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Scott,很高兴来到前端艺术家做这一场分享,只不过我现在头发不太多,体重呢也严重超标,可能不太符合这个艺术家的设定。

我们都知道,这两年中美贸易大战,加上今年的疫情冲击到了很多行业,我这次十一回老家,在我们的小县城里面,看到确实有不少的实体小企业都倒闭了,比如养鹿做保健酒的,或者是做游乐场的,像我们这样远在沿海发达城市的键盘手艺人,感知可能没那么强,不过最近这大半年,多少也会听到一些公司裁员,限制晋升名额,采取末尾淘汰,上下班打卡罚钱或者是取消和降低年终奖这样的事情,内心深处难免也会感到焦虑,到底前端工程师的这个职业能不能干的长呢,能干到什么程度呢,当前的前端到底发展状况如何呢,一些童鞋会不仅担心担心自己的职业路线,也会担心前端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前途,带着这些问题,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现状就是当前我们面临的行业生存环境,破局的这个局指的是我们内心中困惑不坚定的地方。


自我介绍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2.jpeg

那么老规矩,我先做自我介绍,我的网名是 Scott,88 年的狮子座,做前端整整 10 年了,2010 年的时候是在阿里妈妈,当时叫淘宝广告技术部,干了 4 年后,没忍住创业的激情,就跑出去跟别人合伙做网站,前端后端都是自己写,当时前端用的是 Angular,后端用的是 Nodejs 的 Express 框架,中间也融了 1000 多万,但最终还是倒闭了,到了 2017 年,就带着创业公司的这波前端,一起打包进了宋小菜,开始做技术管理的工作,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开各种战略会、业务规划会和项目评审会,以及做团队建设和技术架构,还有就是招人,在两年中我一口气招了将近 20 个前端,在招聘这个方面我掌握了精髓,也通过招聘看到了更多候选人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直到了今年,我开始尝试举办前端早早聊大会,大概从今年一月开始举办的,到 5 月份,我从公司出来,全职出来做这个大会,大家搜公众号前端早早聊就能找得到,今年再次回归到创业的这个路线上来,目标就是通过各种努力,采用各种方式来服务于整个社区的前端童鞋,共同推动前端行业变得更成熟,帮助大家成长的更快更好,当然了,让大家的身价也更值钱。


一、现象 - 20 万的前端圈子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3.jpeg

今天分享的内容分为 4 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一起思考下前端这个职业到底有没有前途,第二个部分我们来探讨下为什么前端工程师都说它天花板很低但是自己跟大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第三个部分我们来研究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前端工程师成长不符合他自己的预期,他老板的预期以及整个行业的预期,最后我们一起找找方法,看怎么样才能打破这个成长困局。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4.jpeg

中国的前端究竟有多少人,并没有权威的数字,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数据来横向的评估,比如拉勾这里简历中包含前端的候选人是 20 万多一些,这张截图呢是掘金上关注了前端技术的总人数,最多的有四五十万,最少的也有十几万,比如关注 Webpack 的就有 18 万,而 Webpack 是一个很垂直的技术领域了,理论上关注他的都是纯前端了,那我们就取一个最保守的数字吧,用 20 万来描述整个前端的量级,后面我也会用这个数字来表达观点。

那么这 20 万前端都是我们的同行了,在 10 年前的时候,根本不敢想象这个数字的,觉得有几万人够不错了,这 20 万放到中国几百万的开发者样本来,也就占 1/10,放到北京的话,相当于没 10 个人里面,有一个是前端,放到中国的话,每 7000 个人里面,有一个是前端,好像也并没有很多的样子。

根据我这 10 年的观察,以及我过去两年的各种数据来源,测算出来这样的一个数字,在中国我们印象中的大厂里面的前端有 1 万多人,相当于我们身边,每 20 个前端,就有一个在大厂,而中国的前端主管呢四五千人的样子,每 50 个人里面,有一个是主管,这个数字这么大是因为很多小公司的前端团队都是直接汇报给后端的,没有主管,而前端技术专家,也就是 P7 及以上的层级,大概两三千人,非常的稀少,相当于每 100 个前端里面,会有一个能到专家的层级。

了解完这 20 万的数字,大家今天回家后,可以再琢磨琢磨下这个数字在今后几年对于自己的指导意义,那么这 20 万前端主要都关注哪些技术领域呢。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5.jpeg

