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是程序员的干活利器,自然是要打磨到最趁手的程度,这里推荐我的电脑配置和用的一些工具软件。自己以MacOS+Chrome+VSCode的组合为例,仅提供个人的使用习惯,见仁见智。

设置

1. 键位

  • CapsLock -> Control:Ctrl键使用还是很频繁的,比Command多,值得这么一个黄金位置
  • Control -> CapsLock:用的不多,留着

    2. 触摸板

  • 改成三指拖拽,这样不用按下去托

  • 四指上下左右进行桌面切换或者程序显示,代替默认的三指操作

    3. 其它

  • 默认浏览器:chrome

  • 主题:浅色(见仁见智,目前认为深色模式适配还不够好,且看起来比较费劲)
  • 程序坞:自动隐藏
  • 调度中心:取消“根据最近使用情况重新排列空间”(一般空间都自己记住的,自动排列容易搞混)

    快捷键

    按使用频率排序:

    1. Cmd+Ctrl+Q

    锁屏!很实用。

    2. Ctrl + Space

    切换中英文,配合改过的Ctrl键,还是很方便的

    3. Emacs系列快捷键

    Mac支持默认的一些Emacs操作,很好用,在大部分软件里都可以使用,文本编辑效率up!

  • Ctrl + p/n/b/f 上下左右

  • Ctrl + a/e 行首行尾
  • Ctrl + d 向后删除(类似windows的delete键)
  • Ctrl + k 剪切到行尾

    4. 一些文件操作

    用的不多,但是有时有点用

  • Cmd + Up/Down:文件系统的上一层/下一层(打开文件)

  • Cmd + delete:删除文件

    App

    一些工具App,大大提升效率。

    1. Alfred

    神器,功能异常强大。免费版功能就很多了,如果有powerpack,可以做很多快捷的事情。
    比spotlight强大,所以Cmd+Space这个快捷键,就替换成alfred了。
    功能:

  • 打开应用:用的最多,基本不用在dock里找,键盘输入快得多,就这一个功能就值得用它。

  • 打开文件:用的比较少
  • 打开网页/书签/历史记录:挺好用的,但是我用的比较少,因为浏览器经常开很多,它打开的位置不一定是我想要的那个窗口
  • 剪贴板:需要付费,但是真的好用,公司要求正版软件,所以只好找到免费的替代品(下边有)
  • 配合Dash搜索:真的很好用,不过也要付费,没办法,不过Dash也有功能可以替代

    2. Dash

    本地的API查看工具,可以提前下载好对应的文档,查询起来效率很高。
    Dash可以进行一些配置让使用更舒服:

  • 查询快捷键:Cmd+Opt+D

  • 查询选中内容:Cmd+Opt+S
  • dismiss main window when active other app

需要付费,好像189买断,还可以接受。

3. Safari

放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到很奇怪。一般来说,现在开发还是用chrome,那么safari用来干嘛呢?
因为现在很多应用都是网页,如果全用chrome,找一个页面可能要费很多功夫,所以就人工分别用Safari和chrome打开。
就比如我自己,Safari就当我是我的飞书文档客户端了,想要打开飞书文档,直接Alfred里输入Safari就好。

4. Stretchly

提醒休息软件,开源免费!找了这么多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满意的了。
该有的功能基本都有:

  • 短休息/长休息
  • 跳过休息
  • 暂停休息

除此之外,休息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健康tips,比如把手伸起来左右摆动等等,还挺实用的。

5. Maccy

剪贴板软件,开源免费!虽然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已经是我除了Alfred能找到的最好的了。
一般进行如下配置:

  • Cmd+Opt+C打开
  • 自动粘贴
  • 弹窗位置:光标(不能设置成输入光标真的太难受了)
  • 显示项目:只留搜索框,其它的Logo/菜单什么的都不要

这软件还是很良心的,良心到,它Dock和标题栏的Logo都可以设置不显示,只在你按下快捷键的那一刻,需要它的那一刻出现。

6. Magnet

窗口管理工具,可以分屏:全屏,1/2,1/3等等,对于Mac死不加入的功能,很好用。
好像要收费,12块还是6块,不贵。

7. Hiddenbar

菜单栏图标隐藏工具,可以自定义哪些可以显示,哪些可以隐藏。
之前有Bartender,但是付费,现在找到了免费的替代品。

8. 滴答清单

TODO管理工具,这个还是要有一个的,用什么无所谓。我试过自带的,things,OmniFocus,Microsoft TODO,最后还是觉得滴答清单最好,功能上大家相差无几,关键是跨全部平台啊,这是最大的优势。
不过挺贵的,一年一百多。

9. 语雀

笔记软件,这个同上,还是需要一个。我觉得语雀挺能满足我的需求,现在客户端做得也还行,平常写点工作之外的东西,比如流水账,个人学习笔记之类的。

终端工具

终端还是很重要的一个特性,经常要管理很多终端窗口,比较头疼。

1. iterm2

终端软件,算是非常成熟了。
可以进行一些配置:

  • 默认不打开主窗口
  • 不参与Cmd+Tab切换,不显示在Dock里

这样就完全无感了,那么怎么调出来呢?

  • Hotkey window,设置快捷键,我设置的是双击Ctrl。小拇指点两下终端就从右边弹出!

