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复习:实操考点大串讲

什么样的考点才会是核心考点呢?
根据我的经验,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并且操作比较费时的考点。会成为核心考点。

考点1:分组分析

考题:考题27(价格分组,分组区间(步长20)、分组下限、VLOOKUP)、考题21(年龄分组,异距分组)、作业4.8(VLOOKUP,应该用透视表做更方便,等距分组)、作业3.1(访客年龄分组统计,异距分组)、
频数分析:作业4.7(分组区间、分组上限、直方图)。
尤其注意,频数分析(包括frequency函数)是分组上限,VLOOKUP函数是分组下限。
子考点:频数分析、直方图、分组分析、VLOOKUP函数(组数、组距、分组下限)、透视表。
分组分析,我看作第一考点。
因为他涉及到很多内容(如频数分析、直方图、分组分析、VLOOKUP函数、透视表,串联交叉最多内容),并且官方的操作方法还很耗时间,考官就偏好用这样的考题折磨我们。很实用还有点难、很费劲。
但这个问题,用frequency函数非常轻松就搞定啦。
分组分析,一定是针对数值的,文本没可啥分组的。
如一般的数值,还有日期(日期比较复杂,年月日的分组也很常用,但考试不会考这么深的内容的)。
分组分析,可分为两类,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
等距分组:透视表。
异距分组:frequency函数、VLOOKUP函数(先分组,后用透视表统计占比)、直方图。
异距分组,要看你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是需要最终的占比情况,直接用frequency一步到位就搞定了。
如果实在是还需要分组,那就用VLOOKUP函数吧。不过一般都是需要最终的占比情况。因此frequency在考试中更重要。但VLOOKUP函数也一定要熟练掌握。

考点2:趋势分析①图像趋势预测法

考题24(线性趋势线)、作业4.4(指数趋势线、散点图)

线性趋势线与指数趋势线。

三步走:图表(散点图/折线图)、趋势线、公式。

考点2:趋势分析②季节波动法

考题23(季度比率、预测值)、作业4.3(季节波动法、移动平均法)、
季度比率。
理解透彻季度比率的含义与意义是计算的关键,操作步骤很繁琐,很容易做错,考题应该也不会用任何的计算提示的。需要牢牢记住计算过程。
季节波动法
三步走:

  • Y(年)年预测值=上年总数 * 预测增长率
  • S季节比率=同季度均值 / 所有季度均值
  • Y(季)季度预测值=预测年预测值 / 4 季节比率(即预测年的季度均值季节比率)

作业4.3 季度比率.gif

考点3:对比分析

环比分析:考题20(日环比增长率)、考题25(环比增长量(值)、环比增长率)、作业4.5、
同比分析:考题22(月同比分析,增长值、增长率)、作业4.6、

考点4:描述分析

考题19(平均数、极差)、作业4.1(添加数据分析加载项)、作业4.2(描述分析)、
这应该属于小考点,更偏重于理论的考查(如考官对偏度、峰度系数左偏、右偏,尖峰平坦的执念,能搞晕你的考点当然不能错过),虽然零基础的人理解起来非常费劲,但操作很简单。

考点5:透视表

透视表怎样讲的顺序:作业3.3(从分类汇总引入透视表)、作业3.5(首次接触值字段设置,显示方式,列汇总的百分比)、作业3.2(值字段设置,计算方式,平均值。一个汇总方式为平均值、其余的显示方式都为列汇总的百分比)。
作业3.4 更侧重计算与分表。作业3.6(条件格式、行列转置)。
作业3.1排最后,因为涉及到最难的年龄异距分组。并且性别占比、年龄占比、地域占比的情况也涉及到值字段设置的设置(列汇总的百分比)。熟练掌握透视表的操作就行了,合并计算、countif、分类汇总都是就打酱油的。操作不难,关键是你要深刻理解透视表,知道该怎么做。
透视表应该是很重要的,平时的作业就很重要。但考题好像没有太重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