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面试在双方都烦恼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纸上谈兵和实际经验的差距显而易见,学生没有实际实践经验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学校的教育成本覆盖不了这些方面。

    面试问题中算法部分的存在更加不合理,实际工作使用的算法和算法题关注的部分没有重叠。

    从根本解决学生招聘的问题,不琢磨于面试技巧和方法论,我认为这将是企业招聘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诉求。

    1. 学校出不起专业教育实践费用,企业来搭建。
    2. 企业面试不到合适的人才,实习时间来磨合遴选。

    既然校企合作可以作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怎么做的思考就具有价值了。

    主体三方:学生、企业、学校

    三个主体的合作交流领域在让渡权利。有几个困难

    1. 现有学校不可能按照企业需求来订制课程
    2. 学生处于弱势一方,不应鼓励企业可绑定目标人才
    3. 企业的投入比单纯招聘成本高很多

    三方的权益可以通过政策调和解决

    然后看可行的具体做法

    1. 社团(学生主导)
    2. 定向课程(学校主导)
    3. 合作实验室或孵化基地(老师或企业主导)
    4. 自办学(完全企业自主)

    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