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FbH-ZwyORCuY6kwal-FMGA

@SHUers,这里有一份离校返乡攻略请查收!

上海大学研究生 2022-05-22 22:08 发表于上海
📌离校返乡攻略 - 图1

离校返乡攻略
做好防护 安全回家

随着上海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
学校发布
关于学生可申请离校返乡的通知
23号起
符合返乡条件的
上大学子可以开始陆续返乡
这一份离校返乡流程图快快收藏起来~

📌离校返乡攻略 - 图2

除此之外

小研菌为大家准备了这份返乡攻略
离校返乡的你

快来看一看吧~

Part1 离校返乡前

离校离沪学生须确认自身出行的核酸条件、返乡的车票、航班情况,以及目的地防疫政策、目的地可否接收等,务必充分了解到达地的实时疫情防控政策。

1. 购票(学生票)

当前,铁路部门初步拟定了全国52个主要城市作为离校返乡铁路客运目的地,第一批集中运力安排在5月23日至29日,后续将根据学生离沪情况再做动态调整。同学们可通过火车购票网站或手机APP,登录个人账号(限定注册身份为“学生”方可购买学生票),购票、付费(每日预售5日内出发的班次,票价根据规定享受学生票价优惠)。
1

购票时
注意看清楚旅客类型是学生。
2

购票成功后
请按票面信息乘车,带好学生证、购票证件原件进站乘车。
3

进站后
登车前需到火车站窗口办理学生证信息绑定手续后方可刷闸机上车(如以前绑定过可无需此操作)。
目前,毕业生如学生证被收回,登车前需到火车站窗口出示学校开具的毕业证明、办理乘车手续,方可进站上车。
注:在12306网站或手机APP上先购买学生票,未办理学生优惠资质核验的,乘车前须到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取)票机办理学生优惠资质核验。

2. 申请离校
1
申请条件
健康之路学生离校申请已于5月21日开通,申请需符合以下条件:
学生所在宿舍楼14日内没有阳性病例,本人体温正常、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健康码“绿码”,持有出发日机票、车票,并明确本人了解、配合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可向学院提出5月23日及以后离校返乡申请。
2
申请流程
1、学生申请。学生本人可于5月21日中午12点起在健康之路信息门户上提交离沪离校申请,提交的申请材料需包括个人申请、父母(监护人)知情承诺书、核酸检测结果证明、随申码截屏、已购车票/机票和其他相关材料
2、学院审批。本科生经辅导员同意,研究生经导师、辅导员同意,留学生经辅导员同意,学院审批并报备学工办、研工部、国际部后方可离沪离校。

3. 下载离校返乡证明

健康之路学生离校申请待全部审核通过,即可下载电子版离市证明和离校返家证明(出发前提前一天才能下载)。若下载有问题,请重新下载,或用手机浏览器访问下载。具体操作详见“返乡离校申请(含回上海)模块操作说明”文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取(提取码:0000)。

4. 预约送站接驳车

返乡送站校车预约系统(宝山校区)已于 5月22日10:00开通。
请大家仔细核对出发交通枢纽站点和班次时间,以免混淆出发站,并及时做好班车预约,一般需要提前3小时左右坐上送站车。请大家仔细阅读《返乡送站校车预约系统说明》,并做好规划。
具体预约步骤如下:
1

打开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操作如图:
📌离校返乡攻略 - 图3
📌离校返乡攻略 - 图4
2

确认信息
务必确认系统显示的信息:(可修改)手机号;(可修改)显示出发站,始发时间、车次号、到站点。
3

友情说明
① 面向宝山校区返校审核通过的同学(去除选了“不去交通枢纽”)
② 建议同学出发前务必做好核酸检测和抗原(详见本文“做好核酸和抗原”部分)
③ 根据本人火车或航班起始时间,预约提前 3-4小时的校车
④ 当天16点前可以预约第二天的校车班次
⑤ 上车点:
新世纪和校内片区学生在1号上车点:校内西外环校内3号宿舍楼西侧
南部片区学生在2号上车点:校内南外环三叉路口
📌离校返乡攻略 - 图5
⑥ 根据预约情况个别班次会有变动,会通过短信和上大企业微信及时联系大家

4

选择时间、上车点、方向及容量
详见《返乡送站校车预约系统说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取(提取码:0000)。

5

是否有特殊情况
有,请填写说明:XXXXXX
6

离校蓝码说明
① 乘校车同学,预约当天0点开始变蓝码。
② 上车前出示蓝码【蓝码内容,上海大学进出蓝码(可进出校门或可乘坐校车XXX方向)】,志愿者扫码后12小时内显示红码。
③ 自驾或自助车当天显示“进出校蓝码”,出大门在志愿者扫码后4小时蓝码变红码。

