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钢铁侠的女人我的理解,设计有三个层次。
    首先,设计是一种表达
    设计师通过专业的手法,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将头脑中的解决方案通过口头或书面、文字或图形或实物等媒介传递出去,以影响整个世界,发挥价值。
    其次,设计是解决问题
    无论是建筑、互联网还是工业设计等领域,大部分设计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开创一种新的模式,或是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做些未调整,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着设计师的收入
    最后,设计是提出正确的问题
    这个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给予解决方案,举一个例子:对于环境污染,在政治领域,政客们需要在国际上争取达成环境保护协议,在国内积极推进保护制度和赏罚政策。在基础科学领域,科学家需要思考如何降解污染源,并研究少污染的能源材料。在艺术领域,有一些影视文学及绘画作品反应环境污染现状,引发人的深思,呼吁人们共同重视这一问题。对于设计师而言,首先是需要通过其特有的敏感度认识并提出问题,区分哪些问题更加重要,并积极配合所在领域的成员一起寻找解决方案。设计师本身可以活跃于政治、工商业或艺术领域,根据其受过的训练对人、对社会形成的独特见解来发掘问题,引领社会朝着一个更“人本”的方向发展。 三流设计师注重设计表达技巧
    二流设计师注重合作、给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并推行
    一流设计师注重输出个人独特的价值观编辑于 2014-02-10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flowercold夏昊BFA 等 我贴一个形式上比较好看的说法。出处忘记了,不好意思。
    00 Design should not be based on formal principles – but always on an idea of society.
    01
    Designed forms represent possible social orders and a lot of their contradictions.
    02 Design is everything. Anything could be designed. Everyone is a designer.
    03
    Design allows social innovations. Often it is not made by designers.
    04 Design has not scale. It could be small and have great impact.
    05
    Design is not an innocent practice. Designers are wicked.
    06 Design should engage people and interact with them.
    07
    Design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 science.
    08 Design produces visual consciousness.
    09
    Design is a triangular manifesto.
    10 Design makes you smile.
    11
    This is the top.
    12_ Enjoy! 编辑于 2011-03-3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Imior收录于 知乎周刊当我小的时候,确切的说是上大学前,对设计并没有什么感觉,仅仅把设计划为艺术类,当时对艺术类有一定的偏见,会贴上「华而不实」、「自娱自乐」之类的标签。
    后来从苹果那里听到很多「设计」的字眼,发现那些丑陋的东西其实可以变得很漂亮。开始觉得设计应该是一种追求更好的生活态度。从此设计离开了我的黑名单。
    再后来还是受到苹果的「洗脑」,觉得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细节,无论是外观,还是操作流程。到这时我开始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它真真确确的可以去「改变」一些东西。
    再再后来我知道了「交互设计」,开始学着去理解为什么这个按钮要放在这个位置,开始认为凡是让我不知道是「推」还是「拉」的门,甚至是用文字提示推、拉的门,无论再好看都不是好的设计。这时候「设计」早已不是「变得漂亮」,而更重要的是「变得好用」。
    再再再后来我就把设计、科学和哲学放在一起成为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虽然这三个词可能不太恰当。这个时候「设计」在我脑海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我终于不知道「设计」是什么了。
    再再再再后来就到了现在…….

    探索什么是设计,首先想想生活中我们认为哪些是设计而哪些不是?

    一张海报、一件衣服、一款手机、一座建筑,当它们足够漂亮,或者足够好用,足够引起我们注意的时候,我们毫无疑问会承认这些东西被「设计」过。

    还有一些东西,说到设计时不会想到它们,但是它们总是和「设计」一起出现。比如,「神五」、「神六」都有「总设计师」,工科取名叫《XXX设计》的书籍数不胜数。

    当然还有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物品,我们每天各种不同的经历,当我们在使用时,或者经历时并不总是意识到他们被设计过。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设计师的意图,比如这样做可以防止我出错,那样做可以用起来更方便。我们便会会心一笑,“原来它是这样设计的啊”。

    说到「会心一笑」,在《设计中的设计》里提到过深泽直人设计的一个茶包:第一种是把提线部分设计成环状,这个环的颜色和红茶的颜色是一样的。其目的是给饮茶的人一个暗示:把红茶泡成这样的颜色再喝。但深泽直人认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饮茶的人应该会意识到茶的颜色和环的颜色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参照,比如说喜欢把茶泡得比环的颜色浓一点,又或者今天想试试把茶泡得淡一点。
    假使我看到这个茶包,应该看不出来设计师最初的意图,也不会认为这个茶包被「设计」过,尚且不管我是否真的会无意识的比较茶和环的颜色,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了解到设计师最初的意图时,打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喜悦,「这原来被设计过,他可真够细心的」。

