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Script已经从1995年的一个为了赢得战略优势的市场营销策略,变成了如今世界上使用嘴广泛的运行平台中的核心变成语言。该语言不再是在浏览器中运行,现在也用于创建桌面和移动应用。<br />1995年,Netscape 公司雇佣了程序员 Brendan Eich 开发这种网页脚本语言。Brendan Eich 有很强的函数式编程背景,希望以 Scheme 语言(函数式语言鼻祖 LISP 语言的一种方言)为蓝本,实现这种新语言。<br />19955月,Brendan Eich 只用了10天,就设计完成了这种语言的第一版。它是一个大杂烩,语法有多个来源。<br />基本语法:借鉴 C 语言和 Java 语言。<br />数据结构:借鉴 Java 语言,包括将值分成原始值和对象两大类。<br />函数的用法:借鉴 Scheme 语言和 Awk 语言,将函数当作第一等公民,并引入闭包。<br />原型继承模型:借鉴 Self 语言(Smalltalk 的一种变种)。<br />正则表达式:借鉴 Perl 语言。<br />字符串和数组处理:借鉴 Python 语言。<br />为了保持简单,这种脚本语言缺少一些关键的功能,比如块级作用域、模块、子类型(subtyping)等等,但是可以利用现有功能找出解决办法。这种功能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后来 JavaScript 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其他语言,你需要学习语言的各种功能,而对于 JavaScript,你常常需要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模式。而且由于来源多样,从一开始就注定,JavaScript 的编程风格是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混合体。<br />Netscape 公司的这种浏览器脚本语言,最初名字叫做 Mocha19959月改为 LiveScript12月,Netscape 公司与 Sun 公司(Java 语言的发明者和所有者)达成协议,后者允许将这种语言叫做 JavaScript。这样一来,Netscape 公司可以借助 Java 语言的声势,而 Sun 公司则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浏览器。<br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 JavaScript 本身与 Java 语言有多么深的关系(事实上,两者关系并不深,详见下节),而是因为 Netscape 公司已经决定,使用 Java 语言开发网络应用程序,JavaScript 可以像胶水一样,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当然,后来的历史是 Java 语言的浏览器插件失败了,JavaScript 反而发扬光大。<br />1995124日,Netscape 公司与 Sun 公司联合发布了 JavaScript 语言,对外宣传 JavaScript Java 的补充,属于轻量级的 Java,专门用来操作网页。<br />19963月,Navigator 2.0 浏览器正式内置了 JavaScript 脚本语言。

JavaScript 与 Java 的关系

这里专门说一下 JavaScript 和 Java 的关系。它们是两种不一样的语言,但是彼此存在联系。
JavaScript 的基本语法和对象体系,是模仿 Java 而设计的。但是,JavaScript 没有采用 Java 的静态类型。正是因为 JavaScript 与 Java 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这门语言才从一开始的 LiveScript 改名为 JavaScript。基本上,JavaScript 这个名字的原意是“很像Java的脚本语言”。
JavaScript 语言的函数是一种独立的数据类型,以及采用基于原型对象(prototype)的继承链。这是它与 Java 语法最大的两点区别。JavaScript 语法要比 Java 自由得多。
另外,Java 语言需要编译,而 JavaScript 语言则是运行时由解释器直接执行。
总之,JavaScript 的原始设计目标是一种小型的、简单的动态语言,与 Java 有足够的相似性,使得使用者(尤其是 Java 程序员)可以快速上手。

JavaScript 与 ECMAScript 的关系

1996年8月,微软模仿 JavaScript 开发了一种相近的语言,取名为JScript(JavaScript 是 Netscape 的注册商标,微软不能用),首先内置于IE 3.0。Netscape 公司面临丧失浏览器脚本语言的主导权的局面。
1996年11月,Netscape 公司决定将 JavaScript 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 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希望 JavaScript 能够成为国际标准,以此抵抗微软。ECMA 的39号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39)负责制定和审核这个标准,成员由业内的大公司派出的工程师组成,目前共25个人。该委员会定期开会,所有的邮件讨论和会议记录,都是公开的。
1997年7月,ECMA 组织发布262号标准文件(ECMA-262)的第一版,规定了浏览器脚本语言的标准,并将这种语言称为 ECMAScript。这个版本就是 ECMAScript 1.0 版。之所以不叫 JavaScript,一方面是由于商标的关系,Java 是 Sun 公司的商标,根据一份授权协议,只有 Netscape 公司可以合法地使用 JavaScript 这个名字,且 JavaScript 已经被 Netscape 公司注册为商标,另一方面也是想体现这门语言的制定者是 ECMA,不是 Netscape,这样有利于保证这门语言的开放性和中立性。因此,ECMAScript 和 JavaScript 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规格,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实现。在日常场合,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
ECMAScript 只用来标准化 JavaScript 这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与部署环境相关的标准都由其他标准规定,比如 DOM 的标准就是由 W3C组织(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制定的。
ECMA-262 标准后来也被另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批准,标准号是 ISO-16262。

JavaScript 的版本

1997年7月,ECMAScript 1.0发布。
1998年6月,ECMAScript 2.0版发布。
1999年12月,ECMAScript 3.0版发布,成为 JavaScript 的通行标准,得到了广泛支持。
2007年10月,ECMAScript 4.0版草案发布,对3.0版做了大幅升级,预计次年8月发布正式版本。草案发布后,由于4.0版的目标过于激进,各方对于是否通过这个标准,发生了严重分歧。以 Yahoo、Microsoft、Google 为首的大公司,反对 JavaScript 的大幅升级,主张小幅改动;以 JavaScript 创造者 Brendan Eich 为首的 Mozilla 公司,则坚持当前的草案。
2008年7月,由于对于下一个版本应该包括哪些功能,各方分歧太大,争论过于激进,ECMA 开会决定,中止 ECMAScript 4.0 的开发(即废除了这个版本),将其中涉及现有功能改善的一小部分,发布为 ECMAScript 3.1,而将其他激进的设想扩大范围,放入以后的版本,由于会议的气氛,该版本的项目代号起名为 Harmony(和谐)。会后不久,ECMAScript 3.1 就改名为 ECMAScript 5。
2009年12月,ECMAScript 5.0版 正式发布。Harmony 项目则一分为二,一些较为可行的设想定名为 JavaScript.next 继续开发,后来演变成 ECMAScript 6;一些不是很成熟的设想,则被视为 JavaScript.next.next,在更远的将来再考虑推出。TC39 的总体考虑是,ECMAScript 5 与 ECMAScript 3 基本保持兼容,较大的语法修正和新功能加入,将由 JavaScript.next 完成。当时,JavaScript.next 指的是ECMAScript 6。第六版发布以后,将指 ECMAScript 7。TC39 预计,ECMAScript 5 会在2013年的年中成为 JavaScript 开发的主流标准,并在此后五年中一直保持这个位置。
2011年6月,ECMAScript 5.1版发布,并且成为 ISO 国际标准(ISO/IEC 16262:2011)。到了2012年底,所有主要浏览器都支持 ECMAScript 5.1版的全部功能。
2013年3月,ECMAScript 6 草案冻结,不再添加新功能。新的功能设想将被放到 ECMAScript 7。
2013年12月,ECMAScript 6 草案发布。然后是12个月的讨论期,听取各方反馈。
2015年6月,ECMAScript 6 正式发布,并且更名为“ECMAScript 2015”。这是因为 TC39 委员会计划,以后每年发布一个 ECMAScript 的版本,下一个版本在2016年发布,称为“ECMAScript 2016”,2017年发布“ECMAScript 2017”,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