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早早聊大会-与掘金联合举办-全年学习

image.png

一、认识一下

大家好,我是税友的柠一,很高兴能在早早聊和大家分享我对职业生涯的一些思考和心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我叫赵美丹,花名柠一。毕业后在北京做了 5 年的全栈开发,2012 年来到杭州,加入税友。做过 5 年部门级前端建设,2 年公司级前端建设,最近 1 年多在业务团队做提效赋能,目前是前端技术专家。

image.png

作为女生,你有过这样的焦虑么:

  • 初入职场,我该如何快速提升?
  • 结婚后工作生活忙昏头,我该如何平衡?
  • 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瓶颈逐渐显现,未来该如何走?

我是一个二胎妈妈,职场经历了 5 年全栈、8 年前端,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历程,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二、分享大纲

image.png

我的分享历程主要包含 4 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初入职场的 5 年,讲一下初入职场的一些经历和心得;
  • 第二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2012,2012 年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生了非常多有意义的事;
  • 第三部分是职场妈妈的职场与生活,从二胎妈妈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职场和生活感悟;
  • 最后是前端历练之路,介绍一下我前端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三、初入职场的 5 年

初入职场的时候我是特别懵懂的,我只是想做这一行,但具体哪个岗位更适合我,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我当时特认真的把公司安排的事情都尝试了一遍,短短的 5 年,写 Java 也写过 JS,做组件也做业务,还做管理,经历了 2 家公司,遇见了 1 位非常棒的导师。

image.png

在今天看来,那个时候我做的特别杂,但对于当年从 0 到 1 的我,这个尝试就显得非常重要,经过尝试,做得好不好,合不合适,只有去尝试了才能知道。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

在我的第一家公司,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棒的导师,他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事的方式方法,他是一个做事非常严谨的人,我们那时候要开发一套基础组件,那时还是 jQuery 时代,还没有 ESlint,导师非常认真的检查每一行代码,所有不符合规范的代码都必须修改,任何交互不一致的场景都要统一,未经过设计的代码都要重写。

那是一段被虐的很惨的时光,因为导师不是检查一次就可以过关的,他会反复检查直到全部通过,但经过那段时间的反复磨合,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了有追求有想法的人。所以说一位优秀的导师一个不错的平台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影响是非常大的,直到今天,我仍感到受益匪浅。

3 年后我离开了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因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找更大的视野和圈子吧。当然我被老板忽悠了,并没有等到老板的上市梦,公司也没有真的上市,也没有赚到钱。但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只要你有可能性,他会放手让你做,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挑战,你将变得越来越全面,实战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小公司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格局太小,很容易让我们的思维陷入到细节去。但不管大公司小公司我都建议大家走出去去不断的历练去拓宽自己的视野

年轻的时候我们最富裕的就是时间希望大家利用好到不同的平台去见识去努力的尝试历练找到更好的自己。作为过来人,一些建议给到大家。

1、关于目标

image.png

大家都听说过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在他这段话里,他说了 3 个事情,首先确定了目标:想做首富,然后拆了一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最后规划了行动,用三年或五年。

建议大家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每一年都去思考自己的长远目标是什么三五年目标是什么今年目标是什么?然后通过总结目前的现状,不断修正目标、调整目标,规划行动,来达到快速成功的目标。

2、关于学习

image.png

马爸爸说“工业时代是知识驱动,数据时代是智慧的竞争,是领导力、想象力和担当力的竞争。今天,知识已不再是力量,创造力和创新力才是力量”。知识是要靠学习积累的,而创造力和创新力,则需要不断的归纳、演绎,才能获得,这里就不展开,推荐大家去学习“费曼学习法”。

3、关于成长

image.png

成长是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速度、高度的深层原因,他决定了我们能够走多远。我们把影响一个人未来成长值的因素归结为 4 类,分别是思维方式、硬实力、软实力和驱动力。

思维方式:就好比汽车的方向盘,他包括价值观、道德观、方法论、模式套路、原则原理等,他决定了我们通往目标的方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还是背道而驰,或者走了弯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最前沿的技术、文章,去参加各种培训,去世界各地旅行增长我们的见识,选择和那些比我们更牛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来影响和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

硬实力:就是某个行业或领域专用的工具、知识、技能、资源等。比如我们用到的 Vue、React 这些都属于硬实力。

软实力:是多行业多领域通用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管理能力等等,硬实力在未来将会不断的被取代,但软实力是无法被取代的,所以我们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我们女生在沟通能力、亲和力这些方面是有天然优势的,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驱动力: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汽车跑的快不快,后劲大不大,就取决于发动机的功率。那只有驱动力强的人才能做得比别人更努力好。最典型最贴切的例子,就是阿甘,大家知道阿甘是一个先天智障的人,但他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在多个领域都创造了奇迹。所以即使我们在思维方式不能达到最优的情况下,但通过强大的驱动力,比别人更努力更坚韧,在时间的积累和帮助下,我们也可以快速成长。