    这时有一点值得我们去留意,「意图」或者「目的」。
    生活中很多东西明明被设计过,可我们却不认为它被设计过,当我们了解了它之所以是这个颜色、长成这个样子是为实现到设计师的某些意图,我们又认为它是一个设计。
    比如,一扇门被设计成只能被推开,这样不用提醒人们就知道是该推还是拉。如果这个设计很棒,人们便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门被设计过。如果有人告诉他这扇门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为了让人下意识的去推开,然后他仔细回想自己的使用过程,然后便会意识到「这个是一个好的设计」。
    有时我们也会过度解释,当去观察一些知名设计师或者设计很好的公司的产品时,很容易过度关注一些细节。因为我们总认为他们设计很好,那一定每个细节都会有它存在的原因。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语文考试的时候总是问我们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词语而不用另外一个?也许他当时根本就没想到其他的词语,自然不会使用其他词,即便如此我们也能密密麻麻的填满试卷。因为我们的过度解释,可能本来不是设计,却被理解成了设计。
    总结一下,当我们认为一个事物之所以呈现出现在这个样子是为了的情况下,我们便会认定它被设计过,或者它是一个设计。

    那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呢?
    如果设计者有目的的去做一些事情,那便认为这就是设计了。目的实现了,便是好的设计,失败了,便是不好的设计。无论好坏,有目的都是设计。
    比如,我多次根据我的不同目的「设计」过我的书桌,对于旁人而言最多会觉得比较整齐而已,根本不会想到设计。但是我很清楚每一件物品摆放在这个位置是有目的的,或许为美观、或许为方便、或许让我少喝点饮料。在我特定的目的下,它只能放在这里。这样无论别人是否认为这是设计,我依然认为我设计了这个书桌。
    这里要强调我们关注的是「目的」,而不是「原因」。
    因为我喜欢,所以要这样做,这是原因。
    为了表达我的审美观点,所以要这样做,这是目的。
    「原因」和「目的」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到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做。

    仅有目的就足够吗?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吧。
    我要从A走到B,如果只有一条路,我没的选,自然不觉得这是设计。
    如果有多条路,我只是随便选了一条路,如果让我走别的路也可以,这样也不是设计。
    但是如果我很在乎时间,仔细比较之后选择路程最短的哪条路,这就很像设计了。
    如果我既在乎时间,又在乎路边的风景,仔细权衡之后选择了最佳的那一条,这就更像设计了。
    所以看起来设计也离不开选择,这也难怪很多人说设计就是选择了。
    而且当设计时当选择是有目的,而且设计者必须清楚他的目的是什么。这也许可以区分「设计」与「艺术」。我一直认为设计和艺术中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貌似设计师往往很反感把设计和艺术混为一谈。艺术创作也带有一定的目的,「揭露现实」、「表达情感」。但是在过程中更多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少了些带着目的不断的选择,所以显得更艺术一些。当你问一个画家每一笔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那样,这个画家会抓狂。但是你问一个设计师为什么每一个元素在这里而不是那里,我猜他们会比画家更耐心些。

    这里还要提一下「其中唯一」[1],既然设计必然有选择,那么一个设计就是众多设计的「其中之一」,然后根据我们的目的,去选择一个最好的,唯一一个的,也就是「其中唯一」,若是有多个选择都一样好,但又不的不去选择,这时的选择就不大像是设计了,因为这时的选择没有什么目的,你去问他为什么不选那个而选这个他答不上来。

    现在看来,设计是有目的的
    这个目的可以是不同的目的,对于衣服、手机,往往目的就是让人觉得漂亮,让人觉得好用。当然在现在这个资本驱动的社会,大部分设计的目的还是能赚到钱。至于科学里经常使用「设计」这个词,也是一些有目的的选择,记得在学操作系统的时候就发现总是在速度与空间上不断的选择。
    @周中石 的回答是「设计就是改善」,设计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可以「改善」世界。但是毕竟「改善」这个词过于主观,也许你认为是改善,别人不认为是。不过如果以设计者的角度来说也差不多,只有当设计者认为会「改善」时,及这个选择最好时他才会设计,即便是他认为的「改善」对别人来说就是「变差」。
    然后@OurDearAmy 提到的沟通,也十分赞同,设计者希望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设计者和用户中间只有设计来连接,所以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沟通。

    既然目的可以小到表达个人的喜好、让某一件物品更好用,那自然也可以大到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善人们的交流。所以说,人人皆可设计,至少我们都在有意无意设计着自己的生活。

    现在还剩下一个问题「认识事物算不算设计」?
    在《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提到: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洞察能力。 当设计的目的很大时,就变很模糊,我们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比如我想过一个好的生活,我想改善人们的交流,甚至我要重新设计一下茶包。这些目的都比较模糊,从而有无限多种选择,无限多就等于没有。所以往往都是以认识这个事物的本质为开始,通过认识去发现有哪些选择,然后在根据那个笼统的目的进行选择,开始下一步的设计。虽然总觉得认识事物的本质应该算到哲学范畴,但是在设计中认识事物的能力非常重要。很多好的设计,都是设计者在重新认识事物之后,发现了更好的选择。
    在《设计中的设计》中,原研哉在设计书时,重新认识了「纸」在现在的地位:
    今天,纸已经不再是媒介的主角,我们要做的,是将其从所担负的实际任务中解放出来,恢复到在「物质」向度充满魅力的本来面目>
    如果把电子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工具,那么书籍就是「信息的雕刻」 在设计书时,不仅仅想怎么样把书设计的最漂亮,最好读,退一步考虑「纸」的本质,这样再前进去设计书的时候,就有多的选择,也更容易选择。

    所以我不愿意把「认识事物」和设计分开,就像所谓的「科学、设计、哲学」,他们看起来大不相同,但是却又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割。

