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七个指标:

  1. 速率
    • 当提到网络的速率时,往往指的是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而并非网络实际上运行的速率
    • 比特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单位
    • 速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单位:
k = 10^3 M = 10^6 G = 10^9
T = 10^12 P = 10^15 E = 10^18
Z = 10^21 Y = 10^24

  1. 带宽
    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表示某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该信道的带宽 (或通频带)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 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前者为频域称谓,而后者为时域称谓,其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条通信链路的”带宽”越宽,其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率”也越高
  2. 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对1Gbit/s 的以太网,其实际的吞吐量可能也只有 100 Mbit/s ,或甚至更低,并没有达到其额定速率
  3. 时延
    时延(delay latency)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它有时也称为延迟迟延
    1. 发送时延 :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因此发送时延也叫做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2. 传播时延 :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 3.0 X 10^5 km/s。
      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 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间要略低一些:在铜线电缆中的传播速率约为 3 X 10^5 km/ ,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约为 2.0 X 10^5 km/ 。
    3.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4. 排队时延 :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大时会发生队列溢出,使分组丢失,这相当于排队时延为无穷大。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或信号传送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
但传播时延则发生在机器外 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而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图1关系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荷载信息的电磁波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速率(这是光速的数 量级)取决于通信线路的介质材料,而与数据的发送速率并无关系。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数据的发送速率的单位是每秒发送多少个比特,这是指在某个点或某个接口上的发送速率。
而传播速率的单位是每秒传播多少公里,是指在某一段传输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

  1.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eg:例如,设某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20ms ,带宽为10Mb 的。
    算出时延带宽积= 20 X 10^-3 X 10 x 10^6 = 2 x 10^5 bit
    这就表明,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就己经发送了 20 万个比特,而这 20 万个比特都正在链路上向前移动。
    因此,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2. 往返时间RTT :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图2
  3. 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D = D0 / 1-U
    信道或网络的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