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本书读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读过的书能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目标永远是要读得更好,其次才是读的更快。

刘媛媛独家阅读方法归纳:五个步骤一个工具。
第一个步骤:通读摘要
第二个步骤:梗概评价
第三个步骤:剔出骨架
第四个步骤:重点精思
第五个步骤:行动计划
一个工具就是读书笔记

为什么读书

我们看到,世界上很多最优秀的人,都曾经从读书中获益,他们也在一直强调读书的重要。股神巴菲特的最佳拍档查理·芒格就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穷查理宝典》)

读书至少能让我们从4个方面获益:
第一,书中有前人对于人生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
朱光潜说过:“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也就是说,读书的我们,相当于在过一种“快转人生”。在短短几个小时的阅读里,把他人一生浓缩的精华收为己用。
第二,读书让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资源
我们是普通人,都会有挫折、沮丧和困顿的时候,这时那些内心强大的作者,或者他们笔下塑造的生命力强悍的人物,就会安慰、激励我们。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认识一位出色的艺术史专家,他最喜欢的书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他在任何讨论中,都会引用狄更斯这本书的片段,并把他生命中每一个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渐渐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认同的过程中,以《匹克威克外传》的面目呈现。
其实,书籍对我们的心灵是有支撑作用的。喜欢的书收藏一本,放在手边或书架上,目光扫过的时侯就会觉得心里一暖。
第三,读书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读书会让人变聪明,会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读的书越多,存储的背景知识越多,知道的基础概念越多,你的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如果没有背景知识,读书的时候就会速度慢,需要去查阅的东西很多,需要去理解的概念也很多。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思考方式,是我们之前不具备的。
我们会看到哲学家是怎么思考,优秀的企业家是怎么看宏观经济的,我们会在书里看到很多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慢慢地,我们的思考能力也会上升。
第四,读书帮我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优秀的作者和我们普通人相比,往往感受更敏锐,思想更深刻。你读到一本好书,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就是这样想的,这就是我的心里话,但是我自己说不出来。”用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话来说,就是“他们能把在我们心灵深处翻腾的模糊想法加以照亮并固定成形”。
我们通过他们的眼睛、心灵和笔,去观察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人类自身,常常能比我们自己体会得更鲜明、更深入。读书带给你的影响,即使当时没有显现,但会在你心中埋下颗种子。
李光地说,人须要用心,只要你读书时用过心、动过脑,即使你当时放下了,但它会留在你的潜意识里,有一天,当你的人生经验和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你曾经埋下的那个种子,让你当初读过的内容发枝拍芽。

读书过程中有哪些困扰?
不是读书的过程枯燥、难坚持,而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却发觉自己只是做了无用功。

读书遇到的第一个困扰,想不起来
读书遇到的第二个困扰,说不出来
读书遇到的第三个困扰,没什么用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书目问答》,告诉当时的学生应该读什么书、从哪里入手。在书中说过一句话,他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他的意思是说,一本书中什么地方重要、什么地方不重要,你要能识别,然后吸收重要部分。否则,就算你付出了劳动,也很难有收获。

同样一本书,由不同的人来读,效果可能天差地别。这既与我们各自的经验和阅历有关,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拥有读书的方法。

而造成读书“劳而无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读书的过程中:
1、没有沉淀
没有沉淀,很好解释,如果你读完一本书,一切印象只存在于你的头脑中,那么除非你是过日不忘的记忆天才,否则当时很深刻的印象都很容易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转淡,直至消亡。
2、没有思考
分两点理解:他从不读让他感觉“困难”的书;他读书的过程中只是记忆了原文,而没有理解。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新信息,只是“记住”没有用,你需要消化。而你的消化能力,取决于你的背景知识、逻辑能力和想象力等等,也就是作者比我们“高杆”的地方。我们要读懂他基于这样的能力写出的东西,我们就必须也要把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的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是以娱乐放松为目的来读书,还是以提升思考力为目的来读书,是个人的选择。我们提倡在读书过程中去追求思考力的提高,是因为“思考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存技能,除了阅读,它还可以用用在任何你需要作抉择、下判断的时候。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面对那些互相矛盾、真假参半的信息,只有你自己的思考,才能为你开辟出一条清晰稳健的道路。
3、没有行动
像是游泳的方法、打球的方法一样,读书的方法也是需要练习的。你不仅需要知道怎么做,还需要在大量练习中领会每一个步骤的精髓,直到融会贯通。