    后:
    「什么是设计」这种问题我想真正懂设计的人不太想答,原因看看我开头对设计的认识就可见一斑。也许正好适合我这种只用心设计过自己的书桌和半个Web应用又看过几本有关设计的书又还有一些空闲时间的计算机学生来答吧。趁自己刚「初生」还「不怕虎」赶紧写点东西,这样以后观念改变了,改一改就好,如果再接触过多可能连笔都不敢提。

    [1] 「其中唯一」是我在ID公社的文章《设计本体性追踪》看到的词语。说实话我没看懂那篇文章,所以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词本身,因为理解不够,所以可能会有较大的偏差。http://www.hi-id.com/?p=2753#q4…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周中石收录于 知乎周刊 我刚进大学时,韩国教授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设计。那时候的我心里说「因为我喜欢设计」。教授说设计为了赚钱。那时候的我接受了这个想法。
    后来,我越做设计,就越发现设计不是为了赚钱。
    设计可以让更多生命得到温饱,让生态进入合理的循环;
    设计提高社会和程序的运行效率,节省人们更多时间,间接延长了人们的寿命;
    设计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精神体验,提高人们的修养,让人变得智慧善良,减少人类的内耗。
    设计在改善世界。每一件美好的充满智慧的事情都在告诉我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改善。
    于是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设计了,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美好。
    要做一个好的设计师,就要先做一个好人。
    好人是因为做好事,做好事会改善世界。好的设计师就是好人。
    Better Design, Better Life. 设计改善世界。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和做人的标准。 总之,设计就是改善。每个人都可以做。 编辑于 2011-03-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5陈丹尼我在人人看到的,转载一下: 有一种人,人家拿出一张100分的卷子放在他面前,他照抄居然能抄成60分。失掉的40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细节。>
    北京地铁四号线是由香港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大陆设计师设计的十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十号线忽略了。结果十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四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1、三级台阶>
    地铁四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四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与之相较地铁十号线曾发生过陶然亭站雨天被淹的惨剧。>
    2、转弯 >
    地铁四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而十号线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一个转弯大大减少了地铁站台和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减轻了空调的压力,使得四号线的电费大大小于十号线。 >
    3、地面装饰线 >
    四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在里面铺设同一色彩地砖。这样的装饰,给予乘客心理上暗示,从而使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站在地砖所在的范围内,和地铁保持了大约50厘米的距离,保证了乘客的安全。而十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使得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提醒乘客。 >
    4、站台宽度 >
    四号线的站台比较宽,上下车比较方便,而十号线的站台比较窄,尤其其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比较窄。在高峰时间,显得非常拥挤。较窄的站台,也使乘客无法看清楚对面的本站站牌,容易坐过站。这使得十号线重新装饰了所有的柱子,使每一个站台的柱子都不相同,以方便乘客辨认。但同时十号线也丧失了在柱子上做广告的收入。>
    5、小缺口 >
    地铁四号线,在设计的时候留有站台门,地铁到达的时候,地铁门和站台门会对准,同时打开。没有地铁的时候站台门关闭。这进一步保存了站台的热量,节省电费。同时也保证了旅客的安全,使得旅客根本不可能跳下站台。然而在实际运营的时候,并没有安装站台门,但仍然可以在站台上看到门的导轨,导轨在每一个正对门的地方都留有一个缺口。 >
    6、其他 >
    地铁四号线每一个站台的楼梯、柱子的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大大减少了设计时候的绘图费用。从香港进口的车子的照明程度得到了精确的测量,当车厢壁上没有悬挂任何东西的时候,其亮度是相当舒适的。而目前由于大量张贴了广告,使得车厢内的照明偏暗。>
    >
    >
    >
    7、 迷药施放者>
    地铁四号线设有专人在车厢内徘徊,在下班高峰大家都疲惫的时候用迷药气体免费给乘客放松被工作紧绷的神经,年轻女性有机会免费体验深山原生态农家生活40年游,体现了地铁设计者的人性化。>
    >
    > 最后一条顺便求验证。
    ————————更新————————
    刚刚看到的,再补充一句:
    通过廉价用料达到高性价比,又通过设计弥补廉价感,Lamy 可称钢笔界的宜家家居。 Lamy 这个牌子的笔好在哪儿?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6阿基米斯设计从来都不应该是因袭守旧或者根本不能鼓舞人心的,相反它应该能为工业带来创造性的发展。一项设计是否游戏,不能仅以技术、功能和市场来评价,一项真正的设计必须有一种感觉上的漂移,它必须能够转换情感,唤醒记忆,让人尖叫,充满反叛…它必须非常感性,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好像过着一种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充满诗意的。———Alberto Alessi发布于 2013-05-12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7释悟修所谓设计,并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先头部队。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而兴起的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剧变,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这时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和痛苦,为了减轻这些痛苦,设计应运而生。这才是设计最初的发端,我们决不能忘记。——原研哉
    以前看《社会的麦当劳化》这本书,接着又看了原研哉的《为什么设计》,好似一个设问:麦当劳化如何消解?靠设计呀。 对于我自己,我喜欢美好的东西。发布于 2015-04-09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8周晓农 农业经济经济学 话题 设计是人想象力的一种表达方式,本质是为满足人的愿望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寻求的理想化固定。 编辑于 2011-03-27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9马力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话题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发布于 2011-03-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0leongao设计就是刻意的使人觉得自然。
    设计的本质,恩,对我来说太深奥了。发布于 2014-02-19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1张醒在一些人的词汇认识里,设计等同于装饰,… 但对我来说,设计是人造物的内在基本灵魂,最终以逐次外层包裹的产品或服务来表达自身。这就是设计的本质。
    “In most people’s vocabularies, design means veneer. It’s interior decorating. It’s the fabric of the curtains of the sofa. But to m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meaning of design. Design is the fundamental soul of a human-made creation that ends up expressing itself in successive outer layers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 Steve Jobs编辑于 2013-07-19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2陈卯卯我接触设计时间不长,不敢妄谈本质,只说我所在的领域对设计的理解吧。
    在广告行业,设计大多是作为宣传功能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对于本领域的业内人士来讲也许就是这样的,但是放到整个大的设计概念来说,其作用依功能的不同而表现形式不同,在某些领域其目的也不同。这个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毕竟人在看问题时多少都有受其自身环境影响的局限性,也许某些人的回答并不适合提问者。
    我不知道提问人是哪个职业的人,对于不同行业来说,一套装帧插图设计和建筑施工设计的表现形式和目的是区别很大的,对于一本书来说,对设计的要求是有一套舒服的排版和漂亮的插图配色,而对于一栋楼房来说,他除了楼体造型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对于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或者说对于业主要求的适应性,好的设计会达到美和实用以及成本的完美搭配(也就是物美价廉啦)而平庸的设计可能只是满足其居住的基本要求而已(甚至只是哗众起宠)。这样说也许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一本书的故事内容也需要作者设计构思的,为什么就没有讲呢,好吧,其实我对设计的理解或者说定义还不是很明确,这里我只在一个范围尺度内举例,放大太多的话我也不好把控这个概念。
    对于我所了解的平面设计中,一个同样的纸媒领域,两个不同的行业内,装帧插图和画册设计就有不同的设计侧重点——一个是图形文字包装,一个是产品效果宣传。但在艺术性的美感表达能力上,两者又是不相上下的,对于广告来说,设计本身就是某种语言表达的展现,区别只是表达的方式是否足够吸引人,而在工程技术研发来说,设计就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做的创作了,很多人受其广告宣传环境影响,认为设计就是艺术语言的表达,也许在传媒领域,设计的目的就是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信息传达助手——这里所指的“竞争力”就是人们对设计的认同感,而通过艺术性正好表达了设计的价值。但是事实上,设计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
    事实上,每个人所在的行业不同对于设计的认识也不同,正如保罗先生所说,设计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
    说远了就要讲到哲学了,其实我很想吐槽提问者的问题太大了(和人生是什么之类几乎一个级别)总而言之,对于设计的理解范围取决于你做设计的思想开阔与否,而其程度高度,取决于你的设计能力……慢慢磨练吧,理论源自实践编辑于 2014-06-20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3盛碧星 cellierhttp://shengbixing.comhttp://cellier.me设计是制造容器,通往好的欲望层级,改善孤独。编辑于 2016-07-29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4昊HERRY非设计从业者,试着强答一个,各位随意拍砖。
    先来看几段话:


    >

    从这三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人眼里,在不同的书籍里,设计的定义是不太一样的。的确,设计作为一个很宽泛的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可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设计的世界,我们目光所及的一切人为的环境和产品,无不都是经过设计的产物:小到打火机,大到城市环境;简单到一枚纽扣,复杂到宇宙飞船——都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设计细分行业层出不穷,从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到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 和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再到近几年兴起的交互设计(Interactive Design),设计的大军在不断扩充,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这又回到了问题: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举几个栗子吧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5这是中国三星堆时期的小口尖底瓶,不同于现在的平底瓶子,它的底是尖的。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个会做成尖底? 原来是因为三星堆时期,桌子类的家具还没有出现,各类器皿都是直接放在地上,也就是土壤上,而做成尖底能够让这个瓶子稳固地插在土里。这就是一种设计,可见,。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6这是1851年英国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展览会上展出的一张金属座椅,座椅的把手、底座都做了十分华丽的装饰处理,后人称之为“为装饰而装饰,漠视基本设计原则”。尽管如此,当时这类华丽的家居用品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欢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7相信大家对这组图都不会陌生,这就是当时(1903年)首创了流水线作业的福特T型车。福特公司设计了一整套的生产线,车上的部件大部分都设计成可替换的标准化零件,再采用流水线装配作业,极大降低了成本。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8
    而在21世纪,大众公司对这种标准化零件生产的方式再进行了升级,开发出了MQB平台(全程为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 Modular Querbaukasten),使得奥迪TT和大众高尔夫这两款看似毫不相干的汽车能共用相当数量的零件,降低了采购和生产成本。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19这是一个使高架桥变身退休公寓的设计。在环保二字当头的今天,越来越多人提倡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lility)和资源、能源节约型设计,这也催生了一批一绿色环保为首要目标的设计概念和产品。尽管这些设计可能还暂时不能的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提出的概念和其对于地球的保护所产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这,我们可以看出,
    而在举了这几个例子以后,我们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设计,能得出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而在设计的一个个作用背后,隐藏着设计的本质,那就是——
    以上。 参考资料: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美】唐纳德·A·诺曼>
    《设计中的设计》【日】原研哉>
    中国大学MOOC 设计的力量 湖南大学 何人可教授>
    中国大学MOOC 人人爱设计(上) 山东大学 王震亚教授>
    部分图片源于互联网 编辑于 2016-08-13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0沈晓波 设计是沟通,设计是组织。让事物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更加合理,让拧巴了的变得更顺畅 编辑于 2011-04-2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1哇咔咔我觉得,现阶段先把应用掌握好,理论层面随着时间推移你有自个儿的想法。发布于 2016-09-24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2何明璐 在这里我们先把设计的概念和范畴缩小到产品设计这个概念,那么产品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个人理解是。对这句话在展开来谈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是将现实世界我们对产品的需求转化到具体的产品功能性上面,设计是需求和实现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需求是在现实领域,而实现则偏抽象领域,因此设计是链接现实和抽象间的关键。我如此强调设计是抽象,正是基于产品化的发展思路,提取共性价值,抽象为产品的功能。从这个点上来看,完全满足设计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的定义。我们所说的各种设计图纸,形式化图表都是设计的一种抽象化展现方式。
    ,设计之最基本是满足需求,需求可以是使用价值,也可以是观赏价值等各个方面内容;设计再深入点则是提升需求,即通过有效和合理的设计,提升产品使用价值和使用方便性。如现在我们强调的用户工程学,工业设计,软件中的交互设计等。设计最高层次是引领需求,即通过前瞻性的设计引领用户的消费需求,在这点上乔布斯的ipad,iphone等都是很好的前瞻性设计的例子。 ,前面谈了设计更多的是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产品设计来讲必须还要靠其它的非功能性需求,即产品本身的维护和升级换代是否方便,设计本身的原料构成是否通用化以有利于降低成本等。所以设计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内外,人员,成本,市场,沟通,需求各个方面的一种综合权衡。不要最优解,而需要满意解。 发布于 2011-03-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3程志达 把不对的事情做对,把做对的事情做好。 发布于 2011-04-02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4李维伊是选择。发布于 2015-10-27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5小鸟你一直习惯于只把自己当做一个养家糊口的人,除了赚取生存的费用和方法没有更高的目标。在所有的行业里,做设计的是最重要的。重要,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不在于你表现的艺术技巧的高低,而在于你用什么东西来向给你所服务的人回报,你们是为人类延续创造力的人。记住这一点,然后看看我们的城市,你会意识到艰巨的任务在等着你。但是为了迎接挑战,你必须对你自己,对你的工作有个更广阔的认识。你不是雇来给有钱人做仆人的,你是为那些本应被人们所尊重却被嘲讽的人而奋斗的十字军战士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7成长 广告 话题是一个企图。目的是拟出一个事实。编辑于 2013-05-02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8朱晨 我理解的设计是:
    充分认识手中工具和材料的特性,尽量挖掘其潜力,在特定的限制条件下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创新地解决问题。 发布于 2011-03-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29徐来清设计是一种到达——从“此刻”、“当下”跨往“更好”的路径和表达。发布于 2013-12-13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0苏芸 四个字——
    满 足 需 要 发布于 2011-05-13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1谢谢猫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是人改变了自然,
    是利用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人类学的知识进行创新的过程。

    设计师不会仅仅问「这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再继续追问,「这可能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

    设计的是美的形式和好的功能的统一,也是经济、技术和社会趋势的综合体。设计师考量的不单纯是工程所需的知识和经验,更是对人性和艺术的敏感性。
    一个设计师,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师,而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工程师。为了达到产品的效果,愿意不断的改善和打磨,而不是让设计追随工程的限制而没有原则的妥协。
    一个设计师,不仅仅是善于表达自己的艺术家,而是善于表达人类共同情感的艺术家。不沉浸在自己的艺术才华里,而是把自己的才华拿出来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分享。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流行文化,产生了不同的设计元素。历史上的设计物品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识。
    比如洛可可复杂华丽的雕刻象征着奢华、享乐和爱欲交织的社会风气。文革时期的印有工农兵的强健形象的海报象征着阶级革命的政治意识。

    不同于自然界的创造过程:盲目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设计的创造过程总是先对未来的状态有一个想象,再来构建一个计划,一个产品。
    设计最终产品总会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物品,或者一系列具体的服务。这样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是模仿或者从其他领域得到了灵感,但是它总是有自己本身的逻辑。

    设计的过程是构建自己的逻辑,那么它的目的就是改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的目的。
    设计社交网络是希望人们更加方便的交流,设计椅子是为了更舒适或者更有范儿的坐着,设计城市是为了在这个大环境中生活地更好。设计总是带着改善关系的目标。

