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CPU个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uniq
    top可以实时的查看cpu的使用情况
    2、查看CPU核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cpu cores” | uniq
    3、查看CPU型号
    cat /proc/cpuinfo | grep ‘model name’ |uniq
    4、查看内存
    cat /proc/meminfo | grep MemTotal
    5、查看磁盘空间
    fdisk -l //看到的是物理磁盘大小(包括swap分区的物理大小)
    df -h //看到的是文件系统使用状况(不包括swap分区)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inat_27933301/article/details/82894358
    df 命令:
    linux中df命令的功能是用来检查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1.命令格式:
    df [选项] [文件]
    2.命令功能:
    显示指定磁盘文件的可用空间。如果没有文件名被指定,则所有当前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将被显示。默认情况下,磁盘空间将以 1KB 为单位进行显示,除非环境变量 POSIXLY_CORRECT 被指定,那样将以512字节为单位进行显示。
    3.命令参数:
    必要参数:
    -a 全部文件系统列表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
    -H 等于“-h”,但是计算式,1K=1000,而不是1K=1024
    -i 显示inode信息
    -k 区块为1024字节
    -l 只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m 区块为1048576字节
    —no-sync 忽略 sync 命令
    -P 输出格式为POSIX
    —sync 在取得磁盘信息前,先执行sync命令
    -T 文件系统类型
    选择参数:
    —block-size=<区块大小> 指定区块大小
    -t<文件系统类型> 只显示选定文件系统的磁盘信息
    -x<文件系统类型> 不显示选定文件系统的磁盘信息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df -h”这条命令再熟悉不过。以更易读的方式显示目前磁盘空间和使用情况。
    “df -i” 以inode模式来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df -h 和df -i的区别是什么?同样是显示磁盘使用情况,为什么显示占用百分比相差甚远?
    df -h的比较好解释,就是查看磁盘容量的使用情况。
    至于df -i,先需要去理解一下inode
    以博客主的个人理解,最简单的说法,inode包含的信息:文件的字节数,拥有者id,组id,权限,改动时间,链接数,数据block的位置。相反是不表示文件大小。这就是为什么df -h和df -i 显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原因。
    ps:在df -h 和df -i 显示使用率100%,基本解决方法都是删除文件。
    df -h 是去删除比较大无用的文件—————-大文件占用大量的磁盘容量。
    df -i 则去删除数量过多的小文件—————-过多的文件占用了大量的inode号。

    https://www.cnblogs.com/hanmengya/p/1148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