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阶段从1500年到大约1800年,可称为重商主义时期。
    • 这一阶段始于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探险(正是这些航行最终促成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终于工业革命。
    • 主要欧洲国家不断获取新的殖民地,并采用关税和战争手段阻挠其他国家与殖民地开展贸易,企图以此来增加本国的贸易收入。以牺牲殖民地的发展为代价,欧洲制造业取得了进步
    • 第二个阶段出现在19世纪,可称为赶超时期。
    • 这些政策包括四个部分:(1)消除内部关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建立统一的全国性市场;(2)建立外部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应对来自英国的竞争;(3)成立银行,稳定货币并为工业投资提供资金;(4)建立大众教育体系,提升工人的能力。
    • 工业革命已经经历了两代人的发展,英国的富裕程度仅次于荷兰,1820年人均收入达到1,706美元。西欧和英国的附属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人均收入为1,100美元至1,200美元。
    • 1820年最富裕的几个国家随后发展最快。
    • “差异等式”总结了这一模式。
    • 个别地区的发展并不符合收入差异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东亚地区,因为只有这一地区扭转了原有趋势,改善了自身地位。
    • 工业化和去工业化是造成世界各地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 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足以充分衡量民众的福祉,还有许多因素有待考虑,比如健康、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
    • 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福祉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它只计算了平均收入,而没有区分富人和穷人。计算“真实工资”(即人们的收入所能获得的生活水平)有助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 我关注的是体力劳动者。要衡量他们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将他们的工资与消费品价格进行比较,并且必须对这些消费品价格进行加权平均,以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我所采用的指数是一个人维持“最低生活开支”所花费的成本(即维持生存所需的最少费用)。
    • 首先,过着最低标准生活的人身高不高。
    • 在人们因为缺乏食物而影响发育的同时,他们的预期寿命也缩短了,总体上他们的健康程度出现了衰退。
    • 其次,过着最低标准生活的人受教育程度不高。
    • 最后,同时也最为矛盾的是,在劳动者只获得最低生活开支的情况下,国家缺乏经济激励。
    • 但由于劳动力十分廉价,企业没有动力来发明或采用新的机械设备以提高生产率。最低生活开支是一个贫困陷阱。工业革命是高工资水平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原因。
    • 为什么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平等?答案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诸如地理、制度和文化之类的“根本要素”影响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历史上的偶然事件”也在起作用。
    • 地理因素十分重要。疟疾阻碍了热带地区的发展,而英国的矿产资源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基础。
    • 技术进步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恶劣的地理条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文化往往被用来解释经济成就。
    • 他们通常认为,绝对君主制和专制统治有利于维持和平、有秩序和运作良好的政府。于是贸易开始繁荣,区域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城市开始扩张。随着各个地区变得日益专业化,国家收入开始增长,这一过程被称为“斯密式增长”。经济繁荣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蛮族的入侵。吸引入侵者的,是这些文明所生产的财富,而不是皇帝的横征暴敛或过多干预。
    • 制度、文化和地理因素总是藏身幕后,而技术进步、全球化和经济政策则是造成不均衡发展的直接原因。
    • 这些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提供了军费,协助他们在欧洲各地与新教徒作战;同时,这些白银也为欧洲人提供了足够的现金,用于购买来自亚洲的商品。此外,这笔财富也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价格革命)。
    • 直到17世纪,北欧人才成为重要的帝国主义势力。他们最喜欢采取的组织形式是将帝国主义与私营经济结合在一起的东印度公司。
    • 英国政府积极扩张帝国,荷兰人成为了最大的牺牲品。
    • 英格兰和荷兰与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城市持续扩张,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快速增长。职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 工业革命前夕已经出现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英格兰是变化最大的地区,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到45%。在整个欧洲,英格兰是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 西班牙尤其不幸。表面看来,它是16世纪最成功的帝国主义国家,因为拉丁美洲出产如此多的白银。然而,白银的输入导致西班牙出现了比其他地区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结果,西班牙的农业和制造业失去了竞争力。
    • 第一,城市化和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工资水平居高不下。
    • 第二,发展中的城市和工资水平较高的经济体对于农业有着巨大需求,既需要大量食物,同时也需要大量劳动力。结果就是,在英格兰和荷兰两地都出现了农业革命。
    • 第三,不断增加的城市需求还导致英格兰和荷兰两地出现了能源革命。
    • 第四,工资水平较高的经济体通常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读写能力、计算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工人。
    • 读写能力提高的真正原因在于商业化经济体制之下的高工资。商业和制造业的扩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当时教育在商业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工资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为家长提供了足够的资金,用于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 工业革命(大致时间为1760年至1850年)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开启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时代。
    • 技术变革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 许多机器在改进之后操作更为简便,从而提高了普通产品(比如帽子、大头针和钉子)的生产效率。
    • 在19世纪,工程师全面拓展了18世纪机械发明的应用范围。随着铁路和蒸汽船的发明,蒸汽机被用于交通运输。动力驱动的机械最初只用于纺织厂,后来被普遍应用到整个工业领域。
    • 英国的宪法体系被欧洲的自由党人和当代经济学家奉为典范。
    • 这一体系远谈不上民主:只有3%至5%的英国人有选举权,苏格兰人的比例甚至更低。大部分权力依然归属国王,尤其是宣战和停战的权力。虽然宪法赋予了议会拒绝为战争筹措资金的权力,但议会从未动用这一权力。
    • 英国的宪法体系有许多利于经济增长的特点,不过当代经济学家并没有强调这些特点,他们更重视限制税收和保障私人财产。
    • 这些税收主要由工人来负担,因为他们在议会中无人代言。英国议会或许压制了王权,但在缺乏民主机制的情况下,谁又能压制议会的权力呢?
