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潜质、优缺点、优劣势,对于团队员工,是无差别的期望和定位,并进行培养,还是因材施教的去培养,发展成不同角色的员工,补齐一个综合能力无短板的团队,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
数据产品团队员工培养的两个倾向选择 - 图1
站在团队角度来看,技能互补,梯度层次良好,是战斗力最强的配置。但这样不可避免的会把一部分同学,定位成螺丝钉,定位成辅助者,而且通过末尾淘汰机制进行人员更迭和换血,来保持团队战斗力,也在所难免。

站在员工个人的角度看,尽可能的给予发展机会,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安排更有价值的工作,往更高的level成长,会对个人发展更好。但团队和组织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会非常高,尤其在竞争压力的环境下,这个决策会更难。而且反向思考,给员工最好的就是最合适他/她的吗?揠苗助长到是帮助还是伤害?

那两者到底如何选择?

我对于数据产品团队的培养理念有2点:

1.员工成长一定是最重要的。数据产品是一个非常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团队的上限不应该就是管理者的创造力上限,一定是要依赖团队的集思广益,所以一定要把团队成长放在第一位。
只有员工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才不会因为低阶同学能力差,高阶同学一直帮忙填坑和补漏,才能让整个团队在人才和工作匹配上得到最优解,才能更好的解放高阶同学和管理者,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大scope的事情,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才能良性发展。

2.发挥大家的优势。项目和机会不能完全大锅饭,不考虑每个人的优劣势。个人意愿可以倾斜,但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并且不断地发挥优势,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
尤其是数据产品经理,工作范围非常广泛,从数据底层建设,到数据存储加工,到数据分析应用,到业务场景落地,涉及到商业、产品、运营、数据分析、工程技术、算法的各个方面知识,以及决策、深度思考、沟通表达、推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每个人几乎都有确定的优劣势,也都可以依赖优势能力去创造价值,建立影响力。

所以给合适的机会和发展路径,帮助员工成长,人尽其才发挥优势,才是对员工更好的选择,也同时给团队带来正向收益,最终实现双赢!
数据产品团队员工培养的两个倾向选择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