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一个对前沿科技感兴趣的极客,还是一名狂热的游戏爱好者,想必都对VR这个近些年流行起来的有趣的新概念有所耳闻甚至极其感兴趣,或许是极高的价格令你望而却步,或许是vr的晕眩让你难以忍受。
这篇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来帮你选购适合你的VR设备并解决你的问题。
我会丢个表格来分析预算和体验的平衡,然后可以在下方的加粗字体查阅我对相应设备的看法,以及对这个设备的推荐程度(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DIY方案)。


一些基础信息的答疑

Q.什么是3dof追踪与6dof追踪?

  • A. 非常简单,一张图就能说明它们的区别:
  • 图中划出的箭头就是VR设备检测你在空间内的移动与朝向,3dof只能知道玩家头转向哪里。而6dof则可以追踪玩家下蹲,在空间内移动。
  • 相比6dof,3dof更容易使玩家晕眩。
  •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

    Q.什么是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能如何改变我的VR体验?

  • A. 左为100度人眼能看见的内容,右为210度人眼能看见的内容。

  • 下文提到的Fov是视场角的英文简写。
  • 这个图有亿点夸张,不过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可以,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视场角越大,沉浸感也会更好,不过如果设备清晰度与FOV不成正比会导致视野中心看的清晰的部分变小。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

Q.什么是LightHouse追踪技术?

  • 对于消费者,你只需要知道支持这项技术的VR设备可以互相兼容。
  • 1.0版本的基站可以向上支持2.0版本的设备,而2.0版本的基站只支持2.0版本的设备。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3
这个小人真的好可爱啊


推荐表

一些选项需要一台支持陀螺仪的手机,这里所有方案的价格都不含手机价格,所有含手机的项使用的示例均为 小米8三星S7,如果你使用了其他设备,体验或有所差别。
带有 👍 的项目是我对于这个价位比较推荐的选项。
低价项目会更倾向于购买二手,这意味着更低的价格以及一定的风险。
注:手机端可以左右滑动来查看这个表格

价位 / 体验 底线 及格 还不错 很棒 接近完美
5 - 20 Cardboard 👍 GearVR
20-200 GearVR
+Joycon
200-600 Cardboard
+NOLO CV1
GearVR
+NOLO CV1
Cardboard
+Joycon
600-900 OculusGo
+Joycon
Vive Focus 1 👍Oculus
Rift CV1
👍Oculus Quest 1代
OculusGo
+NOLO CV1
HUAWEI
VRglass
900-1400 Pico G2 4k
+NOLO CV1
Oculus RIFT
CV1
👍Vive 1代
Pico Neo 2 Vive Focus
Plus
1400-1900 NOLO X1 👍Vive
1代减重版
Oculus
rift s
👍Oculus Quest 2代
三星玄龙MR
1900-2700 NOLO SONIC Pico Neo 3 👍Oculus
Quest
2代

高于2700的话,主要就还有这几个机器了

  • HP Reverb G2 4300-4600
  • Valve index 4500-5000
  • Vive Pro 2 5300-6200
  • Vive Focus 3 8200-8500 国行9888
  • 小π 8kx +index指虎+2.0基站 约12000
  • 对于这些设备我的评级都是接近完美价格不完美

各个设备的单独介绍

Part.1 移动VR部分

首先就是CardBoard了
在2014年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发布的这个纸盒被当成了一个玩笑,用纸壳子和两片透镜造出来的“VR纸盒”怎么能叫科技产品呢?但是就是这玩意,掀起了一波仿制VR盒子的浪潮,并在2016年到达了顶峰,不过这篇文章要着重讲的不是它的历史。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4
得益于这玩意,目前你在各大电商平台看见的几十到一百来块的,需要插入手机的VR盒子可以说是都属于Cardboard这个种类的VR设备。奸商们为了从中牟利打上了“观影”“身临其境”等标签,实际上效果很差,使从一开始作为体验设备的Cardboard变得更耐用了而已。
但现在都2021年了,一个2014年的方案难免有些过时了,正如它的价格,它只能勉强满足对VR的入门级应用,最高仅70°的视场角,3dof定位,受限于显示设备,纱窗效应极其严重…
除了VR这俩字,它和正经的VR体验几乎不沾边,它的优势只有便宜了。
目前电商平台上那些不支持6dof定位,下文没提到的,都可以看作Cardboard,一律不推荐购买。


