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上动了个小手术,没法工作,于是寻了一些书来看。有科幻,有哲学,也有当代中国文学。其中就看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和《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集,能够窥探到王小波的很多想法。《黄金时代》是他提到的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我也一口气读完了,很过瘾。看过这两本书也算大概对王小波有初步的认识了,简单聊一聊,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不然我这记性估计过两个月又可以重新再读一遍《黄金时代》了,保准和没看过一样。
过去看的大多都是国内外的科幻小说,中国八九十年代的作品相对看得少了一些,最近也还算是多的。刚不久看了路遥的《人生》,余华的《活着》,都能够一口气看完,一般这种可以吸引我一口气看完而且看完后激荡不已的我都会评上个五星。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自然也在其列。
这一类作品以前看得少确实是一个错失,那个时代真的诞生了很多值得赞颂的作家,路遥、余华、王小波当然还有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们都有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有着那个时代的特质。他们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艰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强烈冲击,他们的上一个时代是战争的时代,下一个时代是文化和经济复兴的时代,他们那一代人是独特的,他们的作品真的是看一部少一部,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再说回到王小波和他的《黄金时代》。王小波家里背景也算不错的,他父亲还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他正是初一,完整的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他见证过大跃进,插过队,七十年代参加了高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然后在学校教书,八十年代又去了美国留学,《黄金时代》也是在八十年代写的,据说花了十年时间。
王小波经历过国内的苦难,也见识过西方的繁荣,他有过对国内一些文化的讽刺,但也确确实实是一名爱国知识分子。
在他的杂文《人性的逆转》里面他写到:中国人一直生活在一种有害哲学的影响之下,孔孟程朱憋出了这套东西,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上层生活。假如从整个人类来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趋利避害直接了当地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是说实话。中国人在这方面已经很不像样了,这不是什么哲学的思辨,而是我的生活经验,我们的社会里必须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把未来的命脉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另外一篇杂文里面写到: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理应有自己的榜样。此刻我脑子里浮现出一系列名字:陈寅格教授,冯友兰教授,等等。说到陈教授,我们知道,他穷毕生精力,考据了一篇很不重要的话本,《再生缘》。想到这件事,我并不感到有多振奋,只是有点伤感。
我很喜欢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序里面的一句话: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
王小波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特质便造就了《黄金时代》的故事内核,从纯粹的性到爱,以及对时代的讽刺,故事本身平淡又深邃,情节泛黄又清新。我以为一部好的小说一是要有好的故事为内核,另外一点是要有好的文笔为外衣。好的内核便是我前面所说,但是好的文笔不同的人却是各执一词。我记得之前还有人说刘慈欣的文笔很差,这部分人大概也会觉得王小波的文笔很差吧。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辞藻装饰,但是又让你爱不释手,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而全然不累。性和爱,过去和现在,大时代和小人物。这些都在王小波看是简俗的语言背后被精妙的串联起来。
看是简单的文字背后其实大有学问,王小波就说过:
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方块字儿,念起来就大不相同,诗不光是押韵还有韵律,散文也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种大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
总之,《黄金时代》必然是值得一看的,这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