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与对象
1-面向对象学习的三条主线
- Java类及类的成员:属性、方法、构造器;代码块、内部快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抽象性)
其他关键字:this、super、static、final、abstract、interface、package、import等
2-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理解)
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以函数为最小单位,考虑怎么做。
- 面向对象: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考虑谁来做。
3-完成一个项目(或功能)的思想
- 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问题所针对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
- 从实体中寻找解决问题相关的属性和功能,这些属性和功能就形成了概念世界中的类。
- 把抽象的实体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形成计算机世界中类的定义。即借助某种程序语言,把类构造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据结构。
- 将类实例化成计算机世界中的对象。对象是计算机世界中解决问题的最终工具。
4-面向对象中两个重要分概念
类: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
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物的个体,因而也称为实例(instance)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点是类的设计
- 设计类,就是设计类的成员
两者的关系:
对象,是由类new出来的,派生出来的。
5-面向对象思想落地实现的规则
- 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 创建类的对象
- 通过“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调用对象的结构
补充:
- 属性 = 成员变量 = field = 域、字段
- 方法 = 成员方法 = 函数 = method
- 创建类的对象 = 类的实例化 = 实例化类
6-对象的创建与对象的内存解析
Person p1 = new Person();
Person p2 = new Person();
Person p3 = p1;//没有新创建一个对象,共用一个堆空间中的对象实体。
如果创建了一个类的多个对象,则每个对象都独立的拥有一套类的属性。(非static)
意味着,如果我们修改一个对象的属性a,则不影响另一个对象属性a的值。
内存解析:
7-匿名对象
概念:我们创建的对象,没有显式的赋给一个变量名,即为匿名对象
特点:匿名对象只能调用一次
举例:
new Phone().sendEmail();
new Phone().playGame();
new Phone().price = 1999;
new Phone().showPrice();//0.0
应用场景:
PhoneMall mall = new PhoneMall();
//匿名对象的使用
mall.show(new Phone());
其中,
class PhoneMall{
public void show(Phone phone){
phone.sendEmail();
phone.playGame();
}
}
8-理解“万事万物皆对象”
- 在Java语言范畴中,我们都将功能、结构等封装到类中,通过类的实例化,来调用具体的功能结构
- Scanner,String等
- 文件:File
- 网络资源:URL
- 涉及到Java语言与前端Html、后端数据库的交互式,前后端的结构在Java层面交互时,都体现为类、对象
JVM内存结构
编译完源程序以后,生成一个或多个字节码文件。
我们使用JVM中的类的加载器和解释器对生成的字节码文件进行解释运行。
意味着,需要将字节码文件对应的类加载到内存中,涉及到内存解析。
虚拟机栈,即为平时提到的栈结构。
我们将局部变量存储在栈结构中,将new出来的结构(如数组、对象)加载到堆空间中。
补充:对象的属性(非static)加载在对空间中
方法区:类的加载信息、常量池、静态域
类的结构之一:属性
属性与局部变量的对比
- 相同点
- 定义变量的格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变量值
- 先声明,后使用
- 变量都有其对应的作用域
- 不同点
- 在类中声明的位置的不同
属性:直接定义在类的一对{ }内
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内、方法形参、代码块内、构造器形参、构造器内部的变量
- 关于权限修饰符
属性:可以在声明属性时,指明其权限,使用权限修饰符。
常用的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封装性
局部变量:不可以使用权限修饰符
默认初始化值得情况:
属性:类的属性,根据其类型,都能默认初始化值。
- 整形(byte、short、int、long:0)
- 浮点型(float、double:0.0)
- 字符型(char:0或 ‘\u0000’)
布尔型(boolean: false)
引用数据类型(类、数组、接口:null)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
因此在调用局部变量之前,一定要显式赋值
特别的,形参在调用时赋值即可
- 在内存中加载的位置:
- 属性:加载到堆空间中(非static)
- 局部变量:加载到栈空间
补充:变量的分类
- 按数据类型
- 按变量在类中声明的位置
类的结构之二:方法
1-方法的概念
方法:描述类应该具有的功能。
比如:Math类:sqrt()\random() ...