通读一遍,标注要点

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

怕忘记,所以要记录;怕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要记录。但如果单纯去记录的话,那可以直接去翻书。所以,不仅要记书里的东西,也要记录自己的感想。此外,最重要的是消化。
最后,记录重点,并且按照一定格式。记录笔记过程当中,一方面框架化理解,另一方面就是对重点进行精思。

要做到这几点,读书笔记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内容摘录、心得感受、重点解读、行动计划。

读书笔记的标准格式,由上到下依次为: 作者、标题 版本信息 梗概 思维导图 评价 摘录 重点解读 行动计划

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在之后的读书过程中,根据白己的读书的习惯和喜好,增添或删减版块,也可以调动这几个版块的顺序。

一个完整的读书过程,读完书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做一份完整的读书笔记。

也可以把读书的过程,看成一个“填空”的过程,你要把读书笔记中这些项目填满。当然,有些项目,比如作者、标题、版本信息,在读书前就能完成;有些项目,比如摘录,在读书过程中可以一边读一边完成而像梗概、评价、重点解读,就需要在通读完全书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思考。

读书笔记一共分 5 个步骤: 1、通读一遍、标记整理 2、写出梗概、评价全书 3、摘出骨架、画成导图 4、把握重点,熟读精思 5、列出行动计划

第一步骤:通读一遍、标记整理
开始读一本新书时,我们会在印象笔记的“读书笔记”这个文件夹里新建一个文档,在标题的位置写上“作者”“冒号”“书名”(作者:书名)。把“作者”写在“书名”前的好处是什么,当你在左侧的笔记列表里选择按“标题”排序时,你读过的同一作者名下的书就会出现在一起。

写完作者和标题,我们在笔记最上方填入出版信息,包括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比如“商务印书馆,2012”。这些信息可能会出现在一本书的第一页或最后一页。示例:[美]S.斯科特、巴里达文波特:极简思维台海出版社,2018 记录出版信息,是为了方便我们之后在有需要的时候,去查找原文。因为同一本书,可能会有不同出版社的版本,甚至是同一个出版社在不同年份出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书,因为内部的排版不同,所以同样的内容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页码。

比如,我们在笔记中摘录了书中的一段话,并且标注了页码——23页。之后,当我们重读“读书笔记”时,可能还想要看一下这段话的前后文,这时只有对于你当时读的那个版本的书,这里标注的页码才是有意义的。

此外,如果是翻译的外文书,不同出版社,不同翻译者,翻译的内容在措辞甚至是语义上也会不尽相同,这时记录好你当时读的是哪个出版社在哪一年出的版本,就更加重要了

写完出版信息,我们就正式开始读书的第一步,这一步分为3个具体动作:标注、随写和整理。这三个动作,都是在通读一遍时进行的。

“通读”和“标注”是同时进行的。
“通读”,就是要从头到尾把书快速地阅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你要“标注”下那些打动你的内容,有感而发的地方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通读”的要诀,在于“不求甚解”。
第一遍通读的目的,是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发现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内容。所以当碰到不懂的地方时,不要停顿,做个记号后继续往下读,不求甚解,只注重那些让你有感觉的部分。
“标注”的方法,你可以选择在文字下面划线或者在旁边做记号。现在的阅读工具,常用的几个, kindle、豆瓣阅读、蜗牛阅读等等,都是非常方便做标记的。

指读法
阅读中有一些会拖慢阅读速度的习惯,比如在脑中“读出声”,或者读几行文字视线又退回到前面的位置,这些都会让我们的阅读速度变慢。但事实上,我们大脑能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比这快得多。所以,为了让我们的视线能够集中一一不要前后左右乱跳,你可以用一根手指在文字下一行行地移动,让你的眼睛跟着你的手指移动去读;你的手指可以移动得越来越快,来训练自己提高阅读速度
不要担心你的大脑会跟不上你的手指,你的大脑比你想象得还要擅长阅读,事实上,甚至你可以只看一眼,就掌握一句或一段文字。
所以,“指读法”的进阶版本就是,你可以尝试把手指固定在一页书中线上,从上到下移动,而不再是左右移动这样你的视线就会跟着你的手指只落在每行字的中间。
大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经常有这样的体验,读完第一章,理解的挺好的,然后去读第二章,发现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到这,想不起来前面读了什么。
阅读的过程太投入了,就会把全部的脑力投入到当下的内容上,会导致我们把作者的写作逻辑给打碎。所以我们读后面的时候会觉得不知所云,没有放到整本书的框架中去理解。
所以在通读一遍的过程中,提倡做随写。
把电子书打开,开一个文档,或者在印象笔记右上角的剪贴板里,读完一段就会在上面记几个关键词,表明这一章节主要讲的是什么。

