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化编程入门——第三节:摩斯密码-点阵屏显示 - 图1
    【课程引入】
    大队长小天带领学员学习点阵屏的使用,利用点阵屏显示摩斯密码传递信息。本节实践任务:
    1.点阵控制:设计点阵屏图案
    2.编程实现点阵屏显示图案
    3.拓展练习:摩斯密码传递信息
    【教学目标】
    1.了解像素的概念
    2.学习摩斯代码信号系统
    3.学会使用点阵屏积木块
    【课程准备】
    1、点阵屏与开源控制器安装

    图形化编程入门——第三节:摩斯密码-点阵屏显示 - 图2
    2、USB线连接扩展模块
    切换到上传模式,在扩展中选择RoboMaster TT(ESP32),使用USB线连接扩展模块。

    图形化编程入门——第三节:摩斯密码-点阵屏显示 - 图3
    【教学过程】
    1、像素的概念
    像素是指由图像的小方格组成的,这些小方块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数值,小方格颜色和位置就决定该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可以将像素视为整个图像中不可分割的单位或者是元素。不可分割的意思是它不能够再切割成更小单位抑或是元素,它是以一个单一颜色的小格存在 。每一个点阵图像包含了一定量的像素,这些像素决定图像在屏幕上所呈现的大小。
    图形化编程入门——第三节:摩斯密码-点阵屏显示 - 图4
    2、摩斯电码
    摩斯电码是一种神奇的密码,它是一种信号的代码而且它时通时断,这样的信号代码经过不同的排列顺序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以及标点符号等。它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艾尔菲德·维尔,那个时候他正在协助 SamuelMorse进行摩尔斯电报机的发明(1835年)。
    然而摩尔斯电码是由美国人摩尔斯在1837年被发明的,它的组成是由点dot(.)划dash(-)这两种符号所组成的。在这当中,一点作为一个基本的信号单位,一划的长度就相当于是3点的时间长度;在一个字母或是数字之内,每个点、划之间的间隔就应该是两点的时间长度;字母(数字)与字母(数字)之间的间隔就是7点的时间长度。摩尔斯码在早期的无线电上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是每个无线电通讯者所须必知的。因为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随后各国就在1999年停止了对摩尔斯码的使用,可是由于它所占的频宽最少,同时又具有一种技术及艺术的特性,所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就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形化编程入门——第三节:摩斯密码-点阵屏显示 - 图5
    3、摩斯码应用
    遭到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绑架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被斩首,消息震惊国际,当年2月1日在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由日本网友的解读影片,内容指出后藤在IS所发布的影片中,相较于右边的人质汤川遥菜相比,后藤眨眼的次数显得较为频繁,有日本网友将后藤健二画面放大,日本网友解密认为,后藤是透过眨眼来打出摩斯密码,而其所要透露的信息是“不要救我”,引起不少网友议论 。
    “S.0.S”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并非任何单词的缩写。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1908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后引申为所有情况下的求救信号。使用这三个字母的组合是因为它的电码“・・・—・・・”,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的电码,也是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而在利用字母图形的求救信号上时,观察者无论是正看还是倒看,都不容易引起歧义。
    4、利用光线求救
    按照上面的规定,即可使用灯光进行非常简单的编码:“三短、三长、三短”。如果灯光是按照“短亮-暗-短亮-暗-短亮-暗,长亮-暗-长亮-暗-长亮-暗,短亮-暗-短亮-暗-短亮-暗”这个规律来显示的话,那么它就意味是求救信号“SOS”。若是用头灯或手电来发送求救信号,那么就不需要使用电源开关来实现灯光的明与暗,需要暗时用手遮挡即可。此种方法在白天使用时,可利用镜子反光来实现,用镜子将光反射到目标物上。
    5、编写程序显示“SOS”
    利用点阵屏显示求救信息“SOS”,利用LED灯发“SOS”摩斯电码。

    图形化编程入门——第三节:摩斯密码-点阵屏显示 -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