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原理 #
    • #">先入先出 #
    • #">无锁管道 #
  • #">数据结构 #
  • #">创建管道 #
  • #">发送数据 #
    • #">直接发送 #
    • #">缓冲区 #
    • #">阻塞发送 #
    • #">小结 #
  • #">接收数据 #
    • #">直接接收 #
    • #">缓冲区 #
    • #">阻塞接收 #
    • #">小结 #
  • #">关闭管道 #
  • #">小结 #

    作为 Go 核心的数据结构和 Goroutine 之间的通信方式,Channel 是支撑 Go 语言高性能并发编程模型的重要结构本节会介绍管道 Channel 的设计原理、数据结构和常见操作,例如 Channel 的创建、发送、接收和关闭。虽然 Channel 与关键字 range 和 select 的关系紧密,但是因为在前面的两节中已经分析了 Channel 在不同的控制结构中组合使用时的现象,所以这里也就不会再次介绍了。

    设计原理 #

    Go 语言中最常见的、也是经常被人提及的设计模式就是:不要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通信,而是应该通过通信的方式共享内存。在很多主流的编程语言中,多个线程传递数据的方式一般都是共享内存,为了解决线程竞争,我们需要限制同一时间能够读写这些变量的线程数量,然而这与 Go 语言鼓励的设计并不相同。
    Channel - 图1
    图 6-17 多线程使用共享内存传递数据
    虽然我们在 Go 语言中也能使用共享内存加互斥锁进行通信,但是 Go 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并发模型,即通信顺序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CSP)1。Goroutine 和 Channel 分别对应 CSP 中的实体和传递信息的媒介,Goroutine 之间会通过 Channel 传递数据。
    Channel - 图2
    图 6-18 Goroutine 使用 Channel 传递数据
    上图中的两个 Goroutine,一个会向 Channel 中发送数据,另一个会从 Channel 中接收数据,它们两者能够独立运行并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是能通过 Channel 间接完成通信。

    先入先出 #

    目前的 Channel 收发操作均遵循了先进先出的设计,具体规则如下:

    • 先从 Channel 读取数据的 Goroutine 会先接收到数据;
    • 先向 Channel 发送数据的 Goroutine 会得到先发送数据的权利;

    这种 FIFO 的设计是相对好理解的,但是稍早的 Go 语言实现却没有严格遵循这一语义,我们能在 runtime: make sure blocked channels run operations in FIFO order 中找到关于带缓冲区的 Channel 在执行收发操作时没有遵循先进先出的讨论2

    • 发送方会向缓冲区中写入数据,然后唤醒接收方,多个接收方会尝试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如果没有读取到会重新陷入休眠;
    • 接收方会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然后唤醒发送方,发送方会尝试向缓冲区写入数据,如果缓冲区已满会重新陷入休眠;

    这种基于重试的机制会导致 Channel 的处理不会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经过 runtime: simplify buffered channelsruntime: simplify chan ops, take 2 两个提交的修改,带缓冲区和不带缓冲区的 Channel 都会遵循先入先出发送和接收数据3 4

    无锁管道 #

    锁是一种常见的并发控制技术,我们一般会将锁分成乐观锁和悲观锁,即乐观并发控制和悲观并发控制,无锁(lock-free)队列更准确的描述是使用乐观并发控制的队列。乐观并发控制也叫乐观锁,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乐观锁是与悲观锁差不多,然而它并不是真正的锁,只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思想5
    Channel - 图3
    图 6-19 悲观并发控制与乐观并发控制
    乐观并发控制本质上是基于验证的协议,我们使用原子指令 CAS(compare-and-swap 或者 compare-and-set)在多线程中同步数据,无锁队列的实现也依赖这一原子指令。
    Channel 在运行时的内部表示是 runtime.hchan,该结构体中包含了用于保护成员变量的互斥锁,从某种程度上说,Channel 是一个用于同步和通信的有锁队列,使用互斥锁解决程序中可能存在的线程竞争问题是很常见的,我们能很容易地实现有锁队列。
    然而锁导致的休眠和唤醒会带来额外的上下文切换,如果临界区6过大,加锁解锁导致的额外开销就会成为性能瓶颈。1994 年的论文 Implementing lock-free queues 就研究了如何使用无锁的数据结构实现先进先出队列7,而 Go 语言社区也在 2014 年提出了无锁 Channel 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将 Channel 分成了以下三种类型8

