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元素关系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团队>知识库>文档;删除父元素同时也会清空子元素;
文档
- 新建:如果想新建文档,请找到对应的知识库,右上角有新建文档的入口,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 入口:
- 导航栏,左侧导航栏是文档是一个快捷入口,这里会汇总所有的知识库里,跟你有关的文档,你可以查看编辑;
- 知识库>文档列表,找到知识库,里面会列式所有发布的文档,点击管理可以查看到未发布的文档;
- 编辑:进入文档之后,剩余的编辑功能同大多数文档,语雀可能会支持一些特殊的功能,如思维导图,流程图等;
- 保存VS发布:文档会自动保存,如果你不点击更新的话,你修改的部分不会显示出来,只能进入编辑才能查看;
知识库
知识库的任务是将文档汇集成册,用于分享、协作等场景。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分为文档、专栏和画板,这些类别仅是使用场景不同。
文档
文档知识库是为文档创作单独提供的知识库,可以用来编写产品文档、个人笔记、帮助手册、博客 等内容。 来自官方文档
语雀的文档编辑器算是中规中矩,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本满足文档编辑的需求。但是引入知识库的概念之后,让语雀的文档变得比较有韵味。
文档知识库带有“出版”的意思,这个转变让知识得以积累,让经验更有体系化。你可以先将某个范畴的知识进行架构(建目录),然后慢慢去补充架构里细节,当你觉得较为完整之后就可以去“出版”了。
个人认为,文档知识库算是语雀里的主角了。
专栏
专栏知识库是语雀推出的第二种文档知识库类型,被用于团队或者个人的知识分享。相较于目录结构,它可以更加快捷的分享你的知识,同时我们在专栏知识库做上的视觉优化可以使创作者的内容更加吸引读者。 来自官方文档
专栏知识库应该是借鉴了“知乎专栏”、“公众号”之类的概念,将文档知识库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也可以理解为一套新皮肤。
专栏概念的引进,让语雀具有“媒体”的功能,更偏娱乐化。
“语雀是什么?”Vs“语雀的天空”
文档知识库:语雀是什么? | 专栏知识库:语雀的天空 | |
---|---|---|
更新 | 语雀的介绍文档,它会随着语雀的版本迭代升级去修改文档 | 语雀的官微,它会去宣传语雀的理念、语雀的最新动态等,每次都是追加文档 |
频次 | 频次较低,需要保证信任度 | 频次较高,需要保持热度 |
节奏 | 与产品更细保持同一节奏 | 有自己的节奏,产品的更新迭代不会去修改/删除过往 |
画板
画板知识库是语雀推出的第二种类型知识库,主要为设计师群体提供设计稿服务。通过我们提供的 Sketch 插件,快速将设计稿以及附属信息上传到语雀,与团队成员分享你的设计想法。在线上开展异步设计沟通交流。
画板知识库是语雀的特色,大概是因为语雀诞生于蚂蚁金服体验部,所以才孕育出这个一个“小机灵儿鬼”。设计狮、前端攻城狮与产品经理的矛盾由来已久,多是因为需求沟通不顺利、产品经理“出尔反尔”等小事情。而画板知识库可以实现UI团队协作,大大方便了UI/UE、前端、产品经理之间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我想,“画板”应该语雀团队的得意之作。
团队
在语雀里,团队可以是一帮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项目。
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情,往往是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才能够做成的,这就团队的力量。团队意味着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所有的成果体现在知识库里。
语雀有一个默认的团队,就是你自己。当你没有在某个团队下创建知识库时,这个知识库属于“你自己”这个团队。这也意味着,你自己也是一个团队。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知识库
团队存在的意义是协作,协作的载体就是知识库。团队里的知识库,记录了你团队里的所有努力、沟通和成果。因此,你可以在知识库里安排工作、讨论方案、撰写方案、发布成果等等,但凡需要沟通协作的工作,都可以在知识库里完成。
讨论区
讨论区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知识库里适合成果展现等较为正式内容,临时性的讨论争论,你可以在讨论区新建一个主题,团队成员可以区那里讨论。在讨论区,你也可以要求指定人来回答问题。如果你的问题和疑问得到了解答,你可以关闭主题。
讨论区也可以用来收集需求反馈,如果你的方案发出去,受众有疑问和反馈,可以在讨论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团队成员予以解答和回应。在开放的情况下,非团队成员也可以参与话题讨论。
成员
成员是团队的组成,团队创建者可以添加、删除和配置权限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