    • 结果,英国政府征收的税额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大约是法国的两倍。同时英国用于开支的国民收入份额也大于法国。
    • 大部分开支用于陆军和海军。前者偶尔会被派往国外,但主要任务是随时待命,镇压反对使用机械或倡导民主的群众集会,确保国内秩序稳定。海军的任务是拓展大英帝国的版图,促进贸易。
    • 英国议会有权剥夺人民财产,哪怕当事人并不情愿,这样的权力也有助于经济增长。在法国,这绝不可能。
    • 有了这些私法法例,英国政府就可以无视财产所有人的意愿,实施圈地运动,也可以建设穿过这片土地的运河或高速公路。光荣革命实际上意味着英国政府有了永久的“专制权”,它“在1688年之前只能间或动用……但此后却可以一直享有”这份权力。
    • 自然哲学的成就让人们开始信奉科学方法,认为世间万物自有其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发现这些规律,并且用它们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 比起牛顿的《数学原理》,社会变革对于通俗文化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最剧烈的变化莫过于城市化和商业的发展。这些变化使得读写和计算能力具备了更大价值,从而激励更多人掌握了这些能力。
    •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在于英国独特的工资和价格结构。英国的高工资和廉价的能源经济使得英国企业可以通过发明并使用新技术来获取利润。
    • 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这些差异,英国企业发现采用新技术有利可图,通过增加相对廉价的能源和资本,可以节约昂贵的人力成本。有了更多资本和能源,英国工人就能生产出更多产品——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秘诀。在亚洲和非洲,廉价劳动力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 棉纺织业是最先采取工厂化生产的行业。棉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曼彻斯特以及英国北部许多小城市的飞速发展。英国的扩张损害了印度、中国和中东地区的利益。当这些国家最终重新开始工业化进程时,它们最先发展的行业就包括了棉纺织业。
    • 正是国际竞争最终带来了纺纱工序的机械化。棉布越精细,需要的纺织时间就越长。
    • 由于英格兰的工资水平太高,因此只有最粗糙的纺织品才能在价格上与印度布料竞争。精美的布料有着巨大的市场,但英格兰要想参与竞争,就必须发明机器来减少劳动力。
    • 这些机器与科学发现无关。没有一台机器用到了全新的理念。事实上,它们需要的是把多年来的机械改进与可靠实用的设计结合起来。
    •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发明的机器可以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来减少劳动力。因此,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而资本价格较低的地方(即在英格兰)使用这些机器有利可图。这些机器在其他地方都没法获取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最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 在所有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纱机中,克朗普顿的骡机发明时间最晚。它将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的拉杆与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的滚筒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纺出更为精细的纱线。有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英格兰在粗纱纺织领域就能和印度一较高下;有了骡机,英格兰在细纱纺织领域同样将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 这些机器背后的经济原理大致相同。它们减少了生产每磅纱线所需的人力劳动时间。与此同时,它们增加了每磅纱线所需的资本。于是,人力成本越高的地区,机械纺纱节约的成本就越多。
    • 在法国和印度两地,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发明机械纺纱技术毫无意义,因为在这两个地区使用新技术无利可图。
    • 到19世纪20年代,欧洲大陆各国采用改进后的纺纱机,变得有利可图。到19世纪50年代,经过进一步改进的机器甚至在印度和墨西哥这样的低工资经济体中也能赢利。到19世纪70年代,工厂化的棉布生产开始向第三世界转移。
    •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最具变革力的新技术,有了蒸汽机,机械动力就能用于铁路、远洋轮船以及各种工业领域。
    • 蒸汽机体现了经济激励对于创造发明的重要性。欧洲各国对于发动机的科学原理都有所了解,但最终是英国完成了蒸汽机的研发,因为只有在英国使用蒸汽机才有利可图。
    • 蒸汽动力成为了一项新技术,它有许多用途,并且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但前提是蒸汽机必须得到改进。
    • 经过英国天才工程师的技术改进,使用蒸汽机在世界各地都变得有利可图,这样一来,英国反而减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最终工业革命传播到国外,全世界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 工业革命最伟大的成就在于,18世纪的发明不再像之前几个世纪那样昙花一现。相反,18世纪的发明开启了连绵不绝的创新之路。
    • 棉纺织业继续成为创新的焦点。
    • 机械动力织布机大幅增加了资本投入,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因此,是否采用机械动力织布机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相对效率。美国接受机械动力织布机的速度远快于英国,这一现象值得注意。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工资水平已经高于英国,技术革新的模式反映出了这一变化。
    • 棉纺织同样把蒸汽机引入了工厂。
    • 在19世纪,蒸汽动力也给交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 第一条通用铁路是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干线,全长35英里,1830年通车。铁路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英国从此开始了疯狂的铁路铺设。到1850年,已经通车的里程接近1万公里。三十年后,铁路网的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
    • 蒸汽动力也用于水路航行——避开糟糕道路的另一种办法。
    • 由于在钢铁工业和工程制造方面居于领先位置,英国成为了世界船舶制造的中心。
    • 随着蒸汽机的煤炭消耗量下降,在携带同等煤炭量的情况下,蒸汽船可以航行更远的距离,从而可以在更多航线与帆船竞争。
    • 蒸汽动力是通用技术的一种。所谓通用技术,指的是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的技术。电力和计算机也是通用技术。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用技术的潜力才能被开发出来,因此要等到通用技术发明很久之后,它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才会体现出来。
    •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和工业,它的潜力最终被发掘出来。当时,英国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半源自蒸汽动力。这样的长期回报是整个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科学成果不断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 从1815年到1870年,工业革命从英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西欧各国不仅奋起追赶领先的英国,还和英国一起组成了创新集团,共同推进世界科技发展。美国也在19世纪实现了工业化,很快加入领头的创新集团。