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但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共勉

四、至关重要的 2012

image.png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我至关重要的 2012,2012 年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生了 4 件大事:

  • 结婚;
  • 从北京迁到杭州,加入税友;
  • 转岗:从全栈转向前端;
  • 升职:中级升高级、开发转管理。

1、为什么转前端

image.png

先看一下当时的现状:

  • 当时岗位细分已成趋势,大厂已经开始尝试前后端分离;
  • 全栈慢慢就会变成有广度缺深度,前 5 年我既写 Java 也写 JS,既做开发也做管理,这样就特别杂,深度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选一个方向势在必行;
  • 加上 Java 知识体系庞大,要懂技术、懂数据库、懂运维。

而未来:

  • 职级越高对视野、格局的要求越高;
  • 而我们女生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弱;
  • 家庭牵绊将越来越重。

我的机遇就是一个双滚动条的问题,我加入税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解决一个双滚动条的问题,当时部门的前端能力偏弱,前端代码是服务端写的,也不怎么懂前端,主要靠代码拷贝,更不懂设计和体验,而我的前端能力恰好可以帮助改善现状。但问题是 jQuery 时代前端的门槛非常低,地位自然也低,如果转前端,未来的前途在哪里?另外公司的环境能不能让我发挥,或者说我有没有能力在这个环境下很好的发挥?这都是我需要在转岗前思考的问题。

经过认真慎重的思考,最终我选择了前端,因为这是我喜欢且擅长的工作,于是针对这个双滚动条的问题,我写了一篇感想,就部门前端现状进行了分析,存在什么问题,核心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领导看后一拍即合,由此我正式告别全栈,踏上了专职前端之路。

幸运的是,凭借这件事,在次年年初的职评里顺利从中级晋升高级,也从技术开发转为技术管理。

2、关于结婚

image.png

今天是女生专场,必须聊一聊结婚,不得不说,结婚是我们女生职场上最大的拦路虎,因为结婚后家庭有了很多的牵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抖音视频《下辈子我要做男人》。

下辈子,我要做男人
因为做女人
不能太胖,不能太瘦
不能败金,不能贪玩
还要生孩子

要懂事,要做家务
温柔、贤惠、大方、得体
照顾老人、照顾小孩
还要赚钱养家

而男人
只要会赚钱就很了不起了

好气哦…

再说说婚后的工作,面试的时候 HR 必问的问题是什么?有男朋友了么?结婚了么?有小孩了么?有二胎了么?

千万不要认为 HR 是关心我们,而实际上他们只是想评估一下我们有没有请长假和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风险,甚至工作稳定性的风险。

所以结婚后我们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规划了,未来我是继续工作?还是全职妈妈?还是创业当老板或者微商?我们要开始做一些准备了。

结婚我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从北京来杭州,有几个原因:

  1. 为什么离开北京:我认为北京并不适合我们打工仔,买不起五环内的房子,也落不了户,落不了户小孩就上不了学,所以离开北京是必然的。
  2. 为什么选择杭州:因为我老公是浙江人,就近原则,便于爷爷奶奶带小孩,另外杭州不仅宜居也适合工作。
  3. 为什么选择税友:我其实并没有特别强烈的事业心,工作是为了生存和充实人生。幸福感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未来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们,我需要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我期望可以在未来尽量好的平衡生活和工作,并持续工作。税友是一家让人舒适的公司,在这里 8 年我既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也得到了我人生想要的样子。

结婚后我做的第二个决定是好好学习一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和结婚有什么关系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先进高效的团队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管理,TL 就是团队的方向盘。

而一个家庭的 TL 是谁?没错,是我们女主人。

image.png

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需要 TL 把管理做好

  • 首先,老公作为我们的合伙人,我们需要培养好老公,统一战略,共同建设;
  • 其次,婆婆作为我们最重要的甲方,我们需要搞好婆媳关系,合作共赢;
  • 未来,小孩作为我们的主要成员,我们需要做好培养计划、能力提升等等;
  • 那我们 TL 需要做什么呢?那就是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组织组织团建、搞搞总结、绘制下未来蓝图…

我们要时刻记得 We are family! We are a team!这样生活是不是变得很美好?工作改善生活,生活辅以工作,这是我美好的愿景,目前实行的也还算美好。

3、关于选择

image.png

前面提到了,2012 年我做了 3 次至关重要的选择:

  • 从北京到杭州;
  • 从单身到已婚再到四口之家;
  • 从全栈到前端。

而这一切之所以如此顺利,都源自对选择的四大要素的把握,预判、储备、决断和坚持。

  • 预判是对即将到来的事提前判断,预判为储备争取了时间,有助于目标方向的确定;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充足的储备;
  • 当机会来临时,我们需要快速决断,而决断就取决于你的储备量,储备越多竞争力就会越强,成功的机会才会越大;
  • 当我们决断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持续的坚持,直到下一次机会来临。


    所谓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五、职场妈妈的职场与生活

image.png

再来聊一下职场妈妈的职场与生活,2013 年和 2018 年分别迎来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我的大宝和二宝。有了小孩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特别恋家,也变得格外的忙碌。小宝需要照顾,大宝需要培养,上班的时候你想着早点回去陪宝宝,宝宝睡了还想着把工作再做好一点。

如果项目管理在家里实践的不错的话,这时候你会轻松一些。但这不够,因为工作没有减少,家里多了牵挂,我们还需要通过提升效率,来保障工作和生活的品质,一些方法分享给大家。

1、管理与提效

image.png

  • 我们需要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因为小目标更容易实现,会给与我们信心,当所有的小目标都完成了,你会惊喜的发现大目标原来并没有那么困难。另外大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不断的调整方法和策略,而小目标的调整成本是最低的。
  • 我们要学会使用工具和方法:《论语:卫灵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到一个快捷键,大到一个App,都可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那些能对你自己有最大意义,最大价值的事情上,把握好二八原则。
  • 做好系统性的规划:现实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时候都是各种问题的交叉,只有跳出片面,俯视全貌,以制高的视角快速把握事件,才能从凌乱中清理和分类,进而找到想要的答案。
  • 利用好碎片时间:在人的一天中,碎片化时间不算少,比如吃饭时间、休息时间、上厕所时间、挤公交地铁时间等等,这些碎片化时间不能拿来做完整的大事,但可以用来看看文章、听听歌、冥想一下,缓解压力等等。很多人的灵感都是出现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的。所以,合理利用碎片时间,一定会对你带来帮助的。


    这里推荐大家去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建议大家去参加相关的培训,市面上类似的培训已经比较成熟,培训后再来读书,体会会更加深刻。

2、关于亲子教育

image.png

简单说一下亲子教育,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陪伴,作为母亲没有人比我们更想陪伴孩子。但我们除了母亲这个角色,我们还是老公的老婆,妈妈的女儿,公司的职员,还是我们自己的自己。

女生永远不要忘记爱自己做自己

所以做妈妈也像工作一样,我们需要学习,需要不断成长。推荐大家去了解一下樊登读书会,碎片时间可以看起来。

大家都知道,IT 行业特别忙,小孩成长的过程又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那么我们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呢?

3、关于平衡

image.png

首先我们需要想清楚目标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是想要留在职场继续拼搏?还是暂别职场全身心投入家庭?是继续现在的工作?还是转行到更弹性的工作领域?我个人建议呢是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两个关键字,喜欢 + 擅长。因为不喜欢就没有驱动力,不擅长就做不好。

孩子会有长大的一天,我们始终是我们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孩子也会为你骄傲,我很喜欢一句话: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如果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么就换种生活。

我因为非常喜欢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所以 2013 年大宝出生的时候,并不想放弃工作。爷爷奶奶很愿意照顾孙子,但不愿意来杭州,那么如何既能不放弃工作,又能让孩子待在身边呢?

我们先对目标进行了拆解,杭州这个陌生城市,婆媳关系这个大难题,是他们不愿意改变的原因,所以我通过 1 年这个小目标说服了奶奶,希望奶奶帮忙带小孩带到断奶为止,后来我们又通过爷爷的身体状态、奶奶带小孩的辛苦等原因慢慢又说服了爷爷,于是爷爷奶奶都来到了杭州,两个人一起带孙子,慢慢适应了杭州的生活,后来又通过环境等方面改变了爷爷奶奶的观点逐渐的他们承担起了照顾我们一家人的重任,直到现在,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

所以,生活和工作一样,都需要一点技巧。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我们既保持了工作,也很好的陪伴了孩子。

第二没有平衡只有制衡

我一直认为平衡只是一个神话,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平衡,而制衡就是在你走太远之前,把你拉回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调整,保证不会长时间对一边倾注过多的时间和经历,从而疏忽了另一边,产生不好的结果。

我的建议是在生活中要随时短线调整,因为家庭、工作两方面都要顾及,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家庭,更是随时都要分出时间精力,因为孩子需要我们陪伴他、培养他,在工作中需要长线调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关注最重要的目标,去粗取精,学会取舍,去看长期的结果。

第三不要让金钱成为你的羁绊
对于工作,我们都要明白 2 点:

  1. 靠工资是无法让我们经济独立的,更无法实现财务自由;
  2. 挣钱要趁早,工作或许不能让我们安度晚年。


    我们程序员,虽然工资不算低,但我们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不可能像传统行业,可以做到退休。大家应该见过,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明确写了 35 岁以内,也见过一些公司辞退老员工的新闻,更有大龄员工因被辞退而跳楼。是什么把他逼上了绝路?是金钱,是上有老下有小,动辄几百万的房贷!