    • 同步 Channel — 不需要缓冲区,发送方会直接将数据交给(Handoff)接收方;
    • 异步 Channel — 基于环形缓存的传统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chan struct{} 类型的异步 Channel — struct{} 类型不占用内存空间,不需要实现缓冲区和直接发送(Handoff)的语义;

    这个提案的目的也不是实现完全无锁的队列,只是在一些关键路径上通过无锁提升 Channel 的性能。社区中已经有无锁 Channel 的实现9,但是在实际的基准测试中,无锁队列在多核测试中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10
    因为目前通过 CAS 实现11的无锁 Channel 没有提供先进先出的特性,所以该提案暂时也被搁浅了12

    数据结构 #

    Go 语言的 Channel 在运行时使用 runtime.hchan 结构体表示。我们在 Go 语言中创建新的 Channel 时,实际上创建的都是如下所示的结构:

    1. type hchan struct {
    2. qcount uint
    3. dataqsiz uint
    4. buf unsafe.Pointer
    5. elemsize uint16
    6. closed uint32
    7. elemtype *_type
    8. sendx uint
    9. recvx uint
    10. recvq waitq
    11. sendq waitq
    12. lock mutex
    13. }

    runtime.hchan 结构体中的五个字段 qcount、dataqsiz、buf、sendx、recv 构建底层的循环队列:

    • qcount — Channel 中的元素个数;
    • dataqsiz — Channel 中的循环队列的长度;
    • buf — Channel 的缓冲区数据指针;
    • sendx — Channel 的发送操作处理到的位置;
    • recvx — Channel 的接收操作处理到的位置;

    除此之外,elemsize 和 elemtype 分别表示当前 Channel 能够收发的元素类型和大小;sendq 和 recvq 存储了当前 Channel 由于缓冲区空间不足而阻塞的 Goroutine 列表,这些等待队列使用双向链表 runtime.waitq 表示,链表中所有的元素都是 runtime.sudog 结构:

    1. type waitq struct {
    2. first *sudog
    3. last *sudog
    4. }

    runtime.sudog 表示一个在等待列表中的 Goroutine,该结构中存储了两个分别指向前后 runtime.sudog 的指针以构成链表。

    创建管道 #

    Go 语言中所有 Channel 的创建都会使用 make 关键字。编译器会将 make(chan int, 10) 表达式转换成 OMAKE 类型的节点,并在类型检查阶段将 OMAKE 类型的节点转换成 OMAKECHAN 类型:

    1. func typecheck1(n *Node, top int) (res *Node) {
    2. switch n.Op {
    3. case OMAKE:
    4. ...
    5. switch t.Etype {
    6. case TCHAN:
    7. l = nil
    8. if i < len(args) { // 带缓冲区的异步 Channel
    9. ...
    10. n.Left = l
    11. } else { // 不带缓冲区的同步 Channel
    12. n.Left = nodintconst(0)
    13. }
    14. n.Op = OMAKECHAN
    15. }
    16. }
    17. }

    这一阶段会对传入 make 关键字的缓冲区大小进行检查,如果我们不向 make 传递表示缓冲区大小的参数,那么就会设置一个默认值 0,也就是当前的 Channel 不存在缓冲区。
    OMAKECHAN 类型的节点最终都会在 SSA 中间代码生成阶段之前被转换成调用 runtime.makechan 或者 runtime.makechan64 的函数:

    1. func walkexpr(n *Node, init *Nodes) *Node {
    2. switch n.Op {
    3. case OMAKECHAN:
    4. size := n.Left
    5. fnname := "makechan64"
    6. argtype := types.Types[TINT64]
    7. if size.Type.IsKind(TIDEAL) || maxintval[size.Type.Etype].Cmp(maxintval[TUINT]) <= 0 {
    8. fnname = "makechan"
    9. argtype = types.Types[TINT]
    10. }
    11. n = mkcall1(chanfn(fnname, 1, n.Type), n.Type, init, typename(n.Type), conv(size, argtype))
    12. }
    13. }

    runtime.makechanruntime.makechan64 会根据传入的参数类型和缓冲区大小创建一个新的 Channel 结构,其中后者用于处理缓冲区大小大于 2 的 32 次方的情况,因为这在 Channel 中并不常见,所以我们重点关注 runtime.makechan