那你问我哪个盒子是这个价位最好使的?
这个时候就可以把GearVR拿出来了: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5
这是一个三星与Oculus于2014年合作推出的3dof VR手机配件可以看作一个更好更强的Cardboard。
由于Note7被大批量召回,留下了许多本该是赠品的GearVR 4代,几乎都流入了闲鱼,随便就能买到几十块的GearVR 4代,甚至存货还有非常多。
这个设备与后来推出的OculusGo共享应用生态,不过缺点是这个应用生态只支持自家盖乐世部分旗舰机型。
配置方面,GearVR的视场角高达101°,而且那两块菲涅尔透镜就算放在今天也是相当不错的,可惜因为OculusGo生态宣告失败,GearVR最终狗带了。
不过,它仍然是我认为目前观感最好的盒子类VR设备。
以及,小米VR的体验也与GearVR相近…而且配重也更合理。
只不过并没有GearVR的应用生态。


把时间往后拉一点,2017CES 大会上,在凌宇智控的展台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设备,NOLO CV1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6
早在2015年,国内外就一直有开发者在研究能玩SteamVR的低价解决方案,其中有国内酷帅小丑鱼大神翻译以及研究的众多将CardBoard类设备连接上电脑,游玩SteamVR的教程,不过比较可惜这个大神已经不再继续关注VR DIY了。
大神的博客:
(话说,我最近也在搞这么一个项目,感兴趣的话可以
在这种环境下,NOLO CV1诞生了,虽然装置简陋,追踪范围小,定位效果差,但是想法新颖,被许多VR DIYER看好,可惜NOLO在之后的4年不再退出新的VR产品,中间搞出来的NOLO X1也是CV1加一台VR 3dof一体机的产品,而最近搞的Sonic一体机问题也是颇多…
言归正传,如今一套NOLO CV1设备仅需要300块就可以从海鲜市场抱回家,如果想试试VR 6dof追踪可以搞一套试试,玩腻了原价出掉即可。别买全新。


作为老牌游戏公司与硬件厂商,在Oculus破局之前V社与HTC的合作使他们走在民用VR市场的前沿。
2017年12月12日,Focus 1代发布了。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7
这是Vive第一个脱离V社LightHouse追踪系统的头盔,它的头盔6dof定位极大的缓解了游玩移动VR时的不适感,而且合理的承重设计也让这个设备戴起来更舒服。
内置SnapDragon835,fov高达110°,分辨率也有3k,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手柄不支持6dof追踪,且应用生态拉跨,Viveport的游戏资源实在太少,目前咸鱼全新未开封价格在700块左右,不推荐买二手,这个一体机的面罩接触部分很容易蹭掉皮,如果要入二手可以先和卖家沟通看看面罩有没有问题。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8
MWC2019上,HTC发布了Focus的plus版,这个版本支持手柄6dof追踪,并且调整了设备的配重,并且可以直接通过wifi串流SteamVR游戏,不过由于这个设备采用超声波定位方案,追踪效果有点差,对比Quest系列,这个设备在国内不需要科学上网也能玩,不过Viveport生态的游戏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遇到二手价格在900左右的话而且不想浪费时间折腾,也是可以综合考虑下手的。


2019年4月,Oculus带着他们的新产品线杀回了VR市场,消息一出,DayDream项目非常迅速的被谷歌砍掉了,可以说,Quest 1代是一颗引爆VR圈的炸弹。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9
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内向外6dof定位方案,配合Oculus工程师们整出来顶级算法(真的不是魔法吗),它的定位精度可以和当年的Vive竞争。
而且内置Snapdragon835处理器,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游戏生态,各种其他平台的VR游戏你几乎都可以在这上面玩到(比如节奏光剑,Superhot,红色物质,行尸走肉等等)
显示方面采用了Oled屏幕,单眼分辨率1440x1600.基本可以消除纱窗效应。
目前闲鱼上面的价格基本已经跌破1000块了,如果想要体验到不错的VR体验而手头又不充裕的话我是比较推荐入二手的这台机器作为入门过渡的。
缺点很明显,国内无法正常激活,需要科学上网。


