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的特性

连接机制 无论哪一方向另一方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先在双方之
间建立一个连接,否则将无法发送数据。
确认与重传 一个完整的 TCP 传输必须有数据的交互。
-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之后必须正面进行确认,向发送方报告接收的结果
-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后必须等待接收方的确认


同时发送的时候会启动一个定时器,在指定超时时间内没收到确认,发送方就会认为发送失败,然后
进行重发操作
缓冲机制 缓冲机制是为为了缓冲数据量过大或过小造成的信道拥堵等问题。
数据量很小时:
- TCP 会将数据存储在一个缓冲空间中
- 等到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在进行发送数据


数据发送方:不会立即删除数据,还是让数据保存在缓冲区中
【因为发送出去的数据不一定能被接收方正确接收,它需要等待到接收方的确认再将数据删除。】
在接收方也需要有同样的缓冲机制
【数据报到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 TCP 协议还需要把这些数据报组装成完整的数据,然后再递交到应用层中。】
全双工通信 即接收方把确认信息放到反向传来的是数据报文中,不必单独为确认信息申请一个报文
捎带机制减少了网络中的通信流量。
流量控制 以消除发送方使接收方缓冲区溢出的可能性。
流量控制是一个速度匹配服务,即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与接收方应用程序的读取速率相匹配
TCP 通过让发送方维护一个称为接收窗口(receive window)的变量来提供流量控制

是接收窗口(rwnd),它用于给发送方一个指示:接收方还能接收多少数据,
接收方会将此窗口值放在 TCP 报文的首部中的窗口字段,然后传递给发送方,这个窗口的大小是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动态调整的。
差错控制 TCP 协议也会采用校验和的方式来检验数据的有效性
拥塞控制 情况:
如果一个主机还是以很大的流量给另一个主机发送数据,但是其中间的路由器通道很小,无法承受这样大的数据流量的时候,就会导致拥塞的发生,这样子就导致了接收方无法在超时时间内完成接收(接收方此时完全有能力处理大量数据),而发送方又进行重传,这样子就导致了链路上的更加拥塞,延迟发送方必须实现一直自适应的机制。

延迟发送方必须实现一直自适应的机制,在网络中拥塞的情况下调整自身的发送速度,





端口号

传输层与上层协议是通过端口号进行识别的
端口号取值范围: 0~65535

一台拥有 IP 地址的主机可以提供许多服务,比如 Web 服务、FTP 服务、SMTP 服务等,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 1 个 IP 地址来实现,主机是怎样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呢?

显然不能只靠 IP地址,因为 IP 地址只能识别一台主机而非主机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就是主机上的应用线程,因此是通过“IP 地址+端口号”来区分主机不同的线程。

TCP 报文段结构

image.png

TCP首部片段 长度
/bit
解释
序号字段 32 用来标识从 TCP 发送端向 TCP 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
它的值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所处位置吗,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区域长度 ,就能计算出报文最后一个数据所处的序号,因为 TCP 协议会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进行编号。
首部长度 4 它指出了 TCP 报文段首部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最大能记录 15*4=60 字节的首部长度。
URG 1 首部中的紧急指针字段标志,如果是 1 表示紧急指针字段有效。
ACK 1 首部中的确认序号字段标志,如果是 1 表示确认序号字段有效。
PSH 1 该字段置一表示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
RST 1 重新建立 TCP 连接。
SYN 1 用同步序号发起连接。
FIN 1 中止连接。
窗口大小 16 窗口大小为字节数
起始于确认序号字段指明的值,这个值是接收端正期望接收的数据序号,发送方根据窗口大小调整发送数据,以实现流量控制


窗口最大为 65535 字节,当接收方告诉发送方一个大小为 0 的窗口时,将完全阻止发送方的数据发送。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第一次握手
(SYN)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段报文

SYN 标志位会被置为 1
这个特殊报文段被称为 SYN 报文段(握手请求报文)
填充序号段
设置一个初始序号(ISN,假设为 A)填充到序号字段。
ACK 标志位 0
它的确认序号段是无效的。
第二次握手
(SYN ACK segment)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一段报文 握手应答报文

【服务器分配TCP缓存和变量】【告知客户端的窗口大小】


SYN 与 ACK 标志都被置为 1

填充序号段
设置为 A+1(这个 A(ISN)是从握手请求报文中得到)。
服务器随机选择自己的初始序号
服务器随机选择自己的初始序号(ISN,注意此 ISN 是服务器端的 ISN,假设为B),并将其放置到 TCP 报文段首部的序号字段中。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TCP 连接分配缓存和变量

【告知服务器的窗口大小】

可以在报文段数据区域中携带客户到服务器的数据



ACK 标志设置为 1

SYN 标志置为 0
因为连接已经建立了,所以该标志会被置为 0。
确认序号字段
设置为 B+1




:::info 在握手结束后,发送的每一段报文里 SYN 标志都会被置 0,因为它只用于发起连接,同步序号。 :::

image.png

四次挥手终止连接

第一次挥手
(FIN 报文段)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

FIN 标志位
置为1
ACK 标志
置一,但确认序号字段是无效的。

假设此时序号为C


第二次挥手
(ASK 报文段)
服务器发送报文ASK
序号为C+1


此时断开客户端->服务器的方向连接

第三次挥手 服务器会向应用程序请求关闭与这个客户端的连接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

FIN 标志位
置为1
ACK 标志
置一,但确认序号字段是无效的。

假设序号为D
第四次挥手 服务器发送报文ASK
序号为D+1

此时断开服务器->客户端的方向连接。

image.png

问题

【问题1】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答:因为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


【问题2】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答:虽然按道理,四个报文都发送完毕,我们可以直接进入CLOSE状态了,但是我们必须假象网络是不可靠的,有可以最后一个ACK丢失。所以TIME_WAIT状态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在Client发送出最后的ACK回复,但该ACK可能丢失。Server如果没有收到ACK,将不断重复发送FIN片段。所以Client不能立即关闭,它必须确认Server接收到了该ACK。Client会在发送出ACK之后进入到TIME_WAIT状态。Client会设置一个计时器,等待2MSL的时间。如果在该时间内再次收到FIN,那么Client会重发ACK并再次等待2MSL。所谓的2MSL是两倍的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MSL指一个片段在网络中最大的存活时间,2MSL就是一个发送和一个回复所需的最大时间。如果直到2MSL,Client都没有再次收到FIN,那么Client推断ACK已经被成功接收,则结束TCP连接。


【问题3】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
答: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S和C之间的通信,假定C给S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S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 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S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C在S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S 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S建立什么样的序列号,C甚至怀疑S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C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发来的任何数据分 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S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问题4】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TCP还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显然,客户端如果出现故障,服务器不能一直等下去,白白浪费资源。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端的请求后都会重新复位这个计时器,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两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秒钟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