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rrayList继承结构
2.代码分析
2.1 构造方法
ArrayList 有三个构造器,分别为:
1.无参构造器
/**
* 默认初始容量大小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
*默认构造函数,使用初始容量10构造一个空列表(无参数构造)
*/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该构造器涉及两个变量:elementData 和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这两个变量的定义如下: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non-private to simplify nested class access
可以看到 elementData 是一个 Object 类型的数组,该数组也是 ArrayList 作为容器用于存储数据的地方。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是一个 Object 类型的空数组。因此,该无参构造器的作用就是将 elementData 初始化为一个 Object 类型的空数组。
以无参数构造方法创建 ArrayList 时,实际上初始化赋值的是一个空数组。当真正对数组进行添加元素操作时,才真正分配容量。即向数组中添加第一个元素时,数组容量扩为 10。
2.指定初始化容量的构造器
该构造器传入一个参数,即初始化内部数组容量的 initialCapacity,如下:
/**
* 带初始容量参数的构造函数。(用户自己指定容量)
*/
public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
if (initialCapacity > 0) {//初始容量大于0
//创建initialCapacity大小的数组
this.elementData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else if (initialCapacity == 0) {//初始容量等于0
//创建空数组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else {//初始容量小于0,抛出异常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
该构造器根据传入的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初始化用于存储元素的数组 elementData 变量。当初始容量为 0 时,elementData 被初始化为 EMPTY_ELEMENTDATA,该变量如下: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EMPTY_ELEMENTDATA = {};
该数组与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都是一个空的 Object 数组,二者名字不同是为了区分 ArrayList 初始化时是否指定了容量,后期进行扩容的时候有所不同。
3.指定初始化集合的构造器
该构造器传入一个集合 Collection,即使用 Collection 中的元素初始化 ArrayList 对象,代码如下:
/**
*构造包含指定collection元素的列表,这些元素利用该集合的迭代器按顺序返回
*如果指定的集合为null,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elementData = c.toArray();
if ((size = elementData.length) != 0) {
// c.toArray might (incorrectly) not return Object[] (see 6260652)
if (elementData.getClass() != Object[].class)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Object[].class);
} else {
// replace with empty array.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
注意:这里若 Collection 为空时会抛出 NPE,因此初始化前有必要判空。
2.2 扩容机制
2.2.1. 先来看 add
方法
/**
* 将指定的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末尾。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添加元素之前,先调用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这里看到ArrayList添加元素的实质就相当于为数组赋值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注意 :JDK11 移除了
ensureCapacityInternal()
和ensureExplicitCapacity()
方法
2.2.2. 再来看看 ensureCapacityInternal()
方法
(JDK7)可以看到 add
方法 首先调用了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得到最小扩容量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获取默认的容量和传入参数的较大值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当 要 add 进第 1 个元素时,minCapacity 为 1,在 Math.max()方法比较后,minCapacity 为 10。
2.2.3. ensureExplicitCapacity()
方法
如果调用 ensureCapacityInternal()
方法就一定会进入(执行)这个方法,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方法的源码!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modCount++;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调用grow方法进行扩容,调用此方法代表已经开始扩容了
grow(minCapacity);
}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 当我们要 add 进第 1 个元素到 ArrayList 时,elementData.length 为 0 (因为还是一个空的 list),因为执行了
ensureCapacityInternal()
方法 ,所以 minCapacity 此时为 10。此时,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成立,所以会进入grow(minCapacity)
方法。 - 当 add 第 2 个元素时,minCapacity 为 2,此时 e lementData.length(容量)在添加第一个元素后扩容成 10 了。此时,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不成立,所以不会进入 (执行)grow(minCapacity)
方法。 - 添加第 3、4···到第 10 个元素时,依然不会执行 grow 方法,数组容量都为 10。
直到添加第 11 个元素,minCapacity(为 11)比 elementData.length(为 10)要大。进入 grow 方法进行扩容。
2.2.4. grow()
方法
/**
* 要分配的最大数组大小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8;
/**
* ArrayList扩容的核心方法。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ldCapacity为旧容量,newCapacity为新容量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将oldCapacity 右移一位,其效果相当于oldCapacity /2,
//我们知道位运算的速度远远快于整除运算,整句运算式的结果就是将新容量更新为旧容量的1.5倍,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然后检查新容量是否大于最小需要容量,若还是小于最小需要容量,那么就把最小需要容量当作数组的新容量,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如果新容量大于 MAX_ARRAY_SIZE,进入(执行) `hugeCapacity()` 方法来比较 minCapacity 和 MAX_ARRAY_SIZE,
//如果minCapacity大于最大容量,则新容量则为`Integer.MAX_VALUE`,否则,新容量大小则为 MAX_ARRAY_SIZE 即为 `Integer.MAX_VALUE - 8`。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minCapacity is usually close to size, so this is a win: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所以 ArrayList 每次扩容之后容量都会变为原来的 1.5 倍左右(oldCapacity 为偶数就是 1.5 倍,否则是 1.5 倍左右)!** 奇偶不同,比如 :10+10/2 = 15, 33+33/2=49。如果是奇数的话会丢掉小数.
“>>”(移位运算符):>>1 右移一位相当于除 2,右移 n 位相当于除以 2 的 n 次方。这里 oldCapacity 明显右移了 1 位所以相当于 oldCapacity /2。对于大数据的 2 进制运算,位移运算符比那些普通运算符的运算要快很多,因为程序仅仅移动一下而已,不去计算,这样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源
我们再来通过例子探究一下grow()
方法 :
- 当 add 第 1 个元素时,oldCapacity 为 0,经比较后第一个 if 判断成立,newCapacity = minCapacity(为 10)。但是第二个 if 判断不会成立,即 newCapacity 不比 MAX_ARRAY_SIZE 大,则不会进入
hugeCapacity
方法。数组容量为 10,add 方法中 return true,size 增为 1。 - 当 add 第 11 个元素进入 grow 方法时,newCapacity 为 15,比 minCapacity(为 11)大,第一个 if 判断不成立。新容量没有大于数组最大 size,不会进入 hugeCapacity 方法。数组容量扩为 15,add 方法中 return true,size 增为 11。
- 以此类推······
这里补充一点比较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掉的知识点:
**
- java 中的
length
属性是针对数组说的,比如说你声明了一个数组,想知道这个数组的长度则用到了 length 这个属性. - java 中的
length()
方法是针对字符串说的,如果想看这个字符串的长度则用到length()
这个方法. - java 中的
size()
方法是针对泛型集合说的,如果想看这个泛型有多少个元素,就调用此方法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