整理
很多阅读软件都可以实现查看标注的功能。
再从头翻阅这本书,只看标注部分,判断是否要加入你的读书笔记。判断的标准是,这是“令你心动的,想要再次读到的”内容。
可以是你喜欢的一种表达、对你有启发的一个观点、一个你想效仿的方法,或者一个让你感觉到快乐的描述。不管这段内容在客观上是否重要,是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你只要选择打动你的内容。
因为一本书与你碰撞后产生的交流,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在读书时的感受和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选择好后,找到笔记中的“摘录”版块,先写下这段文字所在的章节和小标题,比如“第一章第二节3”,如果有页码就注明页码。这些都是为了将来有需要时,能更快地定位到书中的原文。
写好章节,下面就是摘录的原文。根据读的是纸质书或电子书,以及读书的工具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抄写、打字还是直接拷贝、截图、拍照,等等。
在摘录的文字下面,要写下你对这段内容的感受和心得。为了和原文区分,可以在前面做个特殊记号,比如星号;或者用不同颜色的文字来区别。

为什么要说如果你对一段文字有了感想,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记下来呢?
在读书时的感受和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但这些感受和思考其实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你当时没有记录下来,当第二次读到的时候可能也不会再产生同样的想法了。我们的想法一直在更新,印象笔记可以看到笔记的创建日期和更新日期,那时候你会看到自己思维的发展。

以上就是读书的第一步:通读、标注和整理,完成了这一步,就完成了读书笔记中的“摘录”版块。

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

一本书,读完第一遍后,你脑中留存的通常都是细节、情绪和氛围。
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果你读书只停在了这一步,之后回想起来,就会觉得一片混沌、模糊不清,想不起来这本书到底都说了什么的原因。
这跟我们大脑的机制有关系。
其实大脑是很懒的。当我们感受的时候,并不记忆。我们最喜欢记得的是有画面感的,押韵的句子。所以我们很难对全书有一个概括性的记忆。
接下来的读书步骤,就是让我们从这种初读之后的混沌里跳出来,详细审视这本书的内容。

读完书之后,一定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1、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2、这本书是怎么讲的?
3、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感受)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读书的第二个步骤了。
当我们把对自己精华都摘下来之后,我们需要从整体上回忆和理解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书的理解程度会加深,并且能修炼到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梗概
在“梗概”版块,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去回忆:这本书想要回答什么问题,他的答案是什么,他从问题到达答案的大致路径是什么,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等等。
这个过程,类似于小时候上完一天的课后去回想“今天上学都学了什么”。这其实就是学习后的第一次的复习评价。

评价
写完梗概,还要在“评价”版块,写下你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感受。
这一步类似在看完电影后,发个朋友圈,对电影好不好看、哪里好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发表一下观点。
读完一本书之后,你觉得有用没用,说的有没有道理。这种评价不用做到全面、细致,甚至也不用做到客观公允,它只是为了让你第一时间回味那种最鲜明的整体的感觉。因为就像前面“摘录”部分提到的一样,这种感受如果不记录下来,是很容易遗忘的。
比如,你现在回想几年前看过的电影,你还能完整回忆起看每一部电影之后的心情、你喜欢哪些画面、哪些细节曾经触动过你吗?现在你在“评价”中记录下来,不论是自己将来重温,还是向朋友推荐这本书,你都能说出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和评价。
在写“硬概”和“评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自己的语言”。
胡适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只有那些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内容,才是你真正理解和吸收了的。这个过程中,不要参看原文,如果有记忆模糊的地方,就做个记号,写完之后统一翻书查证。
但凡你感觉到有一点困难、有一点费力的感觉,那代表你正走在上坡路上,在锻炼和成长,你朝着的是正确的前进方向。
通过前面的步骤,我们已经筛选出了书中对我们最有意义的部分,并记录了自己的思考,也回忆了全书的整体内容。

