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nqYBt3-sunP361iYFFlxQ
    导读:

    Typeschool 2020-07-12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1
    音乐:陈奕迅 - Time Flies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

    香港字型的诞生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July|12.07.2020

    image.png

    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言,李汉的字是无可磨灭的风景之一,他遗留的字帖,能否在这时代以新的面貌问世?

    写字佬遗留的字帖,能否在这时代以新的面貌问世?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言,李汉的字是无可磨灭的风景之一。招牌店第二代李健明欲将父亲友人李伯伯的作品做成字型,他是如何做的呢?

    image.png
    李汉港楷

    故事发生在 1990 年代的香港。二三十年经验的「写字佬」李汉,即将告老还乡。在香港,名气自然不比不像大家如华戈(冯兆华),但若在招牌业内谈起他,却也无人不知这号人物。

    招牌正是此城的印象。若要找能代表香港的字体风格,势必是紧凑显眼、力道威猛的北魏楷书。李汉楷书也能看到北魏楷书的力道,但个性却不那麽突出,比较中庸。中庸的字用途反而更广。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言,李汉的字也是无可磨灭的风景之一。

    image.png
    香港街景,北魏楷书最是经典

    但李汉心中还有件事放不下:
    自己退休之后,谁来帮李威写字呢?

    李汉写字,李威做招牌。两人是多年合作的好搭档,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兄弟。他们一起经手许多作品。今天到香港九龙一带,都还能看到。举凡小吃店、诊所、寺庙、对联⋯⋯各行各业都有许多指名要李汉写字的客户。从前李威的店在黄大仙庙附近,也就有了许多奇妙的客户,命理、择日、降头(!),不在话下。

    image.png

    为了老友所展开的「写字帖」任务

    今天不论是台湾或香港的招牌行,都不需要别人来帮忙写字。他们有一整个团队用电脑造的「字型」来帮忙。但在 90 年代以前,事情通常是:招牌师傅接单后,跑去找写字师傅(写字佬)求字。一开始,李威接了单,还得花半小时从黄大仙坐车到旺角找李汉谈需求,过一两天之后又再亲自去一趟拿字。两人意气相投,交情很深,后来写字甚至不收钱了。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7

    大约 1990 年,李汉自觉身体转差,开始计画退休。为了让好友能继续经营下去,有计划的展开写字帖的任务。先从楷书开始,前后写了两次。据李威之子李健明先生所述,第一次可能字写得不好,半途停止了,再写第二次。第二份稿只有 300 页,1800 字。剩下的应该没有完成,或因为种种原因不见了。之后在 1992 年,则完成了隶书,一次交给李威。前后加起来有沉甸甸十多个大资料夹。

    只是过不了多久,李汉就过世了。招牌行业也已步入数位时代。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8

    香港招牌上手写楷书是我童年的视觉回忆,这几年还特地回去上海街、砵兰街、新填地街一带街拍摄老招牌,现在的招牌楷书都给快速便捷的电脑字体所取代,这份老「港味」已经越来越少了。——洋葱设计 黄家贤

    image.png

    留下一份香港本土特色的字型吧!
    说来遗憾,字帖摆了 20 多年,没有派上很大的用场。不是因为字不好,而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电脑字型早就成为主流,方便又快速,再也没人像以前那样把稿件複印放大再对位切割了。

    image.png

    李汉港楷的特色

    「李汉港楷」笔划较粗,一目了然,最大的特式是一体成形。非常适合用于招牌、手 工艺製作、立体字、节目标题字、平面广告印刷、数码媒体设计、海报旗帜和产品包装等等。希望「李汉港楷」为大家带来多一个字体上的选择,同时让这种充满香港特色的字体再次出现。

    image.png

    李威之子李健明也一直觉得可惜:一方面是不忍辜负李伯伯珍贵的礼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繁体字型都来自台湾,总觉得少了点香港味道。虽然也有楷书字体,但台湾的「刘元祥楷书」对香港人来说还是太柔和了。

    image.png
    左:李汉港楷|右:台湾刘元祥楷书

    况且,近年政经局势的发展下,香港也兴起了本土化的意识,越来越多人投入心力去挖掘、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元素。李汉的字正是绝佳范例,现在正是让这套字重新问世的最好时机。后来取名「李汉港楷」,广东话谐音也有「你看港街」的寓意。

    其实,20 多年间,他们不断尝试想把李汉楷书带进数位时代,但碍于技术问题,总是不知如何突破。终于,有天听电台时,他得知了一个有趣的服务。那家公司在台湾,说是能把人的手写稿转成电脑字型的,上网找到了联络方式,便写信询问是否能将李汉的字编码成字型档。

    image.png

    justfont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与「李伯伯」搭上线的。一开始,justwrite 这个品牌的目的只是想保存一般人的书写字迹,但同样的技术的确也能把楷书稿件转成数位字型。那天我们收到这封信,啧啧称奇,觉得如果这件事能成真,一定很有意义。评估后发现可行,就答应协助了。

    image.png
    李健明所修整的李汉港楷打样稿

    想「修复」李汉港楷?
    还得招牌师傅的深厚功力才行

    原稿寄送有风险,所以李健明是在香港一个字一个字扫描建档的。justwrite 解决的是李健明毫无头绪的编码问题。但如果要用于印刷,李健明势必还是要精修字型的轮廓。这时,20 多年的招牌师傅功力就派上用场了。

