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于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解决焦虑问题要么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突破舒适变区的边界,要么降低自己的欲望,找到能力和欲望的平衡点。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利,或影响力。对于马云,东哥这样的人来说他们的信心来自于自身的能力,而我们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安全感大概就是手里的钱了吧,所以多存些钱才能让我们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勇气。
对于没有任何特殊资源的个体或群体来说,坚信并践行这个价值积累的长期规律,早晚能有所成就。前提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的边缘一点一点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好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半功倍,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这点尤为重要,没有改变量的假努力毫无意义,只是多了个感动自我的理由罢了。
读书时不要求记住书中的多少知识,只要有那么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的意义比读很多的书但仅停留在自己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更好的读书方法或许是你在读完书后过几天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中最触动点事什么?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只取一个全书中最触动的点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提升思考力的正确方法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当我们没有足够的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情,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的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于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搪塞过去,结果模糊点越来越多,以致于无力应付。
一个人若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好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李大钊先生要早就教导过我们,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所以,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这大概就是最高级的成长策略了,但是普通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怎么办,阅读,读书是用最低廉的方式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最好的途径。
笔记就暂时先记录单这里。这本书有个点对我触动很深,也就是作者反复提提及的舒适区,拉伸区,太容易的内容会让我们走神无聊,太困难的东西会让人畏惧而逃避,所以选择那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东西,努力在舒适区的边缘扩展,看到这里我捡起了很久没学习过的Jmeter,系统学习了一圈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感觉还不错,不过还缺乏实战经验。
都说听说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些道理我们也仅仅停留在听过的阶段,从来没有去实践过,更不要说改变了,哪个怕只会一门功夫,只要能够专注专一练习,在江湖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2022年08月21日,书于临沂静研自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