另外值得说的是,独立的终端一般不需要太多,更多的终端用IDE自带的就可以了,和代码绑定起来,也方便找到。

2. fish

shell工具,很友好,很强大。

  • 可以自动补全历史,这一点上比zsh强大不少
  • config功能是直接打开一个网页,直观易操作

    3. fuck

    https://github.com/nvbn/thefuck
    命令行辅助工具,能帮忙纠正终端输入的错别字,神器啊。很多时候自己输入了一长串命令,可能就一个词拼错了,还得定位到那里改。此时,只要再输入fuck,就可以自动改过来了,亲测好用。

    VSCode

    编辑器/IDE,这个选什么就见仁见智了,不过VSCode的一些配置/通用插件确实值得推荐。

    1. 字体

    等宽,有font ligature,这是基本要求。推荐两款:

  • Sarasa Mono Slab SC:最喜欢字体。ligature很全;Slab的字体,在Mono字体里很少见;严格半角,也就是中文字是两个英文字的宽度,对齐很舒服,而且英文比较窄,在有限空间内能展示更多,对分屏的窗口很友好。缺点就是,跟一般的字体比,看起来怪怪的,不好看。

  • Fira Code:也很经典,以ligature出名。其它的比较常规,可读性很高,还算美观。

    2. Theme

    主题就更主观了,这里推荐下我用的。前边体到我是浅色主题爱好者,因为要来回在网页和编辑器之间跳转,一黑一白实在受不了,另外,一般工作的地方光线都比较充足,深色的容易看不清。

  • 默认的Light+主题: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懒得配置直接选,没有什么短板

  • GitHub Theme:Light主题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配色方案也还算可以,目前正在用的主题

    3. GitLens

    很强大的git工具,目前用到最多的就是代码里能看到blame和commit记录,有时候追溯的时候很有用。现在基本和自带的Source Control集成了,很不错。

    3. Git Graph

    神器,大大补充了GitLens的缺失,可以查看分支图,很好用。一般通过Cmd+Shift+P,输入命令就可以看到。

    4. Prettier

    code format工具,应该不用太多解释,确实比自带的好一些。

    5. Todo Tree

    能自定义一些TODO,FIXME,NOTE等等注释,然后可以在侧边栏统一看到,比较清楚。

    6. Vim

    重磅推荐,如果喜欢使用Vim,VSCode的vim插件已经非常好用了,基本上每一个IDE都必装的插件。
    详细使用可以看之前写过的文章:VIM+VSCode 轻度使用清单

    Chrome

    浏览器必不可少了,几个插件还是可以推荐下的。

    1. Google 翻译

    选中翻译,还是很便捷的。

    2. JSON Formatter

    浏览器打开JSON文件的时候,可以自动formatter,并有层级的提示,在浏览器打开一些API的时候,很好用。

    3. Octotree

    能显示GitHub的文件结构侧边栏,跳转起来比GitHub本身快,很实用了。

    4. Vimium

    怎么能少了Vim呢!
    不过这个只是简易版的Vim插件,日常只使用跳转页面和切换tab的功能,谁用谁知道,比鼠标操作快了好多。
    具体的使用,页面按下?键就能查看帮助。

    5. 快捷键

    chrome的一些常用快捷键,日常用到的只有几个:

  • Cmd+L:选中标题栏,很常用,选中输入就可以搜索了

  • Cmd+T:打开新标签页,虽然Vimium的t也可以完成,但奈何有的时候是在输入框里
  • Cmd+Opt+L:打开下载内容
  • Cmd+D:存书签
  • Cmd+F:搜索
  • Cmd+Shift+H:打开历史记录
  • Cmd+Ctrl+F:进入全屏
  • Cmd+Opt+I:打开开发者工具

也就这么多个了,其它的页面跳转之类的都可以通过Vimium解决。

其它

  • IINA:强大而又现代的播放器,国人开发的
  • WhatPulse:可以记录键盘/鼠标的使用,还是蛮有意思的

    使用习惯

    最后说一点个人使用习惯。

    显示器排布

    默认是4k显示器,4k以下的由于不能默认Retina屏,基本也就打开个chrome了。

  • 一个显示器:显示器在上,自带显示器在下,这样两个屏幕都是正对着的

  • 两个显示器:收起笔记本,两个显示器都是水平放,紧挨着,有一定角度

    桌面分配

    一般自带显示器开一些日常应用,外接显示器开chrome和IDE
    内置桌面1:

  • 飞书

  • Todo应用(滴答清单)
  • 音乐应用(网易云音乐)
  • Finder(有Alfred和终端,基本很少打开它了)

内置桌面2:

  • Safari(飞书文档客户端,用来记写代码的过程笔记)

内置桌面3:

  • 语雀(用来记日常想法,流水账)

外接桌面1:

  • 浏览器(Chrome,日常搜索)

外接桌面2:

  • IDE(VSCode)

外接桌面3:

  • Chrome(通常前端调试用,有时候也放到内置的桌面上或日常搜索的桌面上,开单独的窗口)

如果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工作,每个都分配“浏览器+IDE”的两个桌面的组合


好啦,以上就是自己的Mac配置,有规律的配置能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值得捣鼓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