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略掉SpringBoot自带的日志依赖

  1. <!--核心依赖,包括auto-configuration , logging和YAML。-->
  2. <dependency>
  3.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4.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5. <exclusions><!--🔥排除原来其中有的日志依赖,后续会导入我们自己使用的🔥-->
  6. <exclusion>
  7.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8.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logging</artifactId>
  9. </exclusion>
  10. </exclusions>
  11. </dependency>

2、引入Log4j依赖

  1. <!--引入日志依赖 抽象层 与 实现层-->
  2. <dependency>
  3. <groupId>org.slf4j</groupId>
  4.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5. </dependency>
  6. <dependency>
  7. <groupId>org.slf4j</groupId>
  8. <artifactId>slf4j-log4j12</artifactId>
  9. </dependency>

slf4j只是一个日志标准,并不是日志系统的具体实现
slf4j-api 本质就是一个接口定义

3、添加配置文件log4j.properties

  1. log4j.rootLogger=DEBUG,stdout,file
  2. log4j.additivity.org.apache=true
  3.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4. log4j.appender.stdout.threshold=INFO
  5.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6.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c{1}:%L - %m%n
  7. log4j.appender.file=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8. log4j.appender.fi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9. log4j.appender.file.DatePattern='.'yyyy-MM-dd-HH-mm
  10. log4j.appender.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yyyy-MM-dd HH:mm:ss} %-5p %c{1}:%L - %m%n
  11. log4j.appender.file.Threshold=INFO
  12. log4j.appender.file.append=true
  13. log4j.appender.file.File=/workspaces/logs/foodie-api/mylog.log

4、利用AOP实现对Service监控

  1. package com.shiers.aspect;
  2. 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3.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round;
  4.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5. import org.slf4j.Logger;
  6.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7.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8. /**
  9. * Demo class
  10. *
  11. * @author shierS
  12. * @date 2021/5/28
  13. */
  14. @Aspect
  15. @Component
  16. public class ServiceLogAspect {
  17. public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ServiceLogAspect.class);
  18. /**
  19. * AOP通知:
  20. * 1、前置通知:在方法调用前执行
  21. * 2、后置通知:在方法正常调用之后执行
  22. * 3、环绕通知:在方法调用之前和之后,都分别可以执行的通知
  23. * 4、异常通知:如果方法在调用过程中发送异常,则通知
  24. * 5、最终通知:在方法调用之后通知
  25. */
  26. /**
  27. * 切面表达式:
  28. * execution 代表所要执行的表达式主体
  29. * 第一处 * 代表方法返回类型 * 代表所有类型
  30. * 第二处 包名代表aop所监控的类所在的包
  31. * 第三处 .. 代表该包以及其子包的所有类方法
  32. * 第四处 * 代表类名, * 代表所有类
  33. * 第五处 *(..) * 代表类中的方法名, (..)表示方法中的任何参数
  34. * @param joinPoint
  35. * @return
  36. * @throws Throwable
  37. */
  38. @Around("execution(* com.shiers.service.impl..*.*(..))")
  39. public Object recordTimeLog(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40. log.info("========= 开始执行 {}.{} =========",
  41. joinPoint.getTarget().getClass(),
  42.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43. // 记录开始时间
  44. 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45. // 执行目标 service
  46. Object result = joinPoint.proceed();
  47. // 记录结束时间
  48.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49. long takeTime = end - begin;
  50. if (takeTime > 3000) {
  51. log.error("========= 执行结束,耗时:{} 毫秒 =========",takeTime);
  52. }else if (takeTime > 2000) {
  53. log.warn("========= 执行结束,耗时:{} 毫秒 =========",takeTime);
  54. }else {
  55. log.info("========= 执行结束,耗时:{} 毫秒 =========",takeTime);
  56. }
  57. return result;
  58. }
  59. }

5、实现SQL语句监控

  1. ############################################################
  2. #
  3. # mybatis 配置
  4. #
  5. ############################################################
  6. mybatis:
  7. type-aliases-package: com.shiers.pojo # 所有POJO类所在包路径
  8. mapper-locations: classpath:mapper/*.xml # mapper映射文件
  9. configuration:
  10. log-impl: org.apache.ibatis.logging.stdout.StdOutImpl 🔥开启控制台打印