今年 1 月份到现在,前端早早聊大会一共办了 18 期,就是这张红色的图这,然后调研大家明年想要听什么样的技术分享,大家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右边这张图,几乎前端能设计的领域大家全部提到了,再结合上掘金上标签的关注量,以及我自己从业经验的观察,目前前端最关注的领域,就是三大类:框架、工程化和页面搭建相关的,大家关注这三大类说明这也是这个行业是刚需技术领域,除了这些,还有前端数据可视化、数据监控、自动化测试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所以如果你是刚入行的新同学,完全不知道学什么,跟着这几个方向走也是 ok 的。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6.jpeg

如果要关注和学习这些前端技术,除了看书啊,逛知乎、掘金、公众号、Github 包括使用搜索引擎外,都有哪些渠道呢,我把他们分为技术会议、培训机构、课程平台这三种,大会主要解决前端行业技术趋势和社交问题,从 2006 年到现在,包括沙龙啊、专场啊等等,国内大大小小的会议举办了好几百次,其中办超过 2 次大会我挑了一些,这里面的会议基本都是一年一届,很稳定,前端早早聊算是一个奇葩,它的设定是一个月一届,甚至出现过一个月 3 届这种,主要就是除了解决技术趋势风向外,也把大会的难度拉到平民级别,用最容易落地的方式让讲师跟大家分享,可以从大会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在公司中应用。然后就是培训机构,我们先不管社区对它的印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单单从行业价值上看,它们的确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好多机构都是活了好多好多年了,也为前端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要不然我们这 20 万前端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培训机构出来的,当然绝大多数还是靠自学成才的,培训机构解决就是入门以及就业问题,对这个社会的价值还是很明显的,最后是最近这些年陆续出现的课程平台,不同公司的讲师,或者独立开发者录制课程放到平台上售卖,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可以帮助前端工程师进行入门和提升,也利于他跳槽,价值也是很明确的,比如我是在 2013 年的时候,用 Nodejs 做公司业务其实整个学习过程还是很陡峭的,市面上的资料特别少,后面我就花了几年时间,在慕课网录制了十几门的 Node.js 课程,大概也有好几十万的人看过,不过这些课程今天都全部下线了,因为太旧了。

所以如果我们前端的群体,从现在的 20 万,涨到未来的 50 万 100 万,而大学里面普遍没有这门课的时候,大会、培训机构、课程平台还要继续发挥他们的价值,我们作为已经进入到前端行业的工程师可以思考的点是,作为我们自己,可以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来让这个行业发展的更成熟更好,只有行业发展的好,我们自己的职业也才能更好,他们两个会互相影响。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7.jpeg

这 20 万的前端中,只有两三万的前端,处在中国最顶尖技术团队中,这个好指的是团队有技术厉害的人,技术栈和整体的团队建设,比较利于你成长,且团队的待遇还不错,针对全国的前端团队,我正在整理一个非常详细的团队排名榜单,目前收录了 100 多个团队了,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花呗借呗 Richlab 团队,他们的团队信息我是这样整理的,能看到有哪些大牛,开源作品,社区分享的参与等等,这个榜单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全国前端团队的整体成熟度,以及作为跳槽时候的参考用,目前榜单还在完善中,大家想要看或者想要参与共建的话,就扫这个码申请权限就行了。

那么这张表的结论是:一个团队的成长空间、厉害程度,抛开公司光环以外,的确是跟这个团队参与开源以及参与分享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越出名的团队,自然越能吸引优秀的前端加入,进而越能做出成果,进而越能把成果分享出去,形成了正向循环,当然还有不少比较低调的团队也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由于他们太低调了,作为整个社区,就比较难注意到他们,特别是对工作经验少候选人来说,第一选项也难命中这些团队。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08.jpeg

我们再来看看前端的层级和薪资吧,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也容易拉仇恨,但对于工作年限比较长的前端来说,通常是可以不带情绪的理性的客观看待这件事情的,比如我在刚工作头两三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工资太低了,心里面无数个小委屈,总觉得在公司多加班一小时,自己都吃亏,这是因为心态还稚嫩,还没经过社会的毒打,以及整个人的心胸啊、气度啊,或者说格局没有打开,所以才会计较,也才会去跟别人比较工资是多五千,还是少三千,而这种情绪化的视角就会分散我的注意力,以及影响我的判断,最后反而让我的成长变得不稳定了。

