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定义:生产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突变,团队的运行轨迹,偏离了原来的轨道,都可以算作“非常时期”。

危机应对四步法:
1.共享信息和共享柔软:信息不透明是恐慌的最大来源;管理者主动示弱,反而能够调动大家去战斗;
2.重建心态:帮员工把情绪说出来:“库布勒-罗斯改变曲线”,即人们接受挫折、危机时候的心态变化过程;不要急着提解决方案,坦诚共享信息和柔软;
image.png
3.积小胜为大胜:用一系列的小胜利,来重新建立团队信心:用好“开门红”“小高潮”“尖兵连”,组织更多小战役,设计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大家找回信心,找回决心;
4.危机中的反思与改变:反思生意模式,增强反脆弱性;反思文化价值观,坚持哪些,放弃哪些;

经验匹配:
今年疫情期间,我国对于疫情防控就有危机管理四步走的身影:
第一步:共享信息和柔软,疫情开始,政府积极公布疫情的所有信息,并告知民众这是一场硬仗,有很大的牺牲和困难,引导全民一心抗疫;
第二步:重建心态,疫情开始后,所有人心态也经历了由震惊,到沮丧,在到尝试,最后到接受、迎接挑战的阶段,这个过程中打造了很多标杆人物,既帮助民众说出了沮丧的心态,也用一些正面心态温暖了很多人;
第三步:积小胜为大胜,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之后,各地纷纷开始积极推进疫情清零,各地捷报频传,人们逐步恢复了对于战胜疫情的信心,战役迎来转机;
第四步:危机中的反思与改变:危机中反思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果在疫情防控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机制,并加强医疗行业、在线教育、零售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今年的全面抗疫,就是一次成功的危机管理案例。

应用计划:
1)围绕外部小兵的冲击,带团队尝试用方法论进行反击;
2)围绕张家港市场的问题,可以用这个案例落实;

团队管理的抓手——晋升&人才盘点

晋升通道表:
image.png
晋升盘点表
image.png
人才盘点表以及相应激励
image.png
经验匹配:
在团队内部,在晋升盘点表中,比较看重个人绩效、影响力、成就动机、价值观。因此在这几个方面,要重点进行提升。
A同学,个人业绩不错,学习能力、成就动机都突出,但是在影响力、价值观方面不佳;
B同学,个人绩效一般,学习能力、价值观不错,但是成就动机和影响力不足。

行动计划:
从个人绩效、学习能力、影响力、成就动机、价值观几个方面来塑造自己的工作;

《个人发展计划表》由四个部分组成:

个人发展计划表.xlsx
“工作回顾”部分, 你要注意下属在组织发展方面的贡献;
“个人优势、机会点分析”部分, 帮助下属,通过具体的案例,挖掘自己的优势;
“探索职业兴趣”部分, 我建议你和下属,建立起任期的概念,把眼光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维度里;
“下一步行动计划”部分, 你需要在谈话的基础上形成行动计划。
三个注意事项,一是要做期望管理;二是要有仪式感;三是一定要少说、多听、多问
260337620.jpg
经验匹配:
image.png
应用规划:
1.使用这个个人发展计划表,给自己做一个计划表,并请主管给自己一定反馈;
2.将表格发给自己比较认可的小二、服务商BD,让他们自己填写一下,然后我再给予反馈,帮助其更好成长。

面对下属时的“艰难谈话”处理办法

1.下属要求升职加薪
1)别怕谈升值加薪,信息时代升值加薪必须面对;
2)下属要求升职加薪,说明有上进心,也是给下属提要求的好机会;

2.下属要求离职
1)穷尽离职原因:钱太少、没发展、感情受伤;
2)根据细节、情绪激动判断主要原因;
3)最后确认:如果某个问题解决,是否可以留下来;

3.如何劝退下属
1)心态上,让不合适员工早点离开对双方都好,心要慈刀要快;
2)行动上,劝退不应该最后时刻,而是日常要及时对焦、提醒;
3)沟通上,建立共识,站在对方角度寻找方案,帮他找到更优解;