5. 做好核酸和抗原

自4月2日零时起,离沪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24小时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有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的可免抗原),请同学们在离校前务必做好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检工作,否则将会影响进站。
出发前两天、前一天和离校时,参加三次核酸检测,从而确保在完整行程期间核酸检测结果的时效性
同时需将每日的抗原自检结果及时上传“疫测达”平台,确保至少有一次上传结果符合“列车发车或航班起飞前24小时内”规则。抗原上传可打开微信或支付宝App,直接搜索“疫测达”小程序或扫描小程序二维码进入,上传抗原自检结果图片。
📌离校返乡攻略 - 图6
📌离校返乡攻略 - 图7
📌离校返乡攻略 - 图8
* 如近期有返乡意愿但尚未成功购票,建议同样每天参加核酸检测,以便后续购票成功后,相关检验结果始终处于有效期。

6. 领取防疫爱心包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学校会为返乡、返家的同学配备抗原自测试剂、N95口罩、酒精湿巾等消毒防护用品。防疫包已发放至各网格,同学们离校当日可找网格员领取上大儿专属的“防疫爱心包”一份~同时也请同学们严格落实路途防护措施,加强健康管理,自觉遵守各地疫情防控政策。

小研有话说:

至少提前一天在“健康之路”严格规范完整准确填写“学生离校返乡”申请。
离校前,大家记得将宿舍收拾整洁、插头断电,并于离校当日至本宿舍楼宿管阿姨处进行离楼登记。
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旅途中,请大家继续遵守各项防控规定,及时在“健康之路”平台完成个人信息填报。
紧急联系电话:66134532,或者联系学院辅导员老师。
📌离校返乡攻略 - 图9

Part2 返程中

1、做好防护

出行时,应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口罩,及时做好手部清洁,保持安全距离。

2、这些返乡骗局需警惕

1

包车返乡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学生返乡心切的心理,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组织学生包车至火车站、机场或离沪返乡等热门信息,吸引学生关注后,骗取定金或票款。
小研提醒:请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购买车票,选用踏实靠谱的交通工具,切勿轻信所谓的包车、包机信息,切勿轻易向不明身份的陌生人转账!
2

假借火车票、机票退改签诈骗
骗子假借发送改签或退票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病毒链接,或引导其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并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行诈骗。
小研提醒:退票、改签请通过正规平台渠道,切不可轻信陌生链接、短信!
3

疫情期间冒充公检法诈骗
疫情返乡后,骗子冒充“疾控中心”、“公安局”等通过电话要求被害者缴纳相关隔离费用,骗取钱财。
小研提醒:接到相关电话不要紧张,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疾控中心核实;公安机关不会向个人发送通缉令,不要相信网上收到的“通缉令”;公检法等部门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进行资金审查的一概不要相信。

小研有话说:

请同学们避免搭乘非法交通工具,增强个人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意识。

随身携带身份证、一卡通(副卡)、车票、飞机票等重要证件,在高铁站、机场等候时间可能较长,建议适当准备充电宝和方便食品、矿泉水,手机也要记得提前充满电哦~
途中坚持规范佩戴N95口罩,减少非必要触碰,保持安全间距,请将行程情况及时告知学校辅导员及家人呦~
📌离校返乡攻略 - 图10

Part3 返乡后

返回家乡后主动向辅导员老师报平安,自觉遵守当地防疫规定,主动配合当地落实闭环管理
返乡后,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若有不适症状应主动、及时上报;居室常开窗通风、做好消杀,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清洁;保持规律作息、科学饮食、适量运动,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

Part4 其他问题

关于离校寄送行李

因疫情暂无法带离的行李,先打包好,放置本人床铺或书桌上,写明邮寄信息,可委托同学或学校待物流开通后邮寄至目的地。
目前宝山校区已于5月21日恢复快递寄件业务。各片区统计各楼需要的打包箱,由快递公司将打包箱送到楼栋,学生自取。为避免学生离校寄行李聚集,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行李简易打包,写上寄件人姓名、手机号、收件详细信息地址后,由片区统一放在宿舍楼下过道,学生可先行离校,行李由快递小哥统一逐个复核打包好后陆续发出(地址可以提前扫码下单,系统自动保存)。
校内片区快递服务点:西门浴室对面
联系人:刘建勇 13386211888
**

南区快递服务点:12号楼旁边
联系人:付秀财15298579990
**

新世纪快递服务点:13幢南面
联系人:李烁15178138008
📌离校返乡攻略 - 图11
注:
1、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易碎物品,每人一个纸箱。
2、一个包裹下一个单,下单的手机号务必正确。
3、运费保持原价格不变。疫情期间运费每公斤涨价1元,所有涨价部分由我校快递公司承担。

关于是否可以继续留校

当然可以。无论是因外地疫情、跨省交通等原因无法返乡,还是有其他需要而选择留校,学校都会妥善做好留校同学们的疫情防控和学习生活保障等工作,也请大家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离校返乡攻略 - 图12
@SHUers:离校返乡,这些骗局需警惕!

📌离校返乡攻略 - 图13
“感谢有你!” 520,一起来听守望相助的SHUer的“花样表白”~

📌离校返乡攻略 - 图14
上海大学研究生融媒体中心