富,会发现每件事情都做好的可能性几乎为0。首先从心态上就需要人知道,人无完人,接收某些事情做到60分即可。避免把过度透支精力,同时也需要在某些事情上避免「毛坯房里雕花」。
发展的眼光看到手头的事情
了解手头每件事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乃至1~2年后分别预期达成什么样的结果以及过程中预计会有哪些重要事情和时间节点,把手头不同事情的节奏和节点都熟悉了之后,才有可能主动去调节每件事情的波峰波谷。
充分信任、用心培养(合作伙伴)
需要负责虚拟小组的情况下,同理。
极大可能,当需要负责多件不同的事情时或多或少会与其他小伙伴合作来共同负责这部分事情,存在与其他同学协作的情况,且极大可能会管理多个外包。这种情况下,在一个个具体的事情中将合作伙伴同学培养起来,让他们分担更多的事情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法。最重要的是,精准的选出有潜力的伙伴,并充分信任和授权。
具体如何跟合作伙伴合作,在1年前写的《如何与合作伙伴合作》。待搬运至外网语雀。
执行层
「杂」活「整」办
或多或少,杂活儿是会耗费不少精力的事情,不光事情零碎还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对整体的目标没有太大的作用。先决要义是想办法拒绝或转移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和会议。如果实在推不掉,可以尝试将零散的事情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快刀斩乱麻的搞定。个人习惯而言,一半会在每周一上午把需要约的会,约的人,定的会议室等杂事快速搞定。
如果有经常被毫无前兆的拉到各种会议日程或者沟通里,如何给自己留出整块的时间呢?曾经尝试过把每天下午的2~5点都给自己定了一个每日重复的日程,这样其他人在拉日程的时候这段时间自己的日程就会显示「繁忙」,能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沟通。当然,这条在业务高优和需求紧急的情况下不适用。
借助工具管理目标和信息的 IPO
在目标管理上,尝试过Things、日历、文档、Sorted、滴答清单等各种各样的 GTD 工具之后,还是回到了最为朴实的语雀表格。一来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会更专注内容本身,二来用每天都会重度使用的工具,也免去了不少信息同步和切换的成本。我的习惯是横轴放事项,纵轴是以周为单位的时间,结合年度和季度目标,和上述了解的业务在每个时间节点需要达成的结果,将核心目标拆解到每周需要完成什么子任务,这样每周一行,关注本周最重要需要完成的事情即可。通过这种形式构建一张所有重点事情的经纬网,当前处于什么位置,进展到什么程度,且当下最该关注什么都会比较清晰。
在信息的 IPO (Input/Processing/Output)上,在「Input 信息输入」上可以参照这篇《个人信息输入自动化》,在信息的处理上,建议看下这个 Yotuber 的相关视频 。这块目前个人做的也不是很好,也在摸索中。
关于 IPO 更详细的内容,参见林老师的文章
Make Hands Dirty (干就完了)
活儿永远是干不完的,最近几个月经常一周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这周花了太多的时间考虑每件事情所谓的「规划和计划」,且经常容易被各种会议和临时的沟通打断,导致真正需要投入精力深度思考和产出的事情反而进展缓慢甚至一周下来没有完成什么事情。
例如这篇东西,在10月21号就把文档建好标题写好了,一直到此刻,都还没有整完。回想一下,过程中会考虑我应该怎么回答,如果要写下来的话,要怎么组织内容,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会不会不太好…3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其实很多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左思右想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如果真的想不清楚,就先随便挑一件重要的事情,干就完了,可能慢慢就进入状态了。以上这些文字就是实例,一直没想好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先写起来再说,再回看上面的内容,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点作用的。
结语
没有什么系统的方式方法,纯经验之谈,具体的技巧层面,在某乎和语雀上有大把的现成的经验文章,不再赘述。这里有关于信息检索的经验之谈。自己当前的拖延症和精力管理也是个重要且紧急的问题要解决。从这个文章开始,也尝试系统性的考虑理想情况下应该怎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