    • 制度论者认为,与时代脱节的旧制度阻碍了18世纪欧洲大陆的发展。
    • 另一种解释强调经济激励对于采取新技术所起到的作用。
    • 工业革命产生的新技术不适合大陆国家,因为那些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并且能源价格普遍高于英国。欧洲大陆要想实现工业化,必须等待合适的新技术出现,并且要保护本国工业,以应对来自英国的竞争。
    • 他提出的标准发展策略基于拿破仑的制度改革,包括四个目标:(1)废除内部关税并改善交通条件,建立大规模的全国性市场;(2)征收外部关税,保护“尚处于婴儿期的工业”,抵抗来自英国的竞争;(3)成立银行,稳定货币并提供商业资金;(4)建立大众教育体系,加快新技术的采用和发明。这一整套发展策略帮助欧洲大陆最终赶上了英国。
    • 英国工业革命并没有涉及投资银行,但在欧洲大陆的工业化进程中,投资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些银行开设了众多支行,把储户的资金汇聚在一起。它们与工业客户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以经常项目透支的方式,为后者提供低利率的长期资金。这些贷款时常需要用工业资产进行抵押,同时由银行派遣代表在这些工业企业中担任董事。
    • 从1815年到1870年,工业革命所涉及的主要行业全部出现在欧洲大陆,而且都有利可图
    • 工业革命最著名的创新措施之一就是用焦炭(煤炭经过提纯后的一种形式)来取代木炭。
    • 到1870年,西欧已经克服了主要技术缺陷,但欧洲大陆的生产水平远不如英国。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这一局面,西欧和美国都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英国。
    • 英德之间的贸易争斗让国际局势变得日益紧张,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美国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科技的领头羊。不过,在多数行业,重大发现依然出现在所有的工业强国。以全球性视角来看,引人关注的是富裕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前者作为一个整体,推动科技向前发展;后者看起来则没有任何创新性贡献。
    • 19世纪晚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一些全新的产业得到发展,这些产业包括汽车、石油、电力和化学。
    • 现代汽车是全部工业强国的技术人员共同的发明成果。到1900年时,所有的工业国家都有汽车制造企业。创新是一种集体行为。
    • 新产业的另一项特征是,许多产业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关。
    • 尤其重要的是,富裕国家的高工资水平促使它们开发各种可以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来节约人力成本的新产品。结果就出现了一种螺旋形的进步轨迹:高工资导致了更多的资本密集型生产,而这一情况又进一步提升了工资水平。这一螺旋形发展轨迹解释了为何富裕国家的收入一路攀升。
    • 西欧和美国包办了世界上所有的技术研发,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世界“生产函数”,它规定了可供所有国家选择的技术。
    • “生产函数”就是以数学形式来估算一个国家在现有的劳动力和资本条件下所能取得的国内生产总值。
    • 经济增长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看起来就像是当今世界由于空间因素而产生的差异。
    •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的领先者,在同等资本和劳动力的情况下,通常比其他国家生产出了更多产品;德国或许是得益于投资银行的重要援助,积累了更多的人均资本——但这两个国家的根本发展趋势是一样的。经济增长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与空间差异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当今世界的可用技术都源自富裕国家。
    • 贫困国家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它们使用的是富裕国家过去开发的技术。
    • 哪个国家现在人均分摊的资本越少,落后的年限也就越久。
    • 这里有个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秘鲁、津巴布韦、马拉维和印度不采用西方国家的技术,让自己也变得富裕起来?答案是,采用西方技术并不能带来收益。西方国家在21世纪所采用的技术代价高昂,劳动者分摊的人均资本数额巨大。只有当工资水平相对于资本成本较高时,采用这样的技术才有利可图。
    • 在技术变革中,经济强国的发明家试图减少需要支付高工资的劳动力,而他们发明的机械设备进一步加强了富裕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贫困国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 因此,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欧洲,原因并不是制度或文化差异,而是因为欧洲大陆拥有现成的煤炭资源,并且在全球化进程中攫取了大量财富。
    • 因此,加利福尼亚学派认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是因为煤炭和商业,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纵览亚洲历史,不难发现亚洲国家缺少这样的诱因。
    • 从滑铁卢战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内的经济成败取决于三个因素:技术、全球化和国家政策。
    • 西方的工业革命造成亚洲制造业难以为继,原因有两点:首先,欧洲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更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其次,蒸汽机和铁路使国际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造成这一切的主因是经济学的一条根本原则——比较优势。根据这一理论,各个国家专事生产自己更富效率的某些商品,然后进行交易。
    • 为了应对英国廉价商品的挑战,美国和西欧都采取了标准发展策略,即理顺内部关系,建立外部关税,创办投资银行和推行教育普及。殖民地没法采取这一策略,因为它们的经济政策受到限制,必须为殖民国利益服务。独立国家有权选择发展道路,不过并非所有国家都为此而努力,也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取得成功。
    • 工业革命期间,随着各种生产机械的完善,英国提高了棉布的生产效率。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英国制造业效率提高,而印度没有取得同等进步,这必然加强了英国棉布生产者的竞争力,同时削弱了印度生产者的竞争力。反过来,印度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增加,而英国的比较优势则减少。
    • 比较优势的变化意味着,工业革命带来的不均衡的生产效率增长将会使得工业生产在英格兰取得进一步发展,而印度将出现去工业化的情况。事实正是如此。
    • 比较优势的转变发生在运输成本下降的大背景下,这加剧了它的影响力。
    • 这一变化对印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从主要出口国变为主要进口国。印度的棉纺织业被破坏殆尽,所有的棉纱线都依靠进口。织布产量同样下降,虽然在规模减小、利润削减的情况下,手工织布的生产方式得以延续。在比哈尔,制造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810年的22%下降到1901年的9%。这段时间真是去工业化的重大时刻!