经验匹配:
回忆之前离职的几位同事,分析其离职原因:
1)团队牛同学,很年轻但是对金钱有异乎寻常的渴望,当发现岗位升值加薪还是比较慢之后,开始积极寻找外部机会,找到一个薪资待遇更好,且钱景不错的公司之后,果断离开。这种就是钱没给够的问题;
2)王同学,入职一段时间,但是发现自己每天 没有人带,都是自己BD跑市场,产生了挫败感和失落感,觉得自己每天跑这些客户对自己意义不大,因此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是“没发展”;
3)团队J同学,部分是自己原因,部分是市场原因,业务结果一直拿的不好,但是老板只知道怼他,他觉得市场困难,老板不但不帮助解决问题,还是一直怼他,因此感到非常不快,决定离职。

应用规划:
1.与近期考虑离职的下属进行一次谈话,沟通其离职原因,并针对原因共同找寻解决方案,尝试将其稳定留下来;
2.针对目前一个表现极差的下属,考虑与他沟通劝退,首先沟通其加入公司的初心,然后在看其实际工作状态,定位问题,并建议其外部找找新环境,尝试新突破。

知识点:

团队是管理者的放大器,团队会放大管理者的言行和情绪。管理者说退一步,团队会退十步,管理者唉声叹气,团队则会惊慌失措。

控制自己情绪是及格线,更重要是如何管理团队情绪:
1)灌输“麻烦没了,工作没了”理念;“公司请大家来就是解决问题的”;
2)“干得不错”“公司为你付钱,就是为了让你搞定它”;
3)固定模式小玩笑“我赚到今天的工资了”等团队暗号;

如何获取团队信任:
1)坦诚沟通风格,前后一致,可预见性;但是也要注意信息权力;
2)信任3条军规:
在下属、上级面前保持一致;
不要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下属(锅我背,奖你领);
积极反馈务必及时;

择机主动让下属给自己反馈,主动通过下属照镜子;

经验匹配:
1.在团队中,大部分事情,如果自己发表了这个事情不重要,或者只是蜻蜓点水象征性地提一下,大概率这个事情无法落地没有结果;
2.业务比较困难,大家经常遇到问题,遇到问题之后我自己如果没有办法唉声叹气,团队就会陷入到负面信息的增强回路里面无法自拔;
3.有个之前的朋友,做了事情有结果总是喜欢居功,而遇到问题总是责难团队成员不做事,导致大家对他怨言很大,说他爱显摆,团队凝聚力也始终打造不起来;

应用规划:
1)以“公司付钱,就是让我们想办法来解决难题的”作为团队一个共识;
2)做到“锅我背,奖你领”,出了问题主动承担,有了结果积极表扬;
3)找之前的团队,让他们给我一些反馈,说出我自己的一些问题;

知识点:

团队管理要抓住“人”“事”两条主线。

1)通过事管人,要明确团队的关键目标和任务,然后按照业务重要性和成员能力正相关拆分到个人头上;
2)通过人管事,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职业成就感和团队归属感。职业成就感来自于做自己擅长、感兴趣、有挑战的事;团队归属感来自于团队“玩在一起”,且要让每个人都成为组织建设者,例如组织团队文化建设、一起为团队招人、培训新人。

空降管理者的“施政演讲”:
1)分享一下个人经历,部分隐私 ,拉近团队关系;
2)开诚布公告诉大家“要”与“不要”,给团队确定性;
3)明确告知大家工作方向:核心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做什么?会有哪些不一样?
规则告知就要执行,必要时候要杀鸡儆猴!

