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同的人对Design Thinking有不同的看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去遵循谁的想法,你认可谁的想法,是因为你赞同他的思考逻辑,仅此而已。例如我一个教Service Design的德国老师,非常认同Design Thinking以及Design Process,但是另外一个老师,Anthony Dunne 的学生,却非常不相信Design Thinking,十分讨厌英国设计协会提出的Double Diamond设计方法。
    而我认为,Design Thinking与User-Centred Design、Critical Design一样,都是为了反对Rational Design,即“像science一样进行理性分析对设计来讲是行不通的,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设计应该更多的考虑人、研究人”。与User-Centred Design、Critical Design不同的地方在于,Design Thinking把这个观念变得更加落地、可行性更高——即现在广为流传的Design Process,甚至许多人以为Design Thinking就是方法论,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认知,同时也是一部分人包括我抵触Design Thinking的原因,这一点会在后面进行详细分析。
    继续,我认为Design Thinking所提出的Design Process只是供设计初学者进行入门、或者帮助不懂设计的人了解设计师如何工作的。我的意思是,这套方法论的确是User-Centred Design的基本流程,但正是由于它太概括、太精炼了,以至于许多人只习得皮毛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设计,颇有前几年UI设计师速成班的意味。
    举个例子,我曾经在学习Service Design的时候参加过所谓的非常高端的工作坊,但短短一两天时间内,基本就是带你领略一下这个流程如何运作,顺便介绍一两个设计工具,但实际成果是否有效却不得而知。
    注意到了吗?我在强调结果是否有效,当初Critical Design反对Rational Design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太不注重实际效果了。Design和Science不一样,不能通过理性推导(deductive)得出一个标准的唯一答案,因为设计要面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更合适的答案,这也是后来The Pragmatists将theory定义为put to work的原因,即理论是需要被检验的,同理,设计成果也是要被检验的,“We should design in the real world”。
    第二点,基于上面的分析,要想得到真正有效果的设计成果,就需要设计师们进行真正的、深层次的思考,去zoom in and zoom out,去发现真正的insight,去了解真正的世界里人们有哪些真正的问题,去运用empathy或者ethnography做研究。虽然在Design Thinking的Design Process中提到了这一点,但是它只是个介绍,让人们知道“噢原来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运用这些方法”,但这些方法具体指什么,具体如何用呢?很可惜,这些方法的掌握,是不能通过思考学习到的,因为它只会告诉你什么是empathy,要注意什么或者有什么原则,但真正掌握这些原则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反思;这是学习如何设计的最难也是唯一的方法,你只能尝试,并且有专门的导师与你一起反思,你才会慢慢掌握到如何真正的做设计。
    举个例子,就像学佛之人被告知佛法的终极奥义只有一句话“大道至简”(当然可能不是这句话),你听了这句话就成佛了吗?你需要不断的尝试与经历,不断的悟,这里的悟指的就是反思。在不同项目里对你运用的设计流程与设计工具不断反思,在interview里对你问问题的方式不断反思,在observation里对你观察人们的方式不断反思……然后再去尝试,设计只有这一个笨办法,设计就是个苦差事。
    以上是我不赞同“Design Process is all”的原因,因为这套流程对于已经掌握如何做设计的人来说就是bullshit,类似于“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而相反的,对于没有掌握设计或者不懂设计的人来说,却又不够“有用”,你无法仅仅通过了解这套流程来掌握设计,因为要掌握设计就要像我之前所说的: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并且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当然我这句话不是在为那些作品集机构打广告,因为毕竟许多机构的老师也只习得皮毛,自己的项目从来未经过实际检验,甚至他们中许多人连如何进行反思都不知道,更别说如何帮你一起反思了。而事实上,无论多厉害的老师,都没办法“教你如何设计”,他只能“陪着你”,使用他的同理心来与你一起反思,所以最后是你自己教会了你自己。
    所以,我认同Design Thing以及Design Process中对“人”的强调、对“实践与反思”的强调以及对“Rational Design”的反对;但有趣的是,这套方法本身也没有“可实践性”(即自我学习自我检验),依旧需要一个掌握设计的老师陪伴你进行实践,因此它并没有改变传统学习设计的流程,这是我不认同它的原因。
    简单来说,Design Thinking可以帮助初学者或者外行了解设计,想要真正掌握如何真正地做设计?忘记它吧,答案已在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