    • 不均衡的技术变迁,加上全球化的影响,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又导致亚洲的传统制造业遭到破坏,出现去工业化的局面。
    • 在20世纪中期,亚洲经济发展问题被看作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难题。事实上,这些国家的处境与传统毫无关系。欠发达状况是19世纪全球化以及西方工业发展的产物。
    • 工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改变由比较优势主导的经济模式。
    • 地理是关键因素,因为它影响到不同地区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能力。对于经济增长而言,贸易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 北美洲更受青睐。首先,它离欧洲更近,而欧洲是殖民地出口产品的主要市场。
    • 北美洲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足以支撑一定规模的经济发展,圣劳伦斯河、莫霍克—哈德孙河和密西西比河连通内陆地区。
    • 人口因素同样重要。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宜人,对于欧洲人来说几乎没有疾病威胁,因此他们在这些地区很快就开始繁衍生息。
    • 土著人的高死亡率和殖民者的低死亡率意味着,美国殖民地很快就成了英格兰的翻版。
    • 开拓殖民地是美国殖民时期历史的主题。一些殖民者,尤其是那些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人不想再屈服于另一种信条,他们渴望在新大陆实现宗教自治。不过,驱使大多数殖民者来到这里的原因还是经济收益
    • 在英属北美地区,殖民与出口紧密相关。
    • 殖民地的物产经济有三个特点。首先,物产在殖民地的售价低于在欧洲的售价,并且差额等于运输成本。两个市场的价格同步波动,因为贸易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其次,出口占到殖民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剩余的收入来自服务业。最后,殖民者得到的收益超过在欧洲的收益,差额足以支付移居殖民地的成本和抗击移居的风险。
    • 这些商业活动没能迅速扩展,因此新格兰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结果就是,当地工资水平下降,人口持续外迁。
    • 糖料作物种植园里的死亡率非常高,由于奴隶极为廉价,因此补充奴隶的主要方式是购买新的人手,而不是自然繁衍。
    • 出口量决定了殖民地经济的规模。
    • 种植园主在殖民地的开支只占到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他们把大部分收入寄回英国,而不是在牙买加进行投资。
    • 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得种植面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种植稻米的沿海地区,当地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像加勒比海地区。
    • 白人在最南部地区占到人口总数的一半,他们退到内陆地区,在那里家庭式农场成为主要的经营模式。他们自己种植食物,但远谈不上自给自足,因为他们为种植园提供食物,用获得的收入来购买英国布料和其他消费品。
    • 英属殖民地在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 不是因为道德观念或技术障碍,而是因为收入不足以支付由此产生的成本。这些地区面积广袤,因此土地价格不高,这意味着大部分收入都以工资的方式累积,并且收入必然被分配给数量众多的劳动者。
    • 北美地区所有的殖民地拥有一个对未来发展十分有利的共同优势——具备读写能力的白人殖民者的比率至少和英格兰本土的保持一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 为什么殖民地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口比率如此之高?原因和英格兰的一样:经济优势。殖民地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贸易和外国市场,这意味着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能带来收益。司法体系同样增加了读写能力的价值,因为合同和土地所有权都是通过书面文件确立的。
    • 拉丁美洲的不同地区采取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并且都不同于美国模式。我们需要区分以下几个地区:(1)加勒比海地区与巴西;(2)南部的锥形地带(阿根廷、智利、乌拉圭);(3)墨西哥和安第斯山脉。
    • 拉丁美洲南部的锥形地带和北美的情况类似,当地土著人口不多,并且最终因为疾病、战乱和欧洲人的迫害而消亡殆尽。
    • 但墨西哥的问题在于,要想在沿海地区与海拔数千米的内陆高原之间运输货物,需要高额成本
    • 以白银作为主要出口商品极为不利
    • 白银有通胀压力。秘鲁和墨西哥经济的基础就是铸造钱币,因此货币供应的增加推动了当地物价和工资上涨,超过了世界水平。
    • 最后,银矿收入的大部分落入少量富人手中,并未惠及大多数人。因此,白银是导致拉丁美洲出现高度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 在北美地区,出口机遇促使欧洲的劳动力和资本来到殖民地,要想取得收益,他们必须回到英格兰,在那里殖民地要尽力吸引更多殖民者和更多投资。
    • 在墨西哥,工资水平由内部因素决定,包括强迫土著人劳动,均衡土地与劳动力,以及提高经济体的运行效率。
    • 虽然人口一直增长,但工资上升到最低生活开支的两倍。只有在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劳动力供应与工资同时增长的局面。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反映出整个经济体各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
    • 制造业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羊毛布料)的生产,二是特定区域内生产的集中,这些区域有助于劳动分工。
    • 这些特征使得英国工业在生产效率方面超过美国,同时也阻碍了殖民地的制造业发展。
    • 当地独立后,严重的不平等状况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 烟草、稻米和靛蓝不再是出口的主要产品,它们让位于最重要的物产,那就是棉布。
    • 奴隶人口的增长依靠自然繁衍,棉纺织业迅速扩张,这为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经济激励。
    • 美国的工业化也有赖于四项积极政策,这些政策构成了19世纪经济发展的“标准模式”。
    • 第一项政策是大众教育。
    • (1)改善交通,扩大市场;(2)建立国家银行来稳定货币,确保贷款供应;(3)建立关税,保护当地工业。
    • 随着北方利益集团掌控了国家领导权,保护主义成为美国的主导政策。
    •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才着手去除保护,因为它发现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比保护本国市场更为有利。
    • 在关税壁垒的保护下,美国的棉纺织业快速增长。
    • 物产理论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经济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到了什么时候,可以不再依赖主要出口产品。
    • 纺织业的成功需要人手,但人手并不够。棉纺织业的成功离不开能大量节省劳动力的技术突破。
    • 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真实工资已经高于英国了。于是,美国以更快的速度采用了动力织布机。在工业技术方面,美国领先于全世界。
    • 美国经济的成功取决于创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内的全面应用。劳动力的高成本促使美国人采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要想对此做出成功的回应,就要有大量潜在的发明者。挑战与回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就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效率的领先者。