扩展:

Commons Logging

common-logging 是 apache 提供的一个通用的日志接口, 在 common-logging 中,有一个 Simple logger 的简单实现,但是它功能很弱,所以使用 common-logging,通常都是配合着 log4j 来使用;
Commons Logging 定义了一个自己的接口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以屏蔽不同日志框架的 API 差异,这里用到了 Adapter Pattern(适配器模式)。

SLF4J

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SLF4J)用作各种日志框架(例如 java.util.logging,logback,log4j)的简单外观或抽象,允许最终用户在部署时插入所需的日志框架。
要切换日志框架,只需替换类路径上的 slf4j 绑定。 例如,要从 java.util.logging 切换到 log4j,只需将 slf4j-jdk14-1.8.0-beta2.jar 替换为 slf4j-log4j12-1.8.0-beta2.jar。
SLF4J 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的类装载机制。 实际上,每个 SLF4J 绑定在编译时都是硬连线的,以使用一个且只有一个特定的日志记录框架。 例如,slf4j-log4j12-1.8.0-beta2.jar 绑定在编译时绑定以使用 log4j。 在您的代码中,除了slf4j-api-1.8.0-beta2.jar 之外,您只需将您选择的一个且只有一个绑定放到相应的类路径位置。 注意不要在类路径上放置多个绑定。
以下是slf4j 绑定其它日志组件的图解说明。
image.png

因此,slf4j 就是众多日志接口的集合,他不负责具体的日志实现,只在编译时负责寻找合适的日志系统进行绑定。具体有哪些接口,全部都定义在 slf4j-api 中。查看 slf4j-api 源码就可以发现,里面除了 publicfinalclassLoggerFactory 类之外,都是接口定义。
因此,slf4j-api 本质就是一个接口定义。总之,Slf4j 更好的兼容了各种具体日志实现的框架,如图:
image.png

Log4j

Apache Log4j 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日志框架,并且是多年来最受欢迎的日志框架。 它引入了现代日志框架仍在使用的基本概念,如分层日志级别和记录器。
2015 年 8 月 5 日,该项目管理委员会宣布 Log4j 1.x 已达到使用寿命。 建议用户使用 Log4j 1 升级到 Apache Log4j 2。

Log4j2

Apache Log4j 2是对 Log4j 的升级,它比其前身 Log4j 1.x 提供了重大改进,并提供了 Logback 中可用的许多改进,同时修复了 Logback 架构中的一些固有问题。
与 Logback 一样,Log4j2 提供对 SLF4J 的支持,自动重新加载日志配置,并支持高级过滤选项。 除了这些功能外,它还允许基于 lambda 表达式对日志语句进行延迟评估,为低延迟系统提供异步记录器,并提供无垃圾模式以避免由垃圾收集器操作引起的任何延迟。
所有这些功能使 Log4j2 成为这三个日志框架中最先进和最快的。

Logback

logback 是由 log4j 创始人设计的又一个开源日志组件,作为流行的 log4j 项目的后续版本,从而替代 log4j。
Logback 的体系结构足够通用,以便在不同情况下应用。 目前,logback 分为三个模块:logback-core,logback-classic和logback-access。

  • logback-core:模块为其他两个模块的基础。
  • logback-classic:模块可以被看做是log4j的改进版本。此外,logback-classic 本身实现了 SLF4J API,因此可以在 logback 和其他日志框架(如 log4j 或 java.util.logging(JUL))之间来回切换。
  • logback-access:模块与 Servlet 容器(如 Tomcat 和 Jetty)集成,以提供 HTTP 访问日志功能。

    总结

  • 在开源库或内部库中使用 SLF4J,将使其独立于任何特定的日志记录实现,这意味着无需为多个库管理多个日志记录配置,您的客户端将会很需要这一点;

  • SLF4J 提供了基于占位符的日志记录,通过删除检查(isDebugEnabled(),isInfoEnabled()等)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 另外,临时字符串数量越少意味着垃圾收集器的工作量就越少,这意味着应用程序的吞吐量和性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