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道堤防险情中,能否采用正确的抢险方法直接影响到抢险的时间和效果。专业机动抢险队、部队、群众抢险队历来是迎战大洪水的中坚力量,为使抢险人员在在很短时间内能够了解抢险的基本方法,以期在遇到险情时,能迅速从中找到处置方案。在这里分享一些提防抢险画册,力图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目 录
1 渗水险情
2 管涌险情
3 漏洞险情
4 滑坡险情
5 陷坑险情
6 冲塌险情
7 裂缝险情
8 风浪险情
9 漫溢险情
1、渗水险情
抢护要点:临河截渗,背河导渗
渗水险情** 洪水偎堤后,背河堤坡或堤脚附近出现表土潮湿、发软、有水流渗出或有积水的现象,称为渗水险情。险情轻微时应由专人观测,严重时应及时抢护,以防发展成管涌、漏洞、滑坡等险情。
土工膜截渗** 临水堤坡较平整时,采用土工膜截渗。将直径4~5厘米的钢管固定在土工膜的下端,卷好后将上端系于堤顶木桩上,沿堤坡滚下,并在其上压盖土袋。
梢料反滤层** 先将渗水堤坡、堤脚清理整平,铺一层麦秸、稻草等细料,厚约15厘米,然后铺一层细柳料或苇料,梢尖朝下,厚约30厘米,再铺一层横柳枝,上压土袋。
透水后戗 堤坡渗水严重,沙土料源丰富,施工机具充足,可抢筑透水后戗。抢筑前,清除地表杂物。戗顶一般高出浸润线出逸点0.5~1米、顶宽2~4米,戗坡1:3~1:5,长度超过渗水堤段两端各5米。
2、管涌险情
抢护要点:反滤导渗,控制带沙
管涌险情** 管涌多发生在背河坡脚附近地面及坑塘中。汛期高水位时,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水带出,落于孔口周围形成沙环。发现管涌险情后,应及时抢护。
反滤铺盖** 在背河大面积出现管涌时,如料源充足,可用反滤铺盖抢护。即在出现管涌的范围内,分层铺填透水性良好的反滤料,制止地基土颗粒流失。根据所用反滤材料的不同,分为砂石反滤铺盖和梢料反滤铺盖。
反滤围井** 适用于独立管涌的抢护。先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10~20厘米,用土袋错缝围成井状,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如砂石、梢料等),层厚20~40厘米,并在反滤层顶面设置排水管。
背河月堤** **当背河堤脚附近出现分布范围较大的管涌群时,可在背河堤脚管涌范围外用土或土袋抢筑月堤,积蓄涌水,抬高水位减少渗透压力,延缓涌水带沙速度。随水位升高需对月堤帮宽加高,直至险情稳定为止。月堤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
3、漏洞险情
抢护要点:前堵后导,临背并举
漏洞险情** 漏洞是贯穿堤身或堤基的水流通道。堤防土质多沙,抗冲能力弱,漏洞扩展迅速,极易造成决口。发现漏洞后,必须尽快查出进水口,全力以赴,迅速抢堵。同时,在背河出水口采取反滤措施,以缓和险情。抢堵后应有专人观察。
塞堵漏洞** 探测到漏洞进口位置时,应优先采用塞堵法。塞堵料物有软楔、草捆、软罩等。塞堵时应快、准、稳,使洞周封严,然后迅速用粘性土修筑前戗加固。塞堵漏洞应注意人身安全。
软帘盖堵** 知道漏洞进口大致位置且附近堤坡无树木杂物时,可用软帘盖堵。软帘可用复合土工膜或篷布制作。软帘应自临河堤肩顺坡铺放,然后抛压土袋,再填土筑戗。