    所以我们要在年轻的时候多挣钱,挣足够的钱,让我们可以只为梦想而奋斗。就算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工作不太理想了,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六、前端历练之路

image.png

最后,再来聊聊我的前端历程。

2012 年技术转型开始,在部门做了 3 年前端建设后,2015 年我们开始推动公司级前端基础建设,把部门级的沉淀扩展到公司级,jQuery 的时代,前端体系还非常简单,那时的我们主要维护一套公共组件库,一些基础的配置化开发框架,制定一些统一的规范,但是后来 Backbone、Angular、Vue、React 逐渐的开始火起来,在那个技术爆发的时代,大家开始有各自的见解,各种新技术玩的很爽,但维护的人非常头疼,各种框架都要学,使用起来又不尽相同,需要不断的转换思维。于是统一技术框架势在必行。

但技术选型并不能单纯的因为这个技术好或者生态好,还需要匹配我们的项目情况,比如核心产品的技术架构就不能随便改动,经过分析各部门的核心产品,技术栈需要同时保留 Vue 和 React 两种,建设公司级的前端技术体系,如果 Vue 和 React 都做成本变高了,而且那时候我们对 Vue 和 React 的实战经验还非常少,不一定能把这个事情做得很好,于是 2017 年我又选择回到了部门,做部门内的技术体系建设。

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思维逐渐变得系统性、体系化,更具前瞻性,你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你的视角开始从一个团队扩展到一个部门,甚至对整个公司的思考,2018 年我凭借这些建设晋升为前端技术专家,2019 年公司做了一次部门大融合,前端团队从原来的 20+ 变成了 50+,这一次我选择了回到业务团队。原因有 2 个,一个是因为小宝还不满 1 岁,大宝也需要培养,我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家庭,另一个原因是自我判断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如此大团队,做了这么多年的前端建设和业务反而有些脱节,所以我选择了我们的核心业务团队,做一些提效赋能的事情。

这个过程大家可以看出来,我的发展历程不是持续前进的,而是在不断调整的。除了家庭原因,竞争力也出现了一些瓶颈,回到业务团队,也是希望自己有个缓冲时间,来提升竞争力。

1、关于竞争力

image.png

对于提升竞争力,我个人觉得有 6 个方面我们可以去努力:
持续学习、不断改变、扬长避短、有效的社交圈、平台和机会、以及良好的状态。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这里我想说两点,一个是学习,我想重点提一下专业培训,尤其对于软实力的培训比自我摸索效率高很多。

另外就是不断改变,改变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极致化。前段时间杭州 95 后最懒摊主爆火短视频大家有没有看?小伙子在一边打着游戏,旁边一个小音响智能摆摊,还能对答如流,一举两得。不管小伙子是因为爱玩游戏,还是因为懒得回答问题等等,但他把摆摊这件小事作出了新花样。只因他在不断的思考,如何简单化、极致化,我们作为程序员,在我们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一定要多做这样的思考。

2、关于发展

image.png

今年我已经 35 岁了,在前端这个行业里,未来的路可能会越来越窄,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路才可以更宽敞,走的更远,但我还没有找到答案,这里借水桶理论希望给大家一点启发。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水桶理论,说的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补齐自己的短板,那么问题来了,短板那么容易补齐,还是短板么?于是有了新水桶理论,也叫斜桶理论或长板理论。是说可以将木桶斜过来,从而装下更多的水,此时装的水由最长的那根木板决定。

在新水桶理论里,我们不再聚焦已经提升困难的短板上,而是调整支点的位置,发挥优势长项能力,不断的强化优势,不断的调整支点让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关于未来

image.png

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我只能说我们要:

  • 在差异中寻找机遇
  • 在变化中寻找发展
  • 在挑战中寻找未来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是梦别怕疼想赢别喊停

image.png

七、广告时间

image.png

谢谢大家,这里是我的微信和邮箱,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也欢迎大家加入税友这个大家庭,我们的工作地点在杭州滨江区,公司非常 nice 哦~


别忘了点下方送稻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