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的好处

帮你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阅读需要很强的主动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想要收益最大化,就应该尽可能降低时间成本,快速找到一本书的最大价值点。

摆正阅读的三个心态

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

每一本书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写出来的;一本非虚构类的畅销书,有可能 80% 的内容都是在堆砌材料,20% 是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这其中可能只有 1% 的内容对你有启发。
读书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书的重要性也没有大家吹嘘的那样厉害,而应该是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对待,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化繁为简,听他怎么说就好。觉得好的地方就收下,变成自己的养料;觉得不好的地方,果断丢掉,不必留恋。
抱着轻松的心态,把书当作你走路时插在耳朵里的音乐,而不是严肃的教导。

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

有的书需要慢读,顿悟,伴随思考。
对于一些可能名气大,但由于各种原因,营养有限或现实意义不大的书,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去看看它,但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

即便你要精读一本书,也要先速读一遍

速读是精读前的一个环节。

速读的原理

视野范围再宽,一眼扫过去能映入眼帘的东西是有上限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输入了几千个字!
但是,速读的原理不是在于单位时间内你能看到更多的字,而是单位时间内看更少的字,抓要点去看。

一本书是可以像电影一样快进看完的,就像以前你阅读是撒网捕鱼,你想的可能是怎么把网做得越来越大,怎么一网下去就能捞到更多的鱼;现在你应该知道,会速读的人都不是用这个方法,他们用鱼枪,一次就瞄一条,但是瞄的那条一定是最大的。
显然,快速阅读主要是用来读非虚构类的作品。

快速阅读可以快速帮你建立一个地图,能激发你的问题和好奇心。用问题做索引的方法,可以更好的牵引自己读好书。
很多人以为一本书最大的价值是给出了答案,其实不然,一本书最大的价值往往就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有了这个问题,你可以在书中了解问题的一部分资料,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加全面的答案。

阅读三步法:评测、速读、精读
读书读三遍,从大往小看。
第一遍,看主题看口碑,确定自己是不是要花时间在上面。这是从一本书的价值角度来看,视野要放大,离书的距离要远一些。
第二遍,用快进的方式整体浏览一遍,看看作者是如何设置这本书的结构的,脉络是什么,哪里是铺垫,哪里是重点。这是从内部的整体结构来看,离书的距离近了一些。
第三遍,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的读,仔细琢磨,最后输出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进入书中,从小处着手来阅读。

评测和预判是为阅读蓄力

选择“对”的书。
评测的过程也是看书,目的是确定这本书是不是值得看。它以书为单位,把书看作一个整体。

对一本书产生兴趣,可能是个人兴趣、别人推荐、媒体推荐等。如何评判这本书是不是值得花时间,书本身是不是一本好书,这本书是不是适合你呢?
首先,看主题。通常,我们会通过书名、封面介绍和序言部分了解一本书。
其次,看看出版社的宣传文案。文案可能会把书里的主要问题列出来,包括作者的信息、背景及是不是这个领域的资深研究者。跟着好作者选书是一种挑书的好方法,好作者的其他书及推荐的书也可以看看。
再次,看看目录部分。通过目录可以直观地看到作者要讨论的内容和结构。它就像你穿过一片丛林不能丢掉的地图,要反复的查看。
最后,也是最方便最主要的方法,即看评论。看看别人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参考参考别人的,尤其是有价值的书评。有价值的书评,会提供这本书没有的额外信息,能还原到社会大背景中,给出哪里好哪里不好的论证。
蓄力,即对书的认知渴望。

速读就是找关键信息

用视觉输入代替线性输入

不是一字一句、一行一行的读,而是快速浏览,迅速了解书的主题和框架,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和重点。这就要求你强制性的要求自己提高阅读速读。
别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还追求理解!
阅读阅读,阅是视觉输入,就像看一幅画你一眼就知道是肖像画还是风景画;读是听觉输入,即线性输入。就像去逛超市一圈就能大概知道零食区,但是不一定记起有那些零食种类。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快速抓住关键信息,而忽略不重要的辅助信息。

以语意单元推进阅读

快进的方式阅读,就像写非虚构类的文章时我们总要先列大纲,每一件想说的事,每一个想要表达的观点,其实就构成了一个个语意单元
语意单元的字数总是不确定的,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以这个为单位快速推进,而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到细节中去。比如作者烘托气氛,写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但最终都只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那个论点,那么整个烘托气氛的描述就是一个语意单元了。
语意单元是需要花功夫锻炼的。
首先,注意那些关键词的位置,比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最后一句,快速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比如那些表达转折的关键词“但是”“然而”“不过”…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对名词和动词要格外的敏感,因为把这些词抓住了,中心句的主语和谓语经常就一把抓住了,那中心意思常常就一目了然。另外,小标题、作者标黑的地方也是要注意的。
然后,一边快速阅读如上的关键词信息,一边勾勒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
最后,如果阅读的过程中,总是下意识的速读放慢了,可以做点辅助性的工作如草稿上画简单的思维导图;如果阅读的时候遇到难点,记住先放一放后面精读的时候再重点攻克。

通过概念找重点

重点,主要是那些你不认识的新概念、方法论,那些不够重视的旧概念,那些等待替换的概念(那些作者试图用自己论点说服你的)。这其实好比一个概念的游戏,在脑海中建立新的概念或者舍弃就的概念,至少也得到一个全新的解释。

接下来,别着急进入精读,做点别的,让大脑休息一会,大脑会自动过滤不重要的信息。

能输出才是有效的精读

时间有限,前两遍的浏览,做个决定:要不要精读呢?如果要,那继续…

建立目标感

有效阅读即能记住、能输出,有效阅读分两个步骤:理解和互动、把内容记住和输出。
理解和互动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完你认为好的部分,作笔记,写感想;感想可能只是单纯的觉得好,但是细细想来,也总能找到好的原因,让新知识和你脑海中已经有的东西进行一次互动。新旧知识的连接和互动,长期积累,你就会变成别人眼中那种特别有想法的人。
输出的方式有两种:写作、口语表达。写作要求整合信息能力强一点,逻辑思维能力高一点;口语表达要求故事性、画面感高一点。输入的越多,输出就自然会多;持续的作笔记,对信息变得敏感,总会有表达的冲动。
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把有价值的文章、段落、金句以及一些想法定期整理。以教为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分享,强制性的输出会让你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慢思考

写作不同于口语表达的地方是,他会启动你大脑的第二系统 —— 慢思考,他会有意识、有逻辑的调动大脑中的资源。有时候,大脑负责创造的声音和评价的声音是同时开启的,这很影响效率。那么,第一遍写稿的时候,你要有意识的把评价的声音关掉,允许写的很烂;第二遍写稿的时候,就可以开启评价的声音了,修改补充,多几遍慢慢就会发现可以分享。
口头表达,把自己的稿件设置关键词,然后视觉化的把这些关键词表现出来。更保险的做法是,把关键词写在卡片上或者用幻灯片辅助。而且,如果只是直接读稿,显然意义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