我们拉回到这张图上,这是知乎上曾加整理的图,我转引了过来,这张图的薪资比较有参考性了。

很多公司的招聘层级,都是对标阿里的 P 系列来的,我就又做了一个 P 系列的收入表格,也就是 P4 到 P10,分别对应到实习、初级、中级、高级、资深、专家以及研究员,但这里的 P4/5 现在也没细分了,只有到了 P6 才给个职级叫资深,或者叫高级,不同层级的背后代表了不同的能力值,这个能力值并没有一个做加减乘除那样的公式,把你掌握了多少个框架的 API,学会了多少个语法糖,写多少上代码,说清楚多少技术原理一下子算出来你对应到哪个层级,它更多的是一种参考值,就一定有误差,但大体在层级和层级之间,会有一定的区分度,比如刚工作的时候,就是初级前端,等到把项目做的很熟练的时候,就能到高级了,再等到可以独自应对复杂的业务和辅导别人的时候,就到资深了,再往后就是在某些领域很有造诣,或者管理和业务上很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往专家上走,前面提到的 20 万的这个数字,这里面大部分的同学都处在中级和高级的阶段,有少部分同学走到了资深,有更少的走到了专家。

总结下这几张表,有这几个现象吧:在发达城市的一线大厂的前端,薪资跟在二三线城市的小厂的前端,薪资可以相差十倍之多,比如在济南月收入 7 千,在深圳月收入可以到 7 万,大家不要觉得工资三万五万是不可企及的,只要你坚持努力下去,终有一天你的薪资一定会超过 3 万 5 万,但刚工作头四五年,这件事是极其难的,通常要等到你工作 6 年 7 年以后,收入上才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增长,它的背后就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成长。

基本到这里,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看见,能看见这个行业更多的现象。


二、观点 - 前端正进入深水区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0.jpeg

接下来,聊一个观点,前端正进入深水区,这个深水区不仅指前端这个岗位上的能力要求,也包括公司对于前端团队的整体要求,也包括整个前端行业目前发展的一个阶段,全方位的立体的进入到深水区,说的再直白点,前端会越来越不好做了,我就把之前我带了 3 年的团队作为素材,跟大家介绍下如何理解深水区:

借鉴玉伯的观点,一个团队可以分为这几个成长阶段,分别是挣扎在代码实现的人肉时代,借助各种工具提效的工具时代(比如打包发布工具),再往后是利用各种方案充分解放前端生产力的工程时代(比如高效的页面搭建系统,自动化的代码推送及发布和监控系统),再往后就是智能时代,前端的很多作业可以被 AI 替代。

在 2017 年我刚开始带这个团队的时候,我们就处在人肉时代,技术栈不统一、代码规范不统一,研发平台和工具链几乎没有,不仅代码质量低、研发效率低,同学们写代码也很不开心,在 2017 年借助 Node.js 进行了一大波的技术基建,一直到 2019 年,算是完成了各种技术栈的基本统一、工具链的基本完整,这个工具链包含了脚手架、代码检查推送、服务器自动化构建和发布、健康跟踪以及部分的数据可视化,前三年人肉,三年工具,到了今年,才开始走向工程化,这里面包含了微前端架构、页面搭建、Devops 的整体集成等等。

只有进入到工程化之后,从技术这块看,前端才算是进入到深水区,但仅仅进入工程化还并不等于深水区,还有更多行业的因素公司的因素都进来,对你又提出了非常非常高的要求的时候,深水区就难以避免了,不进深水区,无法达到公司的期望,进入深水区,可能会被深水区的各种因素淹死。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1.jpeg

那为什么前端一定要进入深水区呢,或者说可不可以不进入,答案是一定会进入,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商业公司都要赚钱,这个钱可以是省出来的可以是赚出来的可以,也就是提效降本的需求在任何公司,包括政府部门都同样成立,而支撑一个团队做到提效降本,就不能仅仅靠人肉的写代码和三三两两的工具,一定需要更工程化思维解决团队中由于业务或者组织管理导致的复杂问题,比如成千上万张活动页面需要人肉开发,人力完全跟不上,而解决类似复杂的问题,用写 HTML 页面的方式肯定是搞不定的。