    1. func makechan(t *chantype, size int) *hchan {
    2. elem := t.elem
    3. mem, _ := math.MulUintptr(elem.size, uintptr(size))
    4. var c *hchan
    5. switch {
    6. case mem == 0:
    7. c = (*hchan)(mallocgc(hchanSize, nil, true))
    8. c.buf = c.raceaddr()
    9. case elem.kind&kindNoPointers != 0:
    10. c = (*hchan)(mallocgc(hchanSize+mem, nil, true))
    11. c.buf = add(unsafe.Pointer(c), hchanSize)
    12. default:
    13. c = new(hchan)
    14. c.buf = mallocgc(mem, elem, true)
    15. }
    16. c.elemsize = uint16(elem.size)
    17. c.elemtype = elem
    18. c.dataqsiz = uint(size)
    19. return c
    20. }

    上述代码根据 Channel 中收发元素的类型和缓冲区的大小初始化 runtime.hchan 和缓冲区:

    • 如果当前 Channel 中不存在缓冲区,那么就只会为 runtime.hchan 分配一段内存空间;
    • 如果当前 Channel 中存储的类型不是指针类型,会为当前的 Channel 和底层的数组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
    • 在默认情况下会单独为 runtime.hchan 和缓冲区分配内存;

    在函数的最后会统一更新 runtime.hchan 的 elemsize、elemtype 和 dataqsiz 几个字段。

    发送数据 #

    当我们想要向 Channel 发送数据时,就需要使用 ch <- i 语句,编译器会将它解析成 OSEND 节点并在 cmd/compile/internal/gc.walkexpr 中转换成 runtime.chansend1

    1. func walkexpr(n *Node, init *Nodes) *Node {
    2. switch n.Op {
    3. case OSEND:
    4. n1 := n.Right
    5. n1 = assignconv(n1, n.Left.Type.Elem(), "chan send")
    6. n1 = walkexpr(n1, init)
    7. n1 = nod(OADDR, n1, nil)
    8. n = mkcall1(chanfn("chansend1", 2, n.Left.Type), nil, init, n.Left, n1)
    9. }
    10. }

    runtime.chansend1 只是调用了 runtime.chansend 并传入 Channel 和需要发送的数据。runtime.chansend 是向 Channel 中发送数据时一定会调用的函数,该函数包含了发送数据的全部逻辑,如果我们在调用时将 block 参数设置成 true,那么表示当前发送操作是阻塞的:

    1. func chansend(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callerpc uintptr) bool
    2. {
    3. lock(&c.lock)
    4. if c.closed != 0 {
    5. unlock(&c.lock)
    6. panic(plainError("send on closed channel"))
    7. }

    在发送数据的逻辑执行之前会先为当前 Channel 加锁,防止多个线程并发修改数据。如果 Channel 已经关闭,那么向该 Channel 发送数据时会报 “send on closed channel” 错误并中止程序。
    因为 runtime.chansend 函数的实现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这里将该函数的执行过程分成以下的三个部分:

    • 当存在等待的接收者时,通过 runtime.send 直接将数据发送给阻塞的接收者;
    • 当缓冲区存在空余空间时,将发送的数据写入 Channel 的缓冲区;
    • 当不存在缓冲区或者缓冲区已满时,等待其他 Goroutine 从 Channel 接收数据;

      直接发送 #

      如果目标 Channel 没有被关闭并且已经有处于读等待的 Goroutine,那么 runtime.chansend 会从接收队列 recvq 中取出最先陷入等待的 Goroutine 并直接向它发送数据:
      1. if sg := c.recvq.dequeue(); sg != nil {
      2. send(c, sg, ep, func() { unlock(&c.lock) }, 3)
      3. return true
      4. }
      下图展示了 Channel 中存在等待数据的 Goroutine 时,向 Channel 发送数据的过程:
      Channel - 图4
      图 6-20 直接发送数据的过程
      发送数据时会调用 runtime.send,该函数的执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 调用 runtime.sendDirect 将发送的数据直接拷贝到 x = <-c 表达式中变量 x 所在的内存地址上;
    2. 调用 runtime.goready 将等待接收数据的 Goroutine 标记成可运行状态 Grunnable 并把该 Goroutine 放到发送方所在的处理器的 runnext 上等待执行,该处理器在下一次调度时会立刻唤醒数据的接收方;

      1. func send(c *hchan, sg *sudog, ep unsafe.Pointer, unlockf func(), skip int) {
      2. if sg.elem != nil {
      3. sendDirect(c.elemtype, sg, ep)
      4. sg.elem = nil
      5. }
      6. gp := sg.g
      7. unlockf()
      8. gp.param = unsafe.Pointer(sg)
      9. goready(gp, skip+1)
      10. }