经验匹配:
“人管事”和“事管人”其实是有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工作第一步应该是明确目标,目标明确之后做任务拆解,拆解完毕之后,则要根据任务特征,匹配相应人员负责不同任务,这一步就是“人管事”。不同人认领了不同任务之后,回过来需要将任务进行量化,进而能够跟进过程,根据每个阶段应该达成的目标来反过来考察一个人的工作情况,这便是“事管人”。
“事管人”就是目标拆解与管理;“人管事”则是“因人成事,因人施政”。

行动方案:
核心会围绕施政方案进行设计,计划在8月第二周进行我的“施政演讲”,按照“个人介绍”“要与不要”“团队目标”来推进。

社群定位:管理是一门艺术,艺术意味着需要时间、实践和耐心去掌握。但,有没有更快更好的方式?我们相信,一群人一起学习,分享彼此经验,就是更好的“捷径”。而这个社群,就希望成为你成为一个“领导者”的捷径!
社群目标:希望能够为目前团队中的管理者,或者是即将成为/想要成为管理者的你,提供更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一群人一起交流学习成长,从管理者走向领导者。在这里,也许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肯定走得更远。
你将获得:1.优质课程资源和输出式学习;2.社群内成员日常打卡内容输出;3.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4.社群内的人脉、职场发展新机会;
你要做到: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在社群内需要有贡献,杜绝潜水的“旁听生”,因此日常的课程共同学习之后,需要输出一些心得感悟,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也是对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内化,也是对他人的一次启发。
入群门槛:
1)简单编辑一段自我介绍,让我了解你的基本情况,并说明加入社群希望能够获得什么?
2)支付9.9元入群费用,此费用一方面部分作为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会用来采购部分优质课程分享学习;
如果读完上述内容,你觉得可以加入,请完成上述两个门槛项目发给我,然后我会在合适时间拉你入群!

新人入群规矩:
1.发一个简短自我介绍,让大家了解你的基本情况~
2.爆一个照片,看看能否内部消化~
3.如果实在不方便爆照,可以发个红包代替~
4.入群之后希望积极参与群内互动,共同用输出倒逼输入,用输出检验输入~

知识点:

培训下属,有四句口诀:

“我说你听”, 交代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你说我听”, 让下属重复,确保他理解了要点;
“我做你看”, 亲身示范,不要嫌麻烦,不要跳步;
“你做我看”, 观察的时候不要打断,反馈的时候下属先说你再说。
经验匹配:去年在刚刚实习落地业务的时候,我的师兄就带我到业务的各个场景,然后给我描述具体工作内容,但他缺乏“你说我听”的流程,可能也是场景太过复杂,无法让一个新人能够快速吸收大量知识。
但是,公司会组织“答辩”,“答辩”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你说我听”的过程。
之后,我们还会跟着师兄一起拜访客户,后面师兄也会带着我们到客户那里,然后说这次你来讲,我来看。以这种方式,践行“我做你看”“你做我看”。
后续规划:马上落地新的业务区域,区域内会有一些新人落地,针对这些新人,要用好这16字口诀。我说你听和我做你看主要以陪访拜访客户为主,你说我听以输出课题结果的方式落地,你做我看则也是通过陪同走访的方式落地。
使用边界:这个16字方针,适合被拆解之后的“小事”,如果是一个场景、主体、关系复杂的项目,则唐突使用这16字方针,就会导致难以落地。一方面业务没办法通过讲述说清楚,新人也没办法通过讲述理清楚内在逻辑,更遑论行动方面。
因此如果业务复杂,主管就需要将业务进行拆解,拆解为一个个小的单元,来支持新人践行16字方针。

作为团队管理者,和下属谈心是一个重要职责。为什么领导者需要和下属谈心,因为这个公式:
下属表现=能力-心理干扰。
只有通过谈心,将下属的心理干扰降到最低,才能够发挥其全部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表现。
因此,领导者和下属谈心必不可少,领导者必须具备和下属谈心的技巧和能力。
总结一下,领导者和下属谈心,主要有如下6个句式:

发生了什么事?——帮助下属缓和紧张和压力,倾听问题获取信息;
你怎么看?——发挥下属主观能动性,重视下属的思考和建议;
你都试了哪些办法?——让下属有主人翁意识,也帮助自己获取更多信息;
你需要哪些帮助?——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还有吗?——欲言又止的内容,往往富含更多信息;
你觉得现在我们能做些什么?——将所有的沟通转化为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让情况变得更好;
通过上面6个问题,我们将员工心理的结逐步解开,并最终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进而降低了心理干扰,提升了行动意愿,员工能力,最终提升了员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