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avaScript的历史

1、 始于网景

1993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NCSA)发表了NCSA Mosaic。1994年,一家名为Mosaic Communications的公司在加州芒廷维尤)成立开发Mosaic Netscape,该公司的目标是取代NCSA Mosaic成为世界第一的网页浏览器第一个版本的Mosaic Netscape 0.9于1994年底发布。为避免NCSA的商标所有权问题,该浏览器于同年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该公司命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s。网景公司马克·安德森认为HTML需要一种胶水语言,让网页设计师和兼职程序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它来组装图片和插件之类的组件,且代码可以直接编写在网页标记中。

2、微软采纳

JavaScript推出后在浏览器上大获成功,微软公司在不久后就为Internet Explorer 3浏览器推出了JScript,以与网景产品同台竞争。随着Internet Explorer 4的发布,微软引入了动态HTML的概念,但语言实现和不同专有化的文档对象模型的差异仍然存在,成为网络上普及使用JavaScript的阻碍。

3、标准化

1996年11月,网景正式向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提交语言标准。1997年6月,ECMA以JavaScript语言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标准规范ECMA-262。JavaScript成为了ECMAScript最著名的实现之一。。

2、JavaScript的诞生

1995年,网景招募了布兰登·艾克,目标是把Scheme语言嵌入到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当中。但更早之前,网景已经跟昇阳合作在Netscape Navigator中支持Java,这时网景内部产生激烈的争论。后来网景决定发明一种与Java搭配使用的辅助脚本语言并且语法上有些类似,这个决策导致排除了采用现有的语言,例如PerlPythonTcl或Scheme。为了在其他竞争提案中捍卫JavaScript这个想法,公司需要有一个可以运作的原型。艾克在1995年5月仅花了十天时间就把原型设计出来了。
最初命名为Mocha,1995年9月在Netscape Navigator 2.0的Beta版中改名为LiveScript,同年12月,Netscape Navigator 2.0 Beta 3中部署时被重命名为JavaScript。当时网景公司与昇阳计算机公司组成的开发联盟为了让这门语言搭上Java这个编程语言“热词”,因此将其临时改名为JavaScript。

3、JavaScript的设局缺陷

1. 不适合开发大型程序

Javascript没有名称空间(namespace),很难模块化;没有如何将代码分布在多个文件的规范;允许同名函数的重复定义,后面的定义可以覆盖前面的定义,很不利于模块化加载。

2. 非常小的标准库

Javascript提供的标准函数库非常小,只能完成一些基本操作,很多功能都不具备。

3. null和undefined

null属于对象(object)的一种,意思是该对象为空;undefined则是一种数据类型,表示未定义。两者非常容易混淆,但是含义完全不同,在编程实践中,null几乎没用,根本不应该设计它。

  1. typeof null; // object
  2. typeof undefined; // undefined
  1. var foo;
  2.   alert(foo == null); // true
  3.   alert(foo == undefined); // true
  4.   alert(foo === null); // false
  5.   alert(foo === undefined); // true

4. 全局变量难以控制

Javascript的全局变量,在所有模块中都是可见的;任何一个函数内部都可以生成全局变量,这大大加剧了程序的复杂性。

5. 自动插入行尾分号

Javascript的所有语句,都必须以分号结尾。但是,如果你忘记加分号,解释器并不报错,而是为你自动加上分号。有时候,这会导致一些难以发现的错误。

比如,下面这个函数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返回值不是一个对象,而是undefined。

  1. function(){
  2.     return
  3.       {
  4.         i=1
  5.       };
  6.   }

原因是解释器自动在return语句后面加上了分号。

  1. function(){
  2.     return;
  3.       {
  4.         i=1
  5.       };
  6.   }

6. 加号运算符

+号作为运算符,有两个含义,可以表示数字与数字的和,也可以表示字符与字符的连接。

  1. alert(1+10); // 11
  2. alert("1"+"10"); // 110

如果一个操作项是字符,另一个操作项是数字,则数字自动转化为字符。

  1. alert(1+"10"); // 110
  2. alert("10"+1); // 101

这样的设计,不必要地加剧了运算的复杂性,完全可以另行设置一个字符连接的运算符。

7. NaN

NaN是一种数字,表示超出了解释器的极限。它有一些很奇怪的特性:与其设计NaN,不如解释器直接报错,反而有利于简化程序。

  1. NaN === NaN; //false
  2. NaN !== NaN; //true
  3. alert( 1 + NaN ); // NaN

8. 数组和对象的区分

由于Javascript的数组也属于对象(object),所以要区分一个对象到底是不是数组,相当麻烦。Douglas Crockford的代码是这样的:

  1. if ( arr &&
  2.     typeof arr === 'object' &&
  3.     typeof arr.length === 'number' &&
  4.     !arr.propertyIsEnumerable('length')){
  5.     alert("arr is an array");
  6.   }

9. == 和 ===

==用来判断两个值是否相等。当两个值类型不同时,会发生自动转换,得到的结果非常不符合直觉。

  1. ""=="0" // false
  2. 0 == "" // true
  3. 0 == "0" // true
  4. false == "false" // false
  5. false == "0" // true
  6. false == undefined // false
  7. false == null // false
  8. null == undefined // true
  9. " \t\r\n" == 0 // true

10. 基本类型的包装对象

Javascript有三种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和布尔值。它们都有相应的建构函数,可以生成字符串对象、数字对象和布尔值对象。

  1. new Boolean(false);
  2. new Number(1234);
  3. new String("Hello World");

与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对象类型,作用很小,造成的混淆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