    当原始的人类开始把石头打磨成工具,人就在设计,就在创造一个自然界没有的物品,让这个物品满足自己的需求。
    就像文学是关于人的美丑爱欲,法律是关于人的公平正义一样,设计是关于人的创造创新。 但是设计也并不是单独隶属于设计师的。虽然不是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设计,但是每个人都有在设计的时候。法律制定者,编剧,管理者,建筑师,工程师也都会设计,只是设计的对象不同,产出不同,需要的技能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的设计产物,也都共享了相同的人类思维,那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编辑于 2015-02-09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2肉匠对于非艺术性设计(其实这里只是方便区分,我并不认可艺术设计或非艺术设计之分)来说,是运用以美术为主的综合知识解决问题。发布于 2012-12-1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3余虹建优雅的,从而引导出。发布于 2012-10-03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4小燚设计就是做之前的“想”
    比如你请人吃饭,提前想了请谁吃、吃什么、在哪吃、吃后搞什么。想了这些便是设计,也称计划,也称策划,也称规划……纵使计划不如变化,但凡事—预则立。 在古代,设计与智谋同义,在现代,总设计师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人。发布于 2013-11-20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5笨笨的蛋我现学现卖的一句话。 Design is a funny word. Some people think design means how it looks. But of course, if you dig deeper, it’s really how it works.” - Steve Jobs发布于 2012-05-3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6OurDearAmy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而不是艺术的角度,我认为:

    无论是产品逻辑层面的设计、信息架构设计、界面设计,还是视觉设计,其实都是有目的的沟通,把你想要传达给用户/访问者/阅读者的信息,你想要让他们达成的目标,通过有效的手段展现出来。这些,都是沟通。
    我越来越觉得,其实 ,这几个单词,都有共通之处。
    在《设计中的设计》中说:“。”
    我还很赞同乔布斯有关设计的话:“Design is a funny word. The design of the Mac wasn’t what it looked like, although that was part of it. Primarily, it was how it worked. To design something really well, you have to get it. You have to really grok what it’s all about. It takes a passionate commitment to really thoroughly understand something, chew it up, not just quickly swallow it. Most people don’t take the time to do that.” 好的设计,也许不一定具有商业性,但应该都是有目的的设计,如@周中石 所说,可以在某些方面带来改善的。 编辑于 2011-03-25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7长东先占个位,慢慢更新。
    ————————————————————————设计的思考———————————————————————
    2011年做我的公司宣传资料的时候写过几句话:
    远古人第一次拿起木棒敲向猛兽的时候,人类的第一次设计就诞生了,清晰的动机、有效的执行加上及时检验的成果,构成了设计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设计可以端庄肃穆、可以嬉笑怒骂、可以狂妄无端,可以要达到商业目的,可以取悦自己。>
    设计的源动力不应该是复杂的,我们今天谈论设计的国际性的起源是人类的共同性:起源、感官、情欲等等,人和猪很难达到一种国际性,因为不同。>
    今天的商业设计的源动力是基于个体或者团体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带来更好的或者更适合生活的概念或者产品而进行的宣告行为。>
    商业设计行为不是冷冰冰的搬运产品或者概念,设计发源于思维。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8
    ————————————————————————设计的三个层次————————————————————-
    日常生活中说到“设计”,指的是> 。>
    多年前,我曾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到我所来做了一场报告,他讲的某些内容已经超出艺术设计而进入商业模式设计的范围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
    另外还有> 那就> 了。Design Issues杂志2011年第2期发表了Derek B. Miller和Lisa Rudnick的文章,Try It on Size: Design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Policy(试试是否“合身”:设计与国际公共政策),该文便是从宏观层次讨论设计问题的。>
    两位作者说,设计界要反思三个问题:>
    1. 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或自然现象研究成果之应用,设计培训能够助力吗?能够指出这类应用会受到哪些局限吗?>
    2. 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可用于设计新形态的社会行动?>
    3. 设计师的什么技能能够帮助人们提出新的规划性解决方案(programmatic solutions)?规划性解决方案的特征是,把战略规划空间受到的种种限制(伦理限制、法律限制、组织限制、程序限制、政治限制,等等)给定义清楚了。>
    近年来,我国有人提出了“中国创造 设计为先”之类的理念,非常好,但那里所说的设计基本上仍停留在微观层次。我认为,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设计,需要三管齐下。尤其是,战略设计的失当会带来巨大损失。大家都会注意到,我们有些改革方案的设计是很仓促的,事先根本没有把“各种限制”梳理清楚就轻举妄动,结果越改越乱。或者是,经过多轮“改革”,终于又改回最初的模样(阿弥陀佛!),但每一轮折腾都要美其名曰“改革”。>
    另外,在我国,“顶层设计”的概念很吃香。顶层设计能否等同于宏观层次的设计呢?不一定。如果设计者是站在系统的顶层,纵览全局展开设计,在某些情况下,顶层设计也许同宏观层次的设计异曲同工。而有些领导心目中的顶层设计,就是“处于本单位顶层位置的人所进行的设计”。处于本单位顶层位置的人,未必就有大局观。缺乏大局观的人做的顶层设计,可以想象是什么样子。 ————————————————————————待续———————————————————————编辑于 2013-03-1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39ningvning“设计”使我们能够以更宽广的角度去审视周围的世界。
    对于“设计”,名家、词典、教科书都有着不同的定义。然而我发现,随着对设计愈加深入的了解,再试图去确切概括设计的含义也会变得更为困难。因为设计根植于文化,设计改变着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颠覆,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人类社会经历了若干次技术与科学的革命,生活面貌焕然一新。设计于当代,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在设想未来生活时有了更多的概念,越来越多设计的可能性存在于生活的角落等待被唤醒。
    无法准确定义“设计”的含义,但是关于设计的基本准则却原来越清晰。设计要协调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物等等,这些关系要达到“和谐”,则首先要“尊重”,尊重本性、适应天性,不以暴力强制改造,用巧妙的力量改善这些关系,体现出对人、对环境的关爱,并借之将这种深切的关怀以更为强大的力量扩大,我认为设计的意义便体现于此。发布于 2013-01-1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0胡千秋 谈到设计是什么,我们就必须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设计。所以我们可以自然而然的总结出:。注意关键几点:,,。
    1、。设计是有人发明的,那么它的服务对象必须是人类。不管设计最终运用于哪个对象,哪个方面,他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予人类的更好的理解、发现、使用、认知等。我们谈设计,就必须离不开人,很多设计脱离了人的客观需求,那么它就是不合理的,是要被淘汰的。这是作为判断一项设计好坏的根本标准。
    2、。设计的动力源于人的理想,理想引导着人的设计的方向和定位。设计是想出来的,它是根据现实状况的不满足而加以升华的智慧,就像周晓农说的一样: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愿望改变事物原有状态的理想固定。所以只有不满足于现状,保持追求更好的激情,我们才能做出优秀的设计。 3、。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设计的理念是因为遵循现有的规律而总结出来的方法。不遵循规律的设计是无法运用的,就拿永动机和将水变成油的设计来说,那些不可能成功。 编辑于 2011-03-27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1窦凯 “设计”是人类自身为自己制造工具的过程,为了更好的与世界交互。在交互中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甚至是了解自己身上不为自己所知的那部分潜意识行为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设计的意义所在。