就像这个图上,以 API 为界限,数据和业务的控制权大部分是在后端,前端这里的职责就是还原页面,实现交互,串联业务,响应用户的交互,并把数据展示给他或者提交到服务端,这是前端的基本职责,为了搞定更复杂的业务,需要前端具备扎实的编码能力,包括一定的架构和运维能力,如果团队大了,还需要产品业务和管理这些综合软实力的配合,才能把一个事情做下去,到了这个时候,技术是硬实力,产品业务和管理是软实力,这两个都要有,缺一不可,当然并不是要求团队里每一个人人都要具备,如果把这个团队看做是一个人的话,这个团队是一定要具备的。

那么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一年花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养活一个技术团队,就一定会对它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包含了研发能力、技术创新和数据应用,也包含技术壁垒建立、技术标准和商业化推进,而这些更高阶的要求,就直接把前端工程师推到了深水区,光靠写页面,光靠调框架 API、光靠搭建个脚手架或者监控系统,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其他的能力,这个时候,就是前端团队进入深水区的时候,不仅仅是技术深度的深水区,也是团队整体能力成长中的深水区,并且这个深水区的趋势,正在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团队中,是挡不住的。


三、分析 - 前端成长中的痛点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3.jpeg

进入深水区,会让我们很难受,一个团队过早的进入深水区,或者无法适应深水区,也可能会让我们淹死,也就是业务交付变慢、技术成长缓慢甚至倒退,比如一个代码写的很漂亮的前端,连续做了 3 年管理,导致技术荒废了,我们就有必要分析下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深水区的前端不好做。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4.jpeg

如果游泳是一项技能,导致我们无法掌握更好的游泳技能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表现出来我们会有很多的情绪和声音,比如公司没大牛带,或者前端没话语权等等,这些原因可以总结出来上百条,我把他们汇总了一下,分成这几大类,你所在的公司占的越多,团队出问题的概率就越大,大家的成长就越缓慢。

第一个就是行业,如果公司选择一个很难的行业创业,这个行业太难了,难到要干个十年八年才出成绩,得不断的烧钱砸钱,第二个就是公司太弱小了,跟很多更厉害的大团队进行竞争,在资金、资源、人脉全方位的落后,这需要走很多很多弯路试错,第三个是创始人能力并不突出,有比较明显的能力短板,比如业务能力不行,或者管理能力不行,甚至这个短板还没有合伙人来给他补,那就一定会犯很多的失误,第四个就是这公司的决策层规划的公司发展方向和战略偏向于情绪化的拍脑袋,脱离现实实际,这会浪费很多公司资源,比如为了测试一个商品的渠道,把小程序、公众号、APP 和数据中台全开发了,这对研发资源都是一种过度消耗,第五个就是组织管理低效甚至混乱,比如考勤罚钱,加班无常,职责模糊、对人才不重视培养,这会导致有能力的人都离职出去。

所有这些都是在深水区会淹死我们的因素,我们唯一可以与之对抗的就是不断的自驱,如果没有自驱这项技能的话,上面这么多深水区的因素,都足以把我们淹死,那有同学说,跳槽不香么,干不开心就跳呗,一直不开心一直跳,跳槽的确是你突破成长瓶颈的选项,但是当跳槽成为破局唯一选项的时候,就很危险了,原因很简单,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是黄金时间,如果一直在跳槽就错过了成长的积累阶段,另外一点,如果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跳槽也很难跳到一个足够好的团队中,反而是从一个容易淹死的深水区进入到另外一个更致命的深水区,于是会变成一直跳槽一直不开心,甚至到最后会延误这个行业,并最终离开它。

在深水区里面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公司的老板是不是经常带大家打胜仗、制度和文化的设计是不是成熟的,以及业务上是否是快速增长的,除了这以外,你的前端老板是你在公司最优质的的资源,一定要善于利用,善于求助,当然如果这个前端老板技术不突出且管理能力也平庸的时候,对团队和个人的伤害就会很大,所以挑对老板是在深水区活下去的关键。