抽出骨架,画出脑图
如果将一本书比喻为一副躯体,我们就要像解牛的庖丁一样,剔除掉多余的部分,把它的骨架给拎出来,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
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可以选择用纸笔手绘,也可以选择用软件。手绘的自由度更大,但是软件的效率要更高,也有更的能加丰富的色彩,目前软件的功能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
对于初学者来说,你可以使用这本书的“目录”来帮助你完成这一步。因为对于作者来说,他所写的目录就是他心目中这本书的骨架。
这一步分为 3 个动作:
1.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全书的目录整理出来,可以具体到那些没有放入目录中的、更低一级的小标题。
2.针对思维导图中每一个最小的分支,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讲了什么,加入到思维导图中,可以用一个不同的形状来区分。
如果想不起来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回看一下原文,然后再完成。写完一句话总结,对全书就进行了第三次复习,而且详细地复习了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脑图就是让你更细致的去把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作者说的框架逻辑,给全部的梳理出来。这个部分和那个部分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还是并列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个
3.调整上面的思维导图。
因为书中有一些章节是作为过渡和铺垫的,去掉也不影响全书内容的表达;此外,有些对于同一主题内容的阐述,作者会分成几个不同的章节,你可能更想要把它们放在一个统一的更大的主题之下。
因此,做思维导图的最后一步,就是对上面根据目录做出的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对大小分支进行合并、删除和调换顺序,让它更符合你对这本书的理解。
这个过程非常锻炼大家的学习能力。提炼、分类和排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

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完成比完美重要。

消化重点,开始行动

首先,找出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概念、知识点或者是方法步骤,可能是一个,也很能有多个。
这本书的重点,可能是全书讨论的核心,可能在书中反复出现的重点内容,可能作者花了最大的篇幅来阐述的一个理论,或者直接在标题中。只要你已经做过了前面三步,你一定能知道这本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比如说,有一木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这“七个习惯”就是全书的重点。你要找出这 7 个习惯是什么,然后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觉得这 7 个习惯重要,每个习惯的含义是什么,7 个习惯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这样的习惯,等等。
一本书中最重要的概念、知识点或方法,是值得我们专门花时间去理解消化的。这是书里的精华所在。
跟摘录不一样,摘录是自己最有感觉的;重点,是寻找作者的核心概念、知识点和观点方法。
所以每次读完一本书,你要问自己,这本书的重点是什么。训练的是提炼和总结的能力。

帮助消化重点的技巧:假想教学、层层分解和联系实际。

第一个技巧:假想教学
“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假想教学”,就是想象你面前有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相关的学科知识,你要用他能理解的语言,把一个概念或知识点讲给他听。你可以运用任何方式,举例子、打比方。你甚至可以拿一张纸,当作黑板,在上面写板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曾经在书中写过,在他小时,他的父亲是这样给他讲授知识的。
费曼说:“我们家有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爸爸就经常让我坐在他腿上,给我读这套书。我们读恐龙那部分,可能那里描述了雷龙或者暴龙什么的,书上会这么写:’这家伙有 25 英尺(约 7.6 米)高,脑袋有 6 英尺宽(1.8 米)。这时我爸爸就停下来,说:’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假如那东西站在我们家的前院,它那么高,足以把头伸进楼上的窗户。不过呢,由于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大了些,它要是硬把头挤进来,就会弄坏窗户的。凡是我们一起读过的内容,爸爸都会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解释。就这样,我学到了一个方法——无论我读到什么内容,我总要设法通过这种思考方式,弄明白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发现的乐趣》)
这就是关于费曼爸爸的故事,他用具体的形象化的描述,让一个小孩子,对抽象的25英尺高、6英尺宽,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如果你的讲述,能做到让一个小孩子都能听懂,那你就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之前我们提过胡适的一句话“表达是吸收的利器”。当你在做“假想教学”时,你要想象你的学生会在各种各样的地方问你“为什么”。而当你遇到说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代表你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时你可以回头再去看原文,把它搞懂。

第二个技巧:层层分解
笛卡尔谈到过,了解一件复杂事物的方式就是将“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对于一段复杂的叙述,你也可以将它分解成若干部分,从篇章到段落再到句子,最后到具体的文字,准确地找出你的理解从哪个层面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然后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则,一点点解决。

第三个技巧:联系实际
由于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那些与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总能记得更牢固,也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
费曼每当他努力想要弄明白什么东西,他就会用一个方法:不断地举实例。当你面对一个陌生的概念或知识点时,要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就可以问自己:
“这和我已经知道的事有什么联系?我有没有相关经验可以用这个来解释?我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如果你举不出任何一个实际的例子,那你对这个概念或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仍然停留在字面上,而没有理解它的真正内涵,当然,将来也很难去应用它。