2019年9月,华为发布了自家第一个3dof VR设备:
Huawei VR glasses
这是国内大厂入局VR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0
90°的FOV,3k的分辨率,90hz的刷新率,对于观影的产品定位已经完全足够了,如果你购买VR的主要目的是观影与极轻度游戏,可以推荐购买这个设备,二手大概800-900块(包括NOLO套件在1100左右)
相比其他VR设备来说,这款设备的优势主要是比较轻便(166g)以及内置了屈光度调节,佩戴和使用体验非常不错。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它并不能作为一体机独立运行,必须接入电脑/华为自家部分旗舰手机才能使用,接入电脑时,使用前面提到的NOLO CV1套件的特殊版本CV1 AIR就可以实现6dof交互。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1


2020年3月,Pico拿出了他们第一个电磁定位的VR一体机。
Pico Neo 2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2
这台设备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手柄在快速移动下的跟踪表现非常不错,不过在慢速移动下会有诡异的延迟感,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设备采用的定位方式,它的手柄定位是几乎没有死角,不容易受遮挡物干扰的。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3
关于这台设备的更多参数和体验可以参考WGzeyu大佬的视频: 视频链接
这台设备目前二手价格不错,在1200左右,买不买可以在看完WGzeyu大佬的视频之后再决定。


2020年9月,Oculus Quest 2发布了,它的发布几乎让2020年成为了新的VR元年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4
它将VR一体机的配置直接往上拉了一个坎,又将价格往下压了一大截。
b站的某up将其称为”VR技术爆炸的产物“,我认为这是非常贴切的。
128G+6的存储,SoC是相当于SnapDragon865的XR2,更有高达4k120hz的显示屏;
而这一整套设备,仅需299美刀,折合税后 2100 CNY
推荐在微信小程序 - 亚马逊海淘 购买,不要去国内电商平台买奸商加价版
再加上OculusQuest强劲的1/2代通用一体机生态,你在其他VR游戏平台上的游戏基本都能玩到Quest平台的版本。
可以说,这套设备就是目前最香的VR设备了。
XR2的强劲性能让Quest2可以在4k分辨率下游玩大多数游戏的时候都能达到平均80fps,Beatsaber更是能达到全程稳定90帧的优秀表现。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5
同时,作为一体机,它还可以使用电脑进行有线/无线串流,游玩SteamVR和Oculus商店的游戏。
不过它也是有缺点的.比如承重分配不合理,鼻部漏光,大多数都可以弥补,就是需要额外购置一些配件才能获得不错的使用体验。
我的配件推荐: 闲聊 | 我的 Quest2 都上了什么配件以及踩过的坑
不过最重要的问题是,这是一台海外的设备,在国内激活和上网会有点麻烦,激活教程可以参考我的文章教程 | 刚刚收到Quest2,我该如何激活/安装第三方游戏?


2021年5月,Pico在水立方整了个叫ALL IN PLAY 就是玩 的发布会发布了neo系列的第三台一体机:
Pico Neo 3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6
XR2,熟悉的四目定位…咋俩是不是哪里见过…?
在颜色上Neo系列确实是蛮有辨识度的,我感觉这个黑白搭配其实挺好看的。
在配置方面,Pico比Quest2高了一点点,98°FOV,以及将Q2的反人类电池位置放到了后脑勺来分配重量,还有比q2更舒适的面罩材质,其他参数和Quest2差别并不是很大,不过Neo3并不需要复杂的流程就能激活,对于小白非常友好。
不过这个手柄拉大跨…非常的…软?用手都能按动这些塑料环,而且这个环还给人一种一撞就碎的感觉,对于VR手柄这种动不动就猛撞的东西来说…有点内啥。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7
软件和算法方面就要比Oculus差一大截了…定位精度比NOLO CV1应该好一点点…中间有的OTA版本甚至出现了只要回头就丢追踪的这种神奇体验…只能说算法改进空间很大…
应用生态还不错,比摸鱼的NOLO好太多了,国内脚踏实地做VR生态的也就这一家了,不过比Oculus差远了。
Neo3先锋版本价格在2499,配合签到活动可以在1500左右买到,等算法优化好了可以考虑入手
不过Neo3在国内水军洗的有点厉害,半点缺点都不说,天天想着碰瓷Oculus…我寻思VR圈子就这么大也骗不了大部分本来考虑入手的玩家啊…但凡营销部门的钱分多点给研发,产品的追踪表现都不会这么差…
具体表现可以看看WGzeyu大佬的视频: 视频链接