临河月堤** 当临河水深较浅、流速较小、洞口在堤脚附近时,可在洞口外侧用土袋迅速抢筑月形围埝,圈围洞口,同时在围埝内快速抛填粘性土,封堵洞口。
反滤围井(或背河月堤)发现漏洞后,无论进水口是否找到,均应在出水口迅速抢筑反滤围井。滤井内可填砂石或柳秸料。围井内径2~3米,井高约2米。也可抢修背河月堤,形成养水盆或在月堤内加填反滤料。
4、 滑坡险情
抢护要点:固脚阻滑,削坡减载
滑坡险情** 堤防滑坡又称脱坡,一般是由于水流淘刷、内部渗水作用或上部压载所造成。滑坡后堤身断面变窄,水流渗径变短,易诱发其它险情。险情发现后,应查明原因,及时抢护。
固脚阻滑** 背河滑坡时,将土袋、块石、铅丝笼等重物堆放在滑坡体下部,使其起阻止继续下滑和固脚的双重作用。同时移走滑动面上部和堤顶的重物,并削缓陡坡。
滤水土撑** **适用于堤防背水坡范围较大、险情严重、取土困难的滑坡抢护。先在滑坡体上铺一层透水土工织物,然后在其上填筑砂性土,分层轻轻夯实而成土撑。一般每条土撑顺堤方向长10米,顶宽3~8米,边坡1:3~1:5,土撑间距8~10米,修在滑坡体的下部。
5 、陷坑险情
抢护要点:查明原因,还土填实
陷坑险情** 陷坑又称跌窝,是指在洪水期或大雨时,堤身发生的局部塌陷。有的口大底浅呈盆形,有的口小底深呈井形。无论陷坑发生在何处,都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抢护。
翻填夯实** 凡是条件许可,陷坑内又未伴随渗水、管涌或漏洞等险情的情况下,均可采用此法。具体作法:先将陷坑内的松土翻出,然后分层回填夯实,恢复堤防原貌。
填塞封堵** **适用于临水坡水下部位的陷坑。先用土工编织袋、草袋或麻袋装粘性土料,直接向水下填塞陷坑,填满后再抛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和帮宽。要求封堵严密,避免从陷坑处形成漏洞。
6 、冲塌险情
抢护要点:缓溜防冲,护脚固基
冲塌险情** 顺堤行洪走溜,水流淘刷堤脚,造成堤坡失稳坍塌的险情。该险情一般长度大、坍塌快,如不及时抢护,将会冲决堤防。水深溜急坍塌长的堤段,应采用垛或短丁坝群导溜外移,保护堤防,其它冲塌险情可按缓流固脚原则抢护。
沉柳缓流防冲 适用于水深溜缓的险情。采用枝叶茂密的柳树头,捆扎大块石等重物,顺堤从下游向上游,依次抛沉。水浅溜缓时可改为土工织物上压土袋或挂柳防冲等措施。
护坡固脚防冲** 适用于水深溜急、坍塌长度较短的险情。对冲刷堤段堤坡先进行清理,再抛投土袋、石块、柳石枕等防冲物体。抛投从坍塌严重部位开始,依次向两边展开,直到抛至稳定坡度为止。
桩柴护岸:适用于水浅溜缓的冲塌抢险。
抢护方法:在坍塌处下沿打桩一排,木桩后从下到上密叠柳把一层,其后用散柳等软料铺填,再用粘土填实,最后再将该排桩与新打的后排桩连接成一体。
7 、裂缝险情
抢护要点:隔断水源,开挖回填
裂缝险情 堤防裂缝是常见的一种险情,常是其它险情的预兆,危害较大的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一经发现必须迅速抢护。纵向裂缝要专人观测和维护,对发展较快的要采取抢护措施。
横墙隔断** **适用于横向裂缝抢险。除沿裂缝方向开挖沟槽外,还每隔3~5米开挖一条横向沟槽,沟槽内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如裂缝已与河水相通,开挖沟槽前,应采取前戗等截流措施。