    过去找写字佬写大字,要转化成招牌用的「胶片」,仍然需要有简化外框的思维,不至于把边缘的破笔也加入胶片。这个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描绘外框字型的最佳养分。虽然不是字型设计师,但从李健明带到 6 月字恋小聚的排印稿来看,中文字型设计的基本功夫对他来说也是没问题的:每字视觉大小均等,控制得宜;纵横排列下来,也不会起起伏伏,没有明显的不安定感。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15
    上:书法原稿|下:胶片招牌|右:简化轮廓,切割成胶片招牌

    李健明还分享一个香港招牌字设计上的「眉角」:为了求安装迅速,也避免笔画拆分后来又装错的问题,写字佬通常会写得「笔笔相连」,招牌佬就一整块切下来,工人也一整块装上去,这样大家都省事,也不会出错。李汉港楷正是这样的例子。除此以外,这款字之所以适合招牌应用,也是因为粗细得宜。李汉提供的原稿字有 4 吋高(等于 10.16 公分),是放大后仍显目的尺寸。

    image.png
    笔笔相连的李汉楷书,能提升招牌製作的效率

    拿起手上所有的李汉原稿,扣掉重複字,共有 3600 字。但依照 justwrite 提供的中文字频表,李汉港楷如果要能满足日常应用所需,必须得做到 7200 字。但这并不包含一些香港专用的字。所以李健明又多加了 250 个字。亦即,他必须善用笔画组字的本领,将字数扩充下去。所幸,这对招牌师傅也说,也并非难事,毕竟时不时就会碰到需要重组字的客户。其实,这正是做功课的时候。

    为了保留李汉港楷的旧时代氛围,面对原稿所缺的字,写法上自然会去参考比较传统的印刷体。日星铸字行楷书就是他的参考对象。同时,如果在街上同一字有他更喜欢的造型,也会把招牌拍下当参考。
    image.png
    李健明在写法上会取有意思的异体字,他认为这最能传达街头字体的生命力

    不过,就算有能力将李汉字体的原味尽量重现、用电脑工作也不是问题,但「造字」这事的本质,本来很大的一部分就是:稳稳地向前,傻傻的做。对多数人而言,这才是最吓人的门槛。以业馀时间造字,每天晚上每天做 15 个,一年可以做完。现在累积到了一定数目,已经进入校对阶段,可是连校对工作也还是需要 4 个月到半年。

    不论有没有原稿,是凭空创作还是有原作可依循,字型设计都是很不容易的工作。

    image.png

    做成字型的挑战

    将一份手写原稿转变成现代设计能应用的字型,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与原作者不相上下。举个例子来说:欧文、数字,与符号设计,往往是原稿所缺乏,但要做字型却又相当关键的环节。尤其,在香港这样的双语社会,看板势必会中英混排,缺乏这些符号,字型就没意义了。

    image.png
    李汉港楷与欧文混排实例

    这要怎麽办呢?这是相当令他头痛的问题。所幸,李健明还有一位相当资深的顾问可以请教,也就是李汉的好友,自己的父亲李威。在从前,写字佬只负责写中文字,招牌佬除了其他的立面、结构以外,还负责搞定其他文字。「你们要帮我一人一信逼他啦」,李健明笑著对著字恋小聚的听众说。

    不过最后,回到最现实的层面来讲,所有创意产物,都势必面临如何问世的问题。要走向开放自由,让人人都自由运用、改作?还是要上集资平台,借众人之力成就这套楷书?李健明还没拿定主意。「众筹压力太大了,不太想承受这个压力」,但对于完全开放出来,也不确定是否是正确决定。

    现在的他们,只希望把这份厚重的情感传递下去,将字一个个完成,才不辜负当初李伯伯的一片赤诚,也让纯正港味能在数位时代找到新的生命。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0

    以上图文来源于Shoppingdesig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INFO

    www.shoppingdeisgn.com


    **

    HONG KONG
    香港の霓虹黯色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1

    有情怀也有记忆


    SHAN TIAN TU
    山田土茶与创意之美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2

    一盒茶的想象力


    RECOMMENDED

    往|期|精|选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3
    原研哉 Kenya Hara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4
    田中一光Ikko tanaka

    image.png
    北魏真書 HongKong


    THE END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6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7
    Welcome Follow US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28
    2020©TYPE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image.png

    商务合作 |投稿请留言我们
    Business cooperation please leave us a message.


    下一期并不会更精彩,但还是值得期待。

    一个 “香港字型”的诞生 | 从招牌仔到字体修复者 - 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