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干扰项

一个人面临的选择越多,决策的时间就越长。多一次选择或者跳转,意味着注意力的转移,会降低用户的决策效率,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理解负担。

简化操作方式

能一步完成或者一次点击完成的任务,尽量不要分两次甚至多次达成。

视觉信息重要层级嵌套

  1. 逻辑相关的内容视觉上分为一组(相近性原则)
  2. 重要信息突出,次要信息隐藏
  3. 一致的视觉横/纵线会体现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避免注意力的跳转

与现实世界的心理模型

1. 情感联结

来自真实世界的情感呼应,如回忆,价值认同感等

2. 拟物化五感设计

如形态,色彩,肌理材质,环境光照等能降低用户的认知和学习成本,幽默而友好的互动方式令用户亲切而惊喜。但是拟物化不意味着100%还原实物,而是抽象出实物的部分关键特征,或者使用隐喻的手法,而使得用户可以触发对原事物联想,营造熟悉和亲切感。

3. 系统等待提示

等待的时候会产生焦虑的心理,心理有所预期,最害怕的就是未知和不确定的情况。为了增强用户的可控感和信任感,系统需要提示用户并告知即将发生的事情,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缓解用户的焦虑,营造可控感,守住用户的期待。

4. 积极的反馈

人在表达观点或者做了某件事之后,都希望能够得到积极的反馈,否则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积极的赞赏使人高兴而有而有继续执行的信心和动力,否定的反馈则使人沮丧。然而即使是否定的反馈,也好过没有反馈。在竞品颇多的app工厂时代,长时间的无反馈会导致失去用户的耐心和信任。

5. 视觉识别机制

  1. 人类识别图像的速度是文字的6万倍
  2. 图像比文字更容易记忆
  3. 图像更容易触发愉悦感
  4. 年龄越大的人对于图像的识别和反应能力越慢
  5. 简单图标比复杂图标更容易识别
  6. 图像会吸引用户的视觉注意力,恰当地使用图像、文字、空格可以创造页面层级关系和引导视线流向。
  7. 图像适用的观众更广泛:不限种族,语言

界面设计中的修辞手法应用

顺从性界面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