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弈的游戏中,除了发挥出娱乐功能以外,我们还能发掘出其他的什么价值呢? 博弈过程中的另外一个有益副产物:报价预言机 PPO:Probabilistic price oracle —— 概率性价格预言机

在博弈平局时,预言机会根据双方愿意取得胜利而能够付出的$NAP数量来裁定胜利的一方。能付出更多数量$NAP的一方将获得胜利,胜利的一方将得到正常胜利的$ETH或者$BNB(取决于在哪一条链上),同时,获得胜利的一方也将自动把能付出的$NAP自动转给输掉的一方。

例如: 玩家A创建了加入费JoinFee = 1 BNB的预言机,其加密策略为✌,加密报价Bid为1000$NAP 加入者玩家B的策略为✌(JoinFee 和创建者一样),报价Bid为1001$NAP。 当玩家A提交加密原参数给智能合约仲裁机进行仲裁之时,双方策略一致,普通博弈情况下应该是退回双方的BNB资金,但是在纳什协议的MVP中的平局情况下,就诞生了报价博弈这一玩法。 在这个例子中,双方平局,进入报价博弈逻辑,玩家B的报价Bid为1001$NAP,智能合约会自动将玩家B钱包中的1001$NAP发送给玩家A,将2BNB收取合约仲裁费用之后的1.9BNB发送给玩家B。 其纳什均衡在于,每个参与者都会为了不在可能的平局情况下被别人用较少价值的$NAP换走较多价值的$BNB,而会自发地提交符合市场共识价格的$NAP来争夺可能平局下的BNB资金。

去中心化的加密概率预言机

时间尺度在日、周级别,可以提供加权平均的共识报价。 报价作为博弈的有益副作用/附加功能,不枯燥,通过娱乐性具有主动的吸引力。

去中心化

所有人均在参与博弈的过程中因为可能需要应对的平局,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利益,而报出最接近真实比例的价格。

加密

预言机的创建者在创建时就将报价参数存放于加密参数中,使得报价不能被对方获取,从而促使对手方只能依照市场价格进行报价。

概率

预言机报价只在双方平局时才作为仲裁机的仲裁参数。但是因为参与双方对博弈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其在正常参与时也需要按照平局结果来思考进行报价。

预言机

链上获得链外数据的方式统称。字面上“预言”是获取未来时间对目前未可知的信息,实际上是A节点获取时空拓扑抽象上A节点对B节点还未获知的信息。如果A是t时刻B是t+n时刻,则是预言;如果A是地点,B是另外地点则是空间上信息获取。例如:前者用来获得对一场比赛未来时间的结果预测,后者用来获得对空间上某个外部价格数据。
目前的预言机通常使用后者的【空间】模式,来获取【A地点:链上】 对 【B节点:链外】 还未获知的信息。例如ChainLink。

概率预言机的来历

BlockPunk在ResetDAO群里发了一篇关于SuperFluid流支付的文章,佛客当时意识到这可不就是拿目前流行的流动性挖矿算法改造的么,于是马上就给出了实现方案,而punk并不认同或者就是像激将一下的样子。于是佛客从下午3点开始到晚上9点,在6小时的工作中,从0开始设计合约代码+编程实现+Truffle测试,实现了流支付的最小可行性原型MVP。正好PhaNetwork的佟林也在ResetDAO的群里,和大家讨论流支付,提到了兰花协议的概率流支付:“可以参考兰花协议的支付系统,把pay这个行为变成大尺度概率确定性高、小尺度随机。兰花协议的概率流支付正好给了纳什协议概率性报价预言机的灵感。

实际使用

参考:报价预言机的操作

  • 正常报价逻辑
  • 报价之后钱包余额变动的报价处理逻辑

后续:
在对接Loopss之后可以对相关地址的信用进行量化,选择性地根据多个地址的报价用信用进行可信度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