列出行动计划

有一句话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除了一些道理之间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虽然知道了这些道理,却没有把它们真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它们发挥作用。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团长对他说:“想到和得到的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不仅要做到在头脑中“知”,还要“起而行”,知行合一,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读书也是一样,无论是提取精华还是消化重点,你读到的东西都仍然停留在“知”的层面,你要把它们真正应用到你的生活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读书方法中最后一步的意义—列出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怎么列?
当你完成前面四个步骤的时候,你的读书笔记已经完成 90%,只剩“行动计划”这最后一个版块。
这时,你要把读书笔记从头浏览一遍,一边看一边想:如果想要实践这一部分,我接下来可以做什么?
每想到一条,就把它列在行动计划里。
最后,整理一下你的行动计划,删除重复的部分,可以同时执行的合并在一起;重新排列顺序,哪些短期计划,现在就可以做;哪些是长期计划,需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再去执行。

到这里,你已经完成了一份完整的读书笔记。
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你把所有的笔记步骤都做完。
但是,如果你人生中可以用这样的步骤去消化几本好书,就会受用不尽。

读书笔记的用途

1、读书笔记会让我们读书时的心态发生变化。读书过程中,你要主动寻找和判断要加入笔记中的内容,注意力更集中。
2、读书笔记帮助我们提取书中的精华,之后可以随时参考。
3、读书笔记帮助我们消化书中的核心内容,让它们真正属于自己。一方面,你通过思考加深了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你会通过对读书笔记的反复阅读,而产生深刻印象。当你遇到某件事事就会想起,对于这种情况,某本书里是这么说的。

因此,读书笔记可以帮我们实现3个目标:
1、共鸣、感想的积累
2、精华吸收
3、行动的引导

使用读书笔记的四个建议。
第一,读书笔记可以作为“行动指导”。
可以把“行动计划”这个版块放在整个读书笔记的最前面,每天翻看一下每篇笔记里列的计划,提醒自己去执行。

第二,读书笔记是很好的“输出素材库”。
“输出”就是表达。“表达是吸收的利器。”当我们向别人传达信息时,获益最大的可能正是我们自己。“输出”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文字。比如: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把读书笔记整理成一篇书评,可以写一下这本书谈了什么、你的感受和看法是什么、你由此又想到一些什么,这三点加在一起就可以写成一篇书评。写完书评后,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也可以发表在网上,和更多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一起交流。
除了书评,也可以在读完同一个领域的几本书后,把几篇读书笔记合在一起,就这个领域的某个话题,写一篇专题文章。
比如,如果你完成了几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就可以比较一下几本书关于“压力”的讨论,然后写一篇文章,讨论一下关于压力的话题:人为什么会有压力,有哪些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你自己又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等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在网上回答问题。还是以“压力”为例,你可以在知乎、分答等网站上搜索相关的问题,看看别人的答案,哪些问题你有更好的回答。除了以上书写的方式,也可以选择更轻松、互动性更高的“输出方式。比如,参加一些读书会等线上或线下的交流活动,直接和有共同兴趣的人们一起讨论。

第三,读书笔记可以成为你的“灵感源泉”。
当你觉得要做一件事,但是缺乏创意或灵感的时候,可以去重读读书笔记,笔记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你思考的线索。而且在重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之前理解不深的内容,可能会产生新的领悟,也会激发新的想法。
此外,在读书笔记做到一定的数量时,你的笔记本中就会包含来自不同书中的多种多样的信息。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这本书中说:“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己。”你在翻看读书笔记时,笔记本中那些多种多样的信息也会在你的头脑中碰撞,产生新的创意。
最后,将读书笔记作为自己“精神力量”的来源。我们摘录在读书笔记中的内容,都是那些曾经让我们“心动”的话,而那些打动过我们的东西,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打动我们;那些真正宝贵的文字,在我们的一生中,都会闪闪发光。

当我缺少前进的动力时,就会去翻看我做过的读书笔记。那些曾经激励过我的话总能再次激励我,让我重燃斗志。

读什么书

林语堂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读的书。书没有“必读”之说,那些能和你的生命产生交流的,对你米说都是有价值的书。但是书一定程度上,又缺失有好坏之明分。而且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就提到过,只有那些比我们高明的书,才能锻炼到我们的思考力。

如何避免在选书时“踩雷”、挑到那些不值得读的坏书呢?
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你先到“豆瓣读书”网站上去搜一下这本书,几乎在市面上能见到的每一本书在这里都能搜到。搜到后,你可以看看这本书的评分、内容和作者简介,以及读过这本书的网友们的评价,里面既有几句话的短评,也有几百上千字的长书评,你可以随意翻看一下。
最后,你可以到“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蜗牛读书”等在线读书平台上找找这本书的试读版本,看看合不合自己的口味。

读书,当然很重要的是自己的喜好;但是,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好奇选择读什么书,有没有什么坏处呢?
朱光潜曾经发表过他的看法:“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趣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须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