    • 西班牙帝国延续了三百多年,它将君主与殖民地的白人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
    • 独立之后,墨西哥遭遇了几十年的经济停滞,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殖民社会的两难境地。
    • 不过,墨西哥并没有建立全国性市场,因为地方性关税依然存在,并且交通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大众教育也被忽略了。
    • 美国的优势源自一整套英国体系,包括财产权和法院、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钳制、人人平等的思想(但不包括南方地区)、民主和自由放任政策(但不会因此放弃关税)。
    • 墨西哥的劣势包括土著人对于土地的集体所有权、社会与种族的极度不平等、将殖民遗产中最糟糕的部分永久继承下来的政治体系——各级法院之间的判罚互相矛盾,政府过度管制商业活动,税收系统效率低下(虽然根据殖民时期的经济增长幅度,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 经济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力超过上述的制度因素。
    • 宪法废除了地方关税,加上新技术(蒸汽船、铁路)的发明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美国由此建立起全国性市场。
    • 自1816年起,美国开始采取保护性关税措施,并建立全国性银行体系来稳定货币。
    • 大众教育早在殖民时期就已开始。
    • 不同的技术发展道路体现了技术供求关系的差异。
    • 并不是因为墨西哥没有经历启蒙运动,所以经济发展才遇到阻碍,真正的原因在于劳动力普遍缺乏实用技能。
    • 造成两国差异的直接原因很清楚:美国的学校数量远多于墨西哥的。
    • 大众教育和巨额关税一样,成为了美国的标志。
    • 为什么美国和墨西哥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殖民时期的美国对于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需求大于墨西哥,因为北美殖民地施行物产经济,殖民者期望能通过大量出售当地物产来换取英国的消费品,从而将生活质量保持在欧洲水准。墨西哥的情况正好相反。白人精英阶层控制了整个国家,推行大众教育对他们的利益没有好处。由此,墨西哥的普通民众得不到必要的教育。
    • 农业文明拥有许多非洲缺乏的优势,比如高产量的农业、多样化的制造业以及现代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制度与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土地的私有产权和没有土地的劳动者,还包括用于管理财产和商业活动的文化因素,比如书写能力、土地测量、几何学、算术、标准化的度量衡、硬币以及一整套司法体系。
    • 这样的体系建立在书面文档之上,并且需要能够处理此类文档的官员。要想发展贸易,要想促进知识、数学和科学的发展,要想促成现代科技的发明与扩散,这些文化因素必不可少。
    • 非洲人口稀少,运输成本高昂,这些因素导致当地很难出现足以满足大规模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的制造商。
    • 这一生产体系带来两种政治风格。
    • 第一种称为团队或部落,这是由某个地区的耕种者所组成的联盟。它可以组织土地分配,并且解决因土地使用而产生的纠纷。部落中的男性组成了民兵队伍,保护自己的领土不受其他群体侵犯。这些部落的领袖是“酋长”,他们借助信仰来维持自身的地位。这种政治体系相对而言较为平等。
    • 轮耕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耕种者享有大量的休闲时间,这最终导致了等级制的社会组织出现。
    • 农业国家可以通过征收土地税或出租国家财产来获取收入。但这种做法在非洲行不通,因为当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土地并不值钱。这样一来,先进农业社会用来组织私人财产的各种法律和文化制度,比如测绘、算术、几何和书写,在非洲都无法实现。
    • 欧洲人的到来给原本实行轮耕制的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因为欧洲人引入的商品种类远多于当地人原本拥有的物品种类。
    • 西非将黄金出口到地中海周边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但在16世纪当地出现了一类更为重要的出口业务——奴隶贸易。
    • 美洲的糖料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工,要满足这种需求,最廉价的方式就是购买劳动力。
    • 在17世纪,某些素来以奴隶制为立国之本的王国,比如达荷美和阿散蒂,开始通过战争和搜捕的方式来满足外部需求。抓获的黑人被送往沿海地区,在那里他们被贩卖给欧洲商船。非洲的国王们用这部分收入来购买枪炮(这加强了他们的力量,进一步帮助他们搜捕黑奴)、纺织品和酒类饮品。从1500年到1850年,1,000万至1,200万奴隶被贩卖到新世界。
    • 新的出口品,即所谓的“合法贸易”,取代了奴隶。最早出现的替代品是棕榈油,欧洲人将其用作机械设备和铁路设施的润滑剂,同时也将其用于制造肥皂和蜡烛。
    • 为了促进可可产业,非洲人修改了他们的财产制度。其中一种解决办法是把树木的所有权与土地的所有权分离开来,这样不管周围的土地上是哪些人在种植山药或木薯,种树的人都能得到回报。
    • 克罗博人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措施。一群克罗博人集体出资,从其他部落手中购买土地,然后他们将土地分为若干份,每人分到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等到手中的土地开发完毕,他们就继续购买新的土地。
    • 建立殖民地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战略考虑。
    • 帝国被赋予了文明教化的使命,殖民者应该致力于传播基督教,并将当地文化提升到欧洲水平。
    • 殖民行为对于非洲经济造成的伤害大于世界其他地区。
    • 到了19世纪晚期,直接统治被“间接统治”所取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土著人甘心接受殖民统治,具体做法是将各个民族区分开来,并向那些投诚的地方领袖提供权力和财富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 殖民政府用城市法律来管辖殖民者,并且仅限于城市范围内。控制乡村土著人的任务交给了各个“酋长”,他们在“部落”内部按照“习俗”行事。
    • 殖民时期的酋长相比殖民前的统治者拥有更大的权限。新酋长实际就是帝国的工头,负责征税,强迫劳役,并且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敛财。殖民统治创造出一大批地方独裁者来治理非洲乡村。
    • 在非洲殖民地所施行的政策和后来在印度及其他地区所施行的政策一样,对于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伤害。
    • 殖民政府并没有用关税收入来发展制造业,而是将关税保持在低水平,只求获得收益。
    • 全球化意味着非洲沦为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地。
    • 殖民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教育非洲人。
    • 迫使土著人与土地分离的政策既是为了获取他们的土地,同时也是为了将他们用作劳动力。
    • 用于控制劳动力的种族隔离制度进一步巩固了这一目的,这一制度对待黑人的态度就好像他们虽然居住在保留地里,但整体上只不过是这个国家的外来劳工。
    • 19世纪早期,西非开始了一段和北美殖民地颇为相似的发展旅程——当地经济以外贸为导向,在全球市场高价的激励下,非洲人大肆砍伐雨林,由此获得的收入被继续投入商业活动。
    • 但在一些主要出口国(比如加纳),从收入增长中获益的是国家,而不是农户,因为可可种植者被迫将他们的产品卖给一家国有的市场营销机构,由后者在国际市场统一出售。表面上,营销机构以稳定的价格向种植者收购可可,从而保护后者免受价格波动的危害;实际上,这些营销机构像苏联的政府采购部门那样,获取了国际销售所带来的大量收益。由于将国内收购控制在低价位,这些市场营销机构压制了农户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农民无法摆脱贫困。
    • 两个原因决定了非洲农业无法获得更多的收入。
