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简介

敏捷软件开发(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初起于九十年代中期。最早是为了与传统的瀑布软件开发模式(waterfall model)相比较,所以当时的方法叫做轻量级方法(Lightweight methods)。二十世纪初,17 位该方法的倡导者建立了敏捷联盟(Agile Alliance),并将该软件开发方法命名为敏捷软件开发过程。

敏捷开发的四大基本原则

  • 人员交流重于过程与工具(Individuals 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s)
  • 软件产品重于长篇大论(Working software over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
  • 客户协作重于合同谈判(Customer collaboration over contract negotiation)
  • 随机应变重于循规蹈矩(Responding to change over following a plan)

    测试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 具有质量检测和编写代码的能力–> 测试开发

  • 具有防止缺陷 (Quality Assurance) 和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的能力–> 质量分析员
  • 具有开发和执行测试程序的能力 -> 软件质量工程师

总结而言,有三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代码编写(Coding)、测试 (Testing) 和分析 (Analysis)
在很多其他的开发流程中,各个测试阶段对测试人员的能力有所不同;有时候侧重分析(比如系统配置测试),有时候侧重代码编写 ( 比如功能测试 )。但是,在敏捷开发流程中,测试人员需要结合这三方面来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敏捷测试的本质:简单而高效得应对变化。

测试人员的主要职责

在敏捷软件开发中,测试人员的职责有三个主要方面:

  • 定义质量 (Define Quality):这应该是软件测试人员的基本职责。敏捷方法鼓励测试人员在 Sprint 计划的时候直接与客户交流,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共同为产品功能制定质量要求。
  • 交流缺陷(Communication):敏捷过程强调团队中的交流。开发人员经常会专注于重要而新奇的功能,测试人员应该抓住细节,寻找设计中的“missing door”;另外,开发人员使用单元测试来保证产品的基本质量,测试人员可以使用验收测试(Acceptance Test)来鉴定客户需求与实际成果之间的不一致性。
  • 及时反馈 (Feedback): 敏捷过程强调简单而高效。测试人员需要及时反馈产品目前的质量问题。这样一来,团队才可以立刻着手解决。如果传统的流程是一周汇总一次状态的话,敏捷流程要求每天汇总质量问题。在我们的项目中,内部的测试报告会以网页的形式显示在内部站点上。每个团队成员能够随时获取。另外,我们的测试框架提供自助测试 (Self-assistant Test):通过点击测试用例列表中的某个具体用例,开发人员不需要中断测试人员的工作就可以重现缺陷。

以上总结了测试人员在敏捷开发中的需要展现的能力和担负的任务,下面请跟随一个项目实例来详细了解敏捷测试的最佳实践。
测试驱动开发
测试左移
测试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