土工膜盖堵 当河水可能侵入缝内时,可将复合土工膜(一布一膜)在临水坡裂缝处全面铺设,并在其上压盖土袋,使裂缝与水隔离,起到截渗作用。同时,在背水堤坡铺设反滤土工织物,上压土袋,然后再采用横墙隔断法处理。
8 、风浪险情
抢护要点:消能防冲,保护堤坡
风浪险情** 汛期河水上涨,水面变宽。当风速较大时,风浪对堤防冲击力强,轻者造成堤坡坍塌变陡,重者出现滑坡、漫溢等险情,甚至造成决口,应因地制宜,采取具体抢护措施。
土工织物防浪** 此法防浪效果好,宜优先选用。将编织布铺放在堤坡上,顶部用木桩固定并高出洪水位1.5~2米。另外用铅丝或绳一端固定在木桩上,一端拴石或土袋坠压于水下,以防漂浮。
土袋防浪** 此法适用于风浪破坏已经发生的堤段,用编织袋、麻袋装土(或砂或碎石或砖等),叠放在迎水堤坡。土袋应排挤紧密,上下错缝。
挂柳防浪** 在堤顶打木桩,桩距2~3米,用双股10~12号铅丝或绳将枝长l米以上,枝径0.1米左右的枝头(或将几棵枝头捆扎使用)系在木桩上,在树杈处捆扎砂(石)袋,使树梢沉入水下,以削减风浪。
9 、漫溢险情
抢护要点: 预防为主,水涨堤高
漫溢险情** 根据水情预报,洪水位如有可能超过堤顶时,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于洪水来临前在临河堤肩上抢修子埝,防止漫溢。
土袋子埝** 土袋子埝施工快,应优先选用。一般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七八成满,分层交错迭垒,并踩实严密,在袋后填土帮戗防渗。或全部用土袋筑埝,但要加裹土工膜防渗。
土工织物子埝** **适用于土料充足、运输有保障的情况。先在距临水堤肩0.5~1米处抢筑土埝,然后用彩条布或土工膜将其包盖,用签桩石坠固定,以防渗抗冲。
手工绘制的堤防抢险示意图!
水利水电资料库 6月22日
| 一、开沟导渗 图1
1.适用情况:背水坡及堤脚湿润,泥土浮软(俗称“牛皮胀”)及初期的坍坡险象。
2.应用材料:粗沙(粒径0.5-2.0毫米)、碎石(5.0-20.0毫米)、片石(5-20厘米)、岗柴、草包等,如碎石料缺乏可用碎砖或碎陶片代替,其粒径与碎石要求相同。
3.施工方法:在背水坡面找出浸润线顶点(即坡面开始湿润之处)开挖与堤中轴垂直的直沟,或与堤中轴成对45度角的斜沟,深0.8-1米, 宽0.5-0.8米,依次填入粗沙、碎石、片石。如沙石导渗材料缺乏,亦可改用岗柴、沙包填沟(图1)。
4.注意事项:(1)导渗沟顶及附近不可堆放浮泥,以免雨水将浮泥冲入导渗沟内影响效果。(2)沙质土堤很容易渗漏出险,发现有渗水现象则应及早开沟,不可坐待险情扩大然后忙乱抢救。(3)沟越深,间距越密则导渗效果越大,抢险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决定。(4)如堤身泥土因渗漏变软,情况较为严重时,则应先备材料和配足人力,一面开沟一面填入导滤材料,以防突然恶化引起慌乱。(5)挖沟时最好由下而上,即由堤脚到浸润线顶点以上0.5米处。
二、反滤层和设有导渗层的镇压戗台 图2-3
1.适用情况:小管漏颇多,点与点连成一片,为了节省工作迅速抢救,应做整片反滤层(图2-1);如堤身单薄,须加厚堤身,或坍坡已经发生,须镇压坡脚,可在反滤层之上再加填土饯台(图2-2);如迂堤脚出现大量严重管涌险情,可即筑小土埂将管涌范围围住,再在土埂范围内铺粗沙、碎石的反滤垫层,然后在反滤垫层上面填沙或填土镇压,并在土埂上每隔5-10米设一反滤出水口,使漏水顺利泄出,以保证不致造成基础淘空。(图2-3)。