Scanner类:nextXxx() …
Arrays类:sort() \ binarySearch() \ toString() \ equals() \ …
举例:
public void eat(){}
public void sleep(int hour){}
public String getName(){}
public String getNation(String nation){}
方法的声明:
权限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方法体
}
说明:
- Java规定的4中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 封装性
- 返回值类型:有返回值 / 无返回值
-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则必须在方法声明时,指定返回值的类型。同时,方法中,需要使用return关键字来返回指定类型的变量或常量:“return 数据”。
- 如果没有返回值,则方法声明时,使用void来表示。通常,没返回值的方法中,就不需要使用return,但是,也可以使用“return;”表示结束此方法。
- 方法名:属于标识符,遵循标识符的规则和规范,“见名知意”
- 形参列表:方法可以声明0个,1个,或多个形参。
- 方法的使用中,可以调用当前类的属性或方法
- 特殊的,方法A中也可以调用方法A(递归)
- 方法中,不可以定义方法
2-关键字:return
- 使用范围:使用在方法体中
- 作用:
① 结束方法
② 针对于返回值类型的方法,使用”return 数据”方法返回所要的数据。
总结:“两同一不同”:同一个类,相同方法名;参数列表不同(参数个数不同,参数类型不同)
举例: ```java // 如下的4个方法构成了重载 public void getSum(int i,int j){
System.out.println("1");
}
public void getSum(double d1,double d2){
System.out.println("2");
}
public void getSum(String s ,int i){
System.out.println("3");
}
public void getSum(int i,String s){
System.out.println("4");
}
// 不构成重载的举例: // 如下的3个方法不能与上述4个方法构成重载 // public int getSum(int i,int j){ // return 0; // }
// public void getSum(int m,int n){
//
// }
// private void getSum(int i,int j){
//
// }
3. 如何确定类中某一个方法的调用:
方法名---> 参数列表
4. 思考:方法的重载与重写的区别
<a name="EBplL"></a>
## 4-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
说明:
- jdk5.0新增的内容
- 具体使用
- 可变个数形参的格式:数据类型 ... 变量名
- 当调用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时,传入的参数个数可以是0个,1个,2个等
- 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与本类中方法名相同,形参不同的方法之间构成重载,含不定参数的重载方法是最后被选中的。
- 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与本类中方法名相同,形参类型也相同的数组之间不构成重载。换句话说,二者不能共存。
- 可变个数形参在方法的形参中,必须声明在末尾。
- 最多只能声明一个可变形参。
- 可变参数是兼容数组类参数的,但是数组类参数却无法兼容可变参数。
举例说明:
```java
public class TestVarArgus {
public static void dealArray(int... intArray) {
for (int i : intArray)
System.out.print(i +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Array = { 1, 2, 3 };
dealArray(intArray);// 通过编译,正常运行
}
}
5-java的值传递机制
- 针对于方法内变量的赋值举例: ```java System.out.println(“*基本数据类型:**“); int m = 10; int n = m;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
n = 20;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
System.out.println(“*引用数据类型:**“);
Order o1 = new Order(); o1.orderId = 1001;
Order o2 = o1;//赋值以后,o1和o2的地址值相同,都指向了堆空间中同一个对象实体。
System.out.println(“o1.orderId = “ + o1.orderId + “,o2.orderId = “ +o2.orderId);
o2.orderId = 1002;
System.out.println(“o1.orderId = “ + o1.orderId + “,o2.orderId = “ +o2.orderId);
规则:<br />如果变量是基本数据类型,此时赋值的是变量所保存的数据值。<br />如果变量是引用数据类型,此时赋值的是变量所保存的数据的地址值。
2. 针对于方法的参数概念
- 形参:方法定义时,声明的小括号内的参数
- 实参:方法调用时,实际传递给形参的数据
3. java中参数传递机制:值传递
规则:
- 如果参数是基本数据类型,此时实参赋给形参的是实参真实存储的数据值。
- 如果参数是引用数据类型,此时实参赋给形参的是实参存储数据的地址值。
推广:
- 如果变量是基本数据类型,此时赋值的是变量所保存的数据值。
- 如果变量是引用数据类型,此时赋值的是变量所保存的数据的地址值。
4. 典型例题与内存解析:
【例题1】<br />![image.png](https://cdn.nlark.com/yuque/0/2021/png/21650681/1632391681744-0ab4f98b-4312-4611-b394-6fdacfd4b86e.png#clientId=u25be0df6-6272-4&crop=0&crop=0&crop=1&crop=1&from=paste&height=290&id=ub817d118&margin=%5Bobject%20Object%5D&name=image.png&originHeight=386&originWidth=462&originalType=binary&ratio=1&rotation=0&showTitle=false&size=17720&status=done&style=none&taskId=u4026994f-2b65-4ccb-b2e2-e3410b08529&title=&width=347)<br />【例题2】<br />![image.png](https://cdn.nlark.com/yuque/0/2021/png/21650681/1632391687561-ec301c7d-7b9e-4c7f-a6d4-4451961f9336.png#clientId=u25be0df6-6272-4&crop=0&crop=0&crop=1&crop=1&from=paste&height=287&id=ufc7c86d6&margin=%5Bobject%20Object%5D&name=image.png&originHeight=382&originWidth=764&originalType=binary&ratio=1&rotation=0&showTitle=false&size=32828&status=done&style=none&taskId=ud60fea9c-9935-40d9-abaa-a1c043464ea&title=&width=573)
<a name="okhgT"></a>
# 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封装性
<a name="qjUxA"></a>
### 1-为什么要引入封装性
- 我们程序设计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 高内聚:类的内部数据操作细节自己完成,不允许外部干涉;
- 低耦合:仅对外暴露少量的方法用于使用。
- 隐藏对象内部的复杂性,只对外公开简单的接口。便于外界调用,从而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通俗的说,把该隐藏的隐藏起来,该暴露的暴露出来。这就是封装性的设计思想。
<a name="dkEMe"></a>
### 2-问题引入
<br />当我们创建一个类的对象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对象 . 属性”的方式,对对象的属性进行赋值。这里,赋值操作要受到属性的数据类型和存储范围的制约。除此之外,没其他的制约条件。但是,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往往需要给属性赋值加入额外的限制条件。这个条件就不能在属性声明时体现,我们只能通过方法进行限制条件的添加。同时,我们需要避免用户再使用“对象 . 属性”的方式对属性进行复制。则需要将属性声明为私有的(private)
<a name="xLkSz"></a>
### 3-封装性思想的具体代码体现
```java
体现一:将类的属性xxx私化(private),同时,提供公共的(public)方法来获取(getXxx)和设置(setXxx)此属性的值
private double radius;
public void setRadius(double radius){
this.radius = radius;
}
public double getRadius(){
return radius;
}
体现二:不对外暴露的私有的方法
体现三:单例模式(将构造器私有化)
体现四:如果不希望类在包外被调用,可以将类设置为缺省的。
4-Java规定的四种权限修饰符
- 权限从小到大的顺序为:private < 缺省 < protected < public
具体的修饰范围 | 修饰符 | 类内部 | 同一个包 | 不同包的子类 | 同一个工程 | | —- | —- | —- | —- | —- | | private | Yes | | | | | (缺省) | Yes | Yes | | | | protected | Yes | Yes | Yes | | | public | Yes | Yes | Yes | Yes |
权限修饰符可用来修饰的权限说明:
4种权限都可以用来修饰类的内部结构:属性、方法、构造器、内部类
修饰类的话,只能用:缺省、public
类的结构之三:构造器
1-属性赋值顺序
属性赋值的先后顺序
- 默认初始化
- 显式初始化
- 构造器中初始化
- 通过“对象 . 方法”或“对象 . 属性”的方式,赋值
2-JavaBean的概念
JavaBean是一种用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
2-this调用属性、方法
this理解为:当前对象 或 当前正在创建的对象
- 在类的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this.属性”或“this.方法”的方式,调用当前对象属性或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选择省略this。特殊情况下,如果方法的形参和类的属性同名时,我们必须显式的使用“this.变量”的方式,表明此变量是属性,而非形参。
- 在类的构造器中,我们可以使用“this.属性”或“this.方法”的方式,调用当前正在创建的对象属性或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都选择省略this。特殊情况下,如果构造器的形参和类的属性同名时,必须显式的使用this表明此变量是属性,而非形参。
3-this调用构造器:
- 我们在类的构造器中,可以显式的使用“this(形参列表)”方式,调用本类中指定的其他构造器
- 构造器中不能通过“this(形参列表)”方式调用自己
- 如果一个类中有n个构造器,则最多有n-1构造器中使用了this
- 规定:“this(形参列表)”必须声明在当前构造器的首行
- 构造器内部,最多只能声明一个“this(形参列表)”,用来调用其他的构造器
关键字:package/import
package的使用
- 使用说明
- 为了更好的实现项目中类的管理,提供包的概念
- 使用package声明类或接口所属的包,声明在源文件的首行
- 包,属于标识符,遵循标识符的命名规则、规范
- 每“.”一次,就代表一层文件目录
import的使用
import:导入
- 在源文件中显式的使用import结构导入指定包下的类、接口
- 声明在包的声明和类的声明之间
- 如果需要导入多个结构,则并列写出即可
- 可以使用”xxx.*”的方式,表示可以导入xxx报下的所有结构
- 如果使用的类或接口时java.lang包下定义的,则可以省略import结构
- 如果使用的类或接口是本包下定义的,则可以省略import结构
- 如果在源文件中,使用了不同包下的同名的类,则必须至少一个类需要以全类名的方式显示。
- import static:导入指定类或接口中的静态结构:属性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