      需要注意的是,发送数据的过程只是将接收方的 Goroutine 放到了处理器的 runnext 中,程序没有立刻执行该 Goroutine。

      缓冲区 #

      如果创建的 Channel 包含缓冲区并且 Channel 中的数据没有装满,会执行下面这段代码:

      1. func chansend(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callerpc uintptr) bool {
      2. ...
      3. if c.qcount < c.dataqsiz {
      4. qp := chanbuf(c, c.sendx)
      5. typedmemmove(c.elemtype, qp, ep)
      6. c.sendx++
      7. if c.sendx == c.dataqsiz {
      8. c.sendx = 0
      9. }
      10. c.qcount++
      11. unlock(&c.lock)
      12. return true
      13. }
      14. ...
      15. }

      在这里我们首先会使用 runtime.chanbuf 计算出下一个可以存储数据的位置,然后通过 runtime.typedmemmove 将发送的数据拷贝到缓冲区中并增加 sendx 索引和 qcount 计数器。
      Channel - 图5
      图 6-21 向缓冲区写入数据
      如果当前 Channel 的缓冲区未满,向 Channel 发送的数据会存储在 Channel 的 sendx 索引所在的位置并将 sendx 索引加一。因为这里的 buf 是一个循环数组,所以当 sendx 等于 dataqsiz 时会重新回到数组开始的位置。

      阻塞发送 #

      当 Channel 没有接收者能够处理数据时,向 Channel 发送数据会被下游阻塞,当然使用 select 关键字可以向 Channel 非阻塞地发送消息。向 Channel 阻塞地发送数据会执行下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这段代码的逻辑:

      1. func chansend(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callerpc uintptr) bool {
      2. ...
      3. if !block {
      4. unlock(&c.lock)
      5. return false
      6. }
      7. gp := getg()
      8. mysg := acquireSudog()
      9. mysg.elem = ep
      10. mysg.g = gp
      11. mysg.c = c
      12. gp.waiting = mysg
      13. c.sendq.enqueue(mysg)
      14. goparkunlock(&c.lock, waitReasonChanSend, traceEvGoBlockSend, 3)
      15. gp.waiting = nil
      16. gp.param = nil
      17. mysg.c = nil
      18. releaseSudog(mysg)
      19. return true
      20. }
    3. 调用 runtime.getg 获取发送数据使用的 Goroutine;

    4. 执行 runtime.acquireSudog 获取 runtime.sudog 结构并设置这一次阻塞发送的相关信息,例如发送的 Channel、是否在 select 中和待发送数据的内存地址等;
    5. 将刚刚创建并初始化的 runtime.sudog 加入发送等待队列,并设置到当前 Goroutine 的 waiting 上,表示 Goroutine 正在等待该 sudog 准备就绪;
    6. 调用 runtime.goparkunlock 将当前的 Goroutine 陷入沉睡等待唤醒;
    7. 被调度器唤醒后会执行一些收尾工作,将一些属性置零并且释放 runtime.sudog 结构体;

    函数在最后会返回 true 表示这次我们已经成功向 Channel 发送了数据。

    小结 #

    我们在这里可以简单梳理和总结一下使用 ch <- i 表达式向 Channel 发送数据时遇到的几种情况:

    1. 如果当前 Channel 的 recvq 上存在已经被阻塞的 Goroutine,那么会直接将数据发送给当前 Goroutine 并将其设置成下一个运行的 Goroutine;
    2. 如果 Channel 存在缓冲区并且其中还有空闲的容量,我们会直接将数据存储到缓冲区 sendx 所在的位置上;
    3. 如果不满足上面的两种情况,会创建一个 runtime.sudog 结构并将其加入 Channel 的 sendq 队列中,当前 Goroutine 也会陷入阻塞等待其他的协程从 Channel 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包含几个会触发 Goroutine 调度的时机:

    1. 发送数据时发现 Channel 上存在等待接收数据的 Goroutine,立刻设置处理器的 runnext 属性,但是并不会立刻触发调度;
    2. 发送数据时并没有找到接收方并且缓冲区已经满了,这时会将自己加入 Channel 的 sendq 队列并调用 runtime.goparkunlock 触发 Goroutine 的调度让出处理器的使用权;

      接收数据 #

      我们接下来继续介绍 Channel 操作的另一方:接收数据。Go 语言中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去接收 Channel 中的数据:

      1. i <- ch
      2. i, ok <- ch

      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经过编译器的处理都会变成 ORECV 类型的节点,后者会在类型检查阶段被转换成 OAS2RECV 类型。数据的接收操作遵循以下的路线图:
      Channel - 图6
      图 6-22 Channel 接收操作的路线图
      虽然不同的接收方式会被转换成 runtime.chanrecv1runtime.chanrecv2 两种不同函数的调用,但是这两个函数最终还是会调用 runtime.chanrecv
      当我们从一个空 Channel 接收数据时会直接调用 runtime.gopark 让出处理器的使用权。

      1. func chanrecv(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selected, received bool) {
      2. if c == nil {
      3. if !block {
      4. return
      5. }
      6. gopark(nil, nil, waitReasonChanReceiveNilChan, traceEvGoStop, 2)
      7. throw("unreachable")
      8. }
      9. lock(&c.lock)
      10. if c.closed != 0 && c.qcount == 0 {
      11. unlock(&c.lock)
      12. if ep != nil {
      13. typedmemclr(c.elemtype, ep)
      14. }
      15. return true, false
      16. }

      如果当前 Channel 已经被关闭并且缓冲区中不存在任何数据,那么会清除 ep 指针中的数据并立刻返回。
      除了上述两种特殊情况,使用 runtime.chanrecv 从 Channel 接收数据时还包含以下三种不同情况:

    • 当存在等待的发送者时,通过 runtime.recv 从阻塞的发送者或者缓冲区中获取数据;
    • 当缓冲区存在数据时,从 Channel 的缓冲区中接收数据;
    • 当缓冲区中不存在数据时,等待其他 Goroutine 向 Channel 发送数据;

      直接接收 #

      当 Channel 的 sendq 队列中包含处于等待状态的 Goroutine 时,该函数会取出队列头等待的 Goroutine,处理的逻辑和发送时相差无几,只是发送数据时调用的是 runtime.send 函数,而接收数据时使用 runtime.recv

      1. if sg := c.sendq.dequeue(); sg != nil {
      2. recv(c, sg, ep, func() { unlock(&c.lock) }, 3)
      3. return true, true
      4. }

      runtime.recv 的实现比较复杂:

      1. func recv(c *hchan, sg *sudog, ep unsafe.Pointer, unlockf func(), skip int) {
      2. if c.dataqsiz == 0 {
      3. if ep != nil {
      4. recvDirect(c.elemtype, sg, ep)
      5. }
      6. } else {
      7. qp := chanbuf(c, c.recvx)
      8. if ep != nil {
      9. typedmemmove(c.elemtype, ep, qp)
      10. }
      11. typedmemmove(c.elemtype, qp, sg.elem)
      12. c.recvx++
      13. c.sendx = c.recvx // c.sendx = (c.sendx+1) % c.dataqsiz
      14. }
      15. gp := sg.g
      16. gp.param = unsafe.Pointer(sg)
      17. goready(gp, skip+1)
      18. }

      该函数会根据缓冲区的大小分别处理不同的情况:

    • 如果 Channel 不存在缓冲区;

      1. 调用 runtime.recvDirect 将 Channel 发送队列中 Goroutine 存储的 elem 数据拷贝到目标内存地址中;
    • 如果 Channel 存在缓冲区;
      1. 将队列中的数据拷贝到接收方的内存地址;
      2. 将发送队列头的数据拷贝到缓冲区中,释放一个阻塞的发送方;

    无论发生哪种情况,运行时都会调用 runtime.goready 将当前处理器的 runnext 设置成发送数据的 Goroutine,在调度器下一次调度时将阻塞的发送方唤醒。
    Channel - 图7
    图 6-23 从发送队列中获取数据
    上图展示了 Channel 在缓冲区已经没有空间并且发送队列中存在等待的 Goroutine 时,运行 <-ch 的执行过程。发送队列头的 runtime.sudog 中的元素会替换接收索引 recvx 所在位置的元素,原有的元素会被拷贝到接收数据的变量对应的内存空间上。

    缓冲区 #

    当 Channel 的缓冲区中已经包含数据时,从 Channel 中接收数据会直接从缓冲区中 recvx 的索引位置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

    1. func chanrecv(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selected, received bool) {
    2. ...
    3. if c.qcount > 0 {
    4. qp := chanbuf(c, c.recvx)
    5. if ep != nil {
    6. typedmemmove(c.elemtype, ep, qp)
    7. }
    8. typedmemclr(c.elemtype, qp)
    9. c.recvx++
    10. if c.recvx == c.dataqsiz {
    11. c.recvx = 0
    12. }
    13. c.qcount--
    14. return true, true
    15. }
    16. ...
    17. }