2.应用材料:沙石材料与开沟导渗所用的相同。
3.施工方法:先将坡面烂泥草皮挖去一层(挖去厚度视情况而定,如人多行走,表泥甚烂,则多挖一些,否则挖去20至30厘米便可),然后将粗沙、碎石、片石分层铺上。如反滤层上再填土戗,则应在反滤层面上先铺草席一两层,以防填土时土粒堵塞反滤层空隙
三、牛尾墩(土撑)配合开沟导渗 图3
1.适用情况:遇发生渗水坍坡,而原来堤身又很薄弱,开沟导渗恐赶不及制止恶化时,则一面开沟导渗,一面抢筑牛尾墩支持堤身。
2.应用材料:沙石材料与开沟导渗相同。如沙石料缺乏,可采用岗柴代替沙石作为导渗反滤材料。此外,应备足够的草包,以应盛土抢筑牛尾墩之用。
3.施工方法:开沟导渗与前述相同,筑牛尾墩则须在墩与堤及地面接触间先铺垫滤水材料一层(碎石粗沙或岗柴)然后用土包分层叠砌。牛尾墩对于坍裂土体有重压平衡作用,也有支撑作用,所以墩的大小和距离必须适当。堤身高、基础松软,则墩要做长些;堤身矮、基础坚实,则墩可做短些(墩的长短是指墩坡脚距堤坡脚的距离)。(做法见图3)
四、反滤围井和临水坡堵漏 图4-1
1.适用情况:堤身或近背水坡脚地面发生管涌(冒水或喷出沙土粒)。
2.应用材料:沙石材料与开沟导渗相同,并备草包、竹笪、竹管等。
3.施工方法:用土包将喷孔周围圈成围井,按反滤原理分层填放粗沙、碎石、片石,(图4-1,4-2)。如漏孔在堤身则先将漏孔周围松软表土刨除一层(约10-20厘米),然后分层铺填沙石反滤(图4-3)。
4.注意事项:如漏洞冒出的水很猛,把沙土喷起,或可能把围井沙层喷穿,则用草席或竹笪一至两层迅速铺盖在沙上,然后再填碎石;又或者先用碎石填盖漏管口,然后逐层铺填粗沙、碎石和片石。如管漏大、喷水急,情况更为严重,则先做围井蓄高水位暂平衡水势,缓和渗流出口流速,然后在围井内分层铺填粗沙、碎石和片石。
此外,还应在堤外漏孔附近抛填散土(水流过急则散土会被水冲走须注意),以便填塞漏洞。或派人潜水摸清漏孔位置,在堤外进行堵塞;对严重的漏水堤段,为了防止险情恶化,仍须考虑在迎水坡填筑外帮加大堤身,减少漏水。(图4-4,4-5)
图4-2
图4-3
图4-4
图4-5
五、抢堵跌窝 图5-1,图5-2
1.适用情况:因土栖白蚁、蛇、鼠在堤身营巢钻穴和腐朽的棺木、树头等隐患,导至洪水期在堤坡出现跌窝。
2.应用材料:草包(或麻包)、沙、碎石或碎砖。
3.施工方法:(1)对局部塌陷,不与河水相通的跌窝,先把跌窝内的松土挖去,如发现四周有洞穴、裂缝、腐烂物料、砖、石等杂物,应翻挖清除,然后选用相同的土料把跌窝分层回填夯实(图5-1)。(2)对有河水沿孔道或裂隙流入的跌窝,应先用麻包盛土把窝内的透水孔口堵住,然后用土料分层回填夯实;如堵住透水孔口后,窝内积水较多,可填入土包,待土包高于窝内水位之后才回填土料,分层夯实,至堵复为止(图5-2)。此外,为了不让河水继续流入,应派人在堤外潜水摸清漏孔,进行堵塞;如漏孔不明显,可在临水坡适当加筑外帮或抛填散土截漏;如堵截后背水坡或堤脚仍渗漏浑水,可在渗水处采用沙石导渗处理。
4.注意事项:翻挖跌窝内的松土、杂物时,应视堤身横断面及土质情况,做成适当坡度,以免坍陷扩大。
六、柴土还坡 图6
1.适用情况:背水坡面或堤顶发生裂缝坍塌,坡脚又有积水淹浸,塌下的堤土已很湿软而当地又缺乏沙石材料。
2.应用材料:岗柴(一般山草、群众称芒箕草,或用芦柴)、草包。
