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五·四青年节,或许疫情已经让我们忘记了这个节日,在自己处于青年的时候,写一写对青年的思考。

零零后挑战.png

九零后和零零后

前几年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90后)不缺生活的物质、不缺稳定的工作,可以在工作不悦的时候,或者想精神放松的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不论生活中、工作中时不时会阶段性撞到迷茫的时候。

但近两年大学毕业生(00后)遇到的可不是迷茫,是没有职场给他们迷茫和迷失的机会。来看下21届大学毕业生及考研数据:“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21届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到21%。而2022年院校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这意味着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 考研录取率只有24%。
上面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即使有偏差,我们可以透过基本的数据看出,有50%左右的的大学毕业生参加考研,相当于又经历了一次高考。从中可以看到并侧面反映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当然不排除当下从业对人才要求的提升),从身边的亲戚朋友、所在行业、市场就业环境可以直观感受,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是真的。

零零后的青年们已经开始体验 “还未踏入职场,就已开始失业。”

九零后我的经验

这就是我们当代青年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当代零零后遇到的问题,比我们九零后更有挑战,所以也想从自身的体会和近期的感受出发,给到两点建议,这个建议不是我说的,却是我个人实践经历。

1. 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曾国藩家书

关于第一条是核心在“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到的”,所谓的“志”可以理解为“志向”,志向可以小、可以大,小到 赚个1万块,大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志向往小了讲可以是一个小目标,往大了讲 可以是人生的梦想。不管是目标、还是梦想,我们在每个阶段都还是需要寻找、建立。因为在大学毕业前绝大多数的我们目标只有一个“考大学”,目标很清晰、并且这个目标是被动的。但是一旦大学毕业绝大多数的我们就失去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个时候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没有目标我们会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陷入迷茫。

就如周星驰的那句台词 “人生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毕业是开始、人生的开始,应该先去找目标、找自己热爱的事情、找梦想,并可以大胆一些。
就如同我8年前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职业目标就是5年设计经理,8年设计总监,估计面试官听了也就呵呵。但到现在也算是实现了,谁能信当年我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呢,我都不信,只记得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至少有个大致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大胆一些去找目标和方向,对于不自信的朋友,有一句分享给你们:“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两年能发生的变化,但是低估十年能发生的变化”。相信自己长期的努力,会产生大的令人惊讶的结果。
所以,第一条建议:找到方向、定义目标、追逐梦想。

2. 掌握擅长做某一件事的能力,你的具备的能力是别人拿不走的。不可能在通胀就没了,别人会一直跟你做交易,交易的是你的能力。所以最好的投资就开发你自己。— 巴菲特22年股东大会

关于第二条的核心在:“掌握擅长做某一件事的能力”,因为这一条巴菲特是对普通人的建议,可以理解为“掌握擅长一项技能或专业”,以前对 掌握一项技能或专业没有太多的体会。
近两年体会越发深刻,从我身边的两个长辈出发一个在年轻的时候做小生意,或许是因为市场、因为时机、抓住了市场给的红利,在前十年赚到不少钱,在老家早早盖了新房,但因为后面的一些变故,没有再从事生意,近些年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工作,劳累工资还大不如前。另外一个长辈从事的专业喷漆的工作,年轻的时候做打工人没有吃到红利的机会,但近些年自己出来单干,活都接的忙不过来、还雇了几个人一起干,赚到了专业技能的钱也赚到了所谓包工的钱。上面的案例可能存在一些不同角度的片面,但就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不管是掌握某一件事的能力,还是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还有一点就是专业壁垒。现在的共享经济开滴滴、跑外卖,你说不是专业技能它也是,但门槛太低 是供给市场,长期来看无法用时间积累的专业技能。
所以,第二个建议:掌握擅长一项专业技能,壁垒越高竞争力越大,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来越值钱。
虽然现在很难,但相信未来的美好会发生,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最后,分享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关注👇 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看到最新文章!
公众号ewm.png

———— E N D ————

若有启发思考,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