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督造,如今“一器难求”,其中一件臻品以2.94亿成交 | 文 青衫文斋
    浅谈北宋汝窑玛瑙入釉的“新工艺” - 图1
    宋瓷,是宋朝的一个文化标志,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巅峰时期,特别是由宋徽宗自己发明的天青色宋瓷,更是站在巅峰上的王者。“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方文山写出了汝窑天青色瓷器的一抹淡淡的雅致和丝丝的忧伤。青瓷以天青色为最佳,虾青,豆青,豆绿等色次之,而天青色正是宋代汝瓷最为漂亮的一种颜色。宋代有五大名窑,分别是汝、官、哥、钧、定,而其中汝窑最为出名,民间有一句说法:“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
    浅谈北宋汝窑玛瑙入釉的“新工艺” - 图2
    据传,宋徽宗曾做了一个梦,梦到在大雨之后,天空出现了一抹奇怪的青色,他十分喜欢,于是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并要求工匠按照他的梦境烧造这种颜色,随着北宋的衰亡,这种瓷器的烧造工艺就失传了,虽然后人想了很多办法,却都没能再烧制出令人满意的天青色瓷器,那一抹天青色,竟然成为时代的绝唱。据说天青色宋瓷存世不足百件,全部出自宋徽宗督造。但是,目前存世的汝窑作品中,珍品稀少,其中臻品更是难见。
    浅谈北宋汝窑玛瑙入釉的“新工艺” - 图3
    天青色汝瓷随光而变,其釉色有“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人们称赞为“玉、非玉、玉”。现在留世的汝瓷作品,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稀少的釉下气泡,釉色如丝,温暖、纯朴、光洁,釉料如堆脂,幽雅,色泽纯净,晶莹透亮。看起来像绿峰,有一种像玉而非玉的美。北宋晚期御瓷汝窑的产品集中国美学之粹,小巧朴雅,温婉隽永,不仅代表中国陶瓷艺术之真髓,历史意义更是深远,古今名藏均以其为首,然而却珍稀无比,“一器难求”。
    浅谈北宋汝窑玛瑙入釉的“新工艺” - 图4
    从传世名录看,汝窑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烧制,产品也没有统一规范,同一器形往往仅见一、二例,造型简素,大小尺寸各异。与南方龙泉地区长达百米之龙窑相比,汝窑基本都是仅仅两米长的“馒头窑”,汝瓷采立烧法,各个器皿制放在空间局促的独立匣钵中,窑匠小心翼翼在窑具上平衡泥坯,以三或五颗细小支钉支撑全器,一不留神就可能烧造失败。而且,汝瓷瓷器大多需要二次入窑,先素烧,后釉烧。釉面开出片纹实际上就是出窑冷却时,釉与胎身收缩速度不同而导致的,起因偶然,却成汝瓷天然本色。器皿底部安放小支钉的地方出现三、五粒白点,行内称为“芝麻粒”。
    浅谈北宋汝窑玛瑙入釉的“新工艺” - 图5
    今天,我们惊叹于天青色汝窑瓷器如同天然宝石结晶般闪烁迷人的冰裂釉色时,要知道这时需要天时地利的,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2017年秋,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一场“宋瓷粹珍”拍卖会,汝瓷稀若晨星,一器难求,逾九百载仍是大家的珍爱细藏。其中北宋汝窑的一件臻品“天青釉洗”刚刚显示出预估价待询,现场已经人声鼎沸,纷纷预测破亿的成交价。这件汝窑天青笔洗保存得尽善完美,素雅不艳,含蓄实华,北宋末年宫廷专属,为供御而制。这件釉如凝脂的天青釉洗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部只有三颗“芝麻粒”,通器臻善,几近完美,当属汝官瓷的典范。经过现场及电话委托多方激烈竞价,汝窑天青釉洗最终以2.94亿(具体说是294,287,500)港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