3.施工方法:先将塌下的湿软泥土挖去,在背水坡脚抛砌拦脚小石堤,在挖干净的坡面铺岗柴及土包各一层,然后分层填土及铺岗柴,土层须压实(如图6)。
4. 注意事项:铺岗柴应伸出土外,以利排出渗水。
七、抢救裂堤 图7
1.适用情况:堤身或堤顶发生裂缝,且跨过堤身,江水可能乘隙侵入。
2.应用材料:杉桩(一般为4.5-5.5米长, 10-13厘米尾径)、草包、竹笪。
3.施工方法:先将裂缝外端做外帮(形状短小的群众称为燕窝)阻止江水侵入。再在背水坡做“牛尾墩”或“导渗镇压台”阻止崩塌(图7)。
4.注意事项:堤身发生裂缝一般是由于堤身渗漏,或者基础渗漏下部土壤变软所引起,但有些一时难以从表面找出裂缝发生原因,如果由于渗漏引起,则必须开沟导渗解决病源;如一时找不出原因,可采用本办法进行抢救。如堤顶裂缝系由于临水坡脚受冲割,堤坡失去稳定所引起,则临水坡切忌打桩。
八、抢救临水坡崩塌
1.适用情况:江水流速大,临水坡脚受淘刷而引起崩塌。
2.应用材料:石块、草包、竹围、杉桩。
3.施工方法:
(1)如堤身较高,在临水坡施工较难,则在背水坡填土帮厚堤身,为使真筑的内帮有足够的稳定性,应用土包砌脚,脚下先铺沙砾或岗柴导渗材料一层厚约20厘米。内帮完成后,则将临水坡陡坎削成斜坡,以阻止继续崩塌(图8-1)。
(2)用土包或石块抛填崩坎(图8-2)。
(3)如堤身不很高(如珠江三角洲沙田区的堤围),土质又较好,则在陡坎外打杉桩一排,桩内贴竹围,竹围内填土用人落水踩实,木桩入土应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一般挡土不宜超过1.5米(图8-3)。 图8-1
图8-2 **
图8-3
[九、防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Q5OTcxOA==&mid=2247496687&idx=3&sn=98cd72e9c6651d7fba0a1d801d584330&chksm=eab84946ddcfc050102199bd9860dbb0ec3ebef60408eb1f8c72e0584823721e0d00fa8e143e&scene=21#wechat_redirect)
1.适用情况:新修堤段草皮生长未牢或河面很宽广处的堤防,如遇发生风浪,则须设法保护堤坡。
2.应用材料:草席、竹笪、稻草垫褥、草包、碎石、块石、小竹(木)桩。
3.施工方法:在临水坡受风浪影响范围铺盖草席、竹笪、或稻草垫褥,并用竹桩或小木桩钉牢,或用大块石压住(图9-1);亦可用土包铺盖临水坡面如鱼鳞状,但土包封口要密实,否则包内泥土会被风浪掏出(图9-2);如备有碎石和大块石,则可先垫小碎石一层厚约10厘米,面上再铺盖大块石一层。 图9-1
图9-2
[十、抢筑堤顶子埝](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Q5OTcxOA==&mid=2247492659&idx=2&sn=839b1d5e338413106695717eb9508a9c&chksm=eab85e9addcfd78c307d8f9a6bdc7d5a86904138a1b8ce3c57fc7f670433b1490ad7738773c4&scene=21#wechat_redirect)
1.适用情况:江水上涨,水位超过堤顶,或浪卷越过堤顶。
2.应用材料:草包(麻包)、木板、小木桩。