2021年5月25日,紧随Neo3发布之后,NOLO也拿出了自己的一体机,Nolo Sonic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8
这台机器就重量级了,2021年,一个厂商居然能拿出来一个搭载SnapDragon 845的VR头盔…发布这样的设备,是需要勇气的。
甚至在发布会上,CEO还认为大部分玩家都是在串流,完 全 不 需 要 太好的SoC。
串流…845连wifi6都没有也好意思说串流????
而且这么一台以“Sonic”命名的一体机,发布会连一点声学跟踪表现都没讲到,反而是追着所谓的手柄宽频震动说了好久…
和Focus Plus一样的超声波定位,实现的效果比Focus Plus还要差一截…只能说非常令人无语
而且发布会还搬出了”VR硬核玩家不在意75Hz和90/120Hz的差别”这种言论,只能说无力吐槽
具体使用表现可以看VR老大哥这个UP主的视频: 友情链接
推荐不推荐的…我的意见是别买连出手都出不去的电子垃圾。


2021年6月17日,HTC发布了他们新的面向高端市场的VR一体机 Vive Focus 3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19
120°的FOV,5K的分辨率,在目前的一体机中是顶配的存在。
不过应用生态并不是很行,一如既往的HTC风格定价 —— 。海外版本价格是1300刀,国内版本是9888CNY…目前暂时没看到二手。
如果没预算限制且希望得到更好的SteamVR串流体验,Focus 3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都上这个价位了,咱还是上个好使的PCVR头盔吧。
这个手柄的设计可以说是和Quest的设计一模一样了…果然友商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0


最近这个VR头盔在VR圈子引发的讨论热度非常高。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国内厂商Arpara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个VR设备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1
在2021年,居然还有厂商选择搭配NOLO CV1来销售他们的头盔…可以说是比较奇怪的…
更奇怪的是这台设备的配置:90°FOV,3dof定位,却搭载了5k 120hz的Mirco-Oled屏幕,这是VR第一次用上这种屏幕,而且整台设备的重量也出乎意料的轻…
在营销方面arpara却做的很差,叫了一群不懂VR的营销号来介绍他们的设备,实在有点对不起他们的技术部门。
以及我不推荐购买这个设备
都2021年了,还3dof呢,买个Cardboard Plus Pro Max几乎没有意义。
Arpara在9月还会推出搭载XR2的6dof一体机版本,对于这个设备我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2


Part.2 传统VR部分

讲传统VR,当然要从 Oculus Rift DK(开发者套件)讲起:
Oculus Rift DK1
Oculus Rift DK 2
尽管这个设备十分简陋,但它仍然是民用VR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2012年8月,该项目登陆KickStarter众筹网站。筹资近250万美元,首轮融资达1600万美元。
这让Oculus有了做VR设备的资金,2015年5月7日,Oculus在官方博客宣布,他们的VR头盔Oculus Rift CV1将于2016年一季度正式发售,而预售将在2015年晚些时候开始。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5
Oculus Rift CV1的参数还不错,单眼1080×1200的分辨率加上90hz的刷新率,和Vive一代差不多,更有一对持握感比Vive控制器更舒服的Touch控制器。
缺点很明显,后续升级全身追踪比较麻烦,而且需要很多线缆,不能无线游玩
不过二手价格普遍在600-700,如果预算在这个区间想体验一下PCVR可以考虑入手。


2015年12月,就在HTC最大竞争对手Oculus发布他们的Rift CV1之前
HTC与V社发售了他们的VR头盔Vive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6
这套VR设备几乎是最畅销的设备,除了Vive一代,HTC还先后发布了Vive 1代减重版,Vive Pro,Vive Pro Eye,Vive Pro 2等版本
Vive设备的优点可以直接升级设备,后期升级全身追踪更简单,使用了通用性高的SteamVR的Lighthouse 1.0追踪技术,缺点是贵,而且安装繁琐。
这些设备的参数以及价格如下:

  • Vive 1代:全套1000-1300CNY,单眼分辨率为1080 x 1200,FOV在110左右,不过实测只有90-100
  • Vive 1代减重版:全套1700CNY左右,配置方面和Vive一代差不多,但重量更低
  • Vive Pro:一套在3700CNY左右,对比Vive一代升级到了 120° FOV,同时升级到了单眼分辨率1440 x 1600,同时支持了LightHouse2.0版本的基站(不过2.0的基站有设计问题…问题很多)
  • Vive Pro Eye:一套在4000CNY左右,相比Vive Pro加了眼球追踪。
  • Vive Pro 2:一套在6200CNY左右,相比Pro 1,显示方面升级到5K 120HZ 120FOV

Vive系列如果二手价格较低且有全追需求的玩家可以入手,不推荐萌新刚入坑就用这个设备。
同时以上的Vive设备的头盔还可以被替换成 小π 8KX 这个头盔,这个设备同时支持LightHouse 2.0跟踪技术,手柄也可以换成Index指虎控制器。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7
显示效果8K 220FOV 120HZ 单头盔价格7500-8000CNY,推荐VR发烧友和土豪入手。


玄龙MR是三星2017年推出的一款微软MR头显。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8
在显示上,使用了三星自家的AMOLED屏幕,参数为 单眼 1440x1600 90Hz FOV 110°
因手柄追踪问题饱受诟病,手柄只要出摄像头范围基本就丢的不成样子。
二手价格1200-1600左右,还不错,有MR需求应该可以入这个。
听说手柄很脆,几乎撞几次就白给,不是很推荐这个设备。
2019年时这款设备还推出了一个玄龙MR+的版本,似乎那个还不错。


2019年5月,与Quest 1代一起,Oculus还发布了另一款头盔。
Oculus Rift S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29
(对的你没看错这个手柄和Quest 1是一样的,而且通用)
作为与Quest 1一起发布的机器,Rift S的销量较为低一点,被Quest2背刺后二手价格很低。
显示效果还不错,LCD单眼1440×1280 80Hz,FOV在110°上下。
主要是价格不错,目前二手价格已经掉到900-1200了,而且定位追踪也非常准,缺点是后续升级全追麻烦,在闲鱼上有大量坏掉的低价头盔…说明头盔似乎有点容易坏。
不过,在这个价位入门我还是非常非常推荐Rift S的。


作为Rift S的竞争对手,Cosmos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与Oculus发布Rift S的同年,Vive发售了他们inside-out技术的Cosmos头盔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30
可惜的是,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体验,Cosmos都远远不如对手的Rift S。
首发价格就高达5899元,相比对手2000块的价格,完全无法竞争,由于Vive是第一次使用可见光追踪的方案,这套方案比Oculus的红外追踪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以说这台设备差的完全无法接受
显示方面 3K+110° FOV+90Hz,中规中矩。
二手价格2700左右,全新3200左右,完全不推荐购买


2019年5月,很多VR圈的大事都发生在这时候。
V社和HTC的关系出现了破裂,迫使V社掏出了自家的VR设备
Valve Index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31
这个设备主要的亮点是它的指虎手柄,支持了全手的手指追踪
头戴设备的显示效果也是非常不错,1440x1600的单眼分辨率,130°的FOV,最重要的是这个头盔支持144Hz刷新率,是目前所有民用VR头显中刷新率最高的。
可惜的是这个设备品控问题略多,指虎手柄摇杆拉到某个方向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按下的问题,而且头盔可能会出现烧屏,镜片内侧起雾这些问题。
这套设备同时支持1.0基站,以及无论是头盔还是手柄都可以换成LightHouse生态的设备。
所以在购买这个设备前,务必询问卖家设备以上问题的情况,目前这玩意二手价格在4000左右。
以及手柄也有单独卖的,通常一对指虎的价格在1200左右,如果手头有支持Lighthouse的设备想体验全手追踪的玩家可以入一对来玩。


2020年末,HP提着Reverb G2姗姗来迟。
VR设备选购指南 - 图32
单眼2160x2160的分辨率,和index一样出色的光学镜片技术,几乎没有畸变和色散的画面表现,100°的Fov,这套设备在清晰度和显示效果上甚至可以与8kx同台竞争
在追踪方面,这台设备可以和Oculus的技术相比,算是非常不错了。
它的缺点是,在原装面罩下Fov实测高达80°…这就有点尴尬了,需要换第三方薄面罩。
目前二手价格3900左右,很香,预算足够可以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