    在我的意象里,伟大的“设计师”所进行的活动与一个亲手打磨自己弹弓的小男孩所做的事情,本质没有两样。这可能是一种把玩,摩挲的过程,在这种默默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与世界的对话。 编辑于 2011-03-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2郅帅杰 要明白,人们对设计这个词的定义常常是非常直觉化的。有些人认为设计在于审美,有些人认为它意味着互动,有些人则认为它是指logo标志。 我对设计的定义是:设计就是关于产品的一套决定。它不是一个界面或一种审美观,它不是一个品牌或一种颜色。设计是真正决定产品走向的一种方法。 发布于 2011-04-02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3石磊看到这问题下的讨论,感觉一部分知乎er们已经爬出了「设计 = 艺术创作」的泥沼,来到了「设计 = 解决问题」的蛮荒。
    为什么说「设计 = 解决问题」这种解释是蛮荒呢?
    因为,虽然这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解释的确走出了误区,但是它不准确,甚至对理解设计没有任何意义。把设计简单的解释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像把人丢在蛮荒,自生自灭。我们有意识去做的哪件事不是在解决问题呢?小到吃喝拉撒,大到治理国家,并非每一件事都是设计,也并非每一个问题都是设计的问题。比如,把五号电池的容量提升到 5000 mAh 就不是设计问题,而是技术问题。
    为了走出「设计 = 艺术创作」的误区,用「设计 = 解决问题」这个辽阔无边的概念来宣传所谓的「大设计」,这多少有些矫枉过正。一个杯子简化掉纹饰,不妨碍大家认得它是杯子;但若是把这个杯子简化成圆柱体,恐怕就没人认得它了。
    那到底什么是「设计」呢?
    事实上,在上世纪,学界就已经对「设计」这个概念有了公认的解释: concep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artificial 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 这是对「设计」最宽泛的定义,但也比「设计 = 解决问题」要准确的多。
    - - - - - - - - -
    当然,这毕竟是最宽泛的定义,想要更深入地理解设计,还要对这里面的两个概念再做一点诠释:「构想与规划(conception and planning)」和「人造事物(the artificial)」。
    不过,在这做这些诠释之前,我们需要先引入另一个概念——「棘手问题(wicked problem)」。
    ## Richard Buchanan 教授在「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一文中,将设计与社会工程学中的棘手问题(wicked problem)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并阐明,设计所解决的正是「棘手问题」。根据 Horst Rittel 教授的定义,棘手问题指的是: class of social system problems which are ill-formulated, where the information is confusing, where there are many clients and decision makers with conflicting values, and where the ramifications in the whole system are thoroughly confusing. 一类难以程式化的社会系统问题,在这其中,信息是含混不清的,存在着多方利益冲突的决策者,并且(解决问题的)结果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是难以捉摸的。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4
    举个例子来说吧,2005 年老王在前门胡同里开了个小餐馆卖炒肝,店名叫「大老王的餐馆儿」,找设计师小乙(你还想叫甲?)帮忙设计个招牌,这就是一个难以被程式化的社会系统问题。
    首先,「信息含混不清」。老王喜欢什么颜色?老王媳妇喜欢什么风格?老王对小乙的水平有没有了解?老王对最终方案的预期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元素在老王眼里是犯忌讳的?老王打算把招牌挂在哪?立在胡同口城管愿意吗?立在门口呢?怎么能吸引前门游客的注意?怎么勾起游客的食欲?太扎眼了会不会破坏前门的市容?要老字号的感觉还是餐饮新秀的 feel ?怎么让游客愿意在这拍照?怎么在游客的照片里起到宣传的作用?突出前门元素吗?还是争当热门话题?……太多的信息无法被明确,太多的问题需要找到答案,而这样的问题随随便便就可以问出几十个。
    其次,「存在多方利益冲突的决策者」。在这里面,老王、工商部门、城管、过路的游客、饿了的游客、消费完的游客等等都是决策者。老王想挣钱;工商部门要监督;城管得维护市容;过路的游客虽然不饿,但是有面相好的小吃也想尝尝;饿了的游客要吃顿正餐,小吃完全满足不了;消费完的游客发个朋友圈又不想太丢面儿……
    最后,「解决问题的结果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是难以捉摸的」。小乙提交了自己的方案,老王也满意地给了钱,那事情是不是就会按照老王和小乙的想法发展呢?也许开业头俩月,餐馆食客慢慢增长起来,这可能是因为这个招牌在游客的照片里混了个眼熟,也可能是因为从旅游淡季来到了旺季;也许开业头俩月冷冷清清,第三个月突然火爆,这可能是因为招牌里某个元素被大V拿来做了文章,上了热门话题,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胡同被某个电影取了景。总之,小乙的方案对餐馆的营业产生了多大的作用,以及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产生了什么影响,都是无法明晰,难以捉摸的。
    至于「难以程式化」,是指,假如我们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替换掉一个或几个因素(比如把 2005 年换成 2015 年,或者把老王换成刘大妈,把卖炒肝换乘卖奶茶,把小乙换成小丙(听着就更惨一些了)),那么这个设计的具体过程与最后产出的结果会变的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这个设计只能发生在这一个特定的问题下,而无法被挪用或复制。而对于把五号电池的容量提升到 5000 mAh 这个问题来说,一旦有了解决方案,是可以被其他生产线直接使用的。
    ## 说白了,构想与规划(conception and planning)描述的就是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描述虽然朦胧,但还是比较传神的,因为它传达出了设计中必要的与。
    在广泛的理解中,设计被直觉地用一个线性模型来描述:即从定义问题到解决问题。定义问题是分析的(analytic)过程,指的是,找到问题并且理解每一个细节,明确所有需要满足的需求;解决问题是人为创造的(synthetic)过程,指的是,整合这些需求并平衡各方利益,产出一个可以指导实际生产的最终方案。
    而事实上,一方面设计并非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另一方面,棘手问题是难以程式化的,这意味着这一类问题无法被线性地分析或解决。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反直觉,举个例子,想想设计中的「头脑风暴」。设计师脑暴出一个点子的过程并不需要任何线性的分析或推理,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之后,我们大脑中自然而然会蹦出很多想法。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5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设计过程,被描述为五个步骤(对这五个步骤的描述有很多版本,但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