    • 首先,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下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出现了更为廉价的替代产品。19世纪下半叶石油产业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润滑剂。
    • 第二,亚洲农产品生产者加入竞争。20世纪初期,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大型种植园就已经开始种植油棕。
    • 第三,非洲地区的生产规模扩张。
    • 就此而言,非洲的贫困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低工资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反过来低价格又进一步压低了工资。
    • 其次,可可和棕榈油无法带来更高的收入,因为这两种产品生产率较低,没有取得技术进步。
    • 当地的低工资意味着采用机械技术无利可图,因为这种技术只有在提高工资的情况下才会被采用。
    • 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不均衡状况反映了过去五十年的发展。
    • 首先是人口增长。
    • 其次,非洲在这一时期没能实现工业化。
    • 关于非洲缺乏工业有三种经济解释。
    • 第一种是比较优势论。由于小麦生产是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且美国地广人稀,因此北美向欧洲出口小麦。非洲的人口密度甚至比美国的还低,因此它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那些大量使用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产品,也就是它所出口的农产品。
    • 当地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劳动者未受过教育。
    • 生产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互补企业的支持。
    • 在富裕国家,工业生产在都市网络中进行,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来相互支持。这些“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生产率,公司得以在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支付较高的工资。
    • 非洲则是陷入了恶性循环——企业网络永远都无法建立,因为所有企业都发现,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在当地开展业务将无利可图!
    • 最后一种经济解释与技术有关,它将农业机械化的相关分析应用到工业领域:非洲的工资水平太低,因此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工业技术将无利可图。非洲陷入了另一种困境:机械化的工业发展是提高工资水平的办法,但现有的低工资却让机械化变得无利可图!
    • 贫困本身就是战乱的原因之一,因为贫困导致招募军队的成本非常低廉。低工资导致战乱,后者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低工资——这是另一个版本的贫穷困境。
    • “坏制度”的另一个方面是腐败和许多国家表现出的非民主特色。
    • 大多数国家对于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有着不同的管理体系。用于城市的是现代化的法律体系,而农村地区则被划分成不同的“部落”区域。
    • 法律体系将现代司法与传统习俗杂乱拼凑在同一个法律文本里。
    • 非洲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都由一批未经选举产生的腐败的统治者来治理,这些统治者可以强行榨取当地人的收入或者要求后者免费提供劳役,同时他们还向本国政府要求收取租金。
    • 对农民阶层进行控制也是出于经济目的。
    • 20世纪60年代的意识形态将经济发展看作是牺牲农村地区以换取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
    • 殖民者扶持酋长,就是想利用他们对于集体土地的“传统”所有权,促进经济的发展。他们还威胁要赶走农民,以迫使农民接受农业革新。
    • 农村地区居民被迫参与了基础设施和种植园的建设。
    • 政府直接胁迫农民。尤其是,农民被迫将作物卖给国有的市场营销机构,由此政府可以将食物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城市工人,并且出口的农产品可以征收高税率,办法就是低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产品,然后再以高价在国际市场上出售。
    • 这些做法对于工业发展没有多大作用,却压制了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助长了腐败风气和极权主义。
    • 彻底清除殖民主义没那么容易。原先的部落领袖变成了执政党的骨干,继续保有权势。以发展的名义,改革后的政府采取了殖民时期的经济发展计划——在这些地方重新出现了强迫劳动。
    • 不过已经取得独立的国家可以采用标准模式(建设铁路、统一关税、建立银行和发展教育),这一模式在北美和西欧地区都取得了成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策略已不再像之前那样有效了。
    • 现代化成为迫切的目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因此废除了农奴制。改革派希望这一举措能够产生自由劳动力和私有财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但事实上,农奴解放并没有迅速带来转变。
    • 首先,俄国政府通过规模庞大的铁路建设项目来创建全国性市场。
    • 其次,俄国政府通过关税来建立本国工业。
    • ,俄国还对纺织品征收高关税,对原棉征收低关税,以此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 第三,经济政策上的最大变革在于金融业。
    • 俄国转而依赖外国资本。他们通过在国外出售证券来募集铁路建设资金,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将先进科技引入俄国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些工厂都是按照西欧标准建造的,并没有根据俄国自身的经济状况加以调整。结果就是,当地的生产成本高于西欧的
    • 第四,从19世纪60年代起,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到一战时,将近一半的成年人具备读写能力。
    • 沙皇治下的经济增长主要源自农业繁荣,加上关税保护所带来的若干工业化发展。一战之后,随着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暴跌,这部分增长很可能就此消失。俄国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来赶超西方。
    • 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额外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利润被产业所有者占有,另一部分作为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
    • 日本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德川时期(1603年—1868年),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明治时期(1868年—1905年),此时权力回到明治天皇手中,日本开始推行经济现代化;帝国主义时期(1905年—1940年),日本建立起重工业;最后,高速发展时期(1950年—1990年),日本赶上西方强国。
    • 整个社会分为几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整个国家分成几百个领地,由被称为“大名”的地方诸侯治理。这些领地可能被国家没收,因此在社会最高层面上,私有产权得不到保障——就像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政府对于国际贸易和联系施加了严格限制。