四、方案 - 破局成为优秀前端

image.png

前面我们聊了前端行业的 20 万,聊了前端正进入深水区的这个趋势,以及深水区里面致命的因素后,来看看什么样的前端能在深水区活下来,还能活的好。

首先看看优秀的前端工程师,通常具备哪些特征,这是我梳理我身边多年来,一直很厉害的前端,他们的共同特征,首先对技术是有足够热情的,不管白天黑夜脑海里都是忍不住想着编程的事情,其次是很有好奇心,主要前端新出了个什么新技术,就想动手去玩一下,把它拆开看看,其次就是责任性普遍很强,在工作中言出必行,以及对技术、视觉和相关信息很敏感,很希望做出完美的产品,最后一点就是善于总结,在脑海中或者本地的笔记中,善于对自己过去的项目啊能力啊做复盘整理,最最后一点就是这些优秀前端中相当多,都是懒人,懒到不想动手写代码,所以他们会再工作中想法设法的偷懒,这个偷懒不是指偷工减料,是说会用各种手段提高代码效率,提高交付质量,降低开发成本,能代码自动搞定的,尽量不人肉做。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自己命中了几点,这里面的责任心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它直接关系到执行力是否到位,非常关键,但是我还是无法跟自己对应起来怎么办呢,我虽然看到这个差距和答案了,可是我还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关系,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冒烟测试下。


假如说今天的你想要进大厂,你是不是有观察和总结的习惯,明白大厂和大厂,大厂的团队和大厂的团队都是不同的,这就是团队的 12 宫格,大厂有很牛的也有相对不那么牛的,团队也是如此,团队中按照业务或者职责细分的小组也是如此,都可以分为一二三梯队。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7.jpeg

接下来看自己的心态,你是以一种想进大厂的心态占主要成分,还是逃离小厂的心态占据主要成分,当然两个各占一半也可以,如果是占据大厂的心态多一些而逃离的心态少一些的话,在深水区犯错的概率就低一些,这是因为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8.jpeg

所以有些童鞋面试大厂挂了后,就一票否决了所有大厂,或者这个大厂的所有团队,以为一定是自己的学历啊、经历啊、年龄啊被大厂卡住了,其实这些都是结果,真正的卡住自己的并不是大厂,而是自己的内因,这个内因就是刚才优秀前端素质的反面,比如对技术热情不够,责任心不够,跳槽态度随意,不够自驱,心智啊性格啊三观啊不够成熟等等,而这些内因如果你占住了其中几条,一旦处在一个不那么友好的公司和团队中,或者是当公司团队逐步迈向到深水区的时候,你就会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期,甚至会跟不上公司和团队的发展,最终而被淘汰。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19.jpeg

针对进大厂这件事,我总结了几道门槛,供大家参考下,分别是背景、技术积累、技术热情、自驱程度和自我认知的成熟度,这里面的三四五是最致命的,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由于忽视了他们,所以就算意识到了第二道槛的存在,也无法改善第二道坎。

道理讲完了,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这里面有一个表格,表格的上半部分是技术硬实力每一年每一年的掌握程度,你可以给自己打分填到格子里,下半部分是其他通用能力和软实力的部分,比如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等等,同时在里面可以填写上自己过往这些年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和目标进展情况,通过这个表来对自己进行一个综合评估,看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过程,从而梳理自己的内心诉求和职业规划,来指导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包括跳槽节奏和新的职业目标。

在这个表格的上面是一个做事的闭环方法,也就是 PDCA,我把它前后做了扩展,做任何一件复杂的事情,都建议大家用这个模型来套一套,看有哪些环节缺失的,通过这个 PDCA 的训练,是为了将大家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型,逐步训练到更成熟完善的阶段,等到 PDCA 融入到你的体内,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破局成长的时刻就会更快到来。

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20.jpeg前端职业现状与破局- Scott -10-24.021.jpeg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分享,我们这一群人有 20 多万,一起在中国的大地上为百万家企业提供人机交互的体验,服务着全国的 14 亿人,这件事情很有意义,我们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通往今后几年的前端职业之路,它并不是平坦的,是越来越陡峭的,越往深水区走,越往挑战高的团队中去,我们就一定把能力打的扎实和全面,不能仅仅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写页面的程序员了,需要有全方位的成长,坚持自我驱动和学习,接纳任何开放的观点,不去杠不去黑不去做无意义的辩论和缺乏思考的评价,把心胸打开,看到内心中坚持的那个理想,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 30 岁,走向自己的 40 岁,走向到 60 岁,在这几十年的路上,一次次的破局,一次次的闪闪发光,谢谢大家,我是 Scott,跟大家一起干了这碗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