    1. 发现并定义问题
    2. 通过调查与研究来深入理解问题
    3. 创造性地提出构想
    4. 精炼构想并付诸实践
    5. 进一步迭代

    当然,用这五个步骤也无法准确描述设计的非线性过程。比如,在第三步提出构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回到第二步进行调研并重新理解问题。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对理解设计都至关重要,它们是:「人」和「人」。嗯,并没有什么不对。
    前一个「人」,指的是「人造事物」中的「人」。设计是「人」创造事物的过程,强调的是人为的构想与规划,而机械化的生产并不是设计。棘手问题是难以程式化(ill-foumulated),且不可确定的(indeterminate),设计就是要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构想、付诸实践、循环迭代等步骤来创造出成功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智能,包括知识、逻辑、同理心、创造力、情感等,(至少在目前)是无法被程序所替代的。
    后一个「人」,隐藏在棘手问题中,指的是社会系统中,引发棘手问题的「人」。不论是信息的含混不清,还是多方利益冲突的决策者,还是结果在整个系统中难以捉摸,这些使问题变得棘手的根本原因,都来自于「人」。无论是符号、物体、服务,还是系统,每一个 placement 中的设计活动,都是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从人与人的交互(interaction)中来,最终也要回到人与人的交互(interaction)中解决。
    - - - - - - - - -
    嗯,这就是设计。
    忘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吧。如果还想用一句话来解释设计,那么,「设计是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不满足的话,「设计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交互中的棘手问题而进行的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还不满足的话,就祭出下面这篇文章吧(本文观点皆源于此):
    Buchanan, R. (1992). 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 Design issues, 8(2), 5-21. 编辑于 2017-04-01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6骆逸 设计的本质包含两点,创造秩序以及构建审美。通常来说就是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
    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也永远是围绕这两者展开的。好的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又要好看又要好用。首先解决形而下的问题,然后再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设计的过程,基本就是在器和道之间权衡的过程。 发布于 2011-03-26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 图47邵菁 作为一个在设计领域摸爬滚打2年,历经磨难,经过几次改朝换代,最终还是自虐的不肯放弃设计这份工作的萝莉。我只能说,我爱这个职业带给我的快乐和痛苦。永远觉得像一个出生的婴儿一样,在学习。每每要用语言去传达想说的内容时,都觉得苍白。有些东西要“深交”,要忽悠,要共鸣。
    我觉得设计的本质就是追求“无设计”,追求不用说话,别人就能了解你的想法的超级赞的设计。就好像“白”,这个神奇的,包容万物的颜色,最初竟然是在动物和人的骨头上出现。是生命终结后,很多年才会出现的颜色。你就觉得什么颜色都比不上它。它也是乳汁的颜色,是延续生命的元素。何其纯净。
    从复杂到简约,经后的设计趋势会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无”。发布于 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