    • 由于东亚地区工资较低,日本人发明了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提高土地、资本和材料的生产效率。
    • 产品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各个领地都努力发展工业,支持研究,意图提高生产效率,因为更高的产量就意味着更多的税收。
    • 唯一例外的是日本米酒。人们建立起了资本密集型的、使用水力的工厂,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政府限制生产,规定了酿酒厂的工作时间。这一限制导致工厂在设计时不得不选用高产量模式。
    • 德川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均衡的繁荣格局。
    • 劳动者的工资依旧停留在基本生活水平。
    • 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军事需要。
    • 1839年,英国向中国发起攻击,意图迫使中国放开对鸦片进口的限制,因为鸦片是东印度公司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1842年中国战败,贩卖毒品的帝国主义如愿以偿。
    • 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于1853年率领四艘军舰抵达日本,他要求日本解除对外贸活动的限制。由于缺少现代化的海军力量,日本被迫同意,随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和俄国签订条约。日本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足够实力的军队。
    • 1867年,明治天皇登基。改革派发动了一场政变,末代德川将军被迫放弃权力。改革派的口号是“富国强兵”。
    • 新政权采取了全面的改革措施。所有封建领地都被“交给”天皇,全国190万武士的收入变成了政府债券。社会的四个阶层被废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现代产权形式得以创立。封建时期的赋税改为向国家政府缴纳的土地税。
    • 1873年,日本引入普遍兵役制,建立起一支西式军队。这进一步侵蚀了武士阶层的特权,之前只有武士才能携带武器。
    • 1890年,日本施行首部宪法,以普鲁士为模板,建立君主立宪制。
    • 1873年,日本的第一条铁路竣工,明治政府遇到了麻烦:他们必须发布铁路时刻表。政府并没有采用复杂的时刻表,列出一年之内不断变化的火车出发和到站的时间,而是废除了传统的时辰计时法,代之以西方的24小时计时法。现代交通需要现代时间。
    • 第一项是通过废除领地间的关税建立起全国性市场,并且修建铁路网。第二项是普及教育。
    • 大众教育是日本成功采用现代技术的重要原因。
    • 标准发展模式的其他部分——投资银行和保护性关税——推行的难度更大。德川时期的日本没有任何机构能起到现代银行的作用。明治时期从一开始就建立了银行,但银行体系很混乱。日本花了五十年时间才参照德国模式发展出一套银行体系。在明治时期,由于银行业尚未完善,风险投资的功能由国家来完成。
    • 1866年西方列强迫使日本签订条约,将最高关税定为5%,因此日本不可能利用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工业发展。政府转而采取“针对性工业政策”来直接干预经济。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内务省和产业省,它们负责引进现代科技。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务省和产业省制定政策的基本前提是日本经济无法按照既定速度来引进现代技术,因此政府必须出面扮演企业家的角色
    • 日本企业最终解决了进口技术的难题,办法是通过技术改造,使之适应日本国情。
    • 现代技术对于机械和工厂的具体规格有着严格要求,但这些规格专为西方企业设计,针对的是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
    • 西方国家的工资水平远高于日本,因此西方的技术设计使用了大量资本和原材料以节省劳动力。
    • 一些国家继续使用不适合本国国情的西方技术,但日本人采取了更富创造性的应对措施:他们改进了西方技术,使之在低工资水平的经济体中也能带来收益。
    • 其中一个基本步骤就是将工厂的运营时间从每天一个班次(11小时)改为两个班次(各11小时)轮换,前者是英国和印度的通常做法。日本人的变革将每小时工作分摊的资本减少了一半
    • 日本尝试使用美国的农业机械,但并不成功,因为需要太多的资本投入
    • 前提是技术革新以增加产量为目的,因为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稀缺而又昂贵的资源。
    • 日本社会在明治时期经历了巨大变革,但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很慢。传统产业,比如茶叶、丝绸和棉花,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产品出口换来的外汇用于购买进口机械和原材料。
    • 就在工业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日本开始全面执行标准发展模式。1894年和1911年,日本重新取得本国关税的自主权,它立即提高税率以保护本国工业。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银行体系完全成熟,足以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 日本保留了针对性的工业政策。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当时欧洲的进口渠道被阻断。战后,日本军方与私营企业进行联合研究,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了一些重点工业(比如汽车、卡车和飞机)的发展。
    • 20世纪30年代,日本企业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是“零库存”生产。它们并不是事先生产零部件并储存,因为那样需要资本投入,它们在需要的时候才生产零部件。事实证明,“零库存”生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如今世界各地,不论当地的资本价格是高是低,都在使用这种经营方式。
    • 日本并没有把外国投资作为引进西方技术的重要渠道。日本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来仿制并改进西方技术,使之适应日本国情。
    • 在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如果现代生产过程的某个步骤能够通过小规模的手工生产以最低成本来完成,那么这道工序就会被转包给小企业。
    • 拉丁美洲最新尝试标准模式。就在拉丁美洲南部的一些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同时,标准模式也开始普及。
    • 到1900年,拉丁美洲南部地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继墨西哥之后,阿根廷也开始发展制造业。
    • 一方面,许多拉美国家面积太小,难以发展工业,因此它们继续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些国家依然很穷。
    • 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在19世纪晚期开始采用标准发展模式,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这种做法被称为“进口替代型工业化”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关税的保护下,制造业开始加速发展。当时拉丁美洲的农产品只能以低价出口,这成为政府发展工业的原因之一。
    • 和进口的制造品价格相比,拉丁美洲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正在下跌,因此建议政府出面推动工业发展,以改变这一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依赖理论”
    • 在依赖理论的影响下,拉美各国普遍接受了标准发展模式。教育普及最终得以实现。各国建立发展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同时外国投资成为重要手段,一方面为工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引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各国还采取关税及政府控制的手段来促进各种现代产业的发展。
