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API
概述
JDK提供给我们直接使用的类,API文档是指说明书。我们只需要了解API学会使用即可。
通过保存的API文档可查看JDK所有API的构造方法以及方法摘要等
一、Scanner类
2.1 Scanner类概述
一个可以解析基本类型和字符串的简单文本扫描器。 例如,以下代码使用户能够从 System.in 中读取一个数:
2.2 引用类型的使用步骤
导包
用import关键字导包,在类的所有代码之前导包,引入要使用的类型, **java.lang包下的所有类无需导入**。 格 式
import 包名.类名;
举例:
java.util.Scanner;
创建对象
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类名称();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使用
调用该类的成员方法,完成指定功能。 格式:
变量名.方法名;
//例如:
int i = sc.nextInt(); // 接收一个键盘录入的整数
2.3 Scanner使用步骤
查看类
java.util.Scanner
:该类需要import导入后使用。
查看构造方法
public Scanner(InputStream source)
: 构造一个新的 Scanner ,它生成的值是从指定的输入流扫描的。
查看成员方法
public int nextInt()
:将输入信息的下一个标记扫描为一个 int 值。
具体操作:
import java.util.Scanner;//导包
/*
1.导包
2.创建
类名称 类对象 = new 类名称();
3.使用
对象名.成员方法名()
*/
public class Demo01Sca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创建
//备注:System.in代表从键盘进行输入
//这里可查看构造方法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3.获取键盘输入的int数字;
int num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输入的数字是:"+num);
//4.获取键盘输入的字符串
String str = sc.next();
System.out.println("输入的字符串是"+str);
}
}
2.4 匿名对象(了解)
概念
创建对象时,只有创建对象的语句,却没有把对象地址值赋值给某个变量。虽然是创建对象的简化写法,但是应用 场景非常有限。
- 匿名对象:没有变量名的对象
new 类名(参数列表); ====== new Scanner(System.in);
应用场景:
创建匿名对象直接调用方法,没有变量名。
new Scanner(System.in).nextInt();
一旦调用两次方法,就是创建了两个对象,造成浪费,请看如下代码。
new Scanner(System.in).nextInt(); new Scanner(System.in).nextInt();
小贴士:一个匿名对象只能使用一次
匿名对象可以作为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
二、Random类
3.1 什么是Random
此类的实例用于生成伪随机数。<br /> 例如,以下代码使用户能够得到一个随机数:
Random r = new Random();
int i = r.nextInt()
3.2 使用步骤
查看类
java.util.Random
:该类需要 import导入使后使用。
查看构造方法
public Random()
:创建一个新的随机数生成器。
查看成员方法
public int nextInt(int n)
:返回一个伪随机数,范围在 0 (包括)和 指定值 n (不包括)之间的 int 值。
//1.导包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Demo02Rando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创建
Random r = new Random();
//3.使用
int num= r.nextInt(10);
//nextInt()括号里为范围->可留空(Int全体范围)
//实际上代表:[0,10) ->无法取到10->0~9
System.out.println("随机数是:"+num);
}
}
3.3 练习-猜数小游戏
写一段代码,要求用户在1-20之间猜数,如果小了就提示太小了,大了就提示太大了,然后继续猜数,直到猜对为止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Demo03Randomgu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andom r=new Random();
Scanner sc=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result = r.nextInt(20)+1;
//用r.nextInt(20)+1就可以实现[1,20] 而不是[0,19)
while(true)
{
System.out.println("Please Guess num(1-20)");
int guess = sc.nextInt();
if(guess==result)
{
System.out.println("congratulation!");
break;
}
else if(guess<result)
{
System.out.println("too small!");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oo big");
}
}
}
}
三、ArrayList 类
4.1 引入-对象数组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import roderick.java9.demo04class.Person;
public class Demo04Arrary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学生对象数组
Person[] array=new Person[3];
//创建学生对象
Person one= new Person("骆瑜",20);
Person two= new Person("李磊",19);
Person three= new Person("王狗蛋",20);
//把学生对象作为元素赋值给学生数组
array[0]=one;
array[1]=two;
array[2]=three;
//遍历学生数组
for(int x=0;x<array.length;x++)
{
Person s =array[x];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s.getAge());
}
}
}
到目前为止,我们想存储对象数据,选择的容器,只有对象数组。而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无法适应数据变化的需 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提供了另一个容器 java.util.ArrayList
集合类,让我们可以更便捷的存储和操作对 象数据
4.2 什么是ArrayList类
java.util.ArrayList
是大小可变的数组的实现,存储在内的数据称为元素。此类提供一些方法来操作内部存储 的元素。 ArrayList
中可不断添加元素,其大小也自动增长。
和数组的区别
数组的长度不可改变
ArrayList可以改变
4.3 ArrayList的使用步骤
查看类
`java.util.ArrayList <E>` :该类需要 import导入使后使用。<br /> ,表示一种指定的数据类型,叫做泛型。 `E` ,取自Element(元素)的首字 母。在出现 `E` 的地方,我们使 用一种引用数据类型将其替换即可,表示我们将 存储哪种引用类型的元素。代码如下:
ArrayList<String>; ArrayList<Student>;
查看构造方法
`public ArrayList()` :构造一个内容为空的集合。
基本格式: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查看成员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E e)`: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此集合的尾部
参数 `E e` ,在构造ArrayList对象时, `<E>` 指定了什么数据类型,那么 `add(E e)` 方法中,只能添加什么数据 类型的对象。
public class Demo05Array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了一个ArrayList集合,集合的名称是list:里面装的全都是string类型
//PS:从JDK 1.7+开始,右侧尖括号可以不写内容,但是<>还是要写
Array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
//向集合中添加数据,
list.add("骆瑜");
System.out.println(list); //[骆瑜]
list.add("王狗蛋");
list.add("张三");
list.add("李四");
System.out.println(list);
//[骆瑜, 王狗蛋, 张三, 李四]
}
}
4.4 ArrayList常用方法
对于元素的操作,基本体现在—-增、删、查。
public boolean add(E e)
: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此集合的尾部
//boolean类型的add返回值是添加是否成功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移除此集合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返回被删除的元素public E get(int index)
: 返回此集合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返回获取的元素。public int size()
: 返回此集合中的元素数。遍历集合时,可以控制索引范围,防止越界。
4.5 如何存储基本类型
ArrayList对象不能存储基本类型,只能存储引用类型的数据。类似 <int>
不能写,但是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 包装类型是可以的。所以,想要存储基本类型数据, <>
中的数据类型,必须转换后才能编写,转换写法如下
基本类型 | 基本类型包装类 |
---|---|
byte | Byte |
short | Short |
int | Integer |
long | Long |
float | Float |
double | Double |
char | Character |
boolean | Boolean |
只有Integer
和Character
要特殊记忆,其他都是首字母大写
public class Demo02ArrayListMetho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System.out.println(li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