3.施工方法:(1)用田间挖出的湿软粘土块(俗称泥瓜或田基碌),在堤顶筑子埝(图10-1)。(2)在临水一边用草包(麻包)盛土砌叠,包后再用泥土填筑子埝。(3)在堤顶靠外一边打小木桩一排,桩内贴木板(或门板、硬竹围等)再在板后填土筑子埝(图10-2)。
4.注意事项:(1)先把筑子埝范围的堤顶杂草、杂物清除,并沿子埝中线在堤顶挖一条宽深均为0.2米的结合槽;土子埝顶宽一般不小于0.5米,其临水坡脚距临水一侧堤肩不应小于0.5米, 两侧边坡均不应陡于1:1,埝顶高应超出预计洪水位1.0米。(2)在田间挖出的湿软粘土块,防冲防浪力量颇强,但填筑时难打硪,可用人踩实,最好把含有草根的土块砌在外边,防浪力量更大。如用一般散土填筑子埝则须逐层打实。
图10-1
图10-2
十一、涵闸
1.适用情况:(1)涵闸顶部有裂缝或孔隙漏水掏失泥土,造成跌窝;(2)内翼墙或涵闸顶部泥土发生渗漏管涌;(3)闸门损坏;(4)基础(包括涵底及内坦)冒水。
2.应用材料:麻包、草包、粗沙、砾、碎石、片石、青麻。
3.施工方法:(1)第一种情况,用麻包(如确不能找到麻包则改用草包)盛散泥六七成满,缝口,将跌窝堵塞;并抛散土以截渗流。(2)第二种情况,在内翼墙背或涵闸顶将渗漏或管涌处挖去已经湿透的局部表土,然后视地形条件做反滤层或反滤围井;同时,在外翼墙两侧及涵闸顶抛散土截渗。如漏水、管涌主要是由于翼墙、侧墙背泥土收缩、下沉或其他原因与建筑物分离形成孔道,则应在临水一侧大量抛填散土(田中挖出的湿软粘土块更好),阻止江水流入。(3)第三种情况,应用麻包或草包盛散土将涵闸门封堵,并适当抛填散土以塞包间缝隙。(40第四种情况,应在冒水处做反滤层或反滤围井,同时在涵闸外抛填湿软粘土块或散土,造成铺盖层,延长渗径,降低渗流速度。如地形许可,则将闸内排水堵截,抬高闸内水位,以平衡水压力,防止基础泥土掏失。(图11-1、11-2、11-3)
4.注意事项:抢救涵闸应尽可能采用麻包,因麻包性软,容易砌叠紧密,同时盛土不要太饱满,过于饱满则包与包间空隙较大;所用麻包、草包均应缝口切勿扎口,扎口不但减少土包容积,增加用包数量,而且难于砌叠紧密。 图11-1
图11-2
图11-3
[十二、抢堵闸门](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Q5OTcxOA==&mid=2247495046&idx=1&sn=9218b60c524e711a0cc2696792296d62&chksm=eab8572fddcfde39b3f38717d8669747ca22c42a7a4993fda8314017e6583f7b957a5d4ff1ce&scene=21#wechat_redirect)
1.适用情况:闸门崩烂或开启后不能关闭,急须拦堵截流。
2.应用材料:钢筋、铅丝、麻包、草包、缆索、带枝丫的树干、稻草(或烂棉胎)等。
3.施工方法:用铅丝把10-14毫米直径的钢筋扎成方形钢筋网,宽度和高度均应略大于闸孔尺寸,其边框及对角拉筋应选用较粗的钢筋作骨架,以增强刚度,网眼的间隔距离不宜大于20厘米,(图12-1)。沉放时,用缆索把钢筋网边框的四个角点扎牢,从闸前投放水中,各缆索的另一端分别由专人控制,徐徐松动,让钢筋网随水流拦卡在闸口两侧八字墙或闸墩上,接着在钢筋网外抛填盛土七成左右的缝口麻包(或草包)和散土(图12-2)。也可以斩伐几段长度略大于闸孔宽的带枝丫的树干,用缆索扎牢,取代钢筋网沉放在闸口外侧的八字墙或闸墩上,在沉树前面投放稻草捆或散稻草,把各段树干与枝丫的间隙堵住,然后参照上述办法抛填盛土的麻包(或草包),包外抛填散土,以达到断流的目的(图12-3)。图12-1