    如果接收数据的内存地址不为空,那么会使用 runtime.typedmemmove 将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到内存中、清除队列中的数据并完成收尾工作。
    Channel - 图8
    图 6-24 从缓冲区中接接收数据
    收尾工作包括递增 recvx,一旦发现索引超过了 Channel 的容量时,会将它归零重置循环队列的索引;除此之外,该函数还会减少 qcount 计数器并释放持有 Channel 的锁。

    阻塞接收 #

    当 Channel 的发送队列中不存在等待的 Goroutine 并且缓冲区中也不存在任何数据时,从管道中接收数据的操作会变成阻塞的,然而不是所有的接收操作都是阻塞的,与 select 语句结合使用时就可能会使用到非阻塞的接收操作:

    1. func chanrecv(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selected, received bool) {
    2. ...
    3. if !block {
    4. unlock(&c.lock)
    5. return false, false
    6. }
    7. gp := getg()
    8. mysg := acquireSudog()
    9. mysg.elem = ep
    10. gp.waiting = mysg
    11. mysg.g = gp
    12. mysg.c = c
    13. c.recvq.enqueue(mysg)
    14. goparkunlock(&c.lock, waitReasonChanReceive, traceEvGoBlockRecv, 3)
    15. gp.waiting = nil
    16. closed := gp.param == nil
    17. gp.param = nil
    18. releaseSudog(mysg)
    19. return true, !closed
    20. }

    在正常的接收场景中,我们会使用 runtime.sudog 将当前 Goroutine 包装成一个处于等待状态的 Goroutine 并将其加入到接收队列中。
    完成入队之后,上述代码还会调用 runtime.goparkunlock 立刻触发 Goroutine 的调度,让出处理器的使用权并等待调度器的调度。

    小结 #

    我们梳理一下从 Channel 中接收数据时可能会发生的五种情况:

    1. 如果 Channel 为空,那么会直接调用 runtime.gopark 挂起当前 Goroutine;
    2. 如果 Channel 已经关闭并且缓冲区没有任何数据,runtime.chanrecv 会直接返回;
    3. 如果 Channel 的 sendq 队列中存在挂起的 Goroutine,会将 recvx 索引所在的数据拷贝到接收变量所在的内存空间上并将 sendq 队列中 Goroutine 的数据拷贝到缓冲区;
    4. 如果 Channel 的缓冲区中包含数据,那么直接读取 recvx 索引对应的数据;
    5. 在默认情况下会挂起当前的 Goroutine,将 runtime.sudog 结构加入 recvq 队列并陷入休眠等待调度器的唤醒;

    我们总结一下从 Channel 接收数据时,会触发 Goroutine 调度的两个时机:

    1. 当 Channel 为空时;
    2. 当缓冲区中不存在数据并且也不存在数据的发送者时;

      关闭管道 #

      编译器会将用于关闭管道的 close 关键字转换成 OCLOSE 节点以及 runtime.closechan 函数。
      当 Channel 是一个空指针或者已经被关闭时,Go 语言运行时都会直接崩溃并抛出异常:

      1. func closechan(c *hchan) {
      2. if c == nil {
      3. panic(plainError("close of nil channel"))
      4. }
      5. lock(&c.lock)
      6. if c.closed != 0 {
      7. unlock(&c.lock)
      8. panic(plainError("close of closed channel"))
      9. }

      处理完了这些异常的情况之后就可以开始执行关闭 Channel 的逻辑了,下面这段代码的主要工作就是将 recvq 和 sendq 两个队列中的数据加入到 Goroutine 列表 gList 中,与此同时该函数会清除所有 runtime.sudog 上未被处理的元素:

      1. c.closed = 1
      2. var glist gList
      3. for {
      4. sg := c.recvq.dequeue()
      5. if sg == nil {
      6. break
      7. }
      8. if sg.elem != nil {
      9. typedmemclr(c.elemtype, sg.elem)
      10. sg.elem = nil
      11. }
      12. gp := sg.g
      13. gp.param = nil
      14. glist.push(gp)
      15. }
      16. for {
      17. sg := c.sendq.dequeue()
      18. ...
      19. }
      20. for !glist.empty() {
      21. gp := glist.pop()
      22. gp.schedlink = 0
      23. goready(gp, 3)
      24. }
      25. }

      该函数在最后会为所有被阻塞的 Goroutine 调用 runtime.goready 触发调度。

      小结 #

      Channel 是 Go 语言能够提供强大并发能力的原因之一,我们在这一节中分析了 Channel 的设计原理、数据结构以及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关闭 Channel 这些基本操作,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Channel 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