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频

点击查看【bilibili】
点击查看【bilibili】

2.分层结构

  • image.png

3.OSI的结构

  • image.png

    4.OSI数据传输图

  •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3

    5.OSI七层结构概述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 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 因为用户的实际应用多种多样,就要求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协议来解决不同应用类型的需求
  • 典型的协议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万维网HTTP等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4

    (2)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主要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 不同机器采用的编码和表示方法不同,使用的数据结构不同
  • 为了使不同的数据和信息之间能够互相交换,表示层采用抽象的标准方法定义数据结构
  • 就是将数据转换成可视的、用户需要的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5

    (3)会话层(Session Layer)

  •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进行会话

  • 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服务,向表示层提供它的增值服务
  • 增值服务即图上最上方的一句话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6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传输层也称运输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功能是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 数据链路层是点到点的通信,传输层是端到端的通信
  • 点到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指一个硬件地址或IP地址,网络中参与通信的主机通过硬件地址或IP地址标识的;
  • 端到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号来标识,所以称端到端通信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7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8

    (5)网络层(Network Layer)

  • 因为因特网的主要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和许多路由选择协议,因此因特网的网络层也称网际层或IP层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9

    (6)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数据链路层是点到点的通信,传输层是端到端的通信

  • 点到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指一个硬件地址或IP地址,网络中参与通信的主机通过硬件地址或IP地址标识的;
  • 端到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号来标识,所以称端到端通信
  •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10

    (7)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功能一:定义接口特性

    1. 功能二:定义传输模式单)<br /> 功能三:定义传输速率<br /> 功能四:比特同步<br /> 功能五:比特编码
  •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图11

    6.思维导图

  •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