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程中我们提到了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同步就是阻塞异步就是非阻塞,非也非也~~这一节咱们来聊一聊他们的概念,有啥区别,如果学习过的可以当做复习,如果不太清楚的,可以好好的了解一番,因为这些概念往往在面试过程中有可能会被面试官问到。
    这四个概念两两组合,会形成4个新的概念,如下:
    1. 同步阻塞: 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端,此时服务端处理任务时间很久,则客户端则被服务端堵塞了,所以客户端会一直等待服务端的响应,此时客户端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服务端也不会接受其他客户端的请求。这种通信机制比较简单粗暴,但是效率不高。
    2. 同步非阻塞: 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端,此时服务端处理任务时间很久,这个时候虽然客户端会一直等待响应,但是服务端可以处理其他的请求,过一会回来处理原先的。这种方式很高效,一个服务端可以处理很多请求,不会在因为任务没有处理完而堵着,所以这是非阻塞的。
    3. 异步阻塞: 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端,此时服务端处理任务时间很久,但是客户端不会等待服务器响应,它可以做其他的任务,等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再把结果响应给客户端,客户端得到回调后再处理服务端的响应。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客户端一直处于等待的状态,优化了用户体验,其实就是类似于网页里发起的ajax异步请求。
    4. 异步非阻塞: 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端,此时服务端处理任务时间很久,这个时候的任务虽然处理时间会很久,但是客户端可以做其他的任务,因为他是异步的,可以在回调函数里处理响应;同时服务端是非阻塞的,所以服务端可以去处理其他的任务,如此,这个模式就显得非常的高效了。
    以上四点,除了第三点,其余的分别为BIO/NIO/AIO,面试官如果问你“请简述一下BIO/NIO/AIO之间的概念与区别”,那么你就可以组织一下语言来回答,或者通过如下生活实例来阐述也是可以的:
    1. BIO: 我去上厕所,这个时候坑位都满了,我必须等待坑位释放了,我才能上吧?!此时我啥都不干,站在厕所里盯着,过了一会有人出来了,我就赶紧蹲上去。
    2. NIO: 我去上厕所,这个时候坑位都满了,没关系,哥不急,我出去抽根烟,过会回来看看有没有空位,如果有我就蹲,如果没有我出去接着抽烟或者玩会手机。
    3. 异步阻塞: 我去上厕所,这个时候坑位都满了,没事我等着,等有了新的空位,让他通知我就行,通知了我,我就蹲上去。
    4. AIO: 我去上厕所,这个时候坑位都满了,没事,我一点也不急,我去厕所外面抽根烟再玩玩手机,等有新的坑位释放了,会有人通知我的,通知我了,我就可以进去蹲了。
    从这个生活实例中能可以看得出来:

    • 同步就是我需要自己每隔一段时间,以轮询的方式去看看有没有空的坑位;
    • 异步则是有人拉完茅坑会通知你,通知你后你再回去蹲;
    • 阻塞就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你不去做其他任何事情,干等着;
    • 非阻塞就是你再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比如抽烟、喝酒、烫头、玩手机。

    小结:异步的优势显而易见,大大优化用户体验,非阻塞使得系统资源开销远远小于阻塞模式,因为系统不需要创建新的进程(或线程),大大地节省了系统的资源,如此多出来的系统资源可以给其他的中间件去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