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所在的团队以敏捷开发的形式深耕于智能审计行业,作为团队中的全链路体验设计师,在为项目需求设计细节方案或者0-1规划新项目设计的时候,我发现一般会出现三种难度等级:
**

难度等级低

在了解业务的过程中,心中已经有大致的框架和设计思路。这种框架或者思路可能是源于行业的标准化设计行为,也可能是源于之前类似的项目所积累的可复用的经验;

难度等级中

在了解业务之后,仍然不甚明朗,需要单独拜访利益相关者,更深切地了解用户行为和客户关注点。同时对于竞品进行大量调研,以及在Pinterest上面大量浏览可能带来设计灵感的案例。往往这需要花费一到两周的时间才能够使得一个项目或者设计想法成型。一般这种情况常见于0-1的项目,或者比较复杂的子业务设计。

难度等级高

有趣的是,我个人觉得最具挑战性的设计,反而不是为复杂的业务流程而设计,而是需要改善现有的页面细节功能而满足新的需求。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从前者给予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更大,技术和团队管理者给予的支持比较完备和开放,一方面是因为后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是因为后者对于设计师的限制和挑战更多。譬如1. 不能改变当前的系统层级架构;2. 一般不能影响其他的元素和功能,一旦出现联动关系,需要仔细斟酌逻辑交互并考虑好所有可能存在的变化和场景;3. 与系统当前元素保持统一;4. 可用性和开发投入的平衡……举个常见的例子,当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功能时,对于开发团队最方便快捷的做法是在页面上增加一个按钮,通过点击该按钮打开新的页面或者新的pop,既不影响现有的页面又易于维护。可是,当现有页面已经出现大量具有平行功能的按钮时,对于设计师就是一大挑战。如何给现有的按钮区分视觉层级?或者,“增加更多按钮”这种解决方案总显得懒惰而不够友好,是否有更加创意的替代方案?

当竞品分析和Pinterest/behance都无法提供灵感来源时,可以从一些基本的页面设计的元素和概念开始考虑,兴许会有启发:

现有的限制是什么(哪些不可变)

  1. 页面布局结构(网格,导航等)
  2. 元素的一致性(字体,尺寸等)

现有的自由度是什么(哪些可以改变)

  1. 部分视觉重量/重要性层级结构(形式,大小,颜色,纹理,阴影,不透明度,对齐和对称方式等)
  2. 负空间(元素周围的空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