图12-2
图12-3
[十三、闸门启闭螺杆弯曲的抢修](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Q5OTcxOA==&mid=2247496176&idx=1&sn=b936ecc2e86e796fc9328c3a3606d312&chksm=eab84b59ddcfc24f6e2c43234068813f8ea71d9fb6387a6ce0a3bae376df2615db4ccf503171&scene=21#wechat_redirect)
1.适用情况:因闸门开度指示器不准确或限位开关失灵、电动机接线相序错误、闸门底槛上有石块等障碍物,以及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致闭门动力超过螺杆允许压力而引起的弯曲。
2.应用材料:活动扳手、千斤顶,支撑杆件、钢撬等。
3.施工方法:在不用把螺杆从启闭机拆卸的情况下,先将闸门与螺杆的连接销子或螺栓拆除,把螺杆向上提升,使弯曲段靠近启闭机,在弯曲段的两端,靠近闸室侧墙设置反向支撑,然后在弯曲凸面用千斤顶加压,把弯曲段矫正(图13-1);如螺杆直径较小,经拆卸及支承定位后,可用手动螺杆矫正器把弯曲段矫正(图13-2);对小直径螺杆,可考虑在不拆卸的情况下支承定位后,用带弯头的钢撬把螺杆矫正。图13-1
图13-2
十四、提升闸门门体变位的抢修**
1.适用情况:闸门开关过程中,发生左右方向的倾斜,卡住门槽,处于半开关状态。
2.应用材料:铸铁(或混凝土)加重块、环氧树脂、玻璃布、钢丝绳、调节螺栓等。
3.施工方法:
对单吊点闸门的处理:
(1)加重调整法:若吊耳位置偏差小于2毫米,而门叶与提杆同一轴销的两孔同心,门体仅有轻微倾斜,可利用铸铁块或混凝土块作为加重件,放置在闸门翘高一侧的格梁上,使门体处于端正状态(图14-1)。也可以在闸门倾斜的低侧扎上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闸顶新设置的绞车上,在开启门设备的同时,徐徐开动绞车,增大该侧的启门力,使闸门得以平衡开启。
(2)调整门耳法:如吊耳的中心线与门体的重心偏差大于2毫米,或门叶与提杆同一轴销的两孔不同心,
必须拆除重新调整安装,校正闸门。
对双吊点闸门的处理:
(1)当卷扬式启闭机的两个卷筒或同一个卷筒上左右绳槽底直径的相对误差超过允许的公差标准,闸门启闭时出现左右倾斜,可用环氧树脂与玻璃布混合粘贴补救,使卷筒绳槽底的直径一致。也可采用两根不同直径的钢丝绳进行调整。例如,其中一个卷筒的直径偏小2毫米,且属单层缠绕时,可把该卷筒原用的钢丝绳拆除,以直径较大2毫米的钢丝绳取代之,以达到调整之目的。
(2)因钢丝绳缠绕松紧不一致,引起闸门左右倾斜时,可重新缠绕钢丝绳或在闸门吊耳上加装调节螺栓与钢丝绳连接,调正闸门。
4.注意事项:调整闸门必须考虑:
(1)利用加重件调整闸门后的总重量不得超过启闭设备的允许能力。
(2)加重块的大小应便于放置,不影响闸门安全运用。
(3)采用不同直径的钢丝绳进行调整时,决不允许以直径小的取代直径大的钢丝绳(图14-1)。 |
| —- |
来源:微信公众号”答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