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Everything around us has been designed.
    本文经Barry Katz本人审阅并经其同意发布。


    最近几个月,我在上Barry Katz的设计史和设计理论课。
    Barry Katz是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下属产品设计系 (Design Group,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的教授。除了斯坦福教授,他还有两重身份:他是加州艺术学院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的任课教授,他还是IDEO设计咨询公司的合伙人。
    Barry Katz并非一个设计师,也不是个工程师,他的背景其实是历史和哲学。成长于一个科研环境家庭的他,出于对科技的兴趣,他逐渐对科技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最终进入了产品设计的领域。2009年,他与IDEO的CEO蒂姆•布朗 (Tim Brown) 合著了一本设计理念书籍——《设计改变一切》(Change by Design)。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是设计领域里的必读书籍之一。2015年,Barry出版了一本讲述硅谷设计历史的书《Make it New: the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Design》,并同时开始在斯坦福教授设计史和设计理论。今年,已经是他讲这门课的第三个年头了。
    【摘录】设计思维是一种设计方法吗?不。 - 图1
    Barry Katz在斯坦福讲设计史和设计理论
    【摘录】设计思维是一种设计方法吗?不。 - 图2
    Barry Katz的书,《Make it New》
    由于赶上美国公共假日,斯坦福全校放假,所以我们原本上课的教室不能开放使用。但好在d.school是可以进去的,于是昨天的课就在d.shcool上了。Barry评价说,d.school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不教设计的设计学院。d.school不教设计,那它教什么呢?设计思维 (Design Thinking)。它的众多课程和培训都是围绕着设计思维去展开的,而在这当中以设计思维同名课程最受大家欢迎。
    在今天,设计思维常常被理解为一种标准化的设计方法,或是一套体系化的设计流程。什么样的流程?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从感同身受到定义问题,再到头脑风暴、原型制作、用户测试。的确,大部分设计思维的培训课程,包括d.school的课,都在教这样的一个设计流程 (参考斯坦福大学 Design School 所倡导设计思维的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摘录】设计思维是一种设计方法吗?不。 - 图3
    d.school一层大厅
    不过,在此任教的Barry Katz表示,他对于大众理解设计思维的方式有一种担忧。设计思维不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做设计的方法。设计流程其实只是设计思维的表象而已,它是设计思维的一个具象化的呈现。实际上,设计思维的目标是让人们脱离所谓的标准和流程,打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无限可能,具有创新性地去解决一个问题
    那么如何看待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呢?在设计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用了60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套设计流程和体系,也就是设计方法,它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设计思维是在设计方法之上的一个提升。设计方法重点在于做,设计思维重点在于想。如果我们把设计方法看作一个工具箱 (toolkit),里面装着解决设计问题会用到的各种工具,那么设计思维就是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听起来有些拗口,设计思维是设计方法的使用方法
    好了,举个例子吧。昨天上课,有个学生提到说,他的朋友在非洲的加纳做乡村教师,那里的学生每到下雨天就停课。为什么?因为下雨的时候天色太暗,乡下没有供电,无法照明,所以不能上课。设计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忽略了设计思维的话会直接上来走流程:要解决供电问题,头脑风暴一下可能的解决方案,选个方案出来做原型,然后做测试评估,再基于测试反复修改。
    但如果运用设计思维,我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先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供电问题?为什么要供电?因为孩子们上课读书需要光。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照明?不读书还可以做什么?户外活动?有没有适合雨天的户外活动?或者适合雨天的室内活动?他们的生活当中除了上课还有什么?当地的环境、经济、民俗文化是怎么样的?最后,有可能原本的供电问题变成了如何设计加纳乡村的教育系统的问题。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是跑题了吗?但是实际上这才是设计思维的精要:基于对人的深入了解,挖掘问题的本质,解决真正的问题。它强调的是思考和分析,而不是靠执行流程而得出一个结果。你可能会想原本的小问题被搞得这么庞大而复杂,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了。你说对了!在d.school上课的学生,常常有和企业合作的项目。通常学校都会要求,来自企业的项目不能是计划在5年之内就要看到绩效的项目。如果一个企业项目想要快速得到设计方案,然后拿去实施并销售,d.school是不愿去考虑合作的,因为d.school不是一个速食设计作坊,设计思维也不是一个速食设计工具。
    【摘录】设计思维是一种设计方法吗?不。 - 图4
    d.school众多工作室中的一间
    Barry认为设计思维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当面对一个问题时,设计思维不是一种设计方法,而是一种看待、定义问题的方法 (a way you approach a problem)。注意这里强调的是看待和定义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问题的陈述方式不同,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可能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设计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设计师自己的事,而应该是由来自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拥有各种背景、各种技能的人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事。斯坦福的d.school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而设立的。d.school不是一个独立的学院,它也不授予设计学位,但它接受任何斯坦福在校生来上设计课程,并在此过程中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一起协作解决设计问题。如果上过d.school设计思维培训的人,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而这是比设计方法本身更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在实际当中解决设计问题时,就是需要各种背景的人聚在一起群策群力,才能发挥出设计思维更大的能量,更有效地去把问题解决。
    一直以来,设计师总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工程师认为设计是艺术性的附属品,艺术家认为设计是商业盈利的工具。事实上,设计不是工程,设计也不是艺术。设计师不应该在这二者之间找位子,而是应该在这二者之外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设计是基于对人性的认知去解决人们的问题,设计思维是一种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思考能力。
    正如英国设计研究和教育家Nigel Cross在他2007年的研究著作《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中强调的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被设计过的。实际上,设计能力是人类三大基础智能之一。设计、科学、艺术,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无与伦比的认知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文章写完之后,我发邮件给Barry说,我把我们上次聊天的内容,结合上课讲的东西还有我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篇文章。我写了中英文两个版本,打算分享在Medium和知乎上,但是需要征得您的同意。因为文章里不仅引述了您的想法,还有一张您的照片。另外,您看看文章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合适的地方,尽请提出修改建议。
    第二天Barry就回了邮件(以往一般要5-7天),说他乐意至极,只是需要给他一两天时间来读。结果4个小时之后,他又发来一封邮件,说他刚才在去加州艺术学院的地铁上读完了我的文章。他认为文章很好地阐述了设计思维的核心思想,尽管拿去发在Medium,知乎,或者发到加纳去吧,如果有有趣的评论一定要转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