    • 外债也随之增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于利率提高,一些国家已经付不起利息。1982年,由于墨西哥无力还债,西方银行收回了贷款,拉丁美洲就此陷入衰退。标准模式到达了极限。
    • 关税政策引导下的工业化没能取得成功,这也反映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技术的演变。
    • 20世纪中期的新技术不仅要求很高的资本/劳动力比率,同时也需要足够大的工厂规模。贫困国家的市场规模很小,难以满足这些条件。
    • “进口替代型工业化”造成了劳动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因而也影响了生活水平。
    • 19世纪,美国和欧洲的高额关税提高了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但这些地区并没有效率低下的工业结构,因而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负担。标准模式在北美行之有效,在南美却行不通,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 劳动力需求的缓慢增长跟不上人口的增长。这样一来,沙皇时代的俄国、日本和拉丁美洲出现了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同时政治格局也不稳定,这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
    • 这些国家要想取得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建设先进经济体所必需的各项要素——钢铁厂、电厂、汽车厂、城市等——而且是同时建设。这就是大推进式工业化。
    • 苏联是“大推进”式发展的经典案例。
    • 苏联所面临的问题和其他贫困国家的一样:大多数人居住在乡下,从事手工生产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整个国家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经济体系。
    • 第一,将资金投入重工业和机械生产。这加强了苏联建造资本设备的能力,从而加快了投资速度。
    • 。第二,苏联规定了产量,以此来引导企业经营。由于产量最大化可能导致亏损,企业得到了大量的银行贷款以弥补亏损。
    • 第三,农业集体化。
    • 第四,大众教育。建国后,苏联迅速普及了义务制学校教育。同时国家也大力开展成人教育,目的在于削减劳动力的岗位培训时间。
    • 消费品的产量同样得到提高,但增幅不大。一方面因为消费品并非优先发展的经济部门,另一方面也因为农业集体化造成了破坏。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第二个原因是苏联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 日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进步,是因为它改变了明治维新时期和军国主义时期的科技政策。它不再根据日本的要素价格来调整现代技术,而是大规模地采用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
    • 通商产业省关注两大类问题。首先是生产规模——正是这个问题导致拉丁美洲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遭遇了失败。
    • 钢铁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工厂的生产,做到成本最小化。
    • 通商产业省的影响力来自它对于银行体系的控制和调拨外汇的权力。要想进口焦炭和铁矿石,就必须用到外汇。
    • “绿地投资”
    • 虽然工资大幅提高,但日本依然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钢材生产商,原因就在于它积极采用了现代化、资本密集型技术。
    • 这么多钢材卖给谁?国内购买者主要是造船、汽车、机械和建筑行业。这些行业必须与钢铁行业保持同步发展。计划调控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要确保这一点。这些行业所采用的技术必须由政府来决定,和炼钢业一样,它们同样采取了大规模、资本密集型技术。
    • 具有日本特色的产业关系制度对此做出了贡献:在大型企业内部,企业工会、资历工资和终身雇佣制意味着成功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盈余与员工分享。但是,小型企业在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 自20世纪50年代起,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大力推进工业化。韩国效仿日本,采取“大推进”式模式。由于外国企业被排除在外,引进并掌握先进技术的任务由韩国企业来完成。韩国政府规划投资并限制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制造业的目的。和日本一样,韩国政府要求这些企业将很大一部分产品出口国外,以达到提高品质、改善经营的目的。韩国建立了包括钢铁、造船和汽车在内的重工业,这些行业都曾是日本获得成功的领域,将近一二十年之后,韩国也在这些行业里取得了成功。
    • 在第一个阶段,中国参照苏联模式,实行集体农场、国有工业和中央计划调控。当时的发展策略偏向重工业,目的在于生产城市化、工业化社会所需的机械设备,建立产业结构。
    • 技术政策(被称为“两条腿走路”)尽可能地将资本密集型先进技术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结合在一起。
    • 不同于东欧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中国通过逐步修改和增补原有的制度来推进改革。自1978年起,中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增长。
    • 第二,集体生产被家庭承包责任制所取代。在新的制度下,集体土地被分割成小的农田,租赁给家庭经营,这些家庭必须完成计划任务,但对于超出配额的部分,政府以高价进行收购,收入归这些家庭所有。
    • 提高价格和家庭承包责任制对于农民提高产量起到了经济激励作用
    • 改革措施并非推动农业发展的唯一因素,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的其他方面的进步也起到了作用。
    • 鲜为人知的是,最早培育出新型矮稻的是中国。在“奇迹稻”推出的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培育项目组已经培育出了一种高产量的矮稻。正是这种新型矮稻的推广,带动了农业产量的大幅提高。
    • 中国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确保了权利平等,保护了小规模的农业经营,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做法,同时也更加公平。
    •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同时废除物资均衡调控的做法,这是中央调控制度最重要的内容。随后的改革建立了金融体系来取代国家对资金的调拨,并且将国有企业由政府主导转变为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大规模裁员和削减不良产能。
    •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影响当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影响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民众、庞大的工业部门、低死亡率和低生育率,以及具有重要研发能力的科研机构。
    • 如果在接下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依旧保持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速度,它将赶上西方。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
    • 这些国家要想赶上西方,就必须在教育、资本和生产率这三个方面缩小差距。
    • 普及学校教育可以缩小教育方面的差距,由政府主导的各种工业化模式可以缩小资本和生产率方面的差距。
    • 国家采用了大规模、资本密集型技